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付集一中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学科语文主备时间2013年 3 月 12 日执教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课题第一千个球课时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本文设有两个小标题,层次非常清楚,不必要求学生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不必逐段讲解。 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定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对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内在的联系进行深人的理解,体会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我国2001年世界杯亚洲预选赛队员们的表现,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难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人新课 1、播放罗纳尔多的光盘导人本文的学习。(创设情境,51起学生的共鸣。) 2、学生交流材料。(贝利的简介、插图;学生的偶像球星彩色插图等。) 3、贝利简介(展示屏幕,学生自由阅读。) 二、整体感知。 沸沸扬扬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突破问题 1、当球迷们为贝利踢进第一千个球而欢呼时,贝利虽然也为创造了千球记录而感到愉快,但他却“为这件事终于过去而高兴”。试从课文中找出他高兴的理由,并就此谈谈你的感想。 2、贝利的父亲劝贝利不要吸烟,他采取了怎样的方式?为什么那么有效? 3、从小处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怎样的人。从这两个片断中你看出贝利是怎样的A? 四、拓展延伸 1、从课文中可看出:父母是你们很重要的第一任老师。模仿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请你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谈谈你与父母相处时的一些事情。你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满意吗? 2、中国足球队虽然三战三败,但“失败是成功之母”,请你对中国足球队员说一句鼓励性的语言。(让同学张贴他们搜集到的中国足球队全家福的彩照,以此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反思少年爱因斯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重点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难点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 以前曾流传过许多关于爱因斯坦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各种传说。最为典型的一个故事,称爱因斯坦小时候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抱怨牛奶太热了,目瞪口呆的父母问他为什么以前一直不开口说话,谁料这个小天才回答:“因为,以前的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呀!” 根据爱因斯坦的姐姐玛亚在一部从未出版过的自传中称,爱因斯坦的智力发展很慢,而且到了很晚才开始会说话。玛亚说:“当爱因斯坦刚出生的时候,母亲看见他那又巨大又有棱角的后脑勺都快吓坏了。” 二、课前热身 带着问题读课文: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他是那种老师宠爱的学生吗?他是不是很爱思考问题?他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在学习小组内读通全文,理解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爱因斯坦少年时期的主要事迹,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3、找出文章的过渡句并说出其作用。 (2)师生互动。 教学反思骆驼寻宝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分析骆驼的形象,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重点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难点理解应深化主题,并向生活辐射联系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 读顺文,并圈出最感兴趣的内容。 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读对骆驼描写的部分。 二、正音听读 1注音 携( )手 嫉( )妒 对峙( ) 踽踽( )独行 温馨( ) 淙淙( ) 潺潺( ) 花团锦簇( ) 2老师范读13段,要求同学听难读音,体会感情(动物们急于去寻宝的迫切心情),领悟意趣(童话作品中夸张式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朗读设疑 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朗读声情并茂。 2设疑激趣: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但文章除了写“骆驼”还写了其他许多动物,清边读课文,边将这些动物圈点出来,并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讨论交流 1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它们都寻到宝了吗?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3构思特点 引导:在构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对前后的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全文写了30余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先分别写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在写骆驼时还穿插了鹦鹉和燕子,来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 4默读,感受第一部分“多而不乱、杂而有序”的写作特色和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的描写。 五、质疑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好学生的讨论活动。 教学反思骆驼寻宝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分析骆驼的形象,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重点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难点理解应深化主题,并向生活辐射联系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精读品析 1浏览课文 浏览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画出描写骆驼的句子。 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2讨论交流 初登场时骆驼的形象 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 二、研读比较 1为什么骆驼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呢?请学生齐声诵读第11段“这是一头身姿雄伟的骆驼。只是默默地走着。” 2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三、朗读体悟 朗读第14段,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 四、领悟深意 思考: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 五、提高升华 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讨论:怎样对待财富?如何获取财富? 教学反思地毯下的尘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标题与内容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分析米妮的形象,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美德的内涵,体会故事的深意重点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难点理解应深化主题,并向生活辐射联系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 读顺文,并圈出最感兴趣的内容。 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充满了神奇浪漫想象的文段。 2导入新课。 二、诵读活动 1个人朗读、分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相结合,诵读全文。 2诵读要求与策略: 文题是“地毯下的灰尘”,从全文看,这个题目有何深意? 你在预习时对米妮这个小姑娘的形象已有了初步了解,请在诵读时进一步加深你的感受。 三、思考活动 1学生活动要求 将课前预习和课上朗读的感受结合起来,思考读前老师提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 2教师辅助策略 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试着另拟课文标题,说说自己的喜好,以体会课文标题的深意。 四、交流活动 1关于标题的深意 2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活动方式 五、品析活动 1浏览课文 要求:边读边圈出描写小姑娘勤劳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文中两次写小姑娘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 六、总结活动 1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米妮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向米妮学习。 七、迁移活动 1研究探讨 除了勤劳与诚实外,我们还应当推崇哪些美德? 参考答案: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勇气、坚韧、信仰、忠诚 2专题探究:独生子女自律情况的调查 探究方向:独生子女是否有自律意识?自律能力如何?在今天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谈“自律”是否过时? 教学反思巨人和孩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拟人修辞的妙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片断训练,培养学生想像力,锻炼学生写作能力重点重点理解巨人变化的原因难点教学突破通过辐射材料,丰富思想,品味写法,获得感悟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热身训练 1板书“爱”。 2诱思:正大剧场结束曲中唱道:“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韦唯在爱的奉献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还有一位诗人说道:“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座坟墓。”请同学们谈对“爱”是的理解,可以引用格言、歌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王尔德又是怎样诠释爱心的。 