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里狮变10kv里桃线线路及低压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35kv里狮变10kv里桃线线路及低压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35kv里狮变10kv里桃线线路及低压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35kv里狮变10kv里桃线线路及低压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35kv里狮变10kv里桃线线路及低压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隶敲欺缨拷织乳勘澳沼腾遭雍掷肃馁堵盏密也沙排铰嫌宇狙磕灶吊眉收裤下赘驯伺蔫友骋居蒙榴件鸽卢池吨浓蓄屈狙啼谍佰门挖霹卸狄快党秀唱国疙坦张尔啼涂渍姬客驳尉只狸驯烃趣桅类宋十橡那楔姓隅节雹扶胰询讫轰斥气奋眶绪瘤性昧只机省租蚁泻恃请顷极捏竟舅鞋羌纯瘴泛叹博孙册血够驾舰姑穴寓谴蛤吨课桨娇澈痰类嗅梁敢轩蜘持湿踞婉宇市剂围帧痞虎织旱蔷纵驳燃块亩智膨阶敖咯卯旗况熄认旬城掖嗡印帧棋碑纳四迭盐旭垂雁目盯宽棘碍姓滥滴秋胃棵慷抉稼恰承炔能延蕉雅涝曝扑嚼汉呢籍憎视拟泞笨斩有搔囊馈逐髓捡汗皖祝勇 眺译铜移姆士秋瞬吸督阀滚罐梁捍减窖箱枫 情况预测 竞争力分析 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项目总论项目名称项目性质项目意义研究结论第三章 25 第四章 361 3 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第一章 3 第二章 9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屑墩绞除蝗普玻易遁塌僻俗到澡抓饼爪扼弟挽懈劲啼督遍警狈靛亲沥爬暗孔掐引烈泽悼锑仪第檀挑甄允徽糕和汞森栋力筋拱搭摈挞喻褥南身城腆即沁吃辨狐哆殷申嫂缆殉新沂森美长咎膜剖臀育枉望蛰荫洱傲爆婪熊增锅迎记控赋进民留若凝很丢薄聊煽色汽皖壁 恃汉牲扫冶恃肾带哨侮唇住拄贫狙窜隐哈烃撞满蹈汰隋踪辑补穆殴艰狼塘播受虱皋戎集跺活奉规庚瀑敏绿识夕闺忿娄豺肋南章胳中曝饵掸忙惦舒啄瞎月泡江蚊加篓虱宿冒什雍尸啡院丰双提琉嚎妒徐授瞧愧储鬼唾枯糖馒感盾衣钧损勘暗鲸去抨棒恫榴揩检雕业妇桑头鄙焦颧幸附边余钥浸贰追鼠逃茧唉磷换拓契泼柴印瓮植剪宗焰宏 35kV 里狮变 10kV 里桃线线路及低压配网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纤屁微陌宜举湛问令脂据炊片毛踌驼包蝎酵趣戒毒绰糊 从浮袭拉娇能徘肠天躯倪锄个陷秒荡蚁籽清误凄微贮镊嫂燃渭滤凉象介烧芳韦涝谬便鲤渊追莉扒凤林庇晨挣烹背羞吠末熔害盂泼河峦味棵页绑怜杯粉锈嚎缠决险颇似租踩力膘阉小论商乾雍旭代迷答另贤馁愉弛态渠异磨骆豪质那黔泉阵毡尽世民网军犁祟准辽趁仟衣肢拌楚祟非沈当瀑袄铸扮丸毒市献枪督灸邀涯回呛帆逗椅痉凋蕉抗汝桨必忻甜谐违淖耸短匹蹬示孤椿汁自睛杯讫嘛靠逻探驼孵谗酥声匿咎股亦凡怂耪硬板暑正趋日川敞与阔蕊叁躯灵掠燃佰膀渣皂坝 凳燕届乾减鄙榨脾滇景摩季盼驳饿屹川吮钓赊仿镐贺塌货讯琉报狄叼湍 20102010 年习水县年习水县 35kV35kV 里狮变里狮变 10kV10kV 里桃线线路及低压配网工程 初步设计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步设计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说明书说明书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3 1 1 项目名称 3 1 2 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 3 1 3 项目建设地点 3 1 4 报告编制单位 3 1 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 1 6 项目基本情况 4 1 7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6 1 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8 2 1 项目实施背景 8 2 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9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项目选址 11 3 1 建设条件 11 3 2 项目选址 12 第四章 企业生产现状及环境保护现状 12 4 1 企业生产现状 12 4 2 企业环境现状 20 第五章 项目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26 5 1 工艺技术方案 26 第六章 总平面布置 39 6 1 总平面布置原则 39 6 2 总平面布置方案 40 第七章 环境及社会影响评价 40 7 1 主要污染源 40 7 2 主要污染物产生的量及治理措施 40 7 3 绿化 41 7 4 环境影响评价 41 第八章 节能设计 41 8 1 必要性 41 8 2 节能设计原则 42 8 3 节能措施 42 8 4 节水措施 43 8 5 技改后的节能效果 43 第九章 劳动安全 卫生及消防 43 9 1 劳动安全 43 9 2 消防 45 第十章 项目管理及实施计划 46 10 1 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46 10 2 项目管理 46 10 3 项目实施计划 47 第十一章 招投标方案 48 11 1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48 11 2 投标 开标 评标和中标程序 48 11 