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二十二讲) 准确全面地筛选、整合信息(对应学生用书7678页)1. 提高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2. 掌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答题步骤。常见多义成语(四)1.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2. 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3. 想入非非:形容胡思乱想;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4. 灯红酒绿:形容资产阶级腐化生活;形容都市繁华夜景。5. 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也可指只顾自己,怕惹是非。6. 粗枝大叶:一般指草率,不认真;也指简略或概括。7. 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或摆老资格。8. 不三不四:不正派;不像样子。9.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杂乱不齐;指建筑、器物等的古老陈旧。10. 异想天开:形容思想解放,想法独特,含褒义;也形容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带讽刺意味,含贬义。常见文言通假字(二)1. “被”同“披”,动词,穿着。闻妻言,如被冰雪。2. “俾倪”同“睥睨”,形容词,斜着眼看。见其客朱亥。3. “辟”通“僻”,形容词,行为不正。放辟邪侈,无不为已。4. “弊”通“敝”(1) 形容词,困顿,失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2) 形容词,疲惫,衰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5. “徧”同“遍”,动词,遍及,普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6. “宾”同“傧”,名词,迎接客人的人。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7. “不”同“否”(1) 副词,不。或师焉,或不焉。(2) 疑问语气词,吗。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8. “材”同“才”,名词,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9. “裁”通“才”,副词,刚刚。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重点虚词“且”1. 用作连词。(1)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2) 联结前后两项,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等。如: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3) 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4) 联结前后两项,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还是”等。如:焉足以知是且非邪?(是且非:对还是错)(答李翊书)2. 用作副词。(1) 可以表示情态、程度、时间等,相当于“暂且”“姑且”“将”。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 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这一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快要”“就要”“将要”等。如:坐,且将戮。(张中丞传后叙)(3) 置于数量词之前,表示接近这个数目,可译为“大约”“接近”“快到”等。如: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马伶传)常见易考的名言名句(二十一)1.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4.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5.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6.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7.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8.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9.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0.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写作素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古代)(一)一、 霍去病:横空出世的热血青年【获奖名片】戎马一生为国建勋【评价】1. 强大的敌人没有退却他的步伐,他为国愤然杀敌;成功的名利没有遮住他的双眼,他依然视国难为己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是旷世英雄。2. 他凭借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杀敌,以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战役。他是汉军中的一代楷模。【颁奖词】眼中的冷漠是对匈奴的无畏,心中的热火是对国家的守护。直到今天热血撞你心壁的声音依旧可辨,你马踏匈奴的绝世风采依然清晰。我们为你对国家的热情而倾倒,为你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感动!【事迹】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的侵扰。匈奴几乎把以农耕为生的汉王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面对匈奴的侵犯,年仅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率八千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后又两次率兵北征,对匈奴进行大围剿。他的惊奇出世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第直到完工他都未去看一眼,并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志。他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度过了戎马一生。1. 未按题目指令筛选;虽按题目要求筛选,但不全面。2. 不会整合,不加概括,直接摘录原文的现象比较突出。筛选并整合信息要明确目的探寻勾取。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看题目要求,然后带着这个具体的阅读目标,对文本进行再次阅读。再次阅读时,由于有了首次阅读的基础,就可以大胆地作出删汰的阅读处理,把注意力有意识地投放到与题目紧密相关的那些文字上去。阅读时可以用铅笔在相关的文字上做一些标记,把需要提取的有关文字圈出来。筛选并整合信息要根据要求整理呈现。需要提取的信息点圈定之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语词表义未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然后,根据题目的呈现要求把自己筛选出来的信息呈现出来。解答“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要着眼于对整体内容的把握,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把握整体文意,同时动笔画出关键词、句,以备解题之需。2. 审清题目,准确寻找。审明题目要求,对一些题目中出现的具有深刻含义的词语或短语要理解透彻。信息筛选、整合阅读题的答案均在文中有相应的证据或明确暗示的信息点,因此,要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尽快确定作答范围。在准确定位之后需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筛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要注意段内问题指向内容的层次划分,注意每层意思的中心句。3. 筛选提取,整合作答。筛选,就是联系阅读材料,依据试题要求,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筛选的范围可以是一句一段,也可以是多段甚至全篇。筛选的关键是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有时候可以找到几处原文,但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要比较分析;有时筛选出的几处原文又可以互相补充。有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些句子,要紧扣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语句、中心词。有些信息较含蓄委婉,要对原句深透理解,将平实的或比喻性的语言用凝练、具体、明确的语句整合概括出来。要对作品或重要语句深入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概括出来。(2014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科学巨人玻尔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做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相关链接】 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 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1. 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答案】 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 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巅峰对决”是指最高级别之间的较量,这主要从对决双方的身份地位、争论内容以及影响力等角度分析。辩论的爱因斯坦和玻尔都堪称当时物理学界的巨人;他们的辩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较量;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他们的辩论吸引并参与进来。2. 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答案】 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 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集体。 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的“优秀特质”主要体现在:团队的领导、骨干成员和团队精神。哥本哈根学派有着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引领学术导向的领导,有着异常活跃且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团队,并且有着富有激情与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3. 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 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 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咸阳经开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达州市教育局部属公费师范生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高血压健康管理试题(带答案)
-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测试试题(附答案)
- 初级美发师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隧道盾构施工项目合同
- 2025年度清洁煤炭绿色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合同
- 2025保密协议范本:物流行业货物信息保密
- 2025年美妆行业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下的行业规范研究报告
- 2025版绿色建筑节能改造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科研项目经理专业知识考试题目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10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青马考试题目及答案
- 算力中心计算任务优化方案
- 劳务派遣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AutoCAD电气工程制图 课件 项目1 低压配电柜的绘制与识图
- 无人机反制设备原理课件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 《采购4 0 采购系统升级 降本 增效实用指南 第2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卷烟原料配方设计》配套教学课件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检测与维修习题册》 习题参考答案(劳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