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苏教版).doc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苏教版).doc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苏教版).doc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苏教版).doc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苏教版)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学 习 过 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这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诗中的“佳节”指什么节? 2、谁来读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谁写的?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学习导引(1) :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注意:“逢、重”是后鼻音,“挽、念”是前鼻音,“采”是平舌音。)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导引(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异乡 思念 无限 深情 天各一方 扶老携幼兄弟 重阳 情景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3、借助工具书理解上面词语的意思。(二)展示交流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2、小组比赛读生词。3、“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导引: 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4、了解王维以及他所写的古诗。(二)展示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小组竞赛读。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品读第1、自然段学习导引: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1、指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2、此时的王维一人孤身在长安,这就叫( )。3、谁再来读读读“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话?4、王维一个人在他乡为客,这里的异乡指的哪里?5、齐读第一小节五、学习板块(四)(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学习导引: 1、自由书空“采、幼、念”3字的笔顺。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3、你会写这些生字了吗?试试看!(要按笔顺书写呦!)(二)展示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六、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1、2、3题。七、总结提升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主备:刘丙兰 审核:李海红学习内容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学 习 过 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异乡 思念 无限 深情 天各一方 扶老携幼兄弟 重阳 情景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 2、谁来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自然段学习导引:1、自由读第2自然段。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说了什么?3、理解”扶老携幼”的意思。4、从哪儿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5、在这家家户户兴高采烈欢度佳节时,诗人王维有什么感受,看第4句是怎么说的?6、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二)展示交流1、齐读第二自然段。2、此时此刻,王维的心情怎么样?可以用哪句诗来表达?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自然段学习导引: 1、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2、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说了什么?3、说说茱萸是一种怎样的植物?4、什么叫“天各一方”? 5、省略号表示什么?6、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7、此时此刻,王维的心情怎么样?又可以用哪句诗来表达?(二)展示交流1、齐读第三自然段。2、王维还会想些什么呢?兄弟们还会说些什么呢?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品读第四自然段学习导引:1、王维是怎样来表达自己这种思想感情的? 2、轻声读这一自然段。3、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九月九日”点名了什么? “忆”是什么意思?4、看图,图画上的人是谁?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诗人?(二)展示交流1、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指名讲读诗句的意思。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齐读第四自然段。五、达标检测 1、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见学习手册4、5题。六、总结提升“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之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主备:刘丙兰 审核:李海红学习内容23 孙中山破陋习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默读课文。3、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清文章脉络,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 习 过 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认读词语唱歌 空闲 祖宗 妇女 缠足痛苦 总统 眼泪 既然 废除2、说说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孙中山的资料。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研读文题学习导引1、读文题。同桌设疑。(1)、“破”指什么意思?(2)、“陋习”指?(3)文中的“陋习”指什么?2、讨论孙中山。(二)展示交流1、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2、孙中山: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清朝末年组织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导引(1)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默读课文指: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2、练读生字。注意“孙、罪、宗”是平舌音,“疼、痛、统、宗”是后鼻音。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4、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试着从事前、事件经过、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二)展示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2、交流自己已经理解的词语。3、交流“孙中山为什么要破这个陋习?”讨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段:第 自然段 小时候孙中山喜欢活泼能干的姐姐。第二段:第 自然段 姐姐缠足的事深深刺痛孙中山的心。第三段:第 自然段 孙中山破除陋习。4、读熟课文。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写字学习导引1、观察“孙、闲、缠”是什么结构?写时有什么注意点。2、讨论怎样写。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二)展示交流1、孙:偏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闲:外部的”门”各笔之间均不连笔。缠:右部上端不能少写一”点”。2、练写钢笔字,注意姿势。3、小组内评比。五、达标检测1、用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空闲(kng kng) 挑水(tio tio) 受罪(zu zhu)2、比一比,再组词。痛( ) 费( ) 祖( ) 既( )疼( ) 废( ) 组( ) 即( )六、总结提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主备:刘丙兰 审核:李海红学习内容23 孙中山破陋习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会默读,讲述故事。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讲述故事。难点: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 习 过 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听写词语唱歌 空闲 祖宗 妇女 缠足痛苦 总统 眼泪 既然 废除2、说说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孙中山的资料。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段学习导引1、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姐姐能干、活泼的词句。2、读出孙中山对姐姐的喜欢。(二)展示交流1、交流体现姐姐能干、活泼的词句。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段学习导引1、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提示: 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讨论、交流)2、分析插图。3、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觉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读第3、4自然段。思考。从第三自然段看,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4、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这么和妈妈争辩的?有用吗?感情朗读第5、6、7三个自然段。5、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么样? 6、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 (二)展示交流1、各小组推举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展示交流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的情况2、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段学习导引1、“辛亥革命成功”是怎么回事?讨论:辛亥革命2、“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3、看书上的插图。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 。(二)展示交流 ,交流讨论的问题。五、达标检测1、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使句子更具体。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阿姨 地抱起孩子。2、复述课文。六、总结提升 你发现我们现在生活中还存在哪些陋习?想一想,应该如何破除?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主备:刘丙兰 审核:李海红学习内容练习8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以跟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2、写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钢笔字。学习重难点重点:以跟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学 习 过 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 1、读一读: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2、查找有关岳飞的资料。3、收集五个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字。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处处留心学习导引(1) :1、自由读处处留心部分,弄清题目要求。2、图像显示岳飞墓和对联。3、学生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辜( ) 铸( ) 佞( ) 3、小组内交流查后的答案。4、读通读顺对联,查字典大体了解对联的意思。 学习导引(2): 1、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岳飞的资料。学生谈谈查到的资料和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2、了解岳飞的生平。弄清“佞臣”是指什么人?他们是如何迫害岳飞的。 3、再读对联,说说自己的理解感受。(二)展示交流1、小组比赛读对联。2、交流岳飞的有关历史资料。3、 讲一讲对联的意思。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写好钢笔字学习导引: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认读要写的字 。3、这3个字是什么结构? 4、结合“小小建议”,观察讨论,如何才能写好?注意间架和布局。5、指导书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6、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临写。7、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二)展示交流1、展示好的作品,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2、练写收集的五个字。3、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四、达标检测 你想对民族英雄岳飞说什么呢?五、总结提升1、搜集资料,认识更多的民族英雄,比如:戚继光、郑成功。2、向小宁学习,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主备:刘丙兰 审核:李海红学习内容练习8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成语和古诗。 2、学写毛笔字,掌握竖钩和横钩的写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成语和古诗。 难点:理解诗意。学 习 过 程复 备 栏一、学情调查 1、读读这些成语,读准字音,对这些词语提出不懂的地方。2、试着读读这首诗,简要讲讲这首诗的含义。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读读背背学习导引(1):1、学生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 粟( ) 孜( ) 赴( )2、小组比赛朗读。3、小组合作,自学了解成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相互补充理解。5、这八条成语告诉我们什么?6、练习读背。自由练,同桌相互背。学习导引(2):1、学生自读梅花,读准字音: 数( ) 凌( ) 为( ) 2、小组长检查正音。3、结合插图,思考诗意。 4、小组合作学习,讲讲自己的理解。这首诗赞扬了什么?5、全班交流,相互补充理解。6、小组讨论:注意停顿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7、练习:边想象古诗的情境,边自由读背,小组检查,再全班交流背诵,给予表扬。 (二)展示交流比一比:谁记得多,记得快,记得美。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学写毛笔字学习导引: 1、小组讨论:怎样写好“横钩”与“竖钩”。2、教师认真示范指导。3、学生认真仿影练习。 (二)展示交流1、展示作品,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2、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四、达标检测 1、 把下面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