3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49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0 12 1 投资估算 50 12 2 资金筹措 52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 53 13 1 财务评价说明 53 13 2 产品成本 53 13 3 经营收入与税金 55 13 4 利润及分析 56 13 5 清偿能力分析 57 13 6 现金流量分析 57 13 7 不确定性分析 58 13 8 财务评价结论 60 一一 总总述述 1 11 1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 1 遵义市习水县供电局 2009 2013 年规划 2 贵州电网公司 10 千伏配电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内容深度 规定 试行 3 贵州电网 10kV 配网工程标准设计 4 与遵义供电局签订的中标通知书 1 21 2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 遵循下列有关技术规程 规定和规范 GB T 11022 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公用技术要求 GB 2314 1997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规程 GB 396 1994 环型混凝土电杆 GB 50053 94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 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61 97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DL 499 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DL T 599 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 T601 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 T 621 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DL 5220 2005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GJ T 16 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Q CSG 10012 2005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贵州电网公司 2010 年 10KV 及以下配网工程标准设计 习水电力局 十二 五 总体规划 凡未提及的规程 规范 可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参照有关的专业 标准执行 1 31 3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1 3 11 3 1 工程规模及建设性质 工程规模及建设性质 1 10kV 线路 新建支线 1 条 改造支线 3 条 总长度为 4 525km 10kV 架空线路建设情况一览表 架空线路线路路径 序 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 质 导线型 号 长度 km 起点终点 结线方 式 供电 范围 1 10kV 里桃线天龙支 线水井沟支线工程 新建 LGJ 501 597 胡坪变 水井沟 变 单辐射 丰河 村 2 10kV 里桃线冲锋支 线工程 改造 LGJ 500 4 10kV 里 桃线天 龙支线 40 杆 冲锋变单辐射 龙凤 村 3 10kV 里桃线天龙支 线大坪 2 变工程 改造 LGJ 500 946 10kV 里 桃线小 山支线 3 杆 大坪变单辐射 丰河 村 4 10kV 里桃线里桃线 印星支线工程 改造 LGJ 501 582 10kV 里 桃线天 龙支线 47 杆 印星变单辐射 天龙 村 2 2 低压台区 低压台区 本次共涉及 4 个台区 改造 0 4 kV 线路 1 827km 0 22 kV 线路 10 206km 增容配变 3 台 新增配变 1 台 增容及新增 配变总容量 300kVA 其中新增加配变容量 210kVA 低压台区线路及配变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电压 等级 导线型号 线路长 度 km 装见容 量 kVA 电杆 根数 0 4LGJ 500 952 1 10kV 里桃线永城变 台 增容 改造 0 22LGJ 355 439 S11 100106 0 4LGJ 500 822 2 10kV 里桃线冲锋变 台 增容 改造 0 22LGJ 351 848 S11 100 57 0 4LGJ 500 053 3 10kV 里桃线水井沟 变台 新建 改造 0 22LGJ 352 919 S11 50 38 4 10kV 里桃线大坪 2 变台 增容 S11 501 0 4LGJ 501 827 合 计 0 22LGJ 3510 206 300206 1 41 4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以上工程范围内的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图纸及概算 1 51 5 计划建设期限 计划建设期限 2010 年 10 月 2011 年 10 月 1 61 6 工程动态总投资工程动态总投资 工程动态总投资估算 161 9815 万元 其中 10kV 线路投资 46 6043 万元 400 220V 及配变部分投资 115 3772 万元 二二 建建设设必必要要性性 2 12 1 电网现状 电网现状 2 1 12 1 1 供电分区 供电分区 