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T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_第1页
180T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_第2页
180T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_第3页
180T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_第4页
180T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答辩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含 纸和论文 最新答辩完整资 料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设计 (论文 )题目: 180T 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 结构设计 姓 名 学院(系)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机自 051207 班 指导教师 2009 年 6 月 13 日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含 纸和论文 最新答辩完整资 料 大学毕业设计 (任务 )说明书 学院(直属系):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时间: 2009 年 6 月 13 日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设计(论文)题目 180 吨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 主要 研 究内容 载荷分析及其组合;内力计算,按照不同的载荷组合计算各危险面的内力,简化计算模型是必须考虑主、端梁之间相互约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各截面的静强度、静刚度、动刚度、疲劳强度、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的验算,以及主、端梁的连接计算,最后确定结构的截面工程尺寸。 研究方法 在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疲劳强度的情况下,减小结构的尺寸,做到经济性安全性最优组合。 主要技术指标 (或研究目标 ) 工作级别为 ,且为六梁结构。 副主梁与副端梁的连接可采用焊接。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克晋主编 金属结构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2 徐格宁主编 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3 大连起重机器厂编 起重机设计手册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9. 4 徐格宁主编 机械装备金属结构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5 起重机设计手册编写组 起重机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7. 6 倪庆兴、王殿臣主编 起重输送机械图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7 张质文、王金诺主 编 起重机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7. 8 陈道楠、盛汉中主编 起重机课程设计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2.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I 目录 摘要 . . 言 . 一章 总体方案设计 . - 1 - 始参数 . - 1 - 体结构及设计 . - 1 - 料选择及许用应力 . - 1 - 部件尺寸及截面性质 . - 2 - 第二章 桥架分析 . - 10 - 荷组合的确定 . - 10 - 架假定 . - 10 - 荷计算 . - 10 - 化模型 . - 18 - 直载荷 . - 19 - 平载荷 . - 22 - 第三章 主主梁计算 . - 27 - 度校核 . - 27 - 主梁疲劳强度校核 . - 28 - 梁的稳定性 . - 30 - 度计算 . - 35 - 第四章 副主梁校核 . - 38 - 度校核 . - 38 - 主梁疲劳强度校核 . - 39 - 主梁的稳定性 . - 41 - 度计算 . - 44 - 架拱度 . - 46 - 第五章 端梁校核 . - 48 - 主梁端部耳板设计 . - 48 - 主梁一侧端梁的校核 . - 51 - 致谢 . - 57 - 参考文献 . - 58 - 附录 A . - 59 - 附录 B . - 64 -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要 六梁铸造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大型起重设备,由四根主梁和两根端梁组成。