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1页
2012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2页
2012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3页
2012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 班级_ 序号_ 姓名_ 得分_装订线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适用班级:高一年段一、语言积累及运用(18每题2分,第9题每格1分,共22分)1下列词语中,与所给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着zhu6: 着力 着陆 着手 着实 B模m; 模板 模具 模样 模仿 C禁jn: 禁受 禁止 禁闭 违禁 D作zu 作坊 工作 作呕 作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刚腹自用 抑扬顿挫 望河兴叹 无所事事 B委曲求全 改邪归正 啼笑皆非 九霄云外 C忠心耿耿 相濡以沫 百感交积 擅长歌咏 D笑逐颜开 黄梁一梦 出奇不意 心急如焚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不能用括号里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 A他的结局对于这山望着那山高的那种人,是一个很好的教训。(见异思迁) B要想学好一种乐器,必须要从小练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这个道理。(水滴 石穿) C在许多电视剧中,部分官员和地产商一个鼻孔里出气,哄抬房价。(沆瀣一气) D人家有灾难,你怎可以悠闲地看热闹?悠闲地看热闹,至少有坐山观虎斗之嫌: (洞若观火)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一仗最重要的是时间,谁能抢在前面,是决定我军胜利的关键。 B实现工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 C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D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利润的增长与否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是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泛动在原野的尽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天边刚透出一抹亮色,枝头的鸟儿像受到召唤,放开歌喉,开起了演唱会。池水涟漪,樱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A拟人 夸张 比喻 设问 B比喻 夸张 比喻 反问C比喻 夸张 拟人 反问 D比喻 夸张 拟人 设问6、下列作家或作品,与名句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B资治通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杜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c D辛弃疾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7、据下面的情境,下列各项中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在招聘会上 ,招聘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和众多应聘者比较起耒你有何优势?”应聘者回答道:“_”A我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技术等级考试,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想必能胜任这份 工作。B这种工作我早接触过,对我来说轻而易举,只要录用我,保证干好。 C我都写在简历上了,请领导仔细看一看。D我认为只要听领导的话,搞好与同事的关系,就能干好工作。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注】公元761年,杜甫从甘肃携家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成都。当时他刚刚50岁,贫病交加,这首诗正作于当时。题中的江指成都锦江。A首句写锦江春光之盛,花木之繁。花曰“稠”,蕊日“乱”,花怒放江滨曰“裹”,用词 新奇,富于创造力,将江边千红万紫、叶艳争妍的美好景象完全描绘出来。B.次句笔调一转,春光虽美好,身体却很衰弱,独步江畔,本是赏春,结果反倒“怕 春”了:这个“怕春”,实是爱春的深化,也感叹自己年老体衰、举步维艰。C.后两句笔调再转,虽然“行步欹危”,但“我”还能写诗咏花,饮酒赏花,诗和酒还是 供“我”驱使着的,“我”还不需要别人来照顾呢。D.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将病弱之体置于花稠蕊乱之中,由赏春到 怕春,诗人的那种叹老伤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精神状态就清晰地呈现在读 者面前了。9、名句填空(每空格1分,共6分)(1)人生如梦,_。(2)今宵酒醒何处,_ 。(3)_,不尽长江滚滚来。(4)明月松间照,_。(5)_ ,暗香浮动月黄昏。(6)_ ,千金散尽还复来。二、阅读理解(40分)二、语段阅读(一)阅读再别康桥节选部分,回答10-14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0、节选诗中的“青荇” “彩虹” “星辉”等意象有什么作用?(3分) 11、节选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12、请写出节选诗的韵脚字。(3分) 13、你怎样理解“招摇”“甘心”二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 14、节选诗最后一节改全诗第一节的“轻轻”为“悄悄”,你认为有何深意?(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_a_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_ b _ 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_ c _ 数着一丝一丝_d_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15、给文中a,b,c,d空缺处选择填入的词语,最适当的一项是( )A煮 听见 列 洒 B泡 听得 细 漏C冲 细听 忙 射 D烫 聆听 点 照16、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此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的传达了作者的情感。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17、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18、作者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秋意”指的是什么?表现这“秋意”的景是什么?_19、下列诗句中,与文中意境最相吻合的一项是 (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向偏。(陶渊明饮硝)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盂浩然道故人庄)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12分) 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_ ,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b 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煞,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量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_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器、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各种人的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仔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漕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 的水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采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节选自壶口瀑布,有改动) 20、作者用了很多词语描写水,请把至柔至和推推搡桑_C_如丝如缕,D畅畅快快,填在文中的a,b,cd处。(2分)a b cd21、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B.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C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路上去坚实而又 松软。 D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22、下列对文章的写作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 B作者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动词,展现出壶口瀑布的动态美。 C选文中,作者以“我”的内心感受来衬托瀑布之险。 D作者在写景中抒情言志,文章意境雄浑,感情真挚。 23、作者说:“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分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24、品读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思考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瀑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分)三、写作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作文。(40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对于炎黄子孙而言是一年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既与传统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又融合了历史中寒食、上巳等节日内涵,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无穷乐趣的欢乐节日。祭扫与踏青的习俗体现了一种“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在公祭民族先祖、英雄,祭奠家族的祖先的同时,还可以亲近大自然,在春天的气息里,感受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请以“清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字数600左右。学校_ 班级_ 序号_ 姓名_ 得分_装订线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卷适用班级:高一年段一、语言积累及运用(1-8每题2分,第9题每格1分,共22分)题号12345678答案、名句填空(每空格1分,共6分)(1)、人生如梦,_。(2)、今宵酒醒何处,_ 。(3)、_,不尽长江滚滚来。(4)、明月松间照,_。(5)、_ ,暗香浮动月黄昏。( 6 )、_ ,千金散尽还复来。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0-14题,每格1分,共10分10、以上文段选自_,作者_。11、“万户侯”本义是_,这里指_。12、“粪土”的意思是_用法是_。1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_。14、上阕“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忆往事重在_, _中见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18题(共14分)15、文章中根据不同经历,“他”的情绪分别经过了哪几种变化?(3分)答:_。16、短文中“他” “绝望”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是什么?(4分)答:_。17、文章中有环境描写的语句,请找出其中三句。(3分)答:_。18、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答:_。(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3题。(14分)19、文中对人物特征刻画运用了_描写、_描写和_描写。(3分)20、文章开篇的景物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 (2) (3) 21、文中划线的句子作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什么?(3分) (1)表现手法: (2)写作目的: 22、文中的“空车?你看,重着呐!”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其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修辞: 含义: 23、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写到“望着江水,禁不住思绪飞腾”他想了些什么?选出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 )三、作文(40分)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2分)1、B 2、D 3、C 4、C5、B(A、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嘛”应从单引号中拿出来。D、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6、B 7、A(语言得体,既委婉、谦虚又不缺乏自信) 8、C9、(1)病树前头万木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