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战略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战略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战略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战略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战略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战略摘 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萌芽状态,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是个挑战,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作为重点内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国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新能源汽车不仅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时能够避免发达国家出现技术锁定的现象。由于我国在技术和资源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体系,有利于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重要的地位,使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由于目前阶段能源和污染问题是我国主要面临的难题,而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节能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在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空气严重污染的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因此对于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石油消费量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增长。由于我国是原油的进口国,且原油的需求量仅次于美国。在所有耗油产品中汽车占有的比重是最大的,大约在60%左右。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在未来势必会面临着枯竭的问题,而汽车是主要放入耗油产品,同是又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同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主要围绕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战略这一话题展开,将经济学、创新学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领域的技术基础与可持续发展方向等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同时运用全方面分析等多种研究方安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建议措施。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Abtract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is a challenge for our countrys automobile industry, but also to promote an opportunity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uto industry in our country.At present,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area of new energy vehicles research as the key content.In the futur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has great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Therefore our country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In the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not too much of a gap between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o avoi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echnology locking phenomenon.Because our country has a certain superiority in technology and resources, thus establishing a sound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to improve Chinas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nsolidate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make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Energy and pollution problems are due to the present stage the main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on energy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play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New energy vehicles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erious air pollution in our country.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living level gradually improve, so 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cars, so the oil consumption growing to a great extent.Because our country is crude oil importer, and the demand of crude oil after the United States.Of all the gas guzzling cars occupies the proportion is the largest, at about 60%.Oil belongs to the non-renewable energy, so in the future is bound to face the dry problem, the car is mainly in the fuel products, with is it is necessities of peoples life, s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can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nergy crisis, at the same time is conducive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o sum up, new energy vehicles will become the important topic of our research.This paper mainly revolves arou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this topic, the economics, innov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ory as a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by utilizing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s studied,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measures.Key words: new energy vehicl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目 录第1章 课题研究背景及价值7第1.1节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71.1.1理论意义与价值71.1.2实践意义与价值8第1.2节研究综述81.2.1国内研究81.2.2国外研究10第1.3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121.3.1理论意义131.3.2实践意义131.3.3课题研究目的13第1.4节 研究范围与内容14第1.5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14第2章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的概况14第2.1 节新能源汽车的概念14第2.2节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及特性152.2.1混合动力汽车特性152.2.2纯动力汽车特性162.2.3燃料电池汽车的特性172.2.4天然气汽车特性172.4.5醇醚类汽车简介17第3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18第3.1节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183.1.1企业发展现状183.1.2技术发展现状183.1.3市场发展现状19第3.2节产业发展基础与条件193.2.1车用能源基础193.2.2相关支持产业193.2.3市场需求条件20第3.3节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203.3.