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5会计计量原理ppt课件.ppt_第1页
会计学原理5会计计量原理ppt课件.ppt_第2页
会计学原理5会计计量原理ppt课件.ppt_第3页
会计学原理5会计计量原理ppt课件.ppt_第4页
会计学原理5会计计量原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在用的厂房机器设备等价值600万元 2 洞天公司以银行存款方式投入的资本900万元 3 上一年度未分配的利润80万元 4 购入竹园公司商品未支付的货款19万元 5 企业存入市建设银行的款项120万元 6 企业库存的原材料240万元 7 已经完工但尚未出售的产品300万元 8 预先收取的大地公司购货款18万元 9 暂时支付给职工李杨等三人的差旅费1万元 天豪公司2005年6月30日财务状况的详情如下 10 上月未支付的工资费用15万元 11 从市工商银行借入的一年期贷款50万元 12 收到华侨张先生的捐赠款20万元 13 未支付给洋溢公司的利润30万元 14 企业拥有的专利权价值76万元 15 企业收取的武德公司押金3万元 16 未收回康明公司的购货款320万元 17 从市建设银行借入的三年期贷款500万元 18 欠交所得税款22万元 会计学原理AccountingPrinciples 5会计计量原理 第一节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一 会计计量 accountingmeasurement 的含义与内容 一 会计计量的含义对经济交易与事项的价值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衡量的过程 其实质是以数量 主要是以货币表示的价值量 关系揭示经济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IASB 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示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二 会计计量的内容1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计量2 收入 费用 利润的计量 各种要素均存在计量问题 计量重心 资产计量与利润计量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二 会计计量的构成要素 一 会计计量属性1 历史成本 4个缺点 2 重置成本 3个优点3个缺点 3 公允价值4 可变现净值5 未来现金流净现值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计量属性举例 1 11月8日购入汽车一辆 价款共计36万元 2 11月12日销售商品房屋一栋 价款600万元 3 11月19日准备购置一台专用刨床 预计支出6万元 原有同样刨床一台 其购入价值为6 5万元 4 11月20日出售机床一台 价格26万元 需要支付运输费用计0 8万元 5 11月29日出售商品获得的应收账款20万元 约定下年1月30日收回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二 会计计量单位1 名义货币单位 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动2 不变货币单位 一般购买力单位 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动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三 会计计量模式基本模式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名义货币 历史成本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第二节资产计价一 资产计量的原则1 资产的初始计量应遵循实际成本原则一项资产达到目前的场所或状态之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 必要的支出 公允价值 购入的资产外购的材料自行生产或建造接受捐赠的资产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第二节资产计价一 资产计量的原则1 资产的初始计量应遵循实际成本原则2 资产的后续计量一般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对维持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利币值波动造成缺陷以历史成本为主 多种计量并存现值和公允价值应用为趋势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第二节资产计价一 资产计量的原则1 资产的初始计量应遵循实际成本原则2 资产的后续计量一般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3 资产的计价应保持一贯性原则强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前后期保持一致横向同类企业的一致性 遵循会计准则二 资产计价的内容主要对债权 存货 固定资产的计价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三 债权的计量应收票据 应收债款 其他应收债款和预付款1 应收债款的初始计量 注意要点 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计价区别2 应收债款的期期末计量 核心问题 计提坏账准备 确定账面价值3 计提坏账准备方法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1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当期应提坏账准备 期末应收债款余额X坏债率 起初坏账准备余额期末应收债款净额 期末应收债款余额 期末坏账准备余额案例 某公司2007年末应收债款余额为5000000元 根据近三年的经验 确定坏账率为2 年初坏债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50000元 则公司 2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当期应提坏账准备 不同期限应收余额X对应坏账率 坏账准期初余额期末应收账款净额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期末坏账准备余额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3 赊销百分比法当期应提坏账准备 当期赊销净额X预计坏债率期末坏账准备余额 期初坏账准备余额 当期计提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净额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期末坏账准备余额案例 某公司2007年末应收债款余额为5000000元 年初坏债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50000元 公司200年度赊销净额为6000000元 预计坏账率为1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四 存货的计价1 存货的初始计量2 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计量 1 存货的盘存制度实地盘存法永续盘存制 2 发出存货的计价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3 期末存货计价 逐项比较法 分类比较法 总额比较法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某公司2007年12月A种材料明细账 实地盘存制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某公司2007年12月B种材料明细账 永续盘存制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某库存商品2007年12月份的明细账 个别计价法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某库存商品2007年12月份的明细账 先进先出法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某库存商品2007年12月份的明细账 加权平均法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期末存货计价 某公司2007年12 31存货计价分析5 5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期末存货计价 某公司2007年12 31存货计价分析5 7 五 固定资产的计价1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2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1 固定资产折旧价值计量年限平均法工作量平均法年数总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2 固定资产使用中支出计量 3 固定资产的终止计量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年数总和法各年折旧计算表 双倍余额折旧法各年折旧计算表 第三节收益计量1 收入费用法 收入 费用 利润 2 净资产法当期收益 期末净资产 期初净资产年 对投资人利润分配 投资人追加投资例 某私营企业2006年末资产总额900万元 负债总额400万元 2007年度资产总额980万元 负债350万元 2007年度内业主追加投资总计为50万元 业主提款总计20万元 用于家庭开支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年末净资产 980 350 减 年初净资产 900 400 净资产增加 加 业主提款 减 业主追加投资 本年净收益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630万元500万元130万元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 2007年度12月 某公司发生如下交易 销售甲150台产品 单价1800元 台 款项已收 甲产品成本1400元台 销售乙产品100台 价款100000元 货款2个月后结清 另以银行存款代垫由买方负担的运杂费 乙产品生成本为700元 以现金支付销售甲产品负担的运杂费2000元以银行存款100000元支付电台广告费 销售甲产品50台 单价2000 2个月前预收买方定金50000元 余款已向银行办理委托收款手续本月应负担营业税金及附加14000元对外下熬熟材料一批 100000元 通过银行存款转帐收讫 成本为60000元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以现金收到本期运输劳务收入5000元 以银行存款支付贷款利息9000元 前期已预提6000元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40000元 其中生产性30000元 管理用10000 以现金支付零星办公经费3000元以银存款支付管理费用2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银行结算手续费1500元经批准转销盘亏固定资产损失2000元33 所得税费 会计学原理5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理 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 150 x1800 100000 50 x2000 470000其他业务收入 100000 5000 105000主营业务成本 200 x1400 100 x700 350000其他业务成本 60000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470000 105000 575000营业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350000 60000 410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14000销售费用 100000 2000 102000管理费用 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