本设计采用偏轨箱型主梁,设计过程中从强度、刚度、稳定性三个方面来计算,对于 作级别的起重机来说还要进行疲劳强度校核,这就和 下工作级别的起重 机的设计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设计时会出现静强度有很大的富余,在计算局部稳定性的时候还要注意局部轮压的作用,这时候需要验算加劲肋的区格验算,很有可能需要再次验算。设计中在满足刚度、强度、稳定性的前提下,探讨了该机型金属结构受力的空间传递分配规律,推导出内力计算公式。本文针对空间桥架内力的传递进行探讨,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得出主、副梁及主、端梁间的传递规律。 关键词 :铸造起重机 ,应力 , 疲劳强度 , 稳定性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V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an of by on 7 6 in of in of to of is to be of is of to of On of is At we is to of in to 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言 本设计为 180/50t 桥式铸造起重机金属结构设计,由于此桥式铸造起重机的起重量大、跨度大、工作级别高,在设计计算时疲劳强度为其首要约束条件。因此在选材时选用稳定性好,对应力集中情况不敏感的 低材料的成本。 为减少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改善受力,同时又方便运输,桥架采用六梁铰接式结构。主、副小车的起重量均偏大,故采用偏轨箱型梁桥架。偏轨箱型梁桥架不仅可减小小车的外形尺寸,同时也增大了起升空间,有利于铸造厂间的应用。 在设计时,本着满足疲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材料。考虑铸造起重机主、副小车之间有一定得高度差,使副小车能自如地从主小车下面通过,故在设计主主梁时采用大截面、薄钢板,从而达到节省材料、重量轻的要求。同时采用大截面又提高了梁的刚度和稳定性。 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偏轨 箱型梁主腹板上侧受局部压应力,将主腹板上侧的板加厚。而其它受力较小的地方则采用较薄的板,以节约材料。 在设计过程中,全部采用国家标准,并借鉴了在实习时所参观的太原重工、大连重工起重同类产品的设计。在结构上进行改进,对桥架的受力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整个设计安全、可靠、节材、耐用,满足了设计要求。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1 - 第一章 总体方案设计 始参数 起重量 Q(主 /副 ) 180/50t 跨度 S 22m 工作级别 升高度 H(主 /副 ) 20/22m 起升速度 V(主 /副 ) 1.4 m/行速度 (主 /副 /大车 ) 36/3.5 m/距 (主 /副 /大车 ) 4080/1850/9800 距 (主 /副 /大车 ) 8700/3000/22000 压 (主 /副 /大车 ) 34500/19640/87600 重机重量 220t 体结构及设计 根据已给参数,此桥式铸造起重机吨位、跨度较大,为减少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改善受力,方便运输,选用六梁铰接式结构。结构框架如图 (1) 图 (1) 料选择及许用应力 根据总体结构,铸造起重机工作级别 重级,工作环境温度较高,设计计算时疲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2 - 劳强度为其首要约束条件,选用 虑起重量较大,主 /副梁均采用偏轨箱型梁。 材料的许用应力及性能常数见表 1、表 2。 表 料许 用应力 板厚 正应力 2/N 剪应力 2/N mm b 16 370 6 370 料性能常数表 弹性模量 E 剪切弹性模量 G 密度 52 1 0 M 47 1 0 M 37850 /kg m 部件尺寸及截面性质 1. 主主梁尺寸 初选高度1111 4 1 7 :=12941571虑大车运行机构安装在主梁内,且主主梁与副主梁的高度差必须满足一定得要求,故将主主梁取为大截面薄钢板的形式,以达到节省材料、重量轻的要求。因此取腹板高度2400h 为了省去走台,对宽型偏轨箱型梁11/ 1 :,主主梁腹板内侧间距取1 2200B 0L=440 上下翼缘板厚度0 18 翼缘板长 2530翼缘板长 2326腹板厚度 1 14 腹板厚度 2 12 下翼缘板外伸部分长 不相同。