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比较弱203.3.2成本价格高213.3.3电池使用时间较短213.3.4其他方面的挑战22第4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及对策22第4.1节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的选择22第4.2节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224.2.1 政府部门给予支持234.2.2企业的大力普及推广23结 论24参考文献2522- -第1章 课题研究背景及价值第1.1节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1.1.1理论意义与价值汽车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针对汽车的节能与环保方面。为了有效的降低污染,需要对汽车产业进行技术变革。新能源汽车主要将天然气与醇类等燃料作为汽油和柴油的替代燃料,从而实现了节能、环保。本文通过对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汽车等的特性以及各自的优劣势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使我们了解了各个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原理以及新能源汽车存在的优势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新能源汽车能够适应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需求,因此本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1.2实践意义与价值由于目前阶段能源和污染问题是我国主要面临的难题,而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节能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同时对于汽车行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都起着重要的意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在根本上解决能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存在的矛盾等问题,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不仅能够降低汽车对于石油的依赖性,而且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节能和环保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应该抓住新能源汽车这一契机,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提升我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从而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第1.2节研究综述1.2.1国内研究2010年在我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国际无污染能源技术研究会,此场会议室一个综合型新能源代替以往燃料的技术研讨会议。会议中讨论了新能源政策法规和新能源示范推广的可行性。在会中根据七项重要议题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与可代用燃料、新能源车辆驱动电机等改如何进行政策上的支持与示范推广计划专题进行探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与欧盟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在新能源汽车概念在我国开始兴起的时候,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相比,我国的汽车技术是比较落后的。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上,成立了专项的科技研究中心,在(2003)发表了对全球新能源研发和相关政策的调研报告,这项报告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第一份重要报告。其中有对世界各汽车产业强国的新能源研发技术及相关政策的应用。同时还对美国、日本、德国等新能源科技强国的新能源发展方向和为了的进展进行了分析;美国、日本、德国等新能源技术强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很大,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受到新能源汽车燃料研究技术不够成熟的制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大规模的普及还是需要很长的道路。 站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角度来说,在1996年,姚宾玉等人在对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研究和分析之后,进而探讨了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同时又提出一些建议。在新能源汽车的环保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2003年,清洁汽车能源基金会对我国代用燃料汽车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新能源环保性、经济性以及效率等,在发展战略及国家相关政策方面,汪海菊(2007)通过借鉴了一些相关数据,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未来10年的保有量以及包邮份额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预测,最终得出了在10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实际数值会低于实验研究的理论预测值。在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我国能源的现状以及解决政策等,并制定了推进能源的节约以及能源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目标。戈亚群和向琴(2009)通过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最终的结论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正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一些借鉴建议。在2009年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汽车产业规划,同时要求各个汽车企业改造现有的生产能力。在2011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乘用车总销量的5%。与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能源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杨宇(2010),发表了氢能源燃料汽车的应用原理以及技术要点,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研究应侧重于氢能源燃料动力技术要求为重点。王秀杰(2011),就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总结,新能源的技术研发、研发成本、产业基础设施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政等为主要因素,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共同研究得出,要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大力支持,新能源研究机构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际的合作与学习,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高一国际接轨能力,对我国新能源的研发问题多方面分析,提高研发技术,尽早脱离技术依赖等。袁华智(2011),对我国新年原汽车产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做对比,总结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全面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蒋丽丽和杨亚平(2012)通过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阶段与制度进行了分析,结论表示我国的现行制度的不完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邵继红和辛明亮(2013),在消费者相关角度基础上,探讨如何引起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 井志忠(2006),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与研发机构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比了新能源技术强国日本的产业发展状况,政策扶持和研究机构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对比,在我国新能源各方面不足之处,对新能源强国的研发技术可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新能源技术研发人员黄正邦与吴森等人(2009)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不同种类的车型以及特点和技术研发状况等战略因素进行了未来发展前景的估测。 1.2.2国外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汽车领域来说是个新兴的汽车技术,现在各国对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是处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设想和新能源汽车实践方面。美国、欧洲和日本等汽车工业强国都采取了联合式的研发方式、政府与各大车企和新能源汽车研发机构共同开发。