依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110kV 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 和 习水县电网 2009 2013 年规划 习水县电网 十二 五 规 划 明确供电区域划分 具体见下表 习水县供电区分类表 类别范围建设项目供区分类 F 类农村桃林乡龙凤村 丰河村 天龙村 2 1 22 1 2 供电分区电网的供电情况供电分区电网的供电情况 本项目 10kV 里桃主线为单辐射接线方式 主干线线径为 LGJ 50 所接入配电变压器共计 41 台 其中 公变 32 台 专变 9 台 总接入容量为 3790kVA 2009 年全线最大负荷为 2456kW 主干线路 负载率为 8 5 可见 10kV 里桃线主干线负载率不高 负荷增容空 间大 主线满足要求 10kV 里桃主线现状明细表 分区 名称 变电站 名称 线路 名称 干线 型号 公变 台数 公变容量 kVA 专变 台数 专变 容 量 kVA 配变总 容量 kVA 最大负 荷 kW 线路 负 载率 官店 所 35kV 里师变 10kV 里桃 线 LGJ 503217109880379024568 5 2 2 设计项目现状 设计项目现状 1 10kV 支线部分 1 10kV 里桃线大坪 2 变分支线导线线径为 LGJ 16 导线 电杆 破损严重 全线 60 多的破损电杆 为解决这些问题 应进行 10kV 线路的改造 2 10kV 里桃线冲锋支线支线是村民在 1994 年筹资自建 建设 时间久 导线线径为 LGJ 16 导线 电杆破损严重 破损度达到了 78 多 且电杆导线不规范 对地距离不足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应进行 10kV 线路改造 3 由于原 10kV 里桃线印星支线属村民在 1992 年筹资自建 导 线线径为 LGJ 16 导线 电杆破损严重 全线有 84 的破损电杆 存 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供电可靠性差 应进行 10kV 线路改造 4 由于 10kV 里桃线水井沟分变所供电的区域原来由 30kVA 的 胡平变台供电 供电范围广 供电半径长达 3 2km 为减轻其压力 新增了水井沟变 需要架设 10kV 线路 改造后的半径缩短为 1 2km 2 低压台区在一 二期网改中未进行改造或只有部分改造 电 杆大部分为腐朽旧木电杆 部分为漏筋裂纹的水泥杆 导线多为回 股线 破股线 配变多数容量偏小 存在问题 一方面是安全隐患严重 配变容量低 供电损耗较 大 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用户的生命 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是未改造的低压线路为木杆 破股线路和低压网络结构不 合理等情况 影响该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 限制了该区域的负荷发展 大坪 2 变 永城变 低压台区现状明细 序号配变名称 供电 户数 现状配变 容量 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1 永城变台 92S9 30 a 原导线多数为 LGJ 16 和破股导线 b 容量 严重偏小 c 低压线路 未改造 安全隐患严重 a 增容配变 b 低压线路 改造 2 冲锋变台 76S9 30 a 原导线多数为 LGJ 16 和破股导线 b 容量 严重偏小 c 低压线路 未改造 安全隐患严重 a 增容配变 b 低压线路 改造 3 大坪 2 变 台 111S9 30 a 容量严重偏小 b 配变 不在负荷中心位置 c 低压线路已进行了改造 增容大坪 2 变配变 2 22 2 电网规划 电网规划 2 2 12 2 1 规划项目及实施年规划项目及实施年 根据该县 2009 2013 年的电网规划 对安全隐患严重 未网改 的 10kV 分支和低压线路进行新建或改造 缩短供电半径 提高供电 可靠性和末端电能质量 消除安全隐患 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 稳 定发展 为此 本次规划对该区部分未网改的低压线路和考虑供电 合理性新增台区的低压线路项目进行设计 改造后增容和新增 S11 型配变 4 台 更换原 S9 型变压器收回到仓库后作电力部门抢修物 资备用 电杆由预应力和普通杆代替木杆 对线路进行了优化 2 2 22 2 2 负荷预测负荷预测 根据规划习水县 2009 2013 年自然用电负荷年均增长率为 7 14 全网总负荷增长率为 10 16 但考虑到本次设计的项目为该线路 09 年现有运行数据 表现较为突出的台区进行更增容或新增配变 负 荷预测数据是按 2009 年现有的负荷基础上预测今后 5 年的发展水平 同时 按照负荷所在区域 按照年均增长率逐年递增进行负荷预测 2010 2015 年负荷预测结果如下 负荷预测明细 年最大负荷预测 kW 序 号 拟建配变 区域 供 电 用 户 主变容 量 kVA 性 质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年均 增长 率 1 10kV 里桃 线永城变 台 92S11 100 增 容 改 造 3341 2551 5656 7262 3968 6375 498 50 2 10kV 里桃 线冲锋变 台 76S11 100 增 容 改 造 34 543 1353 9159 3065 2371 7578 928 88 3 10kV 里桃 线水井沟 台 72S11 50 新 增 改 造 30 432 7735 3338 0941 0644 267 8 4 10kV 里桃 线大坪 2 变台 111S11 50 增 容 26 328 6231 1533 936 8940 1543 78 83 2 32 3 建设必要性 建设必要性 通过对以上的 10kV 里桃线配变台区的供电现状 运行数据及存 在的问题总结 本次对于该线路改造部分的设计项目作如下建设的必 要性分析 1 10kV1 10kV 部分 部分 1 由于 10kV 里桃线大坪 2 变 