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碱金属元素考点解读1.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来探究钠的性质。2.以研究碳的化合物来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3.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4.探究碱金属的递变规律.知识体系碱金属元素化合物(1)注意钠及其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计算中,Na及Na2O2溶于水均会产生气态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应是原混合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去产生气体的质量。(2)注意Na2O2跟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的先后顺序。若先发生反应:2 Na2O2+2H2O=4NaOH+O2,必还发生2NaOH+ CO2=Na2CO3+H2O,即应先考虑Na2O2跟CO2的反应。(3)正确理解“焰色反应”:它是元素的一种物质性质。无论是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它属物理变化过程。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征的焰色。只有碱金属元素以及钙、锶、钡、铜等少数金属元素才能呈现焰色反应。焰色反应的显色过程与气体物质燃烧时产生各色火焰的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焰色反应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自身发生燃烧反应而产生各种颜色火焰的过程,而是它们的原子或离子的外围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的各种颜色的光的过程。基础过关第1课时 钠与水的反应1钠与水的反应可以概括为:浮、熔、响、游、红五个字来记忆。(1)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2)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声,产生气体。(3)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熔点低。(4)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NaOH。2钠与酸溶液反应当钠投入酸溶液中,钠首先与酸电离出的H+反应:2Na +2H+2Na+H2;当酸完全反应后,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故钠与酸溶液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3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NaOH再与盐反应。与CuSO4溶液反应:2Na+2H2ONaOH+H2 (1) CuSO4+2NaOHNa2SO4+Cu(OH)2 (2) 合并(1)(2)得:2Na+2H2O+CuSO4Na2SO4 +Cu(OH)2+H2 (2)与FeCl3溶液反应: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4.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才可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5.钠的制取和存放(1)制备:电解熔融氯化钠,化学方程式:2NaCl(熔融) 2NaCl2(2)钠的存放: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3)用途: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反应如:4NaTiCl4(熔融)Ti4NaCl,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 可用于制高压钠灯。典型例题【例】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因温度高会发生燃烧;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锡箔包住,在锡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A B C D解析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只能使酚酞变红,而不能使石蕊变红。钠与水的反应本质是钠与H+的反应,所以钠先与盐酸溶液中的酸反应。钠在水蒸气中反应产生的是氢气,尽管温度高且反应放热,因无氧气不能燃烧。钠的密度比水大,浮在水面上时,就有部分钠被氧气氧化,而用锡箔包住的钠不会被氧气氧化,所以与水反应的钠质量不相等,两者放出氢气的质量也不相等。答案D基础过关第2课时 过氧化钠的结构与性质1Na2O2的性质1价介于氧的两种较稳定化合价0价和2价之间,因此Na2O2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电子表现氧化性(如与SO2、Fe2+、品红等反应),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如与H+和MnO4-反应),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如与H2O、CO2等反应);但以氧化性为主。Na2O2与SO2反应:Na2O2+SO2 Na2SO4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Fe(OH)3沉淀:3Na2O2+6FeCl2+6H2O2FeCl3+4Fe(OH)3+6NaCl。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Na2O2+H2S2NaOH+S。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与SO2不同)。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比较内容Na2ONa2O2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氧的化合价2价1价(过氧离子O22)电子式稳定性较不稳定较稳定生成条件通过钠的常温氧化生成通过钠的燃烧生成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 + H2O=2NaOH2Na2O2 + 2H2O=4NaOH + O2与CO2反应 Na2O + CO2=Na2CO32Na2O2 + 2CO2=2Na2CO3 + O2与盐酸反应 Na2O + 2HCl=2NaCl + H2O2Na2O2 + 4HCl=4NaCl + 2H2O + O2用途用于少量Na2O2制取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保存密封保存密封保存典型例题【例1】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纳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空)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饱和NaHCO3溶液CD(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解析要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必须验证实验产物是O2,故实验目的就是验证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仪器中的A是二氧化碳发生装置,B、D是除杂装置,C是反应装置,E是尾气处理与收集装置。本实验可能存在的杂质气体有:HCl和水,但由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离子反应,故水不必除去。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应是验证实验产物是O2。为检验生成的O2应将试管F从水槽中取出,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管口进行检验,但是取出F前,应将装置A中的反应停止。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B 饱和NaHCO3 除CO2中的HCl C Na2O2粉末 反应物 D NaOH溶液 除去未反应的CO2(3)2Na2O2+2CO22Na2CO3+O2 (4)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检验木条能否复燃。 方法技巧做实验首先确立实验目的,确定装置B、C、D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点是部分考生考虑二氧化碳中的水必须除去,从而认为装置是干燥装置,D是Na2O2与CO2反应装置而出现错误。