有轨道一侧上翼缘板外伸长度01 5 2 7 050它翼缘外伸部分长度 1 7 0 18焊缝厚度 ) 取 0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3 - 轨道侧主腹板受局部压应力,应将板加厚,由局部压应力的分布长度,设计离上翼缘板 350一段腹板板厚取为 18 主主梁跨中截面尺寸如图 (2) 图 (2) 2主主梁跨端截面 尺寸 高度2111 2 4 3 6 1 2 1 822 确定主主梁跨端截面尺寸,只需确定其高度2H,取2H=1300端下翼缘板厚度为 18 主主梁跨端截面尺寸如图 (3) 3截面性质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4 - (1) 主主梁跨中 建立如图示的坐标系,计算形心位置 2 3 2 6 1 8 9 2 4 0 0 1 2 1 2 1 8 2 0 5 0 1 4 1 0 4 3 3 5 0 1 8 2 2 4 3 2 5 3 0 1 8 2 4 2 72 3 2 6 1 8 2 4 0 0 1 2 2 0 5 0 1 4 3 5 0 1 8 2 5 3 0 1 8ii =1257 2 4 0 0 1 2 5 6 2 3 2 6 1 8 1 1 6 3 2 5 3 0 1 8 1 2 6 5 2 0 5 0 1 4 2 2 6 9 3 5 0 1 8 2 2 6 92 4 0 0 1 2 2 3 2 6 1 8 2 5 3 0 1 8 2 0 5 0 1 4 3 5 0 1 8ii =1239算弯心位置 2 11212 1 0 2 1 . 3 8 1 0 2 11 2 1 4 心近似地在截面对称形心轴 x 上,其至主腹板中线的距离为 1021 净截面面积 22 5 3 0 2 3 2 6 1 8 2 4 0 0 1 2 2 0 5 0 1 4 3 5 0 1 8 1 5 1 2 0 8A m m 毛 截面面积 20 2 4 1 8 2 2 1 3 5 3 5 1 0 3 4A m m 计算惯性矩 对形心轴 x 的惯性矩 3 3 322332 2 21 0 42 5 3 0 1 8 2 3 2 6 1 8 1 2 2 4 0 02 5 3 0 1 8 1 1 7 0 2 3 2 6 1 8 1 2 5 7 91 2 1 2 1 21 8 3 5 0 1 4 2 0 5 01 2 2 4 0 0 3 9 3 5 0 1 8 9 8 6 2 0 5 0 1 4 2 1 41 2 1 21 . 5 9 0 1 0 对形心轴 y 的惯性矩 3 3 3223322 21 1 41 8 2 3 2 6 1 8 2 5 3 0 2 4 0 0 1 22 3 2 6 1 8 7 6 2 5 3 0 1 8 2 6 2 4 0 01 2 1 2 1 22 0 5 0 1 4 3 5 0 1 81 2 1 2 3 9 5 6 2 0 5 0 1 4 1 0 8 7 5 7 3 5 0 1 8 1 0 3 21 2 1 21 . 2 0 9 1 0 (2) 主主梁跨端截面性质 净截面面积 22 3 2 6 2 5 3 0 1 8 1 2 6 4 1 2 3 5 0 1 8 9 1 4 1 4 1 2 1 6 7 2A m m 毛截面面积 20 2 2 1 3 1 2 8 2 2 8 3 7 0 6 6A m m 建立图示的坐 标系,计算形心位置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5 - 2 3 2 6 1 8 9 2 5 3 0 1 8 1 2 9 1 1 2 6 4 1 2 6 5 0 9 1 4 1 4 4 7 51216723 5 0 1 8 1 1 0 7 6 7 4 . 6 6 7 5 2 5 3 0 1 8 1 2 6 5 2 3 2 6 1 8 1 1 6 3 1 2 6 4 1 2 5 6 9 1 4 1 4 2 2 6 91216723 5 0 1 8 2 2 7 1 1 2 3 6 . 8 6 1 2 3 7 计算惯性矩,对形心轴 x 的惯性矩 3 3 322332 2 21 0 42 5 3 0 1 8 2 3 2 6 1 8 1 2 1 2 6 42 5 3 0 1 8 6 1 6 2 3 2 6 1 8 6 6 61 2 1 2 1 21 4 9 1 4 1 8 3 5 01 2 1 2 6 4 2 5 9 1 4 1 4 2 0 0 1 8 3 5 0 4 3 21 2 1 24 . 0 5 2 1 0 对形心轴 y 的惯性矩 3 3 322332 2 21 0 41 8 2 3 2 6 1 8 2 5 3 0 1 2 6 4 1 21 8 2 3 2 6 7 4 1 8 2 5 3 0 2 8 1 2 6 41 2 1 2 1 29 1 4 1 4 3 5 0 1 81 2 1 1 8 1 9 1 4 1 4 1 0 3 2 3 5 0 1 8 1 0 3 41 2 1 28 . 4 9 7 1 0 二、副主梁尺寸 1. 初选梁高 1111 4 1 7 :=12941571取腹板高度 0 1500h 上下翼缘板厚度 0 16,腹板厚度:主腹板 1 10,副腹板厚度 2 8,副主梁总高 1 0 02 1 5 3 2H h m m 副主梁宽度 000 . 6 0 . 8 9 0 0 1 2 0 0b h m m, 取腹板内侧间距 0 1 1 0 0 4 4 050Lb m m m m 且 1100 1 5103H ,主腹板一侧上翼缘板外伸长度 015 ,取外伸长 121eb ,其余悬伸长大于 的焊缝厚度,取 31eb 。其尺寸如下图 4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6 - 图 (4) 2. 副主梁跨端截面尺寸的确定 确定其高度 2111 1 5 3 2 7 6 622H H m m ,取腹板高度为 800副主梁跨端截面尺寸如图 (5) 图 (5) 3. 