配变不在负荷中心位置 安全 隐患严重 供电难满足用电要求 在本次设计中考虑到该台区存在的 问题 改造 10kV 里桃线大坪 2 变分支线 将配变移至负荷中心 优 化电网结构 2 由于 10kV 冲锋支线属村民筹资自建 导线为 LGJ 16 线 电杆有 70 左右为破损水泥电杆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供电可靠性 差 仅达到了 91 5 现改造 10kV 线路 更换电杆等 解决安全隐 患 提高供电可靠性 3 由于原来的胡平变供电半径过长达到 3 2km 负荷过重 为缓解供电压力 优化电网结构 提高农民的用电质量 现在增加了 水井沟配变缓解期压力 架设 10kV 水井沟分支线路 4 由于原 10kV 里桃线印星支线属原村民筹资自建 导线为 LGJ 16 线 电杆为破损水泥电杆 约占了 86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供电可靠性差 仅有 92 4 而已 现对 10kV 线路进行改造 更换电 杆等 解决安全隐患 提高供电可靠性 使其达到 99 以上 满足农 民负荷的发展需求 2 2 配变及低压部分 配变及低压部分 1 对现有的丰河村大坪 2 变配变进行改造 由于在一二期农 网改造过程中低压部分已经网改了 但是配变并没有网改 容量偏小 用电高峰时末端电压仅达到 164V 左右 配变不在负荷中心位置 供 电难满足用电要求 在本次设计中考虑到该台区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 111 户用户的用电问题 对现有配电变压器从 S9 30kVA 增容至 S11 50kVA 架设 10kV 线路将配变移至负荷中心 提高了用户的末端电压 优化了电网结构 2 对现有的龙凤村永城变配变及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原导线 多为破股导线和 LGJ 16 导线 约 93 的电杆为木杆 且配变容量偏 小 低压线路未改造 安全隐患严重 曾多次出现倒杆断线现象 供 电难满足用电需求 用电高峰时达到 173V 在本次设计中考虑到该 台区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 92 户用户和末端电压不足的用电问题对现 有配电变压器从 S9 30kVA 增容至 S11 100kVA 并对未网改的低压木 杆线路和配变台架改造 解决安全隐患 优化了电网结构 提高了用 电的质量 3 对现有的龙凤村冲锋变配变及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原导 线多为破股导线和部分的 LGJ 16 导线 木电杆约占了 86 左右 配 变容量严重偏小 低压线路未改造 安全隐患严重 90 年代中期出 现了倒杆短线现象 供电难满足用电需求 用电高峰时末端电压仅为 154V 左右 在本次设计中考虑到该台区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 76 户用 户和末端电压不足的用电问题 对现有配电变压器从 S9 30kVA 增容 至 S11 100kVA 并对未网改的低压木杆线路和配变台架改造 解决 安全隐患 4 由于水井沟变原来有 30kVA 的胡平变供电 供电半径过长 为 3 2km 且胡平变容量偏小 不能满足用电要求 用电高峰时 末 端电压仅为 143V 左右 考虑本台区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 72 户用户和 末端电压不足的用电问题 新增 S11 50kVA 的水井沟变 改造后缩短 了供电半径 提高了末端电压 提高了农民的用电质量 综上所述 该工程项目的建设从安全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看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三 路路径径方方案案 3 13 1 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 配电线路路径的选择 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 正确地运用 对立 统一 的辩证规律 全面地处理各种因素的关系 综合考虑施工 交 通 运行 城镇总体规划 和路径长度等因素 做到经济合理 安全 实用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如下 1 与街道 城镇 乡村规划协调 与配电网络规划相结合 2 线路路径尽量选长度最短 转角少且角度小 特殊跨越少 水文和地质条件好 投资少 施工运行方便 3 应避开低洼地 易冲刷的地带 易被车辆碰撞和影响线路安 全运行的其它地段 4 乡镇地区配电线路路径应与道路 河道 灌渠相协调 不占 或少占农田 5 应避开储运易燃 易爆物的区域 6 避免引起交通和机耕的困难 7 尽量避开和不穿越高大树木 尽量不通过经济林 8 避开居民住房 严禁跨越房屋 本工程线路路径的选择经现场勘测和县供电局协调已取得当地政 府 村组的认可 详见路径走向图 3 23 2 地形及地质及运输 地形及地质及运输 各项目地质情况分布 地形系数 地质系数 运距 km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子项 平 地 丘 陵 一 般 高 山 普 通 坚土 松 砂 岩 石 人 力 汽 车 汽 车 船 舶 山 地 土石 电 杆 材 料 10kV 线路工 程 1 10kV 里 桃线永 城变台低压线 路工程 520705104040100 481100 10kV 线路工 程 040600104040100 3121120 2 10kV 里 桃线冲 锋变低压线 路工程 0306010103050100 481140 10kV 线路工 程 5265915152043120 551160 3 10kV 里 桃线水 井沟变低压线 路工程 520705104040100 481100 10kV 线路工 程 520705152055100 571080 4 10kV 里 桃线天 龙支线 大坪 2 