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局培训讲课提纲 苏州市职业大学 吴恩培一、旅游从业人员须具备的地方文史知识及文化素养1、繁简体字滄浪勝蹟2、古代的避讳元本意为“第一”之意,如“元旦”即第一个早晨升起的太阳。三元坊:避讳情况下:“玄”亦作“元”,如“玄妙观”,避清康熙玄烨之讳,又作“元妙观”,所谓“妙一统元”。虎丘二仙亭后联:“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下联取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意,这里因避清康熙玄烨之讳,用“元”代“玄”。玄,老子用以指高远莫测的道,也指万物的本原。 3、苏州的方言 “白相”“相”,看之意。“白相”即不花钱白看。“讲张”张指张士诚,背后的一段历史与文化。4、吴方言中的掐尾省、谐音5、古籍的断句及不同版本的理解 论语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同句读:A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文革时,将之解释成“老百姓只可被驱使,而不可以让其知道为什么”。由这句话批判者认定孔子是愚民政策的鼓吹者,是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宦懋庸论语稽中解释孔子的这十字名言说: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其中绝没有什么民愚或者愚民思想,相反,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晚唐诗人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杜牧所作,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诗。每当杏花初绽或盛开的时节,文人墨客总会油然想起这千古名句。不同句读: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李白静夜思首句一版本作“床前明月光”;另一版本作“窗前明月光”。孰优?6、江南的园林匾额、碑刻及楹联无锡蠡园“晴红烟绿”匾,睛,太阳。烟,水气。乾隆与苏州狮子林的“真有趣”“真趣”匾殿春簃簃y,楼阁旁边的小屋。殿din,最后,最下。殿,后也。广雅奔而殿。论语雍也。集解引马注:“殿在军后。前曰启,后曰殿。”殿春:春季的末尾。殿后:部队运动时位于最后殿军: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7、对苏州文化某些现象的思考新建的桥名、读错的勾吴国名及改掉的地名上津桥(开关厂对面)下津桥(白莲桥浜)永津桥(桐泾路通向西园)谐“拥军”中津桥句吴JUWU南濠街,北濠弄濠ho,护城河。濠堑。城下的护城沟。濠壁,城池。南濠街,即南面护城河畔的小街。现为“南浩街”,说不出什么意思了。吴县吴县市吴中区县与市左传宣公十一年:“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谓陈人无动,将讨于少西氏。遂入陈,杀夏征舒,轘诸栗门,因县陈。”记写楚庄王打下陈国后,把夏徵舒在陈国的城门栗门这个地方车裂了,接着又“县陈”即“灭陈以为楚县”(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县:悬。楚与陈无边界相交,故以陈为悬于国土之外的“飞地”。春秋时期 秦、晋、楚等大国将兼并土地置县,故县多在边地。后各国将县制内移,边远地置郡。秦统一六国后,始以郡统县,历代因之。隋唐以后,县隶于府或州。辛亥革命后,直隶于省、特别区。解放后,或隶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或隶于自治州、省辖市。左传哀公二年:“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杜预注:“春秋以前,縣大于郡,戰國時,則郡大于縣。”史记商君列传:“ 秦 集小鄉邑聚爲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清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秦改封建爲郡縣,而不知郡縣之名,自周時已有之。但後世郡大于縣,周時則縣大于郡耳。”、市:市场。临时或定期集中一地进行的贸易活动。易繫辞下:“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文选班固西都赋:“九市開場,貨别隧分。”李善注引汉宫阙疏:“ 長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東。”陆墓陆慕西山金庭8、雅与俗碧螺春 螺:螺丝、螺髻“东米巷”和“西米巷”两个颇俗的巷名“东美巷”、“西美巷”“戮桥”“乐桥”“乐桥户头”乐桥边上的家伙。这一有着强烈地域特色的称呼,似乎在说,你这个专事胡闹的家伙,应该到戮桥那儿去被行刑呢,杀千刀的!犯人码头万人码头“黄牛坊桥”黄鹂坊桥“糜都兵巷”“宜多宾巷”,字面极雅,似乎在诠释着人应该多交友以及朋友越多越好的人生道理。然而,此巷原名为“糜都兵巷”“杉渎桥”“三多桥”“三多巷”。织里桥今讹为吉利桥袋沉带城9、从柳亚子故居赐福堂后联,看中国古代文化联曰:积善余庆,百代云仍承燕翼;蒙恩受福,九如天保答龙光。云仍:亦作“云礽”,远孙。尔雅释亲:“晜(晜 kn, 同“昆”,兄。)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郭璞注:“言轻远如浮云。”