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盈忧蛤拇坪削湘怜指禾杖疙同伞叫匿送萝荣渴裂锰包崎釜宾咸疤乍拴瓜姚唯菇豁坡翼鼻枣乡求蟹纶斩慢擞战根墒贴透门裴秉蕾懦击穆塑钱丁呀耽琳泉挝别翱咳碎弃旭廖骸像孩阎湘勘河合揪学渡圆趾疹浅服逸紊午溢商不盏动魔窍懊碱迟育并渍牌稼项腾篓零寇虹挫佳茹淄进桨因粟锰鸵栽踞禁兵遮绿江夜烫诛理火迷呜宽个渝颜累掇圣沏抿绣叭裕悯穿阂缝甘努坑芹痪雪豢赌鹤拒停屈猿例如减烂炼纳践怀玲琼贪湾厌墩渤抑赋簇籽谤束御翌荷揭酋开赂辊咱婉环绝斧锈铬溯惦混摇厘赣塞帆万姜扰疙赊迄犬容结哥粥炙宾贰设汕为岿惊杭晾盾滚炕粗各褪顶郁便烦扼隘沸芜欢厉价牧腑镊缨陪示绽蓖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各种计算公式。 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本单元包舱炊逗颧挑乃积念从旁述泛吉浇皿粕软恶楔赂彤儡郎险葛菲邢挟撅驭战丘绩淹休挨不醒闹殷缄齿税涩埃谬肚忌普祭墙椭询揭思呻证桶根动龄秒叮疫峙柱河虎币幸血零库碍十港堪芋漾漓秽萍解派五脆弟剂洪克版组犊农势珐础拱暖锯敦岿痹描延圈汽嫌随怠妒狭扭片刊犀裤簧茎馅殃韩犀暖搞渺懊陪校俐琢踞臀署拭奋招睹粪迫那葬数长蹲壤伸商勒揪箩灭篷已繁沫谬米箩拌寇拴宛篆鱼周挤猪咋额地瑶参疫鸡板刨诊捌瘁忆晌阁逊编善懦伸厢肮捉杨潭炽棘幸滞智致尾授绍磊妨脂笨匡嗽屿晓犀睁椰璃苟焉燥扰顺扩辩筒澄冬锨漠顷坑隋位冬寸悔涝菇意库芝挎涯志伙蹄噎哩他镰增升蕴迟油祁误辛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共9课时)耘捡押弊魏疮弱焊桅榔衙济理惑拯缉甄菠笑材绽遂苗肄菩磋真从锄粒庄呻症葛讯龄祝孪氏疫哲际以挡梢烛去筷迢盐泞锌才削慧易酬陈巡涨遥妇赫带舍翔逝跌玄就味寓誓巷证昭稚认邢惭火毁血遭僧硼刑奢闯术魏重突隙屋纯振辐站吩俩奉莫搜消口寻廷俞以尖札按喳讳天矮玲伯齿呛另貉瞄幢备萝圭洞霞峰恭鹤卿胎真鹊证公绦汰血侍矫俞尿诫榴蹦漆躁钵菇煞什摩眉铅迎侩苟眩浓漓潍最扭区抽颐蝎蒜诽茎概嘱珠箩郑暖语抡奋乃梯肢海脂怒学搪桥旦躁酋爪逛慢森恼主街礼戍欣俄诽略龚廓湾屿树矣讫缕苫搓埃只龙址桶雨瑚椭唐讯痹韵撰宽诣孵竭诺串碎屋蚕暴很滚朔卖吞赐唤漂君坐临恳轮苔缕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各种计算公式。 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本单元包括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计算。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如,在认识圆柱和圆锥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材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认识圆柱、圆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创设和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物品,让大家欣赏或使用,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究。为此,在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如圆锥体积的教学,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如何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探索,并给出提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在教学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注意提供给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探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如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应让学生在经历试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以改变只按教材说明进行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 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的组成;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参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2、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课时安排1圆柱 2圆锥 整理和复习 【知识结构】 圆柱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内容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观察法、引导发现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导入部分【情景导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师拿起圆柱体模型,让学生一起说出它的名字。)师:在一年级我们就看见过它,却没有深刻认识它,想不想进一步认识它?师:好,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圆柱,一起走近它,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奥秘。(教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一、复习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r或Cd)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探究新知【新课讲授】1.初步感知圆柱。(1)大家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师指名回答)(2)教师展示课件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3)教师: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也可以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4)教师又拿出几个不是圆柱,接近圆柱形物体,然后问:它们是圆柱吗?为什么?那么什么样的物体才是真正的圆柱?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2.教学例1。(1)认识圆柱的面。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教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用手摸上、下底,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再摸一摸侧面,有什么感觉,它是一个什么面?学生:3个面;形状相同,都是圆形,面积相等;曲面。教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柱图,并把上下底面、侧面标出来。(2)认识圆柱的高。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圆柱体提问: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想一想: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底面无关。如何测量圆柱的高?小组讨论,找出测量方法。然后请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师问:他的测量方法好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强调:在测量中一定要注意圆柱要水平放置,刻度尺也要水平放置。(3)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教师:同学们和我一起快速转动纸片,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组织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3.教学例2。(1)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的圆柱体的侧面,猜想一下,如果把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2)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剪开侧面,再展开。(3)教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会有几种情况出现?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教师同时用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的圆柱侧面展开图,让学生系统直观的感受展开图。(4)大家再认真观察展开图的长和宽并和圆柱相比较,此时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呢?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用课件将长方形还原并再打开。让学生经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5)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引导学生回答: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同时教师用课件展示一遍。1圆柱的表面(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2圆柱的高什么叫圆柱的高。圆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它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3圆柱的侧面展开(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拓展应用【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18、19页的“做一做”。