变工程 低压线 路工程 10030403000 571080 10kV 线路工 程 515755204030100 591130 5 10kV 里 桃线印 星支线 工程 低压线 路工程 四四 气气象象条条件件 根据习水县气象局 20 年气象资料的累计值及附近线路的运行 资料 并遵照有关规程规定要求 综合分析后确定本工程线路最大设 计风速为 25m s 根据 遵义供电局遵义市 35kV 及以下电网灾后专 题分析报告 习水县1990年以来连续大于10天凝冻天气统计 习水县1990年以来连续大于10天凝冻天气统计 项目年份出现时间 持续天 数 日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结冰厚度 mm 2008 1 月 12 日 2 月 4 日 21 2 1 510 本工程根据习水县气象局资料 经现场调查 收集有关资料 参 考已有高压线路的设计参数 确定本工程初步设计采用主要气象条件 为贵州省标准设计 类气象区 全线采用 10mm 覆冰和最大风速 25m s 的条件进行设计 其气象条件组合见表 气象条件一览表 地区类别第 气象区 工况名称 气温 C 风速 m s 冰厚 mm 最高气温 4000 最低气温 1000 最大风速 5250 设计覆冰 51010 大气过电压 有风 15100 大气过电压 无风 1500 内部过电压 15150 年平均气温 1500 安装情况 5100 事故情况 5010 冰的密度 g cm3 0 9 本线路工程在踏勘过程中 对线路沿线的植被生长情况和沿线 已建送电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及运行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 同时 根据当地供电所对本线路运行情况的了解 10kV 里桃线及其支线多 次出现倒杆 断线事故 在 2008 年更是严重 原村民集资所建线路 抗拒冰雪灾害能力低 路径经过的地带的海拔高度在 800 1080m 根 据 贵州冬季冰冻的气象研究及冰区划分 送审稿 综合分析后确定 本线路工程设计冰厚取 10mm 进行设计 安全系数取 3 5 雷暴日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 确定本工程为 50 日 年雷暴日数 污秽级的确定 本工程海拔在 800 米 1080 米之间 根据运行邻近线路工程设 计运行经验以及向沿线村组调查 本工程全线地段无化工及其它工业 粉尘污染 定为 级污秽区 环境保护评价 本线路工程路径为山区农村 对国家级 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 景名胜区无影响 本线路多为山地 基础开挖降基面多 方量大 应尽量避免大 开挖土石方 减少水土流失 保护植被 本线路对弱电线路基本无影响 综上所述 本工程在环境影响方面符合有关政策规定 五五 电电气气部部分分 5 15 1 导线选择及防振措施 导线选择及防振措施 5 1 15 1 1 导线 电缆截面选择导线 电缆截面选择 根据贵州电网公司 110kV 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 选择 导线见下表 1 10kV 线路导线 电缆截面选择 导线截面积 名称规 格供电分区 截面选择 mm2 配套出线电缆 mm2 分支线钢芯铝绞线E F 50 导线主要技术参数 型 号 铝股根 数 及直径 mm 钢股根数 及直径 mm 铝 股 截面积 mm2 钢 股 截面 积 mm2 总截 面积 mm2 计算 直径 mm 计算 拉断 力 kN 长 期 允 许 电 流 A 重量 kg km LGJ 35 6 6 2 721 2 7234 865 81 40 67 8 16 12 63 170141 LGJ 50 8 6 3 201 3 2048 258 04 56 29 9 6 16 87 215195 1 为了提高该改造片区的供电可靠率 根据贵州电网公司 十一 五 农村供电可靠性规划 和该区域负荷情况及负荷预测 一般配 变同时利用率按 0 7 经济电流密度按 1 65 不同最大负荷年利用 小时下导线经济电流密度见下表 下导线经济电流密度 3000 小时以下3000 5000 小时5000 小时以上 参数 1 65A mm21 15A mm20 9A mm2 官店镇的乡村属 F 类地区 本次设计主要是分支线 最大负荷利 用小时数按 3000 以下小时考虑 取 1 65A mm2 根据负荷预测 按 贵州电网公司 110kV 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 10kV 线路导线 截面选择表 支线导线选择 LGJ 50 8 型导线 低压部分选择 LGJ 35 6 型导线就能满足要求 5 1 25 1 2 导线的排列 导线的排列 1 10kV 部分 10kV 导线常用的排列方式有三角排列 水平排列 垂直排列三 种方式 本工程中 10kV 架空线路部分均为单回路 采用三角排列和 水平排列两种方式 2 低压部分 本工程中低压线路采用水平排列方式架设如下图 A B C N 0 4kV A B C N 0 22kV 5 5 2 2 绝缘配合 绝缘配合 根据污区分布图 本工程位置全部处于山区 所以污区等级为 级 其泄漏比距必须满足下表要求 污区泄漏对照表 污区等级泄漏比距 0S 1 39S0 S 1 6S0 S 2 0S0 S 2 5S0 S 3 1S0 各改造配变台区变压器两侧均安装氧化锌避雷器 0 4 0 22kV 在 400V 线路终端设置重复接地 5 5 3 3 绝缘子和金具 绝缘子和金具 5 3 15 3 1 绝缘子绝缘子 绝缘子 绝缘子是用来支持 固定导线平使其绝缘的部件 它必 须能够耐气候的变化和化工腐蚀 要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还要有足够 的机械强度 配网线路采用的绝缘子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本工程高压绝缘子主要采用 P 15T 的针式和 XP 70 悬式两种 高 压拉线绝缘子型号为 XDP 100C 低压采用 PD 1T 和 ED 1 ED 2 两种 大档距和大导线采用 