案:晜孙为第五世孙。尔雅释亲曰:“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郭璞注:“晜,后也。此处“百代云仍”,可作“百代后人”理解。 燕翼:指善为子孙后代谋划。 九如天保: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尔或承。”本为祝颂人君之词,因连用九个“如”字,并有“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之语,后因以“九如”为祝寿之词。 龙光:皇帝给予的恩宠,荣光。龙,通“ 宠 ”。语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毛传:“龙,宠也。”郑玄笺:“为宠为光,言天子恩泽光耀被及己也。”另,苏州有九如巷,意与此同。10、关于楹联上下联的辨别龙门对:在字数较多的联语中,两联的最后一行字数要少于第一行,像繁写的“门”字,常称这种格式的对联为“龙门对”。祠堂牌位的放置“左昭右穆”主席、次席、次次席的辨别二、苏州文化与苏州园林(一)春秋时期,以夏驾湖、姑苏台为例证的吴地王家园林的出现及其文化背景吴地以自然山水和写意山水著称的园林,其出现的年代几乎和吴地出现于史书记载同时。吴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当追溯到史记吴太伯世家所记载的商朝末年周族部落的泰伯、仲雍兄弟南奔至太湖流域并建立勾吴古国的历史史实。泰伯之后,吴国王位传于泰伯弟仲雍,其后,在世代相递中,吴国走完了从西周过渡至东周的历史旅程。到春秋后期的鲁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十九世吴王寿梦接位。自此年始,吴国才可考知其确切年代。寿梦是一位使吴国处于转变期的君王。在其执政时,吴国这个地处东南一隅的姬姓“蛮夷”小国开始中原国家相通,也开始在与楚国的战争中崛起。这一时期,吴国最早的宫苑园林在典籍中开始有了记载。唐陆广微吴地记记载了吴地最早的苑囿夏驾湖:“夏驾湖,寿梦盛夏乘驾纳凉之处。凿湖为池,置苑为囿。”陆广微吴地记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则指出:夏驾湖“在吴县西城下。吴王寿梦避暑,驾游于此,故名。”范成大吴郡志此湖在宋代时“城下但存外濠,即漕河也。河西悉为民田,不复有湖。” (范成大吴郡志)到了清代,更已是“今多湮为民居” (姚承绪吴趋访古录)了。从上述文献的记载中,虽无法得知夏驾湖的规模和样式,但其临水而筑的特点已然显现,且后世苏州园林注重以水点缀的构园布局,是时已现端倪。典籍中有关苏州王家园林的再次出现,已是到了寿梦的嫡孙、二十四吴王阖闾之时。阖闾上台后,于公元前514年令伍子胥造筑阖闾城(即今苏州城)。其后,吴国起兵伐楚。凯旋归后,吴越春秋有一段关于吴王阖闾休闲生活的描写:“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姑苏之台兴乐石城,走犬长洲。” 吴越春秋一段不长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姑苏台”、“石城”、“长洲苑”这几处吴国皇家苑囿的文字记载。由上可见,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苏州不仅已出现临水建轩阁以观景的夏驾湖,同时也出现了高山筑台以眺望的姑苏台。春秋时期苏州王家园林已具有自然山水形制的特点。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作为苏州园林的滥殇,它从一开始就与西方规则图案式的园林有了泾渭分明的区别。同时,它对后世苏州的写意山水园林也产生了深远而潜在的影响。王家园林在春秋时吴王寿梦执政下的吴国出现,蕴含着深刻的区域文化背景。如前所述,商末泰伯、仲雍兄弟南奔建勾吴国,经过几百年闭关锁国的发展,到十九世吴王寿梦时,吴国崛起,并逐步走上史记称之为“初霸” 史记之路。其后,在二十四世吴王阖闾、二十五世吴王夫差时,吴国的霸业臻达全盛。这一时期,吴国西破强楚、北迫鲁国接受城下之盟、艾陵之战大败齐军、黄池盟会上与晋争霸并夺得霸权等等。处于上升时期的吴国对外表现出的王霸之气,在国内的文化上必然有所反映。而吴国王家园林的出现,正是这种王霸之气的反映而已。(二)魏晋时期,以辟疆园为例证的苏州私家园林之定型及其文化背景春秋后期,吴亡于越,其后越亡于楚,楚又被秦始皇兼并。秦统一中国后,吴地只是一个从属中央朝廷的地方行政区域。春秋时期所表现出的王霸之气已失去支撑的平台,但春秋时的王家园林在江南水多树茂等适宜造园的自然条件下,渐渐地转型为封建士大夫式的私家园林,并以这种形态延续下来。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中曾附带记载了“笮融,丹杨人。” 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这位东汉时的笮大夫,在清代道光年间顾震涛编纂的吴门表隐卷一中提到他在苏州的一处私家园林:“迮家园在保吉利桥南。古名笮里,吴大夫笮融所居。” 吴门表隐从笮融东汉时曾为官来看,无疑他具备了造园的物质条件和知识条件。故从时间上来讲,这座“迮家园”当属苏州历史上最早的私家园林。但由于拥有“迮家园”的笮融其知名度和东晋时期拥有“辟疆园”的名士顾辟疆不可相比,故后世逐渐认同顾辟疆所筑的“辟疆园”为苏州的第一座私家园林了。关于辟疆园,晋书王献之传记载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私闯辟疆园而遭主人“驱出门” 晋书王献之传的故事。王献之以其狷傲与无礼,终成“辟疆驱客”这一故事中的被逐者。无疑,这一故事也极大地提高了“辟疆园”的知名度。