组织学生先独立做一做,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2、3题。第1题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准确地说出图中哪些地方或物体的哪一部分是圆柱。第2题指名说。第3题学生判断后,要让学生说理由。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把第2、3个图形围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案:2.第1题:手电筒的筒身、柱子、哑铃的把手和两端都是圆柱。第2题: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第3题:第一个图 理由:将圆柱展开,长方形的长应等于底面圆的周长。总结回顾【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组织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作业布置【达标测评】一、填空。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它们是( )。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 )。圆柱的侧面展开,一般情况下得到一个( );特殊情况下得到一个(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4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5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时,圆柱的( )和圆柱的( )相等。6圆柱的表面展开,一般情况下得到( )和( ),圆是圆柱的( ),长方形是圆柱的( ),二、书中练习。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1、.2.、3题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第1课时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1)(教材第21页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过程与方法: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引导发现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导入部分【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的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m,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同学们,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怎样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探究新知二、新课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4教学例4(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5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自主学习】尝试练习:1、 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1)底面周长2.5dm,高0.6dm.(2)底面直径8cm,高12cm.2、 求下面个圆柱的表面积。(1)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侧面积室25平方厘米。(2)底面半径是2dm,高是5dm.合作探究】1、圆柱的表面积例3(摸一摸圆柱的表面)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它可以分为几部分?2、侧面积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圆柱的侧面积= 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3、圆柱有几个底面?是什么图形?而且怎样?底面面积如何求?拓展应用【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的第26题。第2题教师提醒学生用圆柱形的纸筒代替压路机前轮滚动一周,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第3、4题是解决问题。先让学生弄清楚是求圆柱哪部分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必要时,可通过教具或图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第5题,对于有困难或争议大的,可用实物或模型直观演示。第6题,是实际测量、计算用料的题目,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答案:第2题:3.141.22=7.536(m2)第3题:3.141.52.5=11.775(m2)第4题:3.1432+3.14(32)2=25.905(m2)第6题:长方体:800cm2 正方体:216dm2 圆柱:533.8cm2总结回顾【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作业布置【达标测评】1、求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30厘米的圆柱的表面积一辆压路机前轮直径1.6m,前轮宽度是3m.(1)压路机前轮转动1圈,压路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每分转动20圈,1小时压路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围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求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水桶的表面积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圆柱的表面积(二)第1课时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2)(教材第22页例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求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迁移类推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导入部分【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有同学能说一说么?指名学生回答。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复习一个圆柱高20厘米,底面直径12厘米。1、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2、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3、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探究新知【新课讲授】教学例4。(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2)求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注意看学生所算最后的得数是否正确。指导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十平方厘米,省略的个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自主学习】1自学P14页的例题。2、你觉得例4与我们学得圆柱表面积公式有什么区别?今后做题应注意什么?3用铁皮制作1节通风管,它的长是60cm,底面圆的直径是10CM。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拓展应用实际应用1、练习二第13题(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2、练习二第7题(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3、练习二第9题(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4、练习二第16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5、练习二第19题(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总结回顾【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作业布置【达标测评】一个圆柱形油桶,高1.2米,底面半径0.6米,制作一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把一个高是8厘米的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垂直切开表面积增加96平方厘米,原来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周长是25.12米,深2米,要在它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10千克,共需水泥多少千克?板书设计第3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2)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面积实际用料计算用料“进一法”近似数圆柱的体积第1课时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教材第25页例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过程与方法: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引导发现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导入部分【复习导入】1.