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亚洲(自然地理方面).ppt_第1页
初中地理 亚洲(自然地理方面).ppt_第2页
初中地理 亚洲(自然地理方面).ppt_第3页
初中地理 亚洲(自然地理方面).ppt_第4页
初中地理 亚洲(自然地理方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洲 第一节亚洲的地理位置 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 半球的东北部 北 东 半球位置 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太平洋 印度洋 1 2 3 4 5 北冰洋 6 7 东经26度 西经168度 北纬80度 南纬10度 东 南 北三面分别濒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西亚的西北部临大西洋的两个属海 地中海和黑海 跨纬度最广 地跨寒温热三带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西北以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 红海和曼德海峡与非洲为界 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亚洲与各大洲的界线 围三洋 连两洲 两洲隔海望 东西长 纬度广 世界最大洲 东经26度 西经168度 北纬80度 南纬10度 相对位置 80 0 约90 北美洲 跨纬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 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吗 NO 南极洲跨了所有的经度 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面积 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最大 4400万平方千米为欧洲的四倍多或大洋洲的五倍 亚洲 非洲 南极洲全球的陆地 亚洲几乎占了3 10 亚洲的分区 北亚 中亚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西亚 分中亚 东南亚 东西南北亚 练一练 1 你能说出图中的亚洲分区吗 北亚 中亚 东亚 西亚 南亚 东南亚 2 我国位于哪个分区 东亚 3 东亚还有哪些国家 蒙古 日本朝鲜和韩国 A 亚洲 亚洲海陆位置简图 B C D E G F 绘制并填出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 说明亚洲和DEF的分界线名称 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 黑海 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红海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第二节亚洲的地形和水系 观察高原和平原的分布 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30 N 中间高 四周低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80 E 中间高 四周低 亚洲大陆沿30 N的地形剖面图 喜马拉雅山脉 死海 W E 中间高 四周低 它们在哪里 哪里值得我们自豪 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里海贝加尔湖死海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长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峰 海拔8844 43米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陆地最低点 死海湖面 世界最大的湖泊 里海 世界最深的湖 贝加尔湖 地形特征 1 地形复杂 多种多样 以高原 山地为主 平均海拔约950米 3 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 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为中心 向四周延展 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大河中下游地区 2 地表起伏极大 印度洋 北冰洋 太平洋 青藏高原 叶尼塞河 勒拿河 鄂毕河 黄河 湄公河 印度河 恒河 地势中间高 四周低 河流多由中间流向周围的大样 地势特点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长江 呈放射状分布 水系特征 北流入北冰洋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东流入太平洋 黑龙江 黄河 长江 珠江 湄公河 南流入印度洋 恒河 印度河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萨尔温江 西部内流河 锡尔河 阿姆河 塔里木河 3 受地势影响 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 山地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1 河流众多 源远流长 2 地形起伏大 河流水量大 水力资源丰富 4 内流区面积广大 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 河流分类主要外流河分属太平洋 北冰洋和印度洋三大水系 主要的内流河有塔里木河 伊犁河 阿姆河 锡尔河 约旦河等 1 北冰洋流域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水文特征 纬度高 冰期长 春夏冰雪融化 河水流量大 有凌汛现象思考 低纬流向高纬会出现什么现象 带来什么危害 在我国哪一条河流也有此种现象 怎样解决 答 此为凌汛现象 气温回升时 上游先于下游解冻 融冰顺流而下在下游形成冰坝 阻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 这也是鄂毕河下游两岸广大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黄河在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也有凌汛现象 解决的措施是炸开冰坝 2 太平洋流域 黑龙江 黄河 长江 珠江 湄公河 自北向南 水文特征 受季风影响 雨水补给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 流量大 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 便于航运 灌溉 发电 秦岭淮河以北 流量夏秋大 冬春小 季节变化大 含沙量大 有结冰期 不便利用 思考 说明秦岭淮河南北河流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思考 说明秦岭淮河南北河流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答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大 所以流量大 降水季节分配相对均匀 所以流量季节变化小 流域植被覆盖好 所以含沙量小 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小 所以流量小 降水集中在夏季 所以流量季节变化大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所以含沙量大 尤其是黄河 秦岭淮河为冬季 1月 0 等温线所在的地方 所以以南无结冰期 以北有结冰期 3 印度洋流域 发源于青藏高原南侧 印度河 恒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水文特征 南亚季风影响 雨水补给 流量变化大 西亚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水文特征 流经干旱地区 流量小 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春夏流量相对大 4 内流河塔里木河 阿姆河 锡尔河 伊犁河 约旦河水文特征 发源于高山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也有少量的雨水补给 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气温越高流量越大 往往是干旱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 第三节亚洲的气候 亚洲的气候 观察亚洲跨越了哪几个温度带 想一想 亚洲跨越多少个温度带 亚洲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寒带气候 跨越热带 温带 寒带 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一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 二 寒带气候 分布特点 亚洲的北部 三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特点 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 四 广大亚洲内陆地区 亚洲中部 青藏高原一带 地中海沿岸 亚洲有几种气候类型 在所有气候类型中哪几种是没有的 共有9种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活动 读图P10亚洲气候图 你知道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是哪种吗 该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气候的特点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为主 为什么亚洲的气候如此复杂多样 1 亚洲跨纬度广 跨热 温 寒三个热量带 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显著 纬度因素 2 亚洲面积达 距海远近差异大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显著 海陆因素 3 亚洲地形起伏大 垂直分异显著 地形因素 亚洲气候大陆性强 表现在 同纬度地区 气温 温差大 年降水量 少 季节变化大 海陆因素 海洋 why季风气候显著 问题1 什么是季风 简单地说就是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主要有夏季风和冬季风 问题2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为什么这么显著呢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 陆地 海洋 一月 冬季 降温 陆地降的快 陆温 海温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冬季风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 陆地 海洋 七月 夏季 增温 陆地增的快 陆温 海温 陆地低压海洋高压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风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 小结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季风气候的形成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 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强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使得亚洲季风最强盛 影响范围最广 季风气候的利弊 利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弊 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不稳定 容易发生水灾和旱灾 图 孟加拉国的水灾 季风影响下的东亚 南亚降水 夏季风强 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 降水就多 如果过多 就可能形成水灾 夏季风弱 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少 降水就少 如果过少 就可能形成旱灾 复杂多样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特点 温差 降水 探究 亚洲辽阔的面积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辽阔的地域使亚洲成为唯一濒临四大洋的洲 南北跨纬度广 东西海陆差异大 使气候复杂多样 广大地区远离海洋 使气候的大陆性很强 背靠最大大陆 面向最大大洋 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使季风环流非常典型 辽阔的面积 使亚洲大河众多 且源远流长 使植被类型多样且面积广大 特别是亚寒带针叶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