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看海人》教案.doc_第1页
《冬日看海人》教案.doc_第2页
《冬日看海人》教案.doc_第3页
《冬日看海人》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日看海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标记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能力目标: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抓住看海人的语言、外貌描写来表现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限敬业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敬业”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2、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二、教学重点:学习掌握基础字词,了解文章结构三、教学难点:体味看海人高贵品质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方法:讲读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总有一种精神,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谁曾经让你的心灵怦然一动,谁曾经让你的泪水盈满眼眶,老师啊就知道这么一个人,他让我们敬佩,让我们敬仰,他就是冬日看海人。下面让我们跟随刘心武先生一起去了解冬日看海人的故事。(二)作者介绍:刘心武,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班主任、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等。其中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三)、掌握字词:1、注音惭愧(cnku) 狭隘(xii) 憬悟(jngw) 羡慕(xinm)号(ho)叫 嫉妒(j d)萦绕(yngro)癖(p)好眸(mou)子2、解释下列词语:癖好: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风情:风情、意趣花甲:60岁憬悟:觉悟、醒悟3、多音字:揣chui(往里揣)chui(揣度) chui(挣揣)号(hao)叫口号(hao)4、形近字:喘(chun)踹(chui)瑞(ru)端(dun)惴(zhu)湍(tun)(四)课文研读:1、划分文章层次,了解文章结构(1):交代人物事情缘由(2-4):县城识电(5-7):冬日看海(8-9):篇末点题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冬日看海?原文回答:那原因很简单,冬日看海是可以省很多钱也省很多事的。第二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主人公看电灯的故事?与标题是否冲突?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主人公看灯?这说明这位老师看海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事业的无比热爱,这一事例对“冬日看海”有利的补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倒叙: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联系前文爸爸的花落了的插叙手法。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第三部分:最后冬日看海人看到大海了吗?他是怎么看海的呢?原文:“他把冬日的海景看了个够,从各个角度看,在各种光线下看,从容地看,哼着歌看,甚至跳着舞看”。心情愉快、激动,之前没有见过大海,这次见到了,回去可以给同学详细的描绘大海,心满意足了。第四部分:文章是怎样点题的?那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能说说你的认识吗?主旨句“每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着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讲解:凡而不平庸,不论在怎样艰苦环境中,只要我们始终拥有一颗追求美好与光明的心,我们的生活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就会充满色彩和灵光2、我们已经把整个课文梳理了一遍,我们知道本课重点讲的便是冬日看海人,那么大家觉得冬日看海人用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呢?从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1)我遇到他的那天,西北风正在北京久旱无雨的灰色天宇推磨般的号角,在这样严寒的冬日里,人们一般总是尽量往温暖湿润的南方跑,可是,作为一个自费旅游者,他却偏偏去了北戴河。(环境描写、执着、认真)(2)有一天,是放假的前一天,当又有学生问道“电灯究竟什么样”时,他便下定决心。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便揣上干粮往100多里外的县城走去,他足足走到那天深夜才抵达县里。在县教育局门口,当看到屋顶那闪亮的电灯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路过的人或以为他是坏人,或许为他是个疯子。(细节描写、认真、敬业)(3)他没有在北京久留,他只游览了天安门,没去颐和园、长城什么的,他说一来他没剩多少钱了,(为了看海他花光了五年来所有的积蓄一千多元),二来他圆了看大海的梦,心满意足了。(乐观)(五)中心思想提示:通过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赞美了什么。本文叙述了一位小学教师为了教学上的需要在冬日自费看海的故事。表现了看海人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赞美了他敬业的执着精神。(六)、课外延伸:徐本禹与君共勉: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当爱的阳光照射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不保留的反射给别人。徐本禹他是咱们山东聊城人,1982年生,1999年考上大学,2003年本科毕业,并以高分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本来等待他的将是大好的前途,可他却在这时放弃了读研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到贵州一贫困山区做了一名义务支教者。当时团中央西部志愿者计划尚未实施,为了保证他的基本生活,是他所在的经济贸易管理学院为他提供了生活补助。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还每月从微薄的生活补助中节省出一半的钱,用来资助当地孩子上学。他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他就是2004年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七)、课堂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字词,掌握了文章结构,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看海人的赞美以及对敬业精神的体现,同时,在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希望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