【例2】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A94 B11 C76 D67【答案】D【解析】由反应2COO22CO2,2Na2O22CO2=2Na2CO3O2可推得CONa2O2=Na2CO3,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原来CO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为14 g,O2为12 g,。基础过关第3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1碳酸钠、碳酸氢钠主要性质比较及鉴别(1)热稳定性不同。分别加热少量固体,若发生分解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试剂是NaHCO3,另一个为Na2CO3。(2)和酸反应速率不同。分别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反应快、产生气体多的为NaHCO3,另一个为Na2CO3。(3)阴离子不同。分别取其稀溶液,滴加氯化钡稀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原试剂为Na2CO3,另一个为NaHCO3。(4)溶液的酸碱性。测其稀溶液(0.1 molL-1)的pH,Na2CO3溶液的pH在12左右,而NaHCO3溶液的pH在8左右。2.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二者滴加的次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不同。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2HCl+Na2CO32NaCl+CO2+H2O。若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HCl+Na2CO3NaCl+NaHCO3(无气泡),HCl+NaHCO3NaCl+CO2+H2O。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这就是不用其他试剂鉴别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原理。3.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制法 (1)制取NaHCO 3的方法 减压低温蒸干NaHCO3溶液。NaHCO3遇热易分解,其水溶液加热更易分解,所以不可能采用常压下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得NaHCO3晶体。 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CO2,过滤得到晶体。Na2CO 3+CO 2+H2O2NaHCO 3 (2)联碱法制纯碱原理在饱和食盐水中通NH3饱和后,再通CO2 :NH3+CO2+H2ONH4HCO3 生成NH4HCO3的溶解度大,而c(Na+)也大,而NaHCO3溶解度小,故产生沉淀:NaCl+ NH4HCO3NaHCO3+NH4Cl,总方程式:NaCl+ NH3+CO2+H2ONaHCO3+NH4Cl。 将析出沉淀加热,制得Na2CO3(纯碱)注意:不能先通入CO2达饱和后再通入NH3,因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11),即使通入过量的NH3,所生成的NaHCO3、NH4Cl也很少,这样就无法制取NaHCO3。典型例题【例1】(2010安徽卷)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Na2O1Na2O Na2CO3 NaClA.B.C.=D.=答案:A解析:溶于水,溶质都是0.02moL,但前者有氧气生成,因此氢氧根浓度大,有;中碳酸根水解使得阴离子浓度稍大于。因此有A正确。【例2】(2010上海卷)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像数据的处理知识。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HCl+ Na2CO3= 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L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分析图像,可知选C。【例3】(2009全国卷1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样品的纯度,现将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B.C. D.答案 A解析 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D m (减少) 284 106 62 x (w1- w2)解得x=,将其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 (w1- x )/W1 = ,A项正确。【例4】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多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答案】A【解析】Na2CO3、NaHCO3分别与HCl反应,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是: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g 73 g 44 gNaHCO3+HCl=NaCl+H2O+CO284 g 36.5 g 44 g显然,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NaHCO3产生二氧化碳多,Na2CO3消耗盐酸多,故A正确,B不正确。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OH)2有如下反应:+OH-=+H2O +Ba2+=BaCO3,C选项不正确。Na2CO3溶液不能与NaOH反应,D选项不正确。基础过关第4课时 碱金属1焰色反应(1)概念: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燃烧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叫焰色反应。(2)用品:铂丝(或铁、铬、镍、钨等)、酒精灯(或煤气灯)、试剂。(3)焰色反应鉴别盐类的步骤: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蘸取溶液(沾取固体)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去观察。盐酸洗铂丝。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如不能灼烧至原火焰色,则需再酸洗,再灼烧)。再蘸取(沾取)另外化学药品进行实验。钾、钠焰色反应颜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钠黄色。2碱金属的性质规律与特例(1)通常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2)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而Li只生成Li2O。(3)碱金属单质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的密度比Na小。(4)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Li跟水反应缓慢(LiOH溶解度小)。(5)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6)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Li2CO3却微溶。(7)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3却比Na2CO3溶解度小。(8)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IA金属Na、K等除外。(9)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IA非常活泼的金属Na、K等除外。如:2Na+CuSO4+2H2OCu(OH)2+H2+Na2SO4。(10)Fr是放射性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典型例题【例1】(2010全国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B将SO2通入溶液可生成沉淀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 B错误,酸性:HClH2SO3H2CO3所以通入后无BaSO3沉淀,因为BaSO3+2HCl=BaCl2+H2O+SO2;D错误,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3+2H2O+CuSO4=Cu(OH)2+(NH4)2SO4,接着Cu(OH)2CuO+H20,溶液中NH3不能还原CuO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2CO3HClO,反应为:CO2+H20+Ca(ClO)2=CaCO3+2HClO,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答案】C【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B、C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例2】(2010重庆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 BAgl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8. 