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七:现代文(一)教师版班级_姓名_得分_(一)阅读柳叶儿(宋学孟)(节选),完成14题。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一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便是家里人知道,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我从上而折了树枝往下扔,三叔仰着头在下边捡,一会儿便折下来一大抱。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兀地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罩过来,像要把人化了进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两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出来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一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1. 联系选文,说一说作者童年的“乐”,主要反映在哪几件事情上? 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共3分,1点1分,意对即可) 2.简要分析“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内容上:从侧面说明了饥荒之严重:就是这样的东西,其他人也不能吃饱。结构上:为下文写“我”吃的贪婪和数量之多作铺垫。3.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1)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动作描写(1分), “煮”“捞”“泡”“换”“攥” “剁碎”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通过柳叶儿复杂加工过程(1分),通过描写饥荒岁月苦难情景,抒写了作者对柳叶儿的感激之情。(1分)(2)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修辞角度) 比喻(1分),是我 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1分)。4.“柳叶儿,是要抢的”, 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作者文中所说的“乐”字? 一方面,“乐”是实写,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另一方面,回忆当年,感受到生活困苦,是苦中作乐。(二)阅读巍巍中山陵(选文),完成58题。自碑亭再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成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至50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祭堂与南端入口处石坊的水平距离为700米,垂直高差为73米,其间有392个踏级。祭堂是宽30米、深24.7米,高28.7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它在整个陵园建筑中体量最大,等级最高,其正面明间的双檐连接处刻有中山先生的手书“天地正气”。三个圆券门上方,镌刻着“民族”“民权”“民生”六字,室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左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堂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的白色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5请用原文具体写出“工笔长卷”、“泼墨山水”所表现的内容。(1)工笔长卷: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近处村舍相望,无不纤细入微。 (2)泼墨山水: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远峰近树,依稀可辨。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列数字。具体地说明了祭堂的高大,给读者留下明晰具体的印象。7.选文第一段写大平台视野辽阔、气象万千的景象,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何作用? 描写。描写与说明紧密结合,生动地说明了祭堂前平台的视野开阔,突出了陵园的雄伟,使读者对“巍巍中山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8.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课文标题中“巍巍”一词的含义。巍巍,形容高大。选文写中山陵“地势高峻”、“祭堂”高大,写出了陵园的高大雄伟气势。选文还写了“刻有中山先生的手书天地正气”,“镌刻着民族民权民生六字”, “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暗指孙中山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三)阅读安宁的原来你离我那么近一文,完成9-13题。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因为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工作。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在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的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土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他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何时你的父母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这也是父亲曾给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与她通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了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没有想到,她与他,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到自己位置上,安心看完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穿着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即刻一哄而上,将门卫拉下去。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是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下花池的那个民工,假说找自己的女儿,试图混进去看。门卫当然识破了他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一幕。来源: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她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她的泪水,终于哗哗流了下来。从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地近,近到不过是几十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5层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可是,父亲却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她的名字。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9.请按照下列提示简要概括与“她”有关的另外两件事情。(1)她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不曾相见。 (2)一次在学校建筑工地干活的父亲到学校看免费电影中,却被保安阻拦。(3)她因虚荣心而没有与父亲相见。 10.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 内容上:起强调作用,强调了与父亲相逢让她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带给她很大的触动。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上总结了她以为没有机会见到父亲,又引出了下文和父亲意外相遇的内容。11.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1)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 对比,以她们与父母的心灵距离近,突出她只因父亲的身份与她心理距离远,表现了她的虚荣心强。(2)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她听到父亲叫喊自己名字时的震惊心情及是否与父亲相见的矛盾心情,表现了她怯懦、卑微。12.通读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疆甜菜种植与糖厂收购合同协议
- 2025年贵州社区工作者考试复习重点试题(附答案)
- 大学分层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忻城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
- 商务谈判策略与合同签订模板
- 企业社会责任与环保意识提升互动方案
- 湖北警方考试题库及答案
- 消防国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中医骨二科考试题及答案
- 软通动力 笔试题及答案
-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
- 听余映潮老师讲《咏雪》(课堂实录 )
- 华为TaiShan200-X6000服务器技术白皮书
- 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检查表-(修订本)
- 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在建重点项目表
- 中英-外研社五年级上册课文翻译(一年级起点)
- 沥青混合料PPT课件.ppt
- 氨基酸溶解性(共1页)
- GDX2包装机组工艺流程简介
- 张家口至涿州公路张家口段(含连接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
-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主流理论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