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历 史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并参考德州市教育局制订的关于推进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改革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学生对高中阶段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答题过程能够反映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命题要符合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有利于界定学生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业等级分类,有利于淡化分数竞争。(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内容:依据普通高中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结合德州市的实际情况,确定2018年德州市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二)具体考核目标与要求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依据课程标准对能力要求的规定,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基本思维过程和初高中衔接的要求拟定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即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考核目标与要求见下表: 要 求目 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建立正确的联系运用历史知识和有关信息,解决问题运用历史学科的相关原理,分析、说明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归纳、判断、比较等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独立思考历史问题、历史观点,得出结论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70分钟。(二)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满分为100分。第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3道小题,共50分。(三)难度结构:易、中、难比例为:6:3:1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 )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 A B C D【参考答案】B【说明】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其中既有对古代专制主义制度起始时间的考查又有对皇权消长规律的判断,属于难度题。2下列史实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百家争鸣 商鞅变法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兼并争霸战争A B C D【参考答案】A【说明】本题考查的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特征,属于描述和阐释事物层面的题目,中等难度题。3.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参考答案】B【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朝代时序的记忆,属于容易题。4“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 凤阳花鼓词反映的是建国后哪一时期的凤阳面貌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参考答案】D【说明】本题是对农村改革开放始于安徽凤阳的考查,属于容易题。514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是欧美主要国家发生社会巨变的时代,下列史实不能反映这一特征的是A神曲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参考答案】D【说明】本题考查的是14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欧美的总的时代特征,需要学生总结归纳,属于中等难度题。6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一被时人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是A门户开放政策 B冷战政策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参考答案】D【说明】本题实际上是借助材料考查马歇尔计划,属于中等又偏容易的题目。7CBAD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下列哪一图标是欧盟的标志【参考答案】D【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中重要图片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8.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特色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C. 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参考答案】D【说明】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近代史几个世界大国崛起的先后顺序,属于中等偏难一点的题目。(二)非选择题9(15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文字篇】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4分)【思想篇】 材料二 (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2)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重大举措有哪些?(2分)清明上河图(局部)【艺术篇】(3)法国史学家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请以右图为例,说明它与时代的关系。(4分)【人物篇】 材料三 在历史发展的星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时代光辉的杰出人物,挺起了骄傲的民族脊梁,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铸就了民族复兴的“万里长城”! 摘自新浪博客 郑成功 张 謇 邓稼先(4)从材料三所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写出其“挺起民族脊梁,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的典型事例。为何说杰出人物铸就了民族复兴的“万里长城”?(5分)【参考答案】(1)商朝。(2分)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又推广隶书。(2分) (2)纳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2分) (3)该图反映了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以及市民阶层的壮大。(4分) (4)郑成功:1662年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邓稼先:先后领导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因为杰出人物对维护国家统一、推进民族复兴、传承民族文化、涵养民族性格、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5分)【说明】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意在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理解,进而认识到民族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本题既有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对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的考查,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10.(18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民族交响中国篇】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宋真宗时,北宋与辽之间爆发了澶州之战,后来辽宋议和,订立了澶渊之盟。改编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昭君出塞北魏时期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材料二 如下图(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一次著名战役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4分) (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2分,只填选项代号)世袭制的推行 各族间的长期交往 统治阶级的改革设立管理机构 实行“和亲”政策 少数民族的内迁海外贸易频繁 确立“册封”制度 民族政权间的战争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3)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联邦合唱美国篇】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4)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6分)【学史明智感悟篇】(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1)涿鹿之战或炎黄战蚩尤。(2分)秦汉时期(或秦朝)。(2分)(2)(2分)(3)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2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4)联邦制国家。(1分)焦点问题:奴隶制的废存。(2分)措施: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意义:奴隶制的废除使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5)认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国家的安定统一也会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说明】本题通过中国与美国的对比,说明国家统一对于任何国家的国家发展的都有重要作用,从中国的原始社会的涿鹿之战,一直考查到中国现代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识跨度大要求高,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11(16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任务一 看图说史A遵义会议会址 B日本投降 C嘉兴南湖游船会址 D开国大典 E南昌起义(1)上面这组图片记录了我党走过的革命历程,但顺序有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_。这些事件均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选择其中一件阐述其重要意义:(4分)任务二 填表忆史(2)请根据下表中的提示语,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在表格内;(4分)提示语历史事件制度初建,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分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拨乱反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任务三 板报学史(3)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某同学主办了一期主题为“和平之旅”的板报,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答案写在表格内,4分)和平之旅历史回眸 问题探究中国声音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中国力量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请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或承办的国际盛会。 任务四 读文析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认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4)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什么?而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种“现实马克思主义”又应该指什么?(4分)【参考答案】(1)顺序:CEABD (2分);意义:A: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D: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E: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任答一例即可得分)(2分)(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分)(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求同存异方针。(写出一个即可得分)(2分)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盛会:上海APEC会议、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写出一个即可得分)(2分)(4)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4分)【说明】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大多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属于中等偏容易的题目。