在这三大汽车工业强国,日本对新能源汽车开发方向比较偏重于混合动力型技术,在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上在日本已经很广泛了,这种混合动力汽车及由电混合动力汽车给日本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革命浪潮;而美国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要稍逊于日本,重点是美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重点针对氢燃料与电池作为动力的混合型动力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已经很广泛的在应用乙醇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相对于新能源汽车在欧洲汽车企业,已经在全面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领域都有涉及,欧洲在新能源汽车开发方面还有重点的发展方向的,主要是氢能源作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并且欧洲在生物柴油汽车产业化领域在世界也是位居榜首的。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做引领,由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高等的研究机构共同进行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研究,和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向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方案制定,一些理论性的研究报告会在新能源国际会议上或相关研究机构进行探讨与发表,一般发表形式是通过报告或项目研究等方式进行。就现在新能源汽车研究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化还在初级阶段,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主要使用政府作为领头羊带领汽车企业和新能源汽车研究机构共同进行项目研究,因此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分析,技术分析、项目成果的评估等,主要由政府、车企、和新能源研究机构来共同完成。其研究的成果大多都会在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国际会议上进行共同的研讨。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很丰富的经验,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政策侧重于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中重点研究方向是燃料电池汽车与氢能源汽车,国家在制度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法规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快速的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在氢能源面临众多的技术问题等多方面问题,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缓慢,在氢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上依然也是个重要研究对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以及产业化方面仍然是初级阶段,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理论方面的研究,大多都是国家政府和研发机构以及汽车企业等共同参与,研究成果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会议技术分析、评估报告等形式。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工程师Fredjoseck(2009),在上海召开的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讨会中,总结分析了,氢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与产业的反正方向是氢能源汽车进展缓慢的主要因素。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级工程师YoichiKaya(2005),在日本东京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研究证明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能力的可用性,对其无污染性也做出了准确的结论。氢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广关键在于提升新能源研究技术与企业相关设施的改进。同时YoichiKaya与HasishiIshitani,对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AndreMartin(2009),在慕尼黑召开的氢能源国际合作会议发表了有关国际汽车企业联合研究并建立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技术发展的合作事宜,其中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技术、电动汽车技术以及氢能源汽车技术等内容。 美国JohnR.Wilson高级工程师(2003),在新能源相关的研究方面,对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氢能源的采取、运输、氢能源的供给地等相关信息进行了了解,详细了解到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反面的效应,氢能源的利用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属于零排放燃料,可完全代替以往用汽油或柴油为燃料。但是对于大规模的使用这种新的燃料也是会面临很多问题的,比如说在技术方面,规模与安全等等多方面问题,对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来说氢能源的配套技术与基础设施还滞后很多。因此美国对大规模的使用氢能源在众多的技术等问题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美国JosephRomm工程师对氢能源和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时间进行了假象,有望在二十年后全面普及,美国能源部门对氢能源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将重点放在了氢能源研究技术的提升。美国氢能源协会对氢能源的利用价值有着很高的评价,氢能源的无污染性与相关价值都是对国家的发展有利的。美国为了氢能源在5-15年左右能快速的发展壮大,加快氢能源产业化,政府对其相关研发机构提供了很大的支持通道。 欧盟新能源委员会(2009),在新能源国际会议上,对外公布了欧洲近30年的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的发展状况。从燃料电池的生产技术现状、氢能的产量、氢能的储存方式和相关基础设施等多方位问题进行了讲解。2008年欧洲氢能源协会对外公布了相应国际在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技术研发状况。同时对德国、美国、西班牙等技术共享国的新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日本新能源相关组织对氢能源和燃料电池的应用,可对环保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做出了高度评价。为了对氢能源的应用来说,在为了会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潜力,对其高度评价的同时在新能源技术研究上也要加快步伐。 以上学者都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级人才,对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研究和探索都有着各自的侧重点,所发表和共同研究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发展程度和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市场的巨大需求量做出理论的数据。根据详细的分析结果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世界需求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本文中国外学者所发表的压法技术和他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和产业化目标,都高于我国。本文中写出众多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各类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以及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侧重点多做出描述。 第1.3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1.3.1理论意义本文主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几种分类及特性、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特性的深入分析使我们了解了新能源汽车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占有优势的原因,以及新能源汽车是如何进行节能降耗的。在技术方面,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我国有待提高,但是在能源方面,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同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以及资金的投入支持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设计,使得我国的各大汽车企业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小企业都加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意义。