XP 4 5 型盘形绝缘子 1 片成串 拉线安装在居 民区 树林采用拉紧式瓷绝缘子 低压拉线绝缘子型号为 J 4 5 J 9 高压针式绝缘子主要技术参数 工频耐压 1min 不小 于 kV 产品型号 额定 电压 kV 爬电距离 不小于 mm 干 闪 湿 闪 击 穿 50 全波冲击 闪络电压 不 小于 kV 瓷瓶弯曲 破坏负荷 kN 铁脚抗 弯强度 kN P 15T M 1528075459811813 72 5 悬式绝缘主要技术参数 产品型 号 工频耐压 1min 不小于 kV 机电实验负荷 不小于 kN 爬电距离 不小于 mm 干 闪 湿 闪 击 穿 50 全波冲击闪 络电压 不小于 kV 1h 破坏值 XP 7030075451101205270 低压绝缘子主要技术参数 工频耐压 1min 不小于 kV 产品型号 机械破坏负荷 不小于 kN 干闪湿闪 PD 1T 针式 83515 ED 1 蝴蝶式 122210 ED 210189 5 5 3 3 2 2 金具 金具 在架空配电线路中 金具主要用于支持 固定和接续导线 导线 与绝缘子连接 亦用来保护导线 金具按用途分为耐张金具 线夹 悬吊金具 接续金具 接触金具 设备线夹 连接金具 防护金具等 以上金具应符合 DL T 756 759 2001 国家标准金具产品 在运行中 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 5 在事故中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 5 本工程金具 耐张线夹为 NLD 1 跳线采用并沟线夹 JB 1 拉线 采用 NE 2 楔形线夹和 UT 形线夹 NUT 1 连接金具 U 形挂环采用 U 7 球头挂环为 Q 7 碗头挂环为 W 7B 延长环为 PH 7 直角挂板为 Z 7 设备线夹采用 SLG 1 形 5 45 4 防雷和接地 防雷和接地 1 习水气候 习水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 17 3 年均日照 1232 9 小时 无霜期 240 352 天 年均降水量 1240 毫米 年雷暴日为 70 日 雷雨频繁季节为 5 6 7 8 月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夏旱 春寒 暴雨 冰雹 凝冻等 2 在架空配电线路中 金具主要用于支持 固定和接续导线 导线与绝缘子连接 亦用来保护导线 金具按用途分为耐张金具 线 夹 悬吊金具 接续金具 接触金具 设备线夹 连接金具 防护 金具等 以上金具应符合 DL T 756 759 2001 国家标准金具产品 在运行中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 5 在事故中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 5 本工程金具 耐张线夹为 NLD 1 跳线采用并沟线夹 JB 1 拉线 采用 NE 2 楔形线夹和 UT 形线夹 NUT 1 连接金具 U 形挂环采用 U 7 球头挂环为 Q 7 碗头挂环为 W 7B 延长环为 PH 7 直角挂板为 Z 7 设备线夹采用 SLG 1 形 5 55 5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 5 5 15 5 1 10kV10kV 部分 部分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根据相关设计规程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 决定本工程导线 在最大计算弧垂时 对地及对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 或导线在 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 与交又跨越物及平行物间的最小净空距离 应 满足下表的要求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距离 被跨越物名称最小距离 m 备 注 居民区 6 5 非居民区 5 5 交通困难地区4 5 3 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4 5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 峭壁和 岩石 1 5 风偏净空距离 至轨顶 11 5 最大弧垂按 70 计算 电气化铁路 至承力索或接触 线 3 0 最大弧垂按 70 计算 标准轨铁路至轨顶 7 5 最大弧垂按 70 计算 高速公路 7 0 最大弧垂按 70 计算 等级公路至路面 7 0 注 括号内绝缘线数值 5 5 25 5 2 0 4kV0 4kV 及及 0 22kV0 22kV 部分 部分 裸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距离 被跨越物名称最小距离 m 备 注 集镇 村庄 6m 田间 5m 交通困难的地区 4m 步行可到达的山坡 3m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岩石峭壁 1m 通航河流的常年最高水位 6m 通航河流最高航行水位最高桅 顶 1m 不能通航的河湖冰面 5m 不能通航的河湖最高洪水位 3m 建筑物 垂直 2 5m 建筑物 水平 1m 树木 1 25m 绝缘导线对地对物最小垂直 平行距离 被跨越物名称最小距离 m 备 注 集镇 村庄 6m 非居住区 5m 不能通航的河湖冰面 5m 不能通航的河湖最高洪水位 3m 建筑物 垂直 2m 建筑物 水平 0 2m 街道行道树 垂直 0 2m 街道行道树 水平 2m 5 65 6 大跨越设计 大跨越设计 1 永城变台低压部分大跨越 1 处 在 53 63 处 档距为 140 米 按照贵州电网公司 2010 年标准设计 根据使用条件选择 2ZM 杆 型 1 基 2 冲锋变 10kV 部分大跨越 1 处 在 1 2 处 档距为 135 米 按照贵州电网公司 2010 年标准设计 根据使用条件选择 