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佘家湾小学徐伶俐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短小优秀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采用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通过多次感悟,升华他们内心的情感。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分析:圆明园已经不存在了,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凭借书本的文字,学生比较难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当时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过程。但现在的学生,很多同学家里有电脑,学校有校园网,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是比较好的。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让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会较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教学方式:1注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在信息技术下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多形式交往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2突出读的训练。整节课,让学生在多形式、多次数的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领悟,提高学生的品味感悟朗读的能力。3尝试课内外相结合,学生除了浏览老师提供的资源外,还可以交流自己和同学搜集的资料,更大限度地体现课内外相结合,丰富资源,提高学生的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主动地学习。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圆明园全景视频、火烧圆明园视频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听写词语:金碧辉煌、建筑宏伟、奇珍异宝、举世闻名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播放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视频。学生看视频后说感受(尽量用上刚才听写的词语)。【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二、品读感悟,再现辉煌(一)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读2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可以在旁边作批注。(二)小组合作【设计意图:合作交流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相互的评议,给出建议式、商量式结果,对学生个性的表达有极大的帮助,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团结合作意识。】(三)展示汇报:根据学生汇报随机出示:1、第二自然段结合课文、电脑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 【设计意图:使用电脑,将“众星拱月”做成Flash动画,不仅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一目了然,无需多说,学生已深刻理解。】指导朗读。2、第3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相关的句子:多种方式读(2)、播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点图片【设计意图: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做成精彩的“风光片”,再配上古筝弹奏的春江花月夜,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原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使学生如临其境,感触颇深。】 倘佯园内,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最后一句:谁来(指名读)“漫步园内,有如 ;流连其间,仿佛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越是喜爱圆明园,则越能为下文园林毁灭后,抒发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感情的基础。】 课文只列举了这些景观,其实除了这些,圆明园内还有许多景点。走,我带你们去欣赏吧!(播放课件)3、第4自然段:(1)、出示相关句子引读、理解“上自下至”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用哪些词形容园内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的收藏时间长、收藏的范围大,文物珍宝多。】(2)、播放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带着感受读一读最后一句: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设计意图:圆明园中几乎所有珍贵的历史文物都已被强盗掠走,但通过这些照片,我们依然可见它无以伦比的精美和它的珍贵。这更能激起孩子们对圆明园的喜爱,继而激发他们对强盗的仇恨。另外,课文中这一段写得很简要,这些照片刚好是对课文的一个补充,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4、小结:圆明园不仅布局独特、建筑宏伟、还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黄家园林。难怪法国大作家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但是,一场大火之后,这座堪称世界奇迹的万园之园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课堂中有短暂的寂静)三、重温历史,了解毁灭请大家自由地读第五自然段:(一)画出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在旁边作批注。(二)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1、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及相关动词,指导朗读,读出体会。2、课件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你认为这句中带点的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去掉这些词语对比朗读、指导朗读,读出侵略者的残暴、野蛮和贪婪。(3)过渡:除了抢,掠,毁,最可恶的是这一幕:播放火烧圆明园视频。【设计意图:视频的节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视频中强盗张狂的语言、丑恶的嘴脸、野蛮的行径,真实再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学生对圆明园无比喜爱之情,瞬间转化为对侵略者无比仇恨之情,并火山般爆发出来,明白“国弱则人欺”的道理。】 看了视频,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带着这种心情读。3、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4、拓展:圆明园中,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还没有了 园中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5、所以说(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6、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用一、两句话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指名说)【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练笔,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也是学完本文后的延伸,这样的设计,无疑会为深化中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起到画龙点睛之举。】