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期中考试范围及复习.doc_第1页
父母的心期中考试范围及复习.doc_第2页
父母的心期中考试范围及复习.doc_第3页
父母的心期中考试范围及复习.doc_第4页
父母的心期中考试范围及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的心 期中考试范围及复习建议初二语文主讲教师:李霞知识要点:1.了解作者川端康成生平及创作。2.分析课文的思路结构,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3.了解期中考试的范围,并就一些例题给出复习建议。基本内容讲解:父母的心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川端康成作品的共同风格。这篇文章充满了“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这正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与他的经历有关: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1901年父亲去世,1902年母亲去世,不久,抚养他的祖父母又相继去世。正因如此,他特别渴望父爱和母爱。这篇小说,正是他这种内心渴望的产物。 这篇小说共有17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36),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部分(712),故事的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部分(1316),高潮部分。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7),小说的结局。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有一个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影片非常感人,但与文章不同的是,妈妈送走了小强,思考题:妈妈送走小强,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谈谈你的看法。 综观整个故事,作者打破常规思维,从相反的角度(父母本应爱孩子,却将孩子送人)入手,始终牢牢地抓住读者,使人不由得憋着一口气读完,并且回味无穷,心头那份厚重的亲情,那种血浓于水难以割舍的伟大的爱,久久挥之不去。文章语言朴实,实中见真,真中见情,读者在笼罩着淡淡的哀怨氛围中深切感受到了伟大的人间真爱,犹如酌饮一杯陈年的佳酿美酒,心灵受到一次重撞的同时,也得到一次洗礼。 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1、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2、送走长子时?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明确:送走长子时:对方的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以让他过上好日子,自己的负担也可减轻一些。用次子换回长子时:实在舍不得长子,把他要回来吧,而且他长得像他死去的奶奶。小结 1、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写作特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期中考试范围及复习建议性质:2004年11月6日进行的期中语文考试,为阶段性验收练习。范围:考查内容为苏教版八年级上13单元。基础部分:1、字词:13单元附录(含文言文和诗词)中出现的词语,要求会写,会注音,理解词义,能运用。比如:hu ji yu gu 篱笆 l ba 骨碌 glu 咀嚼 ju 呜咽 y 霎 sh 刹 ch 蹊跷 q qio 祈祷 q 枳 zh 曷 h 字帖 ti 妥帖 ti 晕眩 xun 笃 d 歉疚 ji 倔强 ju jing 勉 强qing千锤百炼 云崖 天涯 矗立 伫立 诧异 汗青 熙 狼藉 簌 籁 不能自已 歧路2、常用成语:理解,运用,改错一般的考查形式以选择题方式出现选出成语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首先要求要对成语的本意有一个了解,其次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其使用是否恰当。例子解析:如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小明因上课说话而被老师批评,下课后他坐在座位上辗转反侧。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3、作家作品:13单元的文学作品(含古文和诗词,不含诵读欣赏)七律 长征 老山界 枣核 最后一课 古诗四首 晏子使楚 背影 人琴俱亡 我的母亲 父母的心4、背诵:老山界晏子使楚一般的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即选出与原文相同的或与原文有出入的一项,还有一种考查方式是在阅读段中在横线处填入所缺的原文。要求:原文要熟练,字要会写。5、默写:七律长征古诗四首古诗三首(p113)七律长征 逶迤 磅礴 岷山 古诗四首 烽火 抵 簪 春望 近酒家 隔 后庭花 泊秦淮 戍轮台 夜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干戈 寥落 汗青 过零丁洋古诗三首城阙 宦游 歧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涨秋池 何当 夜雨寄北 吟鞭 落红 化作 己亥杂诗6、语言运用:改病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仿写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成份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合理、前后矛盾、重复罗嗦、句式杂糅、表意有歧义、说话不得体等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但前提条件是不改变句子原意。“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三个方面。 例子解析:选出填入下文中的根线上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 )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来漫步,写出了许多精粹诗文。 A. 说起科学,还应当想起它的嫡亲文学。 B. 文学作品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有宝贵的科学价值。C. 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 D. 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的效果。对于简明命题一般采取判断病句、改错、删除有歧义的语句等形式。例子解析:例:条形码是标志要出售的商品的身份证。条形码是由表示商品信息的数字代码转换而成的黑白两色相同的平行线条构成的有别于其他标志的特殊符号,一般印在商品包装上,或制成条码标签贴在商品上。 A. B. C. D. 得体是指语言和文段表达方式、语言环境、人物身份、表现的内容和目的等和谐一致。语言得体包括三点:1、语体色彩要得体。即口头语要自然亲切;书面语要庄重严谨。2、情景场合得体,表述要注意场合。3、身份、对象、感情分寸得体。例子解析:朋友把你心爱的书借去了很久也没还。遇到这样的事,你认为最委婉的说法是:( ) A 你听过“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句话吗? B 请你把借我的书还给我。 