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重点.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重点.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重点.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重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重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重点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1、诞生。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期间由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的。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1912 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2、地位。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3、影响。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废科举,兴学堂隋朝的时候确立,唐朝的时候完善;科举制度的建立,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从小就死背经书,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八股文这种死板的考试形式,在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应试者都向酸腐迀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舞弊现象也时有发生。(看抄满经文的绸内衣),科举制走入了死胡同。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订新学制、开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为标志的教育改革。1.新学制的制定奏定学堂章程新学制制定的原因。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同时,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法。新的学制由此而生。新学制的制定和主要内容。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 ,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新学制制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各地逐渐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清政府也废除了科举制。2.各级新学堂的开办。3.科举制度的废除。三、申报的创办1、申报的创办。指出:在申报创刊之前,中国已经有外国人办的报纸。1872年4 月 30 日,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 ( 申报 ) 。 1909 年,中国入席子佩认购了全部的申报股权,全面主持申报业务。这样,申报的产权和管理权完全转归中国人手中。2、申报的特色。紧密结合生活、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等。3、申报的影响。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对后世报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四、商务印书馆的兴办1、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和发展。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开始。1897年在上海创办,由最初的一个小小的印刷所发展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物遍及各个门类;并且发行各种杂志;印行珍本善本古籍。2、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特色。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1904年商务出版了中国第一套科目齐全的中小学教科书最新教科书,出版教科书从此成为商务的传统。商务致力于引进西学、介绍新知,出版了以天演论为代表的一系列西方学术著作,到1929 年,汇聚成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商务的期刊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和儿童世界等,或记录社会现实,反映公众舆论;或传播知识,昌明教育,推进学术,都享有盛誉。2、商务印书馆对近代文化的贡献:在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方面,商务整理出版了大量古代典籍。商务还注重记录中国现代学术成果,近代大多数学者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