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山界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自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热爱长征的革命传统。一、自主学习1、整体感知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答: _2、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答:_3、体会本文结构是怎样安排,根据总结语句,找对文中对应的小节(1)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_节。(2)翻越老山界的经过。_节至_节 其中(2节-10节)写的内容是:_ 红军翻越老山界从 _节至_节 (3)写作者的感受是_节。4、找出登山过程中的三处景物描写部分。 (1)(2)(3)【合作探究】1、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体现在哪几方面?根据文意的概括,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答: 走路难:_ 睡觉难:_ 吃饭难:_ 处境难:_2、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答:面对走路难:_ 面对睡觉难:_ 面对吃饭难:_ 面对处境难:_ 表现了红军战士:_精神。3、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与瑶民大嫂的攀谈,作用是什么?_【课堂检测】(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点缀( ) 呜咽( ) 酣然入梦( )咀嚼( ) 盛饭( ) 落得很远(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从句中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空缺的横线上。她拿出仅有的_(A一点,B一袋,C一碗)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_ (A害怕,B担心,C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_ (A凭着,B鼓着,C靠着)勇气前进。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_ (A沉重,B笨重,C繁重)的队伍战胜了。 3、选出与黑体含义相同的词所在的句子。准会疼死人。( )A不准他来。 B钟走得不准。C以此为准。 D这几道题十分钟准能做好。我已经落得很远了。A反而落个不是。 B这里落了两个字。 C谁也不愿落在后面。 D他们两个落伍了。4、下列语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败的关键。 B. 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使他的大学学习生活很轻松。 C.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D. 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5、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下层官兵不愿意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老山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复述课文内容。2、细读品味文中体会优美的语言。【合作探究】1.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情?她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_2.红军翻越老山界,本来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可文中的许多景物描写却十分优美,表达的感情也非常细腻,请找出登山过程中的三处景物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1)夜晚翻山的部分,细品第13段景物描写: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是指什么?_、品味这一奇观你读出什么(景物描写的作用)?_、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_(2)半夜露宿山上的部分。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 ),(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在之字拐的路上,红军战士为什么非要一步一步地才能上去,而不能三步并作两步?答:_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这两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山势?这样写能表现红军的什么精神?答:.将下列四个句子的序号,按原文顺序依次填在文中的括号内。A像波涛在澎湃 B。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C像山泉在呜咽 D。像春蚕在咀嚼桑叶文中写了除此以外,就是寂静后,又描写了复杂的声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是作者的想象和夸张。 B.是红军战士的幻觉。C.用复杂的声响反衬山间深夜的寂静。 D.前后矛盾。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这一段的?_全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夜是寂静的,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样的描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3)、下山部分,第32段景物描写: 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景物的特点是什么?_、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_3.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意义。(1)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抢形象地表现了_。(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鼓着勇气含有_精神。(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叹息:_(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一个坚强的意志是_灌输的意思,_4.小结:文章写作特点。(1)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来安排层次。(2)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思想。(3)语言朴实而优美,凝练而细腻。(4)全文饱含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课外作业】(1).背诵文中的优美语段。 (2).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这篇课文既说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正是以声写静。恰恰因为静极了,才听到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用二三百字写出来,尝试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_【拓展延伸】 1.本文主要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事情,但在开篇却用近1/6的笔墨叙写在瑶民家休息的情况。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布局安排?这一部分内容又与表现红军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提示: 红军在长征中,一路行军,一路宣传,深受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此外还打听出了有关老山界的一些情况,这样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另外可引导学生结合瑶民从惊惶躲怕到后来哭诉的转变,以及在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的做法,体会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关心和保护人民利益的军队和军民鱼水一家的深厚感情。应该说,这支军队的性质、宗旨,加上文章着意表现的政治部同志们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乃是红军之所以具有这种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的根源。由此,我们对老山界一文有了更全面、也更深刻的认识:本文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其根源。2.关于作者:陆定一,长征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后曾任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本文是一篇回忆录,真实地记叙了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 3.课文背景资料: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经过14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合同范本
- 2025物业管理劳动合同样本
- 锅炉安全考试题
- 商务英语知识考试题
- 2025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合作协议
- 电工证考试监考试题
- 政务国际合作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果胶纤维粉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中外合作贸易合同
- 地热能利用工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GB/T 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 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 医疗机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二年级奥数《走迷宫》
- 管道施工安全检查表
- 云南省雨露计划改革试点资金补助申请表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 项目试运行上线确认单模板
-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班 他们班》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