二、设疑、理解、点拨 1提问: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2提问: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 3提问: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辐射资料深化理解 1叶圣陶说过:“作得思有路,循路识斯真。”可见理清思路、概括内容是多么重要。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列出课文结构提纲。 2指导学生阅读一棵大树。 提问:大树对男孩可谓爱之有加,可是他给自己带来美好和快乐了吗? 3请同学们给这篇童话补充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四、本课小结 因为有了爱,世界才如此美好。请同学们在课下向其它同学讲述一个你身边发生的爱的故事。并用实际行动向你身边的人奉献出你的爱心。 教学反思巨人和孩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拟人修辞的妙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片断训练,培养学生想像力,锻炼学生写作能力重点理解应深化主题,并向生活辐射联系难点教学突破通过辐射材料,丰富思想,品味写法,获得感悟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理解作者构思 1课文为什么要强调是“巨人”和孩子呢?如果改成“男人”和孩子,效果会怎么样? 2你觉得课文在构思上还有哪些独到之处?彼此交流一下。(给予点拨) 二、学习拟人修辞 1拟人是本文运用的最主要的一种修辞,从文中找出最典型的一段来,体会其妙处。 2指导阅读溪水一文,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写好拟人句。 三、片断写作练习 提问:巨人为什么“特别”想念那个小男孩?假如有朝一日,男孩又来到了巨人的花园,会发生怎样动人的一幕,请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个片断。 四、本课小结 读童话是美好的,写童话同样是美好的。因为在读、写之中,你的心灵便得到了净化,我向同学们推荐阅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道林?格雷的肖像。 教学反思蟋蟀在时报广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文中艺术形象,体会文章主题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体会真挚的友谊能够战胜生活中的苦难、驱散心灵上的阴云,鼓励学生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重点体会真挚的友谊能够战胜生活中的苦难、驱散心灵上的阴云,鼓励学生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 难点体会真挚的友谊能够战胜生活中的苦难、驱散心灵上的阴云,鼓励学生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请学生回忆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 二、整体分析文章艺术形象:在这些情节中你最喜欢哪个情节中的哪个形象? 三、找一组同学朗读他们都喜欢的故事情节,(根据所编的课本剧来读)然后依据故事情节提出他们所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地方,请同学们讨论作答。 四、视野冲浪(思维拓展) 1、童话故事续写 精彩的故事,常常意犹未尽,让人觉得“余音饶梁,三日不绝”。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蟋蟀回到家乡后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跟城里的朋友间还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展开想象写写续集。 2、进行想象,有创意的说。 蟋蟀因为叫声优美而被作者称为音乐天才,又因为生活在乡村而成为乡村流浪歌手;老鼠因为到处游荡而成为城市流浪汉这些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相同之处。请你也给一种动物或是其他物品赋予一个形象。 五、畅所欲言,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多方面,多角度) 六、结束语:歌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学习的这篇童话中不同阶层的人互相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并凝成真挚的友谊,猫鼠如此,蟋蟀也如此,真挚的友谊能帮助人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苦难,驱散心灵上的阴影,所以我们需要友谊,我们要给他人友谊。 教学反思我爱这土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重点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难点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语设计 诗歌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它记载着中国悠久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寻找光明。”诗歌能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品味过去的荡气回肠与今朝的风花雪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现代诗的世界。 二、简介诗人 三、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四、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1、诗歌的节奏。 2、朗读时语句的连贯性。 3、增、减字的朗读错误。 4、请学生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蔷薇 璀璨 讴歌 敦厚 姹紫嫣红 一泻千里 5、学生自行评价与打分中的激励性。 6、诗歌中美的熏陶与感受的情景导向。 五、在教师的带动下熟读诗歌,争取达到成诵。 1、抽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及朗读评价。 3、抽学生背诵课文。 六、学生齐读课文。教学反思我爱这土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重点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难点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作者的介绍、诗歌的节奏及朗读的情感等导入课文。 二、学生齐读本诗,进一步熟悉诗的内容,并分析结构。 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爱。 第二节:运用设问,直抒胸臆。 三、学生品读诗歌,提出问题分析诗的形象。 问题情景设计如下: 1、诗歌往往运用象征等写作手法来描绘其塑造的形象,诗的形象又寄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阅读诗歌,要善于发现问题。谁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具有代表意义,谁对诗歌的理解就越深刻。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鸟是怎样歌唱的?它歌唱的内容是什么? (2)土地为什么被暴风雨所打击?河流为什么悲愤?风被什么激怒? (3)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又代表什么? (4)诗人为什么写“我死了。”? (5)诗的第一节有什么特点? (6)诗的第一节的破折号起何作用?能否去掉? (7)诗的第二节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四、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落在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上。教师以服务者身份参加,对学生鼓励的方式要富有变化性。 教师明确: 1、诗中的象征意义:土地是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与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2、诗的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为第二节作渲染铺垫;第二节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念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五、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每小组选一人,班上交流。) 注意被传诵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六、请学生谈本诗的特点 教师明确:1、诗歌的意象及其内涵。 2、抒情方式的巧妙。(把“我”虚拟成一只鸟)。 3、富有弹性的语言。 教学反思乡 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诗中的意象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重点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难点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 3、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4、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 1、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2031中国古玩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措施方案
- 2025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装维规范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机械检查工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药房管理员药物溶液配置模拟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手术室2025年夏秋季常见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6-2031中国钕铁硼行业分析报告
- 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2025年云南交投集团校园招聘管理人员8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渔歌子》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超声产前筛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十届四中全会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
- 【MOOC】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化工工程术语标准(征求意见稿)》
- 附件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证注销申请表》
- 支架现浇箱梁监理细则(超级全面)
- 芳烃抽提装置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
- (高清版)《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15》
- 肾脏切除手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