12(18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一)感知历史(1)(6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类 别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50年代主要标志(二)感受历史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2)(4分)请举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说明上述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三)感悟历史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英国工业革命时 20世纪20年代美国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期的煤矿一瞥 的汽车到处排成长龙 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4分)上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因素?(4)(4分)结合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大家庭的健康做贡献。【参考答案】(1)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原子能或航天技术)。(6分)(2)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汽车、飞机的发明;电话、电报的使用;电影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核能的利用;移动电话、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或电脑上网查阅资料等)。(各举一例说明即可)(4分)(3)各国在利用科技成果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地球环境造成了破坏,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资源过度开采,核泄漏事故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等。(4分)(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做环保小卫士,拒绝使用劣质塑料制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具等)(4分)【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和掌握,本题大多是在考查学生对课本的基础知识识记,还有对科技革命影响的理解,最后一问开放性设问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属于中等偏容易的题目。样题2018年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样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其中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考生信息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否则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下列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 )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3、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4、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5、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它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6、据右图判断该“读书摘要”中的“会议”是指(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7、下面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8、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 A、1931年 B、1937年 C、1938年 D、1945年9、某校正在开展历史专题图片展览,下列图片能选入“中国历史新纪元”板块的是( ) A B C D10、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漫画梅开三度(如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其中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2、1856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为此,俄国(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参加了世界大战 C、发动了十月革命 D、实行新经济政策13、下列有关世界历史知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玻利瓦尔解放了葡萄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B、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列主义的诞生 C、1870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走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D、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法西斯的行动步伐15、下表反映的是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情况,从表格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国家(集团)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韩国中国巴西其他总部数量179148107121210329 A、高新科技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B、经济全球化中强国处于主导地位C、世界经济格局实现了多极化 D、广大发展中国家失去了发展机会16.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以下“中国声音”中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A“求同存异”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政策17.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 神舟一号 B东方红1号 C天宫一号 D嫦娥一号1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A 学前教育 B十二年义务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高等教育19. 一位世界银行家评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时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下列选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B.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C.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D. 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0.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的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21.下列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尼克松访华863计划的实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 B. C. D. 22.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公元7世纪,在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A明治维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查理马特改革 D大化改新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指的是A启蒙运动 B新文化运动C拉美独立运动 D文艺复兴24.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航路的开辟B.郑和下西洋 C.三角贸易D.十月革命2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 D.殖民扩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4分,28题18分,共50分)26、(18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文字篇】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4分)【思想篇】 材料二 (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2)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重大举措有哪些?(4分)清明上河图(局部)【艺术篇】(3)法国史学家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请以右图为例,说明它与时代的关系。(4分)【人物篇】 材料三 在历史发展的星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时代光辉的杰出人物,挺起了骄傲的民族脊梁,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铸就了民族复兴的“万里长城”! 摘自新浪博客 郑成功 张 謇 邓稼先(4)从材料三所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写出其“挺起民族脊梁,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的典型事例。为何说杰出人物铸就了民族复兴的“万里长城”?(6分)27、(14分)教育引领人寻访灵魂和生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的教育奠基】 图1 图2习艺的少年 材料一 如右图(1)图1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教育思想?图2反映了伯利克里时期大力发展教育和文艺的社会图景,他当政期间,雅典达到一种怎样的社会局面?(4分)【近代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职业人数 国务总理、外交部长公使、海关官员、铁路官员、电报局官员、陆海军军官等63人 军医、教师、铁路工程师、律师、冶矿技师等28人经营商业8人洋务运动留美幼童返国后职业分配统计表(部分) 摘编自高宗鲁中国幼童留美史(2)19世纪70年代,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材料二图片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重要举措?中国洋务运动时期派出的留美学生中对近代铁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4分)【现代的经济发展】材料三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 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就业者学历构成初中高中大学1950年86%12%3%1970年75%17%1980年6%55%39%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通过材料分析促使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4分)(4)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一条建议。(2分)28、(18分)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但 丁伏尔泰(1)依据材料一,举出近代以来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2分) 材料二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2)材料二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6分) 材料四 (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健康舒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及能量回馈系统的研究
- 基于SiO2功能化改性的海洋防污减阻涂料研究
- DB5133-T 75-2023 牦牛粪污处理技术规程
- 基于单孔试验的露天矿山爆破振动预测与延时减振研究
- 基于专家策略行为克隆的云控燃料电池重卡车速-能量管理协同控制研究
- 面向乙烯-乙烷分离的MOF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高山峡谷丘陵区澜沧江流域中下游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研究
- g20峰会期间施工方案
- 农村八字屋顶的施工方案
- 2025金融时政试题及答案
- 设备设施验收与交付方案
- 2025年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培训试题(附答案)
- 员工积分制管理方案及实施细则
- 航海专业英语常用词汇汇编
-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 学堂在线 军事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章节测试答案
- 儿科规培工作汇报
- 2025年会展策划与运营管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专项施工方案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