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物质的性质。A项,铝与热的浓硫酸反应,错误。B项,AgL胶体吸附电荷而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错误。C项,K比Li活泼,故与水反应剧烈,正确。D项,P与过量的反应,应生成,错误。【误区警示】铝在冷、热中发生钝化,但是加热则可以发生反应,胶体自身不带电,但是它可以吸附电荷而带电。由此警示我们,化学学习的平时学生一定要严谨,对细小知识点要经常记忆,并且要找出关键字、词。【例3】(2010安徽卷)(14分)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货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1)第步反应得到的沉淀X的化学式为 。(2)第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第步反应后,过滤Li2CO3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 。(4)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LiNB2O4的质量为18.1 g第步反应中加入20.0mL3.0molL-1的H2SO4溶液。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和完全为Li2CO3,剩至少有 Na2CO3参加了反应。答案:(1)Al(OH)3(2)4 LiMn2O4+O2+4H+=4Li+8MnO2+2H2O (3) 漏斗 玻璃棒 烧杯 ; 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等(4)5.3 解析:第一步就是铝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第二步就是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第三步是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根据第一步反应LiMn2O4不溶于水。第(4)小题计算时要通过计算判断出硫酸过量。【例4】(2010重庆卷,26)(15分)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和,并含有3.5%(质量分数)(1)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形成化合物D,D的电子式为 ,D的沸点比A与形成的化合物E的沸点 (3)配平用钙线氧脱鳞的化学方程式: P+ FeO+ CaO + Fe(4)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金属M为_;检测的方法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5)取1.6g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映,生成224ml.(标准状况),在想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最多能得到 g答案(5分)(1)第四周期第A族,(2) ,高(3)2P+5FeO+3CaOCa3(PO4)2+5Fe(4)Fe;Fe+3SCN-=Fe(SCN)3(5)1.1【解析】本题考查钙、铁的知识。(1)Ca为20号,位于第四周期,第IIA族。(2)最活泼的金属为:F, 为离子化合物,为分子晶体,故的沸点高。(3)P从0价升至+5价,从+2价降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P前配2,前配5.(4)有颜色变化可知,红褐色为,与KSCN变血红色。(5)与中只有与水能反应生成,由得,n()=0.224/22.4=0.01mol。n()=1.63.5%/56=0.01MOL。由钙守恒得,m()=(0.01+0.001)100=1.1g。【例5】(2010江苏卷)(12分)正极材料为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但钴的资源匮乏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1)橄榄石型是一种潜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可以通过、与溶液发生共沉淀反应,所得沉淀经80真空干燥、高温成型而制得。共沉淀反应投料时,不将和溶液直接混合的原因是 。共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成型前,常向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除了可以改善成型后的的导电性能外,还能 。(2)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试样(主要含有及少量AI、Fe等)可通过下列实验方法回收钴、锂。 在上述溶解过程中,被氧化成,在溶解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空气中加热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钴的氢氧化物加热至290时已完全脱水,则10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在350400范围内,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答案】(1)Fe2+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凡合理答案均可)(NH4)2Fe(SO4)2+LiOH+H3PO4=LiFePO4+2NH4HSO4+H2O与空气中O2反应,防止LiFePO4中的Fe2+被氧化(2) 、【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比较散,涉及到能源利用,物质性质、化工流程分析,图表分析,覆盖面比较广。(1)不能直接混合的原因是Fe2+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被氧化;根据题给的信息,发生的反应为(NH4)2Fe(SO4)2+LiOH+H3PO4=LiFePO4+2NH4HSO4+H2O消耗空气中的O2,保护Fe2+,防止Fe2+被氧化;(2)通过题给信息可知LiCoO2与Na2S2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为8 LiCoO2+ Na2S2O3+11H2SO4=4Li SO4+8CoSO4+ Na2SO4+11 H2O根据质量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Co的质量没有变,通过题给数据看,在10000C是Co(OH)2完全分解,则产物CoO,在350-4000C时,固体的质量在89.25%-86.38%之间,可以通过极点进行分析,在2920C,n(Cr)n(O)=100/93:(89.25-100*59/93)/16=2:3,其化学式为Co2O3在5000C n(Cr)n(O)= 100/93:(86.38-100*59/93)/16=3:4其化学式为Co3O4 ,所以可以确定在350-4000C时的化学式为Co2O3和Co3O4【例6】(2009浙江卷,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2Li下列说法不a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B充电时,Li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答案 D解析 A项,Li从零价升至正价,失去电子,作为负极,正确;B项,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物只有一种,故化合价既有升,又有降,所以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正确;C项,由于Li可以与水反应,故应为非水材料,正确;D项,原电池中阳离子应迁移至正极失电子,故错。【考点模拟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B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答案】C 【解析】发酵粉中主要含有NaHCO3,A错;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错,C对;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酸性,D错。