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考试说明(最新版).doc_第1页
2013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考试说明(最新版).doc_第2页
2013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考试说明(最新版).doc_第3页
2013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考试说明(最新版).doc_第4页
2013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考试说明(最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南卷考试说明文科语文语文.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题型示例参考答案、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我省统一使用的普通高中教材为依据。命题根据高校合格新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语文应用能力,审美、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切合我省中学语文教学和中学生语文水平的实际。、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考试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文章写作与修改五个模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必考与选考两个部分。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 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 B(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话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识记 A默写古代诗文(指定篇目见附录)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正确断句(5)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代文阅读阅读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一)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了解论述类文章与实用类文章(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语言特色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 D(1)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章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文学类文章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 D(1)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4.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应用 E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选考内容选考内容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特长、个性和探究能力的发展,着重体现“应用拓展”与“发展创新”两大目标,侧重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内容与能力层级:1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的主题表达和结构特点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品味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思想内涵及语言艺术评价文本的基本观点和情感态度对文本某些特色作深入思考,形成看法并作出判断3.表达应用 E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看法,表达情感有创意地设计文本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得体地表达修改文章4.探究 F 知人论世,探讨文本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及社会价值就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解读,就某些问题提出独到见解、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全卷20小题左右。试卷内容和赋分如下:(一) 必考部分语言文字运用,12分左右。古代诗文阅读,35分左右。其中,文言文阅读,22分左右;古代诗歌鉴赏,8分左右;古诗文默写,5分左右。现代文阅读,31分左右。其中,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11分左右;文学类文章阅读,20分左右。写作,60分。(二)选考部分12分左右,考生任选一题作答。附录 古诗文默写篇目 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氓 诗经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短歌行(对酒当歌) 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兰亭集序 王羲之赤壁赋 苏轼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蜀道难 李白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 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登高 杜甫琵琶行 白居易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腾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陈情表 李密湘夫人 屈原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鲍照蜀相 杜甫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登岳阳楼 杜甫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阁夜 杜甫李凭箜篌引 李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阿房宫赋 杜牧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题型示例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祥瑞xing 馥郁f 窈窕yo 蟾宫折桂chnB.聪颖yng 仰慕m 芳馨 xn 龙驹凤雏chC.幽婉wn 荣膺yng 醇美shn 岁稔年丰rnD.涟漪y 富庶sh 澄澈chng 万壑争流hu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假ji 暑假 假嗓子 假以辞色 假模假式B供gng 口供 供销社 供认不讳 供不应求C角jio 角膜 唱主角 钩心斗角 凤毛麟角D冠gun 皇冠 冠心病 衣冠楚楚 冠盖相望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如何读书,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jio)B省委领导强调,对农民工除按期给付工资外,还要给他们以更多关怀。(j)C科技的持续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素质与创新欲望的年轻一代的不断参与。(y)D提倡助人为乐,多为他人着想,是亲和邻里关系、建设文明社区的基础。(wi)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福祉梗概耳提面命钟灵毓秀B.箴言幅射蜂拥而上博闻强识C.摄取颓唐金壁辉煌夙兴夜寐D.恪守荧屏厚积薄发异曲同功5.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湖南地处内陆而不能被内陆意识束缚,位居中部而不能甘居中游,这是毋庸置疑的。