1.3.2实践意义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施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向,由于新能源汽车在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从汽车生产大国逐渐向着技术大国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国际汽车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它又满足我了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汽车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是比较晚的,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尽管如此,在我国汽车的人均占有量却比较低,由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3.3课题研究目的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的发展中有多种类型以及路线等,如果不能清楚认识到系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不能起到的有效的节能减排作用,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化的要求,不利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配套等做好充足的准备,最终无法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顺利进行,同时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及其最终达到的效果,严重情况会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在弄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以及产业化的前提下,本文主要研究了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战略。第1.4节 研究范围与内容第一章课题研究背景与价值。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等内容,使我们深入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等。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的概况。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及其特性,并对各个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研究。第三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在本章中主要分析了我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企业、技术以及市场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等。第四章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在本章中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以及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快速的发展,并提出了一些借鉴建议。第四章总结。本章主要是对本文的概述。第1.5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等,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第2章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的概况第2.1 节新能源汽车的概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概念,早在一九六几年代就有了雏形。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概念的提出,激发了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的全面讨论,于此同时国内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进行积极的研究与开发。新能源汽车是指排除用汽油和柴油作为动力基础的发动机,其中包括天然气、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所以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即节能又环保。2001年至今,全球汽车保有量一直在飞速上涨。据相关部门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当前世界各国的各类车型保有量以达到十几亿辆,就我国来论,我国在汽车产业方面滞后于欧盟国家,就相关数据计算我国汽车保有量只在千分之60左右与世界平均140的水平相比较,还是相差很多的。在我国汽车需求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世界各大汽车产业强国,在汽车产业方面正在进行新一步的转变,主要是针对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上。于此同时世界各地在面临着各种形式与压力下,都在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脚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世界各大汽车强国提高汽车产业的竞争,更进一步的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促进,对促进本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和产业化的脚步,对走向新能源汽车国家市场最高点做出重大努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全国人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相关经济展现的首要产业,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水平看其,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在各大汽车产业国的新能源发展中,我国也不甘落后,正在用最快的速度进行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努力的技术研发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尝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迈向成功时也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在针对这些问题在全方面分析,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对象。 第2.2节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及特性我国新能源汽车类型分为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两大类,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这三种分为电动汽车。而天然气与醇醚燃料属于其他新能源汽车。2.2.1混合动力汽车特性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驱动系统共同组成的汽车。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功率主要是由单个驱动系统独立或者是共同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主要利用电动机及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同时将电力系统和热能系统进行混合使用,为汽车的行驶提供动能。混合动力汽车实际上就是将发动机的体积变小,让电池承担一些动力。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在汽车所有节能技术中,混合动力技术是最可行而且最现实的节能技术。同时在目前阶段,混合动力汽车是唯一能够实现量产的环保型汽车,因此混合动力汽车在所有节能环保型汽车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混合动力汽车能够按照不同的车况来选取发动机和发电机以及蓄电池之间的任意一个组合模式,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车况提供适合的动力。选择复合动力模式后,汽车能够根据需求的功率来设定内燃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因此在复合动力模式下,产生的污染是最小的而且耗油量也比较低。当汽车需求大功率的时候,电池能够为内燃机补充功率,如果汽车不需要太大功率时,多余的功率会直接为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和电池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使得新能源汽车与一般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劣势:由于混合动力汽车需要燃烧一部分汽油,而且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混合动力汽车有很大的可能被代替。混合动力汽车的组成需要精密的电子控制模板和电力发电机等比较昂贵的配件,使其价格比一般的汽车高出许多。2.2.2纯动力汽车特性纯电动汽车主要是利用可充电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由电池为电机提供电能并驱动电动机转动,从而汽车能够正常行驶。我们可以说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实际上就是传统汽车的发电机,而蓄电池就是油箱。纯电动汽车的优势:由于纯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排出的气体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同时电动机产生的噪声与内燃机相比要小很多。与内燃机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的结构比较简单,组成的部件比较少,因此在平时的维修和保养过程中的工作量很少。如果使用的是交流感应的电动机,是不需要对电机进行维修和保养的。纯电动汽车与普通汽车相比还有另一个优势就在于电动汽车操纵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可以回收制动和下坡时产生的能量,从而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有相关资料表示,电动汽车对能源的利用率远远高于汽油机汽车。尤其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路段中,比如城市道路,汽油机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比较低,因此电动汽车更适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动汽车在停止时,其电动机能够自动转化为发电机,从而实现了制动减速过程中能够的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量的消耗。