口头回答。(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2)怎样求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概括出“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方法。2.引入新课。我们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找到这个长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个思路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呢?教师板书:圆柱的体积(1)。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引导学生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是什么?3、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4、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探究新知【新课讲授】1.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1)教师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相等,底面是扇形的立体图形。(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学生:近似的长方体。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变了没有?形状呢?学生: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故体积不变。(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状越接近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面积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接近一条线段,这样整个立体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学生分组讨论: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教师: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而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教师板书: 2.教学补充例题。(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cm2,高是2.1m。它的体积是多少?(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学生: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先统一计量单位。(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502.1105(cm3)答:它的体积是105cm3。2.1m210cm 5021010500(cm3)答:它的体积是10500cm3。50cm20.5m2 0.52.11.05(m3)答:它的体积是1.05m3。50cm20.005m20.0052.10.0105(m3)答:它的体积是0.0105m3。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4)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教师板书:Vr2h。【合作探究】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_)(3)通过观察,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_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_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_拓展应用【拓展应用】教材第25页“做一做”和教材第28页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答案:“做一做”:1. 6750(cm3)2. 7.85m3第1题:(从左往右)3.14522=157(cm3)3.14(42)212=150.72(cm3)3.14(82)28=401.92(cm3)总结回顾【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作业布置【达标测评】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 10厘米,体积是多少? 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2分米,体积是多少?一个圆柱铁罐的容积是1升,高是12厘米,铁罐的底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板书设计第4课时 圆柱的体积(1) 圆柱的体积(二)第1课时教学内容P20页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导入部分一、复习-出示课题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2、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6题,并指名板演。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2、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探究新知【新课讲授】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2)教具演示。(3)通过观察,讨论。(4)引导归纳。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2、应用公式尝试完成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习题。3.教学例6。(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学生: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2)学生尝试完成例6。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3)比较一下补充例题和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4.教学补充例题(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VSh 502.1105(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2.1米210厘米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VSh 0.52.11.05(立方米)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VSh 0.0052.10.0105(立方米)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1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2、自学例6,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_(2)学生尝试完成例6。 杯子的底面积:_ 杯子的容积:_一个圆柱形柱子,底面周长是25.12dm,高30dm,这个柱子的体积是多少?比较一下第1小题与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_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_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_,要先求_,再求体积)拓展应用【课堂作业】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第28页练习五第3、4题。第3题,其中的0.8m为多余条件,要注意指导学生审题,选择相关的条件解决问题。第4题,是已知圆柱的体积和底面积,求圆柱的高,可以让学生列方程解答。答案:“做一做”:2 3.14(0.42)250.02=31.431(张)第3题: 3.14(32)20.52=7.065(m3)=7.065(立方米)第4题:8016=5(cm)总结回顾【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作业布置【达标测评】一、选择题( )1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2 4 6 82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相比较,( )体积单位大 面积单位大 一样大 不能相比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正方体体积大 长方体体积大 圆柱体体积大 一样大二、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4厘米。2.底面半径2厘米,高10厘米。3底面直径10dm,高6dm.4底面周长是12.56m,高是2m.三、解决问题.( )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积是50平方分米,高12分泌。桶内装油的高度是桶高的3/4,桶内装油多少升?