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强烈地震撼了观众。C.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消费者青睐。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雨,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2年广东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楼,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到维也纳来,你马上就会感受到温馨、愉悦,感受到音乐的气氛。音乐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无论是天寒地冻、大雪 的冬天,还是艳阳高照、鸟语花香的春日,空气中永远 着悦耳的音符,荡漾着轻盈的韵律。太空行走看似简单、美妙,实际上非常复杂、危险,然而它又是现代载人航天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项目。目前,许多航天任务都需要航天员出舱活动,例如,修理“生病”的航天器, 庞大的空间站, 舱外试验设备等。一种开放的、有效的大学制度 能体现高等教育活动自身的特点, 能具体地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管怎么说,这个“制度”本身的有效性以及对这个“制度”的探索,对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都应该是有益的和负责任的。A.迷漫/弥漫 安装/组装 既然/就B.迷漫/弥漫 组装/安装 既/又C.弥漫/迷漫 安装/组装 既/又D.弥漫/迷漫 组装/安装 既然/就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地球既不像水星、金星那样遭太阳炙烤,也不像外行星那样遭太阳冷落,它吸收阳光适度,因而成为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天然温室。B迎接这位伟大航海家疲惫风帆的是一堆堆熊熊大火为了防止再有人出海,兵部官员焚烧了郑和经营多年的船只和航海资料。C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D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行为艺术已经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拆除,艺术从高于生活的塔尖走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生活。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1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12.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13.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1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15.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古代诗文阅读(一) 文言文阅读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邓文原传邓文原字善之,绵州人。年十五,通春秋。在宋時,以流寓试浙西转运司,魁四川士。皇庆元年,召为国子司业。至官,首建白更学校之政,当路因循,重于改作,论不合,移病去。科举制行,文原校文江浙,虑士守旧习,大书朱熹贡举私议,揭于门。延祐四年,升翰林待制。五年,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平江僧有憾其府判官理熙者,贿其徒,告熙赃,熙诬服。文原行部,按问得实,杖僧而释熙。吴兴民夜归,巡逻者执之,系亭下。其人遁去,有追及之者,刺其胁,仆地。明旦,家人得之以归,比死,其兄问杀汝者何如人,曰:“白帽、青衣、长身者也。”其兄诉于官,有司问直初更者曰张福儿,执之,使服焉。械系三年,文原录之曰 :“福儿身不满六尺,未见其长也;刃伤右胁,而福儿素用左手,伤宜在左,何右伤也!”鞫之,果得真杀人者,而释福儿。桐庐人戴汝惟家被盗,有司得盗,狱成送郡。夜有焚戴氏庐者,而不知汝惟所之。文原曰:“此必有故也。”乃得其妻叶氏与其弟谋杀汝惟状,而于水涯树下,得尸与渍血斧俱在焉,人以为神。 六年,移江东道。徽、宁国、广德三郡,岁入茶课钞三千锭,后增至十八万锭,竭山谷所产,不能充其半,馀皆凿空取之民间,岁以为常。时转运司官听用乡里哗狡,动以犯法诬民,而转运司得专制有司,凡五品官以下皆杖决,州县莫敢如何。文原请罢其专司,俾郡县领之,不报。徽民谢兰家僮汪姓者死兰侄回赂汪族人诬兰杀之兰诬服文原录之得其情释兰而坐回。时久旱不雨,决狱乃雨。 至治二年,召为集贤直学士,地震,诏议弭灾之道。文原请决滞囚,置仓廪河北,储羡粟以赈饥;复申前议,请罢榷茶转运司,又不报。泰定元年,文原兼经筵官,以疾乞致仕归。天历元年卒,年七十一。 文原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初客京师,有一书生病笃。取橐中金,嘱文原以归其亲;既死,而同舍生窃金去,文原买金偿死者家,终身不以语人。 (元史卷一七二邓文原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流寓试浙西转运司,魁四川士 魁:夺魁B平江僧有憾其府判官理熙者 憾:遗憾C有司问直初更者曰张福儿 直:当值D文原录之曰 录:省察,甄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大书朱熹贡举私议,揭于门B执之,使服焉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诏议弭灾之道D文原兼经筵官,以疾乞致仕归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皆白衣冠以送之3下列句子中不能补出“于”的是A.吴兴民夜归,巡逻者执之,系亭下B.馀皆凿空取之民间C.文原请决滞囚D.置仓廪河北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徽民谢兰家僮汪姓者死兰/侄回/赂汪族人诬兰/杀之/兰诬服文原/录之得其情/释兰而坐/回B.徽民谢兰家僮汪姓者死/兰侄回/赂汪族人诬兰/杀之/兰诬服/文原录之/得其情/释兰而坐/回C徽民谢兰家僮汪姓者死兰/侄回赂汪族人诬兰杀之/兰诬服/文原录之/得其情/释兰而坐回D徽民谢兰家僮汪姓者死/兰侄回赂汪族人诬兰杀之/兰诬服/文原录之/得其情/释兰而坐回5.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文原任国子司业,到任之后首先建议改革学校的管理,但建议未被采纳,只好上书称病而离任。B邓文原调江东道为官时,发现江东道转运司官员枉法诬民,凌驾于地方官府之上,可随便判地方官员杖刑。C邓文原担任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佥事时,断案如神,百姓赞服,上天感动,以至久旱而降甘雨。 D邓文原在至治年间曾请求判决长期扣押没有审理清楚的囚犯,在河北地区设置仓库,储备余粮来赈济灾荒。6.邓文原提出了哪些改革议案?7.从最后一段看,邓文原“内严”与“外恕”的品质,各自表现在哪里?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原行部,按问得实,杖僧而释熙。(2)其人遁去,有追及之者,刺其胁,仆地。(3)初客京师,有一书生病笃。取橐中金,嘱文原以归其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诸葛孔明 陈 亮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邽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大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达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 敌:敌人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C.仲达出兵拒之 拒:抵御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爽籁发而清风生B.孔明移军且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不觉其言之发也 翳桑之饿人也D.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12.