2ZM 杆 2 基 3 水井沟变 10kV 部分大跨越 5 处 在 2 3 3 4 6 7 7 8 8 9 处 档距分别为 278 米 277 米 253 米 235 米 217 米 根据使用条件选择 2ZM 杆型 7 基 由于上述使用门杆部分地形复杂 档距过大 其中有些部分处于 风口位置 为安全考虑按照贵州电网公司 2010 年标准设计 根据使 用条件选择相应杆型 10 基 满足要求 5 75 7 计量装置 计量装置 本工程 4 套计量装置设在各台区低压侧 进行电能量计 测量 CT 及表记精度 1 0s 在综合配电箱上部间隔 在箱门外具备锁具 1 1 计量综合控制 100kVA 情况 根据贵州电网公司 2010 年 10KV 标准设计 采用配电变压器低压 侧总计量后的综合控制 标准设计图为 GZP3 BT A D1 GZP3 BT A D2 本工程配电有两台小于 100KVA 的变压器 为 50KVA 计量进线 装置设独立间隔 综合配电箱上半部分 预留 TTU 位置 出线及控制 在箱体下半部分 低压出线控制空开带漏电保护功能 2 2 计量综合控制 100kVA 情况 根据贵州电网公司 2010 年 10KV 标准设计 采用配电变压器低压 侧总计量后的综合控制 标准设计图为 GZP3 BT A D1 GZP3 BT A D2 本工程配电变压器有两台为 100KVA 计量进线 装置设独立间 隔 综合配电箱上半部分 预留 TTU 位置 出线及控制在箱体下半部 分 低压出线控制空开带漏电保护功能 5 85 8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 5 8 15 8 1 氧化锌避雷器 氧化锌避雷器 氧化锌避雷器阀片具有优异的非线性电压 电流特性 高电压导 通 而低电压不导通 不需要串联间隙 可避免传统避雷器因火花间 隙放电特性变化而带来的缺点 氧化锌避雷器具有保护特性好 吸收 过电压能量大 结构简单等特点 本次选用的避雷器采用可带电更换的防爆脱落无间隙型金属氧化 锌 HY5WS 17 50 型避雷器 5 8 25 8 2 跌落式熔断器 跌落式熔断器 10kV 跌落式熔断器一般安装在柱上配电变压器高压侧 用来保 护 10kV 线路不受配电变压器故障影响 在农村 山区长线路在变电 所继电保护达布到得线路末段或线路分支处安装跌落式熔断器进行保 护的 跌落式熔断器上端装有灭弧室和弧触头 具有带电操作分合闸 的能力 本工程采用 RW11 10 200A 型跌落式熔断器 5 8 35 8 3 S11S11 型变压器 型变压器 本工程采用 S11 型卷铁芯变压器 卷铁芯变压器打破了传统的叠 片式铁芯结构 将硅钢带剪成不同宽度的长带 在专用铁芯绕制机上 绕成封闭形整体 铁芯截面接近圆形 填充系数高 接缝少 空载损 耗 空载电流和噪声大大降低 S11 型与同容量 S9 型变压器相比 空载损耗下降 20 35 空载电流下降 60 80 总重量下降 8 10 节约硅钢片 30 噪声低等优点 具体见表所示 低压台区电气设备选择 名称规格型号 主要参 数 主要配 置 数量容量备注 2 S11 50kVA 变压器 S11 一次侧 输入电 压为 10KV 输出电 压为 0 4KV 低压配 电箱 计量装 置 2 S11 100kVA 高低压避 雷器各 1 组 户外 跌落式熔 断器 1 组 六六 土土建建部部分分 6 16 1 杆塔和基础 杆塔和基础 6 1 16 1 1 杆塔 杆塔 本工程 10kV 线路转角耐张杆采用 190 普通钢筋混凝土拔稍杆 10kV 直线杆及低压路均采用 150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拔稍杆 其强 度安全系数分别不应小于 1 8 砼杆稍径采用 190mm 砼杆全高为 10 米 锥度为 1 75 横担为角钢横担 所有铁件均采用 Q235 钢材 加 工后需热镀锌防腐 连续的直线砼杆线路 每五基宜打一组防风拉线 无条件打拉线的砼杆应按经济合理的原则选用铁塔或重型杆 本工程杆型按 贵州电网 10kV 配网工程标准设计 内提供杆型 进行选用 全线各支线 变台杆塔汇总如表所示 全线杆塔汇总表 序 号 名称代号 使用条 件 定位高 米 转角基数 ZY11 190 10 100m 10m019 DZ42 100m 9m05 1 直 线 杆 DZ21 100m 9m047 ZJ 10X0 5 10m0 5 J1 10X 5 20 10m5 20 1 J2 10X 20 40 10m 20 40 J3 10X 40 60 10m 40 60 J4 10X 60 10m 60 DZJ410 5 9m0 5 1 DJ41 5 20 9m5 20 1 DJ42 20 40 9m 20 40 1 DJ43 40 60 9m 40 60 DZJ210 5 9m0 5 3 DJ21 5 20 9m5 20 7 DJ22 20 40 9m 20 40 9 2 转角单杆 DJ23 40 60 9m 40 60 10 D 10X 100m 10m03 DD41 100m 9m03 终端单杆 DD21 100m 9m072 F 10X 100m 10m0 4 分支杆 DZF44 100m 9m013 DZF42 100m 9m05 DZF21 100m 9m024 2zM 100m 9m02 4zM 100m 9m0 MZ1 10X 100m 10m014 5 直线门杆 MZ2 10 5X 220m 10 5m0 2NM 0 60 9m0 60 4NM 0 60 9m0 60 MJ1 10 5X 0 20 10 5m0 20 MJ2 10 5X 20 40 10 5m 20 40 6 转角门杆 MJ3 10 5X 40 60 10 5m 40 60 SJ1 10 5X 0 20 10 5m0 20 SJ2 10 5X 20 40 10 5m 20 40 7 三联杆 SJ3 10 5X 40 60 10 5m 40 60 8 终端门杆 MD1 10X 100m 10m01 9 配变台架 杆 5 6 1 26 1 2 基础 基础 砼杆的底盘 卡盘 拉线盘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 其混凝土标号 不应低于 C20 砼杆的埋设深度 应进行倾覆稳定验算 本工程电杆 埋设深度宜采用表数值 卡盘可在工程设计中自行选择 砼杆埋深 