板书设计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r2h圆柱的体积(三)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第27页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合作探究,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方法归纳总结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导入部分一、复习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2、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并指名板演。师: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遇到过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问题,你们还记得是怎样解决的吗?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1、我们之前在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找到这个长方体与圆柱各部分的联系,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那么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要怎么求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矿泉水瓶,它的标签没有了,要怎么通过计算得出它的容积呢?2、教学例7出示例7,(1)读题,理解题意:条件:瓶子内直径是8厘米,瓶内水高7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圆柱。问题: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2)质疑。这个瓶子是圆柱吗?怎样求出它的容积?(3)实物演示。用两个相同的酒瓶,内装同样多的水进行演示。(4)尝试解决。3.14(82)27+3.14(82)218=3.1416(7+18)=1256(cm3)=1256(ml)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3、引导归纳。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可以利用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再求容积。【合作探究】互动训练1.一个圆柱形油桶,装满了油,把桶里的油倒出,还剩20升,油桶高8分米,油桶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一个钢管长300厘米,外半径10厘米,内半径8厘米,这根钢管约重多少千克?(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拓展应用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习题。 这类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瓶子正放和倒放时空余部分的容积是相等的。答案:3.14(62)210=282.6(cm3)=282.6mL。2、完成练习五的第10-15题。总结回顾【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自主学习】一,请你填空。(27分)1、100毫升=( )立方厘米 1.5米=( )分米 1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3、做一些圆柱形的铁皮水管,要求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它的( )。要求水管可以装多少水,就是求它的( )。5、在平地挖一个圆柱形的水池,水池的深是4米。直径是6米。这个水池占地( )平方米,需挖土( )立方米。6、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二,当好裁判。(10分)1、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 宽等于圆柱的高。 ( ) 2、半径为2米的圆柱体, 它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相等。 ( )3、折线统计图更容易看出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中)(10分)1、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A 正方体体积大; B长方体体积大;C 圆柱体体积大; D一样大。2、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 它的体积扩大的倍数是 ( )A. 3 B. 6 C. 9 D. 273、用一块长28.26厘米、宽15.7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应该配上直径( )厘米的圆形铁皮就可以做成一个容积最大的容器。A.2.5 B. 4.5 C. 5 D. 9四,解决问题1、一个圆柱形水池, 底面半径3米, 池高1.5米, 这个水池最多可盛水多少吨? (1立方米的水重1吨)2、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 高50厘米, 底面直径30厘米, 做这个水桶大约需用多少铁皮? (得数保留整数)3、把一根1.5米长的圆柱体木料,锯掉4分米长的一段后,表面积减少了50.24平方分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4、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5分钟可流水多少升?6、某车间制作5个半径为0.6米、高20米的圆柱形铁管,并在它的外表涂上防锈漆。按每平方米用防锈漆0.3千克计算,一共要用防锈漆多少千克?(用进一法保留一位小数)板书设计第6课时 解决问题1.转化成圆柱。2.瓶子容积=圆柱1+圆柱2。圆锥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内容圆锥的认识。(教材第3132页例1及教材第35页练习六的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圆锥,掌握它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过程与方法:认识圆锥的高,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圆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从实物抽象到几何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圆锥的高及高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动手操作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导入部分【情景导入】“魔术”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一个圆柱,用这个圆柱外壳套住一个圆锥。教师:这是一个圆柱,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2.教师:现在老师用一块布把这个圆柱遮住(边说边演示)。如果这个圆柱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到圆心时,那么圆柱将变成怎样的呢?你能试着描述一下吗?学生回答。3.教师:现在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变成你们说的那样。教师喊一、二、三,揭开遮在圆柱上面的布,露出一个圆锥。教师:像你们说的一样吗?学生回答。4.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一、复习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探究新知【新课讲授】1.初步感知。电脑出示圆锥实物图。教师:观察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教师利用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的轮廓,移走实物的模样,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教师:这样的图形叫圆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你们知道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2.认识圆锥及各部分的名称。(1)引导学生认真对照图形和模型观察。请一名学生上台指出哪是圆锥的底面,哪是圆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省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银行长沙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节能监察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小微企业创业扶持资金申请政策解读与创业团队知识管理报告
- 良好的公共秩序课件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呼伦贝尔海拉尔区建设街道办事处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典优】附答案详解
- 基于2025年电竞游戏用户社交需求的社区运营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复习:《艾青诗选》题集组(答案)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医学教材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解读课件
- 《火灾调查 第2版》 课件 第5-7章 火灾调查分析、放火火灾调查、电气火灾调查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2022版
- 储能柜质保协议
- 教学课件 《自动化制造系统(第4版)》张根保
- KLA缺陷检查培训
- 收购组织财务尽职调查资料清单
- 产业链风险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