截面性质 ( 1) 跨中 建立图示的直角坐标系,求形心位置 净截面面积 21 1 8 0 1 2 7 0 1 6 1 0 8 1 5 0 0 6 6 2 0 0A m m 毛截面面积 20 1 1 0 9 1 5 1 6 1 6 8 1 2 4 4A m m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7 - 1 1 8 0 1 6 8 1 2 7 0 1 6 1 5 2 4 1 0 8 1 5 0 0 7 6 6 7 8 2 . 4 9 7 8 266200m 1 1 8 0 1 6 5 9 0 1 2 7 0 1 6 6 3 5 1 5 0 0 8 3 5 1 5 0 0 1 0 1 1 4 4662006 2 8 . 7 4 6 2 9 计算弯心位置 A 2128 1 1 0 0 5 4 4 9 2 . 8 4 9 31 0 8e m m 弯心距主腹板板厚中线的距离为 493e 计算惯性矩 对形心轴 x 的惯性矩: 3332232 2 1 0 41 2 7 0 1 6 1 1 8 0 1 6 1 0 1 5 0 01 2 7 0 1 6 7 4 2 1 1 8 0 1 6 7 7 41 2 1 2 1 28 1 5 0 01 5 0 0 1 0 1 6 1 5 0 0 8 1 6 2 . 7 5 7 1 012 对形心轴 y 的惯性矩: 3 3 32232 2 1 0 41 5 0 0 1 0 1 5 0 0 8 1 6 1 1 8 01 5 0 0 1 0 5 1 5 1 5 0 0 8 5 9 4 1 1 8 0 1 61 2 1 2 1 21 6 1 2 7 03 9 1 6 1 2 7 0 6 1 . 3 1 6 1 012 2 副主梁跨端截面性质 建立图示的坐标系,求截面形心位置 净截面面积 21 2 7 0 1 1 8 0 1 6 1 0 8 8 0 0 5 3 6 0 0A m m 毛截面面积 20 1 1 0 9 8 1 6 9 0 4 9 4 4A m m 1 1 8 0 1 6 8 1 2 7 0 1 6 8 2 4 8 0 0 8 4 1 6 8 0 0 1 0 4 1 6 4 2 6 . 9 6 4 2 753600m 1 1 8 0 1 6 5 9 0 1 2 7 0 1 6 6 3 5 8 0 0 8 3 5 8 0 0 1 0 1 1 4 4 6 2 3 . 4 8 6 2 453600m 对形心轴 x 的 惯性矩: 3 3 32232 2 9 41 2 7 0 1 6 1 1 8 0 1 6 1 0 8 0 01 2 7 0 1 6 3 9 7 1 1 8 0 1 6 4 1 9 8 0 01 2 1 2 1 28 8 0 01 0 1 1 8 8 0 0 1 1 7 . 2 8 8 1 012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8 - 对形心轴 y 的惯性矩: 3 3 32232 2 9 41 6 1 1 8 0 1 6 1 2 7 0 8 0 0 1 01 6 1 1 8 0 3 4 1 6 1 2 7 0 1 1 8 0 0 1 01 2 1 2 1 28 0 0 85 2 0 8 0 0 8 5 8 9 9 . 3 3 1 012 三、端梁截面尺寸 考虑大车车轮的安装及台车的形状尺寸,端梁内宽取为 600初设截面尺寸如下图 6 图 (6) 形心即对称中心 330x 400y 对形心轴 x 的惯性矩: 33 2 9 46 6 0 1 2 1 0 7 7 66 6 0 1 2 3 9 4 2 2 3 . 2 3 8 1 01 2 1 2xI m m 2 9 47 7 6 1 0 1 2 6 6 07 7 6 1 0 3 0 5 2 1 . 7 3 1 1 01 2 1 2yI m m 净截面面积 26 6 0 1 2 2 7 7 6 1 0 2 3 1 3 6 0A m m 毛截面面积 20 6 1 0 7 8 8 4 8 0 6 8 0A m m 四、各截面尺寸及性质汇总表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9 - 3 412图 (7) 尺寸汇总表 单位: 2 3 4 a b c h 主主梁 跨中 18 18 14 12 2530 2326 2200 2400 跨端 18 18 14 12 2530 2326 2200 1264 副主梁 跨中 16 16 10 8 1270 1180 1100 1500 跨端 16 16 10 8 1270 1180 1100 800 端梁 12 12 10 10 660 660 600 776 截面性质汇总表 1.4 x y 净面积 毛面积 主主梁 跨中 1239 1257 0 0 151208 5351034 跨端 1237 675 0 0 121672 2837066 副主梁 跨中 629 782 0 0 66200 1681244 跨端 624 427 0 0 53600 904944 端梁 330 400 0 0 31360 480680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10 - 第二章 桥架分析 荷组合的确定 一、动力效应系数的计算 1起升冲击系数1对桥式铸造起重机 1 2起升动载系数2主主梁 2 2 m i n 2 4 . 51 . 1 5 0 . 5 1 1 . 1 8 860 副主梁 2 2 m i n 2 1 1 . 41 . 1 5 0 . 