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一、选择题1.梭伦在改革中坚持中立化政策,他对此津津乐道:“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厄运,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据此对梭伦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从根本上维护了平民利益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A.B.C.D.2.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赘:男方到女方落户)。”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增加户数,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形成奋发图强的社会风气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A.B.C.D.3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4.穆罕默德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这段话所包含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A.穆罕默德阿里欲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B.穆罕默德阿里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C.埃及当时已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埃及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块重要殖民地5.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 6007 9541879年18742 00051 937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C.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6日本明治维新的同时,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30年后强大起来的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大败中国,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要加强军事力量的先进装备B.先进的社会制度是近代化的根本前提C.近代化首先是军事上的近代化D.先进的生产力技术要有适应的土壤二、非选择题7. “缓和矛盾,力求公平”,这是古今中外统治者施政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材料二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宋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时,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贷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材料一中梭伦改革调节“贵族与大众”利益的方式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采取了哪些“信贷的办法”来缓和阶级矛盾? (2)上述两次改革对于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 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魏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依据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主要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次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材料二 (张居正说)“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 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二材料三 (王安石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材料四 张居正改革,首先是从整顿吏治开始的为了整顿吏治,以达到为官清廉、政治清平,让人民生活安定,从而使封建政权长治久安的目的,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年)推行“考成法”。王双印桎梏中的生存(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与张居正改革方针的不同。你对他们两人的方针有什么看法?(2)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王安石与张居正改革的切入点。并分析各自对改革结果的影响。10.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掳除,众嚷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 (4)材料三中的中国改革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请指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11.(2011苏、锡、常、镇四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严复原强和天演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梭伦改革特点的理解。梭伦改革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原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体现了公平公正,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梭伦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从根本上维护平民的利益,排除,符合题意。2.【解析】选D。阅读材料,主要说明了商鞅变法鼓励成年子女分家立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改变社会习俗,鼓励进取,故符合题意,答案为D。3.【解析】选C。北魏孝文帝改革,自认为是黄帝后裔,故采用汉姓,反映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实质体现了确立皇族正统地位的目的,故答案为C。4.【解析】选B。阅读材料,从“已经站稳脚跟”“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等信息,说明穆罕默德阿里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但并没有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故排除A项,B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B。5.【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01879年,俄国正处于农奴制改革和工业革命阶段,再由表格数字变化可知A、B、D三项观点正确。表格体现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体现出C项观点。6.【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的特点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看,日本的明治维新首先对日本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故答案为B。7.【解析】本题考查对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措施及特点的理解。第(1)题据材料一信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指出梭伦改革的方式;紧扣“信贷的办法”,回忆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作答。第(2)题从两次改革的举措思考其处理原则;从公平、公正等角度谈借鉴意义。答案:(1)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办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2)原则:折中或中庸、调和。 借鉴:追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逐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8.【解析】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第(1)题提取材料一信息判断态度并说明依据。第(2)题依据材料,回忆所学知识判断土地制度,从农民生产资料、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第(3)题从改革的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归纳二者的共同点。答案:(1)否定态度。 依据:“王制遂灭,僭差亡度”;贫富差距拉大;弱肉强食。 (2)均田制。 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共同点: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获得了成功;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9.【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的不同。第(1)题主要从材料中思考二人改革方针的不同;从改革的特点及影响方面谈你的看法。第(2)题从材料中理解两次改革的各自切入点;从各自切入点,分析对改革结果的影响。答案:(1)不同:王安石公开提出要改革旧制,张居正却提出要遵守旧制。看法:王安石的改革方式比较激进,目的是争取改革派的支持,但必然会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使改革面临很大阻力。张居正的改革方式相对稳妥,他在维护“旧制”的外衣下推行新政,有利于人们在思想上接受改革,减少改革阻力。(2)切入点:王安石的改革从“理财”开始,重点也是“理财”;张居正的改革从整顿吏治入手。影响:王安石变法没有对北宋腐败的吏治进行整肃,所以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是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张居正通过整顿吏治,为改革铺平道路,从而使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10.【解析】第(1)题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和实质判断并说明理由。第(2)题从交响乐代表欧洲文明的含义说明日本采取的政策。第(3)题从三国改革的时代背景、性质、不足等方面分析共同特点。第(4)题,主要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原因。答案:(1)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在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 (2)措施: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倡导“文明开化”。作用: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 (3)依靠原有的统治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4)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派势力十分强大,力量对比悬殊。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戊戌变法的理解。第(1)题的第一问,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回答,材料一中说“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材料二中说“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都在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第二问,结合相关材料中的重点内容回答,材料三中“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说明康有为观点是为了变法,向西方学习。第(2)题结合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回答。第(3)题的第一问,结合材料三中“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材料四中梁启超认为“伸民权”;材料五中严复认为“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回答;第二问,根据戊戌变法前维新思想起到的影响回答。答案:(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影响:阐明了变法主张,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独具 (2011晋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形态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简述日本“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在经济和对外政策方面的主要表现。(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中“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配置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措施和影响。第(1)题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洞察与解读
- 低速车排放控制技术-洞察与解读
- 小学一年级德育期末考试题库
- 2025-2030数字化手术室设备检测规范及行业分析
- 中小企业采购流程优化方案与控制措施
- 2025-2030教育文旅融合模式探索及课程设计与营地运营研究报告
- 2025-2030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即服务采纳影响因素与实施路径研究
- 2025-2030教育PPP项目风险防控与长期运营评估报告
- 2025-2030攀岩安全带人体工学设计突破与新型复合材料研发趋势
- 2025-2030护肤品成分党群体画像与信息传播路径分析
- 《汽车机械基础》-第二章 构件受力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肾结石的处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气候变化与健康课件
- 火锅店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机器设备招投标管理办法
- 股权质押合同范本及股权质押期限约定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发展对象培训结业考试真题
- 渔民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 顺丰快递物流模式的优势分析
- 现代化物流运输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