纯电动汽车的劣势:电动汽车的劣势主要在于其动力源。一般情况下,电动汽车都是利用的电池,但是我们知道电池在生产和报废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大部分的电池寿命一般都是比较短的,电池成本也比较高,同时电动汽车能够行驶的路程比较短。2.2.3燃料电池汽车的特性燃料电池汽车也是电动汽车中的一种,它的电池能量来源主要是由于氢气和氧气发生的法学反应,并没有经过燃烧,而是直接变成的电能。在氢气和氧气的反应过程中没有有害产物生成,所以我们可以称燃料电池汽车是零污染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比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燃料电池汽车不是通过燃烧燃料提供的动力,而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从而驱动汽车行驶。由于燃料电池能量转换率比较高,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能源同时不会污染生态环境,所以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燃料电池汽车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燃料电池汽车可以是零排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于汽油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且在运行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比较平稳而且没有噪声。燃料电池汽车的劣势:主要是在价格和技术方面。首先燃料电池的成本比较高;其次是与内燃机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在反应和启动性方面要慢很多。有很多碳氢燃料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经过一定的转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燃料电池的成本。2.2.4天然气汽车特性天然气汽车主要是讲天然气作为燃料,而天然气中含有90%以上的甲烷,因此天然气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动机燃料。在目前,天然气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汽油和柴油的代替品,而且已经被广泛应用。天然气汽车优势:天然气汽车属于清洁燃料汽车,排放的污染量与汽油机汽车相比存在很大的优势,因此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天然气最为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方式。天然气的成本比较低,因此有利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天然气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燃料,与汽油机汽车相比,比较安全。天然气汽车的劣势:天然气的使用需要进行压缩,而压缩天然气的配件比较汽油车要求高很多。2.4.5醇醚类汽车简介在清洁待用燃料中,醇类燃料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其抗爆性能非常好,与石油的理化性接近,所以醇类燃料被许多国家所重视。目前,全世界约有40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乙醇汽车。醇类汽车、电动汽车和天然汽车等,都是使用的新能源作为燃料。第3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之一,也是传统汽车工业大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优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开发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都在高速的发展进步中。第3.1节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3.1.1企业发展现状目前,在我国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比亚迪汽车为代表,第二种模式是以大型国有汽车集团为代表。第一种模式中,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需求发展道路。由于新能源汽车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国家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各个汽车企业建立新能源汽车基地,一些汽车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因此全国各大汽车企业,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小企业也加入到新能源汽车的争夺战中。3.1.2技术发展现状“十五”之后,我国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科技规划。在科研经费方面我国先后两次投入共计约20亿元。在十年时间里,我国设立的相关课题达到500多项,积极鼓励各大汽车生产厂家研发新能源汽车。经过不断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国不仅推动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同时在人才、专利等方面也采取看了相关措施不断推进,力求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锂电池、电机以及动力控制系统等诸多方面,与国外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3.1.3市场发展现状在汽车领域中,我国的汽车发展状况比较好,而且汽车的产销量一直处于不断增长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10年,我国汽车的销量总数约为1800万辆,与2009年汽车总销量相比高出许多,是历史最高。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截至到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3万辆,在这些新能源汽车中约有80%是混合电动车。第3.2节产业发展基础与条件3.2.1车用能源基础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据有关数据表明,截至到2009年,世界石油储量约为13331亿桶。从2009年开始计算,世界上的石油还可以开采45年左右,天然气可以开采62年左右,煤炭可以开采119年左右。目前,我国的国情是,在能源储量方面比较丰富,但是石油比较缺乏。中国是煤炭大国之一,煤炭总量约为1.5万亿吨,尽管煤炭能源比较充足,但是我国的石油非常缺乏,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的天然气储量占全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0.9%。但是相比之下,我国的可再生能源非常充足。车用能源非常充足,比如氢能源和燃料乙醇等,除此之外太阳能、风能等都可以作为替代能源用于汽车上。3.2.2相关支持产业首先是传统的汽车制造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汽车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汽车的产销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由于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完善及优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在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产值占我国国民经济的9%左右,汽车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带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新型的电池技术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发展中的最有力的支持产业。与传统的汽车构造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能好坏直接取决于电池系统的好坏。由此我可以看出,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即氢动力电池、镍铬电池、燃料电池以及锂电池等,在这几种电池中,电容量、使用时间以及技术方面都存在不同的难度,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山能够适应不同车型。在这些电池中,锂电池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目前,我国的手机有90%以上都是使用的锂电池,所以锂电池生产技术相对来说是非常成熟的。汽车上使用的大部分都是锂电池,而且汽车与手机使用的锂电池除了在容量上有一些不同以外,技术方面并没有差别,因此,在我国锂电池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车用锂电池行业中比较典型的厂家就是比亚迪。目前阶段,在电池方面,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电池批量生产的稳定性。由于锂电池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锂电池在未来的长久发展是势在必行的。3.2.3市场需求条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发现,在2010年,我国内陆一些省份中对于汽车的需要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汽车保有量一直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在198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178万辆,到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6400万辆。有一些分析专家表示,在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很大可能超过美国。尽管专家的分析可能太过乐观,但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的却影响深远。