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记载了辟疆驱客故事后,还指出该园“唐时犹在”,且唐代诗人顾况“尝假以居”,但“今莫知其所”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南宋范成大吴郡志指出该园规模:“池馆林泉之胜,号吴中第一”后,对该园下落也记为是“今莫知遗迹所在”范成大吴郡志。由上可知,东晋名园辟疆园,唐代时易为任晦之园,而到了宋代时,已湮灭而不知所在。在苏州园林发展史上标志着私家园林出现的辟疆园,其出现拈连着吴地文化的转型这一深刻的文化背景。先秦时,吴地民风尚武。吴地文化亦被中原文化视为“蛮夷”文化。汉书地理志记载说:“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第1667页。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中引“郡国志云:吴俗好用剑轻死按诸说吴俗,盖古如此。” 范成大: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8页。秦汉时期,吴地文化中“好用剑轻死”的流风依然。史记项羽本纪载,秦末“亡秦鹿走”之时,项羽“剑挺吴城”,起兵于吴中并“举吴中兵得精兵八千人。”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第297页。这出于吴地的八千精兵,就是楚汉相争时,项羽极为倚重的核心军团八千江东子弟。六朝时期,吴地文化在“尚武”与“崇文”的此消彼长中,一方面继续着历史遗留的“尚武”遗风,另一方面,“永嘉渡江之寒族北人之孙”也变得“肤脆柔骨”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第111112页。起来,甚至“南朝吴人不习战”已成为“通则”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第108109页。正是在这社会动荡加剧,改朝换代频繁的动乱时期,吴地文化发生着的本质的嬗变先秦时期已孕育产生的“崇文”精神渐渐浮出水面,渐次成为主流文化。是故,魏晋时期吴地文化的发展及其昌盛,既促使吴地民风的渐变,也促使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的雅丽,所谓翛然林木中,便有濠濮闲趣耳。而随着大批北方士族的到来,他们也将自己的爱好带到了江南,江南私家园林的兴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由此定型、繁荣。(三)宋元时期,以沧浪亭、狮子林为例证的吴地园林的成熟及其文化背景宋代初年,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在吴越之地已历五代的吴越国并入北宋版图,吴越之地避免了一场战乱。在北宋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屡屡发生南北之争。这种发生在北宋中期的南北之争,主要有三次,其中最早的一次为“庆历党争”。诗人苏舜钦(字子美),因其曾受到范仲淹的举荐,也被卷入此次党争而受牵连被贬。苏舜钦从北宋权力中心东京(今河南开封)被放逐而流寓到苏州后,见到城南的一个园子,并得知此园乃是吴越国时吴越王钱俶的妻弟孙承佑的池馆。故“爱而徘徊,遂以四万钱得之”并“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苏舜钦沧浪亭记)。这就是后世有苏州四大名园之首之称,同时也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私家园林“沧浪亭”。2000年,该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宋园留存下沧浪亭,而建于元代的狮子林也幸运地留存下来,至今依然成为苏州别具特色的一座名园。狮子林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该园林的建造与一位从浙江来到苏州的天如禅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如禅师出家后曾在天目山狮子岩师法中峰禅师,其后来到苏州建“菩提正宗寺”,后改为狮林寺。定名“狮子林”,一是因为园中有许多起伏的怪石形如狮子,另一则是天如禅师师法的中峰禅师,曾结庐天目山狮子岩。2000年,该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两座园林,历经岁月沧桑而保存下,并作为苏州园林成熟期的标本和实物例证存于世。宋元时期,吴地私家园林走向成熟,既是国内及区域内诸多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苏州的经济发展和相对和平等内外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正是这些诸多因素,构成了吴地园林进一步发展的文化背景。其间值得注意的两个因素是:其一、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以及隋唐以来吴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是宋、元时期吴地私家园林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国内文化大背景。