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邽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严祺先文集序 归 庄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选自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注浼(mi):玷污。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拔除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加:超过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6.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17.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3)则余亦迂甚矣哉!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12年上海卷)卜式传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 ”使者曰:“苟,子欲何?”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选自汉书,有删改)19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2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生与人无争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B以田畜为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布衣草履而牧羊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苟,子何欲?(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22第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3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文言文断句24.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2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2012江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 素 波 而 傍 流 干 青 云 而 直 上 语 时 事 则 指 而 可 想 论 怀 抱 则 旷 而 且 真 自 非 大 贤 笃 志 与 道 污 隆 孰 能 如 此 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二)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度破讷沙(其二) 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注】破讷沙:沙漠名。鸊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2分)(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2.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3.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好事近 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4.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薛宝钗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咏白海棠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一16题。(8分)(2012年上海)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那:同“哪”。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三)古诗文默写。 (1)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2)清风徐来, 。 ,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3)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培育一位电影明星,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时间成本看都是昂贵的,一个明星的成长有漫长的过程,还要有天赋和种种机缘。当然还有更为紧要的前提,即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如扮演埃及艳后、扮演安娜卡列尼娜或特工“007”等。只有作为成功的角色的明星,才能成为生活中的明星。自从有了电视,情形有了难以料想的变化,明星的概念大大泛化。一方面从明星生产的角度看,周期更短,速度更快,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使演员每天晚上出镜,抵得上十来部电影。另一方面,更关键之点是,有了电视,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角色成名,明星可以是扮演自身,就像电视主持人。再例如,姚明扮演姚明,刘翔扮演刘翔。亦即当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可以直接登场,以明星自身的名义登场。由此,电视不仅生产了演艺明星,还生产体育明星、演讲明星,还有大众明星。到了大众明星秀这一步,明星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他们早已脱下神秘的面纱,成为邻家男孩和女孩。当看电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明星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既然明星不一定要扮演某一个角色,明星的门槛就大大降低,明星的大门洞然敞开。明星是社会流行趣味的代表,这种流行趣味不是由哪一位才趣卓著的人物独自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通过明星自觉和不自觉的配合,共同创造的。这就是当代电子文化的特征。当代文化的辉煌是工业文明的辉煌、是物质生产技术文明的辉煌,而这些辉煌的替身或者说集合点就是明星。明星是流行趣味的代表,大众仰望明星,大众在此岸,而明星在彼岸。从此岸到彼岸应该有一段漫长的距离,跨越这一距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还要机缘凑巧。但是陡然间,随着电子媒介技术进一步发展和电视娱乐节目的大量涌现,大众能直接参与明星生产,自己当明星,他们参加各类选秀节目,哪怕是只当15分钟的明星。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不但青年人跃跃欲试,连成年人和儿童也加入到这一浪潮中,势头汹涌。一旦明星不需要以扮演什么角色为条件,那就星途坦荡,而且是条条大道通明星。特别是有了网络视频,人们不一定要上电视节目,也用不着资格审查就能踏上明星之路,只需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制品拿到网络上传播,就有成功的可能,这大大增加了当明星的概率。也难怪,当年麦克卢汉在对比电影和电视时会说:“看电影时,你坐在那儿看银幕,你就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电视时,你则是电视屏幕。看电影的时候,你向外进入世界;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正是电视和网络的出现,使影像电子文化成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和日常生活场景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中。就像今天的孩子在若干年后会发现,自己的童年生活早已被细心的父母记录在各类摄像和视频中,自己早就充当了家庭生活的小明星,潇洒地生活在大人们的摄像镜头和屏幕里。(节选自蒋原伦今夜星光灿烂,读书2011年第2期)1.下列有关明星概念“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电视和和网络,明星的生产,变得周期更短,速度更快。B电视上的明星,只需扮演自身,不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C电视娱乐节目使明星大众化,明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