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学习内容:61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2、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学习过程一、预习学案1、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 和 的过程。2、能量流动渠道是通过 依次传递。3、一个营养级是指 。 是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能量来自 ,消费者的能量来自 ,分解者的能量来自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去路:一、通过 作用自身消耗,二、排泄物、尸体通过 的呼吸作用散失,三、一部分能量通过 流入到下一 。6、能量流动特点 一是 、 。二、传递效率大约为 。7、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1)使能量 地流向 的部分。(2)实现能量的 利用,提高 。 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从 开始,经 、 和 ,又回到 的循环过程。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为 、 、 、等。10、碳的存在以 等形式存在于地球上,以 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11、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绿色植物的 作用将 转化成有机物,使碳进入生物体,碳由生物体回到大气是由 、 和 通过 作用将体内的 分解成二氧化碳。12、动植物遗体沉积、埋藏经地质演化可转化为 等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被利用,转变成 。1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不同点:能量流动是 的,物质循环是 的。相同点:都是通过 和 实现的。两者的联系是:两者密切 ,不可 ,是生态系统的两个 过程。二、探究学案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什么?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3、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一般是由谁来充当的?第二营养级是谁来充当的?初级消费者又是由谁来充当的?4、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会太长的原因?一般有几个营养级?5、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及所占能量与最高营养级生物数量及所占能量有何不同?6、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如何实现获得足够的能量?7、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什么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中界中又是以什么形式进行循环的?三、达标测试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消费者C生产者、分解者 D各级消费者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A生产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生产者和分解者3、在水池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A浮游动物 B小鱼 C蓝藻 D细菌4、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A生产者 B各级消费者 C太阳能 D化石燃料5、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各级消耗者所同化的总量C分解者分解作用释放出来的总能量 D太阳能的总量6、进入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的途径是A化石燃料燃烧 B生产者的呼吸作用C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7、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A物质先循环能量后流动 B能量先流动物质后循环C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无关8、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首先依赖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细菌的分解作用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它们形成的营养结构中最稳定的是AABCD BABCD CABC DACDBD 10、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C分解者和消费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11、右图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什么?A、鹰的天敌 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C、群落中生产者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1 2 312、下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成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合草树 昆虫 兔 鸟 狼A B C D13、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 该食物网共有_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有_个营养级。(2) 猫头鹰占有_个营养级,其中最高的营养级是:_.(3)食草鸟类与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 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_.(4)猫头鹰占有多条食物链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是由于_(5) 如果想让草原茂盛,从总体上看应保护_最有效。(6)能量以_形式进入生态系统,以_形式流动, 以_形式离开该生态系统。 (7)要使该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除图中内容再加上阳光、温度和H2O,另外还必须加一个重要的成分是_.(8) 流入猫头鹰体内的能量是从生态系统的_开始的。(9) 假设该草原受二恶英污染,体内残留毒物浓度最高的是_.1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据图回答(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CADB(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 ,B为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图中C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图中CB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和 的形式存在。(5)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进行。四、学后反思备注: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包括哪些?所有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蓝绿藻和少数化能合成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生物,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2、蚯蚓在分解有机废物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分解者3、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消费者4、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什么?从其营养方式看,病毒在营寄生生活时只是将寄主有机物转变为自身物质,并没有使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回归自然,故病毒与细菌、真菌不同,在生态系统中当归于消费者。 由此可见,确定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不应简单地依据其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而应依据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方式和功能来划分。明白这一点,就不难划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5、为什么能量流动只能是单向的 ?能量之所以单向流动即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各个营养级,既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是因为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定的,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而不能逆流.由于太阳能是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生产者只有通过光合作用,才能将太阳能固定在它所合成的有机物中并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而当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一部分热能,这部分热能一旦散失,生产者是不能固定的.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能量耗散系统,太阳能必须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才能满足各营养级生物对能量的需求.但是,生态系统从属于”物理系统”,其能量流动照样遵循能量守恒定律。6、研究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比如草原怎样放牧产畜量高而草原又不退化?农作物怎样才能给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7、自然界中,哪些地方有碳的踪迹,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土壤中,含碳单质、化合物如石油、煤、石灰石等。8、植物利用的碳主要是什么形式的碳,怎样进入生物体内的,在植物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主要是二氧化碳,植物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9、动物又是怎样获得碳的,碳在动物体内的形式是?动物主要是通过摄取食物并从食物中获取碳。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0、进入生物体内的碳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回到环境中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燃烧。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动植物的遗体及排出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回到大气中。部分埋入地层中久后,会形成煤、石油等,他们中也含有碳,而煤和石油的燃烧也产生二氧化碳,另一部分直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呼吸作用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微生物的分解也有二氧化碳产生,燃烧也产生二氧化碳。11、碳循环的特点是什么?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运动,所以碳循环带有全球性。12、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计算规则什么?(1)食物网中: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最大20,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2)单条食物链;只需选择传递效率。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13、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14、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5、渠道:沿食物链的营养级依次传递(转移能量)16、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档案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2025年风力发电项目投资风险与机遇分析报告
- 雷达科技:创新与跨界-从军事到生活开启智能新纪元
- 考研学长群卖资料(3篇)
- 诊断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 法宣在线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河南客运从业资格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财税考试从业级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易哈佛题库考护理学及答案解析
- 安全题库问卷星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恒丰银行烟台分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外建筑史课件
- 2024年度商业保理合同:保理公司与出口商之间的商业保理协议3篇
- 节目组劳务合同模板
- 宣传网络安全文明上网
- 泡沫混凝土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 青岛 二年级 数学 上册 第4单元《8的乘法口诀》教学课件
- 大学化学第04章-能源化学基础课件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PVC-地面中水泥基自流平找平层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 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数字推理)模拟试卷1(共253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