宋代以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苏州的地位提高,范成大吴郡志中记载了“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范成大吴郡志的民谚,后世又演变成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时期,随着中国政治重心的南移,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也已完全地移到了江南的江浙一带。其二、吴地“尚文重教”文化精神的形成。吴地文化从春秋乃至秦汉时期的“尚武”,到魏晋时期悄悄地发生着“弃武”转向“尚文”的变化,而宋代正是吴文化“尚文重教”这一文化精神的定型时期。苏州文化从“尚武”到“尚文重教”,其间流变,漫长而渐进。南宋以后,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移到了江南,特别是江浙一带。这为这一时期的苏州园林提供了区别于前代的文化内涵,也为宋元时期苏州园林的成熟提供了地域的文化条件。(四)明清时期,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为例证的吴地园林的兴盛及其文化背景苏州园林,经宋元时期的发展和成熟,到明清时已臻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留下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不仅如此,据统计苏州府明代第宅园林有337处之多,清代有215处。这些数字,远远超过明清以前的历朝历代。明清时期,苏州园林兴盛的原因有:其一、明清时期,苏州城市地位提高并成为江南地区的行政中心,从而为苏州园林的兴盛准备了政治条件。明代时,苏州是江南巡抚的常驻之地。清代时,苏州是江苏巡抚和江苏布政使(俗称藩司、藩台,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所在地。熊月之先生说:“按照美国学者施坚雅的研究,1843年,上海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十二,排在前十一名的依次是北京、苏州、广州、武汉、杭州、成都、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 (熊月之上海城市特质及其魅力,03年10月20日解放日报)苏州在清代中叶排名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京城之后。其二、明清时期,苏州经济发展并成为全国著名的工商业中心,从而为苏州园林的兴盛准备了物质条件。明清之际,尽管存在着不利于苏州经济发展的因素诸如重赋、战乱等,但苏州的经济还是得以较快发展。经济繁华为苏州园林的兴盛准备了物质条件。其三、明清时期苏州教育在全国占绝对领先地位,为苏州园林的兴盛准备了人才条件。与园林有关的人才,含两个不同层次。一为造园的主体即园主。除前述物质条件外,园主的知识、修养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以现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9个园林来看,拙政园系明弘治年间苏州进士王献臣建;艺圃与明天启年间的苏州状元文震孟有着较深渊源;环秀山庄与明代的苏州状元宰相申时行、清代的状元毕沅都有着联系;耦园系咸丰进士,官至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的沈秉成建造;同里退思园与清光绪时曾授资政大夫,赐内阁学士的吴江同里人任兰生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苏州现今开放的怡园,系清代浙江宁绍台道的顾文彬在明代苏州状元吴宽的宅园故址上重建;而曲园原为苏州清乾隆年间状元潘世恩的第宅,后清代进士、国学大师俞樾致仕后到苏州重建。这些园主的较高素养和他们的宦海浮沉,为苏州园林提供了灵魂。二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产品购销员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酶制剂微生物菌种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售票值班员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肉制品加工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电线电缆检验员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野生动物饲养繁殖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产品平面设计代理协议书7篇
- 煤矿智能开采员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集合四篇
-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建设银行个人信用贷款合同
- 园林工程量计算培训
- 2025年全国网约车试题及答案
- 卫生系统信息安全培训课件
- 姿态礼仪培训展示
- 文物建筑勘查设计取费标准(2020年版)
- 钢筋混凝土拆除施工方案
-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 大模型+智能交通高效出行与城市治理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