C 你太不讲信用了,借书不还! D 我那本书很好看吧,不然怎么会让你爱不释手呢? 仿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它将语言运用与思维创新,将表达形式与思想内容、知识水平、品德情操结合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思维角度看,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3从语法的角度看,考查学生对有关词性、短语、复句及各种句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4从修辞的角度看,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子解析:1、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仿句: 。(2002年陕西省中考题)2、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 (2002年天津市中考题) 我们在完成仿写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内容上的统一性,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如第二题中仿写的句子要求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写出对这一现象的合乎情理的感悟,这才与前面的句子在内容上相统一。2结构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句式一致,字数相近。如第一题例句的谓语部分是一个并列复句,且前后分句的中心语形成鲜明对照,后一分句用破折号引导末句对其中心语进行补充说明。那么仿句也必须是这样。3 修辞上的一致性,要求与例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如第一题运用了暗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句也要与此一致。4语意上的协调性,要求与例句前后语意连贯,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风格协调一致。如第一题陈述部分的感情色彩是褒义的,内容是健康积极向上的。第二题仿写的句子要与前面两个句子风格一致,使其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排比句,且内容一脉相承。5联想想象的创造性,要求仿写的句子除了做到前面的四点,还应做到创新、有个性,而不是人云亦云。7、应用文:通知;书信例子解析:下面是一封感谢信,读后作题。中学领导: 我的女儿在去年的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腿,使她成为残疾姑娘,一年多来,老师和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她给她补课,替她交作业。尤其是班主任董老师给她送来的“身残志坚”的条幅,成了激励她奋斗的座右铭。老师和同学们关心残疾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的女儿战胜了伤残,如今已能挂着拐杖走路了;她加倍努力地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矛。我们全家向董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衰心的感谢,并请学校领导给予表扬。 此致敬礼学生家长胡(1)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_ 改为_;_改为_。(2)改正第句的语病。(在原句上作删改)(3)信中第_句应放在第_ 句的前面,这样信的思路才顺畅。(4)从感谢信的写作要求看,这封信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_; _二、阅读部分范围:课内:记叙文阅读一段;古文阅读一段 课外:记叙文一篇(含散文和小说)。常见题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构的把握;对文中加点词语或者重点句的品析;修辞手法的作用;记叙文(含小说和散文)相关知识的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和人物形象的把握。感悟体会等开放的题型:必须结合原文。重点现代文:老山界 枣核 最后一课 背影文言文:晏子使楚 人琴俱亡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构的把握做这类题时,在理解文段意思的基础上,先找段落中有无明显的标志信息,如段首的总起句、段尾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他们往往就是一个段落的段意或可以直接从中提取、提炼。如没有明显的标志信息就要特别注意概括性的语句和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将自己的理解概括成段意。结构层次主要注意段内的标点符号,分段要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对文中加点词语或者重点句的品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对重点词语的品析一般为对动词和形容词的品析对重点句子的赏析一般为对议论和抒情语句或修辞手法的赏析一般的答题步骤是:这个词(句子或修辞)+关键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例子解析:例:“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波涛在澎湃”这四个比喻用来形容怎样的声音?(可用文中原句回答)这样写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阅读一般记叙文: 1.会分析记叙文的要素。了解人称和顺序。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能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其大概意思,能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认识过渡句,理解它们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3.能理解文章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并能归纳文章中心意思。 4.理解多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能识别各种修辞方法,并明了其作用,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在掌握一般记叙文的文体知识要点外,其它文学作品的文体知识也应注意。阅读散文: 1.了解散文的特点,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行文线索,把握文章中心。 2.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及写作方法。理解文章中优美精辟,含义深刻的语句及在文中的作用。阅读小说: 1.要了解小说的情节,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能概括小说主题。 2.能根据刻画人物的几种方法分析把握人物思想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3.了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4.品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