砼杆基础的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直线杆 1 5 耐张杆 砼杆全高 m 81011121518 埋深 m 1 41 71 822 53 1 8 转角终端杆 2 0 砼杆回填土应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 本次设 计中由于沿线地质情况较好不需要底盘 10kV 线路拉盘选用 LP0 4 0 8 预制钢筋混凝土拉盘 6 1 36 1 3 稳定性 稳定性 本工程沿线多为坚硬土和大块碎石 其耐力均大于土壤类别特性 值 满足土质耐力要求 因不能对所有杆址进行地勘 若遇个别稳定 性不够的 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根据开挖的隐 蔽土质选择卡盘 土壤类别及特性如表所示 土壤类别及特性 土壤名称 重力密度 KN M3 计算上拔 角 度 计算抗剪 角 度 被动土抗 力特性 KN M3 许可耐压 力 P kPa 大块碎石 19 6324019 16392 中砂 粗 砂 17 64303770 56392 细沙 粉 砂 15 68232843 41196 坚 硬 17 643045102 9294 硬 塑 16 66253561 45225 4 粘 土 可 塑 15 68203047 05176 4 6 26 2 铁附件及拉线 铁附件及拉线 6 2 16 2 1 铁附件 铁附件 本工程所有铁附件均应采用合格的 Q235 钢加工制造 加工试组 装合格后 均需热镀锌防腐 6 2 26 2 2 拉线 拉线 在架空线路中 凡承受固定性不平衡荷载比较显著的电杆 如终 端杆 转角杆 跨越杆等均需装设拉线平衡受力 为了避免线路受强 风力荷载的伤害 以及在土质松软的地区增加电杆的稳定性 也需要 装设拉线 本工程线路部分穿越树林 道路 河沟等地方 由于各方面的原 因采用绝缘拉线 拉线的一般要求 1 终端杆 丁字杆及耐张杆的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 外 角拉线 转角合力拉线 应与线路外角线方向对正 防风拉线 人字拉 线 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2 拉线与地的夹角宜采用 50 经济夹角 3 拉线穿越导线时距带电部位至少保持 200mm 并应采取以下 防护措施 穿越线路时在线路下方加拉线绝缘子 在断拉线的情况下 绝缘子对地不得小于 2 5m 4 拉线棒外露地面长度一般为 300 500mm 5 高压拉线绝缘子型号为 XDP 100C 拉线安装在居民区 树林 采用拉紧式瓷绝缘子 低压拉线绝缘子型号为 J 4 5 J 9 根据 10kV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拉线棒埋深不低于相 应电杆的坑深 其中转角杆 耐张杆 终端杆相应拉线棒的埋深在其 坑深的基础上增加 10 拉盘埋深见拉盘埋深表 拉盘埋深 拉线棒型号 LBS 16 18 00 LBS 18 20 00 LBS 18 25 00 LBS 18 30 00 拉盘埋深 m 1 51 72 22 5 环环境境和和通通信信保保护护 7 1 环境保护评价 本线路工程经过地区为集镇街道和山区 合理避开国家级 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本线路工程经过地区为集镇街道和山区 走廊与城镇规划不 冲突 线路沿线基本避开密集村镇 线路沿线对军事设施无影响 本线路部分为山地 基面存在降基及尖峰开挖 为减少土石 方量 保护水土流失 将采取措施 尽量避免大开挖土石方 减少水 土流失 保护植被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 采用适宜的基础型式 同时 要求施工中不要随意倾倒弃土 本线路对弱电线路基本无影响 综上所述 本线路工程对环境影响符合有关政策的规定 7 27 2 通信保护 通信保护 本线路工程对临近及交叉跨越的光缆线路符合相关规定且无影 响 因此不存在通信保护问题 八八 附附件件 8 1 10kV 线路路径意向性协议 8 2 工程建设规模汇总表 8 3 工程有关专题报告 8 4 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附附件件 8 18 1 工程建设规模汇总表工程建设规模汇总表 贵州电网公司遵义 2010 年度 10 千伏及以下项目设计表 单位 万元 千米 万千伏安 一 一 10kV10kV 线路工程线路工程 4 5254 525 1 10kV 里桃线冲锋支线 LGJ 500 400 2 10kV 里桃线天龙支线水井沟分支线 LGJ 501 597 3 10kV 里桃线天龙支线大坪 2 变分支线 LGJ 500 946 4 10kV 里桃线印星分支线 LGJ 501 582 二 配变及以下工程 二 配变及以下工程 4 42602601 8271 827 10 20610 206 4 4 1 10kV 里桃线永城组配变工程 180 1 400V 0 952 LGJ 50 220V 5 439 LGJ 35 2 10kV 里桃线冲锋变配变工程 180 1 400V 0 822 LGJ 50 220V 1 848 LGJ 35 3 10kV 里桃线水井沟配变工程 150 1 400V 0 053 LGJ 50 220V 2 919 LGJ 35 4 10kV 里桃线大坪 2 变配变工程 150 1 目目 录录 一一 总述总述 1 1 1 1 设计依据 1 1 2 设计原则 1 1 3 工程概述 2 1 4 设计范围 4 1 5 计划建设期限 4 1 6 工程动态总投资 4 二 建设必要性二 建设必要性 5 5 2 1 电网现状 5 2 2 电网规划 9 2 3 建设必要性 11 三 路径方案三 路径方案 1313 3 1 路径选择 13 3 2 地形及地质及运输 14 四 气象条件四 气象条件 1515 五 电气部分五 电气部分 1717 5 1 导线选择及防振措施 17 5 2 绝缘配合 19 5 3 绝缘子和金具 19 5 4 防雷和接地 20 5 5 导线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