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我们应该站在哪里.docx_第1页
课堂上我们应该站在哪里.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上,我们该站在哪里课堂的格局大多是这样的:老师站在三尺讲台,或侃侃而谈,或奋笔疾书;孩子们端坐在下面,或静心凝神仔细聆听,或放纵思想的野马任意驰骋,或昏昏欲睡强力支撑 且不论老师的话语能不能很均衡地传送到每个孩子的耳中,也不论前排和后排学生听课效率的差异性,单是老师这样的站姿,就会增大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双方各自扮演角色,互不干涉,也很难谈得上互动、交流和融合。 讲台和座位之间的距离,或许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没有情感沟通与碰撞的课堂是苍白的、空荡的、低效的。 也看过老师,走下讲台,站在第一排的前面,你会发现,孩子们立马会精神些。有时问题也来了,很多老师习惯性地站在某一个位置,侧身对着部分同学,背后的学生渐渐得失去了目光的关注,时间一长,那些孩子们就会懈怠了,讲小话、做点小动作是不可避免的。 也有老师,会偏向于自己喜欢的或者厌恶的学生,整堂课的很多时间靠近某些孩子。若过多关注优秀的孩子,自然会激发这些孩子的学习热情,但结果往往是被忽略的孩子心生怨恨。若总是死盯着调皮的孩子,陷入“巷战”,孩子逆反的眼神只会让老师心烦意乱,老师的精力会大打折扣,自然谈不上什么好的教学效果。 那老师到底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 仔细观察一下教室,我们就知道了,可供我们站立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讲台,每一个孩子的座位前后,还有座位之间的过道。一节课,老师的空间应该是广阔的,广阔到可以关注每一个孩子。老师的站姿应该是动态的,随着课堂的节奏有目的的移动,或徐或疾,或立或蹲。老师姿态的丰富,或许预示着课堂交融的丰富,情感关注的丰富。 泰戈尔说:“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有经验的老师,总会下意识地站在合适的“点”上能够尽可能地关注更多孩子的站立点。我愿意相信,那是一个充满智慧情感丰盈的老师,是最好的位置选择眷顾了他。于是,老师可以从容地面对孩子们:文静矜持的孩子,你可以离他稍远点;思维活跃的孩子,你可以靠近点;内向沉默的孩子,你的目光多关注点,微笑着交流;调皮张扬的孩子,你可以轻轻地抓着他的手,拍拍,他会安静些。 关注课堂里,孩子们发出的最有智慧火花的声音,我们可以快步向前,分享孩子收获的喜悦。我们还要关注课堂角落里羞涩的沉默者,若发现这些孩子眼里亮亮的,其实,是在暗示我们,给孩子一次表现的机会,这时我们千万别错过,别吝啬我们的脚步,靠近,微笑,孩子会给我们最好的情感奉献。 慢慢地,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的位置,应该站在孩子的动情点上。说到底,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需求与认可的过程。站在学生身边,用最真诚的目光温暖每一个少年的心灵,用最开放的姿态感染每一个生命的情怀。 喜欢张丽钧的一句话:每一阵风都可能成为花朵绽放或凋萎的理由。一个不经意的否定,可以击毙生命初始的尊严;一个被怜惜的缺点,可以升华为傲视群芳的旖旎。让我们的孩子尝到灵魂受宠的滋味吧记住,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