5 1 1 . 2 4 760 3运行冲击系数 4 7 3 . 51 . 1 0 . 0 5 8 1 . 1 0 . 0 5 8 1 1 . 1 7 160 h 为轨道街头处两轨面得高度差 1h ,根据工作级别,动载荷用载荷组合 进行计算,应用运行冲击系数4。 架假定 为了简化六梁铰结桥架的计算,特作如下假定: 1 根据起重机的实际工作情况,以主、副小车一起工作为最不利载荷工况。 2 主主梁、副主梁的端部与端梁在同一水平面内。 3 由于端梁用铰接分成 5 段,故副主梁的垂直载荷对相互间受力分析互不影响。 4 将端梁结构看作多跨静定梁,主主梁受力作为基本结构对副主梁无影响;副主梁受力作为附属部分对主主 梁有影响。 5 计算副主梁水平载荷时,将铰接点看成刚性连接。 荷计算 1主主梁自重 1 . 2 7 8 5 0 0 . 1 5 1 2 0 8 9 . 8 1 1 3 9 7 3 /qF k A g N m 由 设 计 给 出 的 主 小 车 轮 压34500用车轮材料 轮直径 600,轨道型号 用值38700轨道型号 得轨道理论重量 1 1 8 . 1 0 /gm k g m,主小车轨道重量 1 1 8 . 1 0 9 . 8 1 1 1 5 8 . 5 6 /m g N m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11 - 栏杆等重量 1 0 0 9 . 8 1 9 8 1 /m g N m 主梁的均布载荷 1 3 9 7 3 1 1 5 8 . 5 6 9 8 1 1 6 1 1 2 . 5 6 /q q g F F N m 2主小车布置,两侧起升机构对称布置,重心位于对称中心。 吊具质量 0 0 . 0 5 0 . 0 5 1 8 0 9Qm m t 起升载荷 30 1 8 0 9 9 . 8 1 1 0 1 8 5 4 0 9 0m m g N 小车重量 30 . 3 5 1 8 0 1 0 9 . 8 1 6 1 8 0 3 0G x xP m g N 因主小车吨位较大,采用台车形式八个车轮,可求实际主小车满载时的静轮压 12 / 8 3 0 9 0 1 5Q G P P N 一根主主梁上14 1 2 3 6 0 6 0P P N空载小车轮压 312 9 1 0 9 . 8 1 6 1 8 0 3 0 / 8 8 8 2 9 0P P N 3惯性载荷 一根主主梁上小车惯性力 主 小 车 上 主 动 轮 占 一 半 , 按 主 动 车 轮 打 滑 条 件 确 定 主 小 车 的 惯 性 力 0 20 . 1 4 1 2 3 6 0 6 0 8 6 5 2 44xg 大车起、制动产生的惯性力 000 . 1 4 2 4 7 2 1 2 0 0 . 1 3 4 6 1 00 . 1 4 1 6 1 1 2 . 5 6 0 . 1 2 2 5 . 6 /H Q G P N 4偏斜运行侧向力 一根主主梁的重量为 1 3 9 7 3 2 2 3 0 7 4 0 6 S N 主主梁跨端焊 接上两块耳板,与副主梁端梁连接,在计算时,按假想端梁截面进行计算。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12 - 图 (8) 与主主梁连接的端梁部分(将超出轨距的一部分所假想而成的端梁截面尺寸) 其截面尺寸如下 形心 330x 632y 对形 心轴 x 的惯性矩: 33 2 9 46 6 0 1 2 1 0 1 2 4 06 6 0 1 2 6 2 6 2 2 9 . 3 8 5 1 01 2 1 2xI m m 对形心轴 y 的惯性矩: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13 - 33 2 9 41 2 4 0 1 0 1 2 6 6 01 2 4 0 1 0 3 0 5 2 2 2 . 8 8 2 1 01 2 1 2yI m m 端梁净截面积 26 6 0 1 2 2 1 2 4 0 1 0 2 4 0 6 4 0A m m 端梁毛截面积 20 6 1 0 1 2 5 2 7 6 3 7 2 0A m m 一根端梁单位长度重量 1 1 . 1 7 8 5 0 0 . 0 4 0 6 4 9 . 8 1 3 4 4 2 . 6 /qF k A g N m 一组大车运行机构重量 1 3 0 0 9 . 8 1 1 2 7 5 3G j jP m g N 司机室及其电气设备的重量 4 0 0 0 9 . 8 1 3 9 2 4 0G s sP m g N 主主梁侧假想端梁重 10 3 4 4 2 . 6 2 . 2 7 1 . 1 9 1 1 9 1 1 . 4G d s N (1) 满载小车在主主梁跨中 左侧端梁总静轮压由下图 (12)计算 买文档送全套 纸 Q 号交流 414951605 - 14 - 21 11 2221 1 2 . 82 4 7 2 1 2 0 2 3 0 7 4 0 6 3 9 2 4 0 1 1 2 7 5 3 1 1 9 1 1 . 4 1 5 8 2 1 4 52 2 2 2R Q G x G G s G P P P 由 22 2 59 查图 3 ,侧向力为 1111 1 5 8 2 1 4 5 0 . 0 7 5 5 3 7 522 N 2 满载小车在主主梁左端极限位置 左侧端梁总静轮压为 22 1 221 2 . 82 4 7 2 1 2 0 0 . 9 0 9 2 3 0 7 4 0 6 3 9 2 4 0 1 1 2 7 5 3 1 1 9 1 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