实际上,在世界汽车领域中,我国已经是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如果国家能够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那么在汽车保有量方面一定有出现增长趋势。第3.3节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3.3.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比较弱我国的汽车产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散而乱的现象,导致汽车产业的国模经济效应比较弱。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总数非常多,全国各地的汽车一直是形态各异,而我国的监管部门能力有效,尽管对汽车企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一系列措施,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汽车产业模效应较弱的难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设计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的投入,由于我国的各大汽车企业规模效应比较弱,在企业内部极易形成闭关造车的情况,导致技术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面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3.3.2成本价格高成本决定了汽车的价格,而价格又决定了市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在价格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泰众,其售价约为5万左右,同时政府还采取了补贴的政策,每辆电动汽车的补贴最高能达到6万元,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电动汽车并不是难题。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价格相对来说偏高,比如在市场中比较热销的汽车是丰田Prius,其售价在30万元左右。在2009年,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市场中的销量约为29万辆,在所有销售的汽车中占有的比重约为2.8%,在混合动力汽车中丰田Prius的销量约为19万辆,但是在中国市场中的限量还不到700辆。因为混合电力汽车在价格方面偏高,所以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产业化及市场推广方面相比,我国的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3.3.3电池使用时间较短与混合动力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的在规模和市场推广方面根据有优势。纯电动汽车几乎能够达到零排放的标准,同时在价格和使用成本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优势,在国内市场中的纯电动汽车售价在10万左右,在使用成本方面,比如比亚迪F3e汽车,百公里耗电量约为12度,电价按照0.5元计算,该汽车行驶百公里的成本只有6元,与普通汽车相比大大节约了成本。因此纯电动车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目前我国的纯电动汽车在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方面,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我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存在一些差距,比如在电池和电机方面的技术,我国仍然没有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3.3.4其他方面的挑战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主要是替代品和跨国汽车生产商在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替代品方面,我国的传统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利润率比较高,对于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太多需求。在技术方面,跨国厂商在技术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与国内相比技术比较成熟,而且一些汽车生产商的产品已经投入到国内市场中,并在国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国内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力处于不利的地位。第4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及对策第4.1节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的选择我国新能源汽车要发展壮大,必须多学习吸收国际新能源汽车强国的技术与科研成果,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是跟综合考虑,确立好适合我国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类别,同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与技术进行有效推广。由此形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正确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际汽车产业对比,正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我国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中总结出,使用醇醚作为动力的汽车,受限性非常显著,很难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种类。我国政府更加关注的电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后以稳定趋势上长,从长远角度来看,纯电动汽车很可能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佳推广方案。 第4.2节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动汽车为主,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专家分析,电动汽车在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在技术和工艺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其价格。由于电动汽车主要利用的是电池,而电池的造成成本太高,有关数据表示,其造价成本大约汽车总成本的25%。为了使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发展中面临的重重困难,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4.2.1 政府部门给予支持我国政府应该不断完善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问题,将市场准入制度进行合理化,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将汽车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并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时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有限扶持的措施,对于一些电池厂商、纯电动汽车厂商等实行扶持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政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汽车研发方面我国加强了投入力度,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4.2.2企业的大力普及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全球供求量较低,提高市场需求量是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带动方式推广新能源汽车,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广客运相关行业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从而起到带动群众的目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对技术研发做出创新,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平稳快速发展。正处于发展初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群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甚少,国家及相关部门在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力度要加强,提高群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目前阶段,新能源汽车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中都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技术方面的问题,使得各大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研发和设计。因此我们可以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建立一个策略性技术联盟,有利于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设计,使其尽早很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将在汽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化是势在必得的,只有通过市场才能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价值。由于环境与资源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