2.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答案】D 【解析】采用巧解法解题:分析题意要满足题给条件。必须是物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等于CO2和H2O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的量。21世纪教育网所以:A、B满足上述结果;C项可以改写为(CO)6(H2)6的形式,故C正确;而D项C12H22O11可改写为(CO)11(H2)11C的形式,故D项不能满足上述结果。 3. 向某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人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人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人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有OAAB,OAAB,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CO2的溶解) ( )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1)和(3) B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C2)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D(4)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答案】CD4. (2011 广东汕头检测)(双选)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OHH2O=AlOH2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CO2 H2O=C6H5OHHCOC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CaCO3CO2H2OD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盐酸:3Fe24HNO=3Fe32H2ONO【答案】BD【解析】A项未配平;C项小苏打溶液少量,Ca(OH)2过量,则CO应完全转化为沉淀。5.向酚酞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A最后溶液变红色B溶液先变红色最后褪色C无明显现象D因为Na2O2与酚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解析】因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变红;又因Na2O2的强氧化性最终能将酚酞试液因氧化褪为无色。【答案】B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C. 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选B。【解析】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A错;K的金属活动性比Li强,所以与水反应比Li剧烈,B对;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所以投入水溶液中,Na先与水反应,C错;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Na2CO3HCl = NaClNaHCO3,无CO2放出,D错。6.(2011济南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A.只有 B.只有C.只有 D.只有【答案】选A。【解析】2Na2H2O = 2NaOHH2, 3NaOHFeCl3 = Fe(OH)33NaCl;Al3+4OH- = AlO2-2H2O;Ca(OH)22NaHCO3 = CaCO3Na2CO3+2H2O;2Na2O22H2O = 4NaOHO2, 2NaOHFeCl2 = Fe(OH)22NaCl,综上分析满足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7.(2011合肥模拟)下列关于Na2O2说法正确的是( )A.与SO2反应生成Na2SO3与O2B.Na2O2投入到酚酞试液中,溶液变红C.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D.Na2O2与水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选D。【解析】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SO2发生的反应为Na2O2+SO2 = Na2SO4,A错误;Na2O2投入到酚酞试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碱使溶液先变红,但Na2O2的强氧化性使红色褪去,B错误;Na2O2与酸发生反应时除生成盐和水以外还有O2生成,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Na2O2与水反应时,电子转移都发生在Na2O2中氧元素的两个氧原子之间,其中一个氧原子失去1个电子,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另一个氧原子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2价,所以在这个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8.(2011皖南八校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往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OH-+HCOCa2+=CaCO3+H2O B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显碱性:HCO+H2O OH-+CO D氯气溶解于水:Cl2+H2O 12H+Cl-+ClO-【答案】A 【解析】选项B不符合客观事实,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 =Cu(OH)2+2Na+H2。选项C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OH-+H2CO3。选项D中产物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形式。9.(2011铁人中学月考)过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和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木炭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熔融Na2O2时可使用石英器皿CNa2O2与Al反应时Na2O2表现出强氧化性 D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4【答案】B10.(2011黑龙江高三期中)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氮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答案】C11.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K193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图K193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评估委托合同范本与诉讼(仲裁)业务委托代理合同3篇
- 人工智能教育企业股东股权转让与教育资源共享合同
- 旅游景区租赁合同提前终止及游客权益保障协议
- 离婚协议执行中子女抚养权变更及监护权转移操作手册
- 儿童游乐场接送合同范本含司机及儿童安全措施
- 离婚房产变更协议书:分割细则与权益调整指南
- 离异父母子女抚养责任及财产分割合同模板
- 煤炭公司股权并购与资产重组整合协议
- 高效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模板
- 泳池借用合同5篇
- 2022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妇产科学(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无人机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电梯维修改造施工方案大修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柴油发电机系统维修保养记录表
- 《MEDDIC销售培训》课件
- 计算机网络-第5版-严伟-潘爱民-课后答案
- 某银行装修工程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专题26 尺规作图(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