7、既然文章是写“毁灭”,为何前面花那么大的篇幅写圆明园的辉煌?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说得真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课件出示: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来,让我们面对这残缺的石柱,这荒芜的杂草,喊出我们的心声,喊出我们坚定的信念!(再齐读)【设计意图:升华情感,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自选练习,拓展提高:1、收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2、讨论: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3、写一写读后感。【设计意图】这些自选练习有加强整合单元学习的指导,还让学生在搜集和运用资料上反复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六、板书:21、圆明园的毁灭 损失惨重布局众星拱月昔日辉煌 建筑风格各异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文物珍贵异常化为灰烬【设计意图:板书浓缩每段的重点,提炼作者的“良苦用心”,使文章结构一目了然,详略、重点也清晰可见,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也有反映。】21、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自已用)教学过程: (找人给小组计分,分数最高的三个小组有奖品)(课前三分钟)听写几个词语:金碧辉煌、建筑宏伟、奇珍异宝、举世闻名(找一个人上台写)对照课件,相互批改,全对的加分。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4分钟)(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齐读课题。上一节我们了解了圆明园,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感受一下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吧!欣赏完后你怎样赞叹?尽量用上刚才听写的词语。(三)、播放视频。(板书:昔日辉煌)学生看视频后说感受(尽量用上刚才听写的词语)。二、品读感悟,再现辉煌(20分钟)(一)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读2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可以在旁边作批注。(二)小组合作。(三)展示汇报:根据学生汇报随机出示:1、第二自然段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布局众星拱月)结合课文、电脑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 指导朗读。2、第3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相关的句子:多种方式读(圆明园中既有城市景象,又有乡村风光,既有民族建筑,又有西洋景观,把这人间最美的景都尽收园中,真是风格各异啊!板书:建筑风格各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这风格各异的景点吧!(2)播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点图片:美吗?倘佯园内,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预设:犹如走进、舒服、惬意、骄傲、自豪)那请带着你的感觉读一读最后一句:谁来(指名读)“漫步园内,有如 ;流连其间,仿佛 。”圆明园是各地景观的浓缩,汇集了无数天下风景名胜,课文只给我们列举了这些,老师也知道一些,走,我带你们去欣赏吧:播放课件如此之美,舍得离开吗?读出你的依依不舍。(最后一句)3、第4自然段:生交流时(板书:文物珍贵异常)(1)出示相关句子:引读、理解“上自下至“。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上自下至”,这里我们可以体会收藏时间之长;“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体现数量之多)你想用哪些词形容园内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多?(数不胜数 应有尽有 不计其数 琳琅满目 价值连城)因为圆明园收藏文物时间长、种类繁多,这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闪耀着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咱们眼见为实(2)、播放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看到这些,此时此刻,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有什么感受?(骄傲,自豪,惊叹)带着你的骄傲,自豪与惊叹读一读最后一句: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4、小结:圆明园不仅布局独特、建筑宏伟、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说:(课件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黄家园林。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课件出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但是,一场大火却将这座堪称世界奇迹的万园之园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课堂中有短暂的寂静)(板书:化为灰烬)三、重温历史,了解毁灭。(16分钟)1、请大家自由地读第五自然段:画出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在旁边作批注。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1)、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及相关动词,读出自己的体会(2)、课件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些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 为什么? (3)、指导朗读,读出侵略者的残暴、野蛮和贪婪?过渡:除了抢,掠,毁,最可恶的是这一幕:播放火烧圆明园视频。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痛恨、愤怒 )带着感受读(4)、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指名说)过渡:侵略者之所以敢如此地为非作歹,就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导致圆明园化成了一片灰烬。(板书:化为灰烬)课件出示:(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5)所以说(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损失惨重)(6)这个损失确实是不可估量的。 “不可估量”既是对侵略者的控诉,又是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看,这残留的石柱,正在控诉侵略者的恶行;这荒芜的杂草,也在诉说着这悲惨的历史。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用一、两句话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指名说。(7)你们说得真好!只是老师不明白,既然文章是写“毁灭”,为何前面花那么大的篇幅写圆明园的辉煌?(课件把“辉煌”与“毁灭”放在一起)四、总结课文,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