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七课学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七课学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七课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转)课标要求:了解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知识目标:努尔哈赤的业绩、清朝的建立、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能力目标: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文字狱”的影响等,培养初步运用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学习重点: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学习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一、温故知新:1、明初几个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以及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什么?2、,“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负面的影响?二、独立自学:(一)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课文,并进行思考:1、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叫作“后金”?2、除了阿骨打之外,宋元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3、努尔哈赤和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二)学习“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一目。1、_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和明朝的灭亡2、努尔哈赤与女真族的兴起:创立_:努尔哈赤统一_,建立_政权3、清朝的建立:改_为满族:皇太极改后金为_4、清军入关,迁都北京(1644年)标志_。三、独立自学与组内合学(一)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阅读课文,并进行思考:1、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怎么设立?2、雍正帝和乾隆帝怎样调整中央政权机构?3、清政府怎样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清初保留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威胁2、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1)、雍正帝设立_进一步强化的标志(2)、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_的发展和进步根据101页“动脑筋”:“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描绘的情境有什么问题吗?文字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四、质疑探学学完这课,你有哪些问题我们一起分享吧!五、以练促学。选择题:1、建立“后金”,后改名为“清”的民族是( )A、吐蕃 B、蒙古 C、女真 D、鲜卑2、1644年,清军入关后,八都城迁到( )A、沈阳 B、北京 C、西安 D、南京3、清朝前期,那一机构的设置,使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A、三省六部 B、军机处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内阁4、“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中的“闯王”指( )A、岳飞 B、文天祥 C、李自成 D、陈胜5、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是军机大臣,你知道军机处是何时设立的吗?(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6、清朝文字狱主要在哪三朝规模最大、次数最多、冤狱最甚?( )材料分析题: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1)上文是什么意思?军机大臣有实权吗?(2)军机处是谁设立的?有什么意义?二、材料一:“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被斩首。 材料二: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请回答:(1) 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2) 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 这一政策有什么样的后果?(4) 历史上还有那些朝代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