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文通练二特色人物之治国良相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太祖即位,端知浚仪县,同判定州。端为政清简,远人便之。十年,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秦王廷美尹京,会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奏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恳请从行。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先是,寇准为参知政事,端既为相,虑己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遂用其策。其母后终老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太宗不豫,真宗为皇太子,端日与太子问起居。及疾大渐,内侍王继恩忌太子英明,阴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谋立故楚王元佐。太宗崩,李皇后命继恩召端,端知有变,锁继恩于阁内,使人守之而入,皇后曰:“宫车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如何?”端曰:“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邪?”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节选自宋史吕端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B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C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D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上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多有异议”语意相连,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详酌”是“吕端”的谓语,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D。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押班”指朝会领班,起于唐;宋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B“纳款”指向敌人投降归顺;纳款请命,意为投降朝廷并请求归附。C“起居”指每五日群臣随宰相入见皇帝,其制始于唐,宋沿袭之。D“晏”指迟;“宫车晏驾”,宫车迟出之意,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答案C解析“其制始于唐”错,应是“始于后唐明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端为政清正简要,颇得民心。他在蔡州担任知州时,因为政绩良好,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希望吕端能留任。B吕端为相持重,颇识大体。他先当上宰相,担心寇准心中不满,奏请皇上同意寇准参与执掌宰相事务。C吕端察事以微,思虑深远。太宗本想杀死李继迁的母亲,吕端知晓后,劝谏太宗不杀她且善养她,后来因此成功招降了李继迁。D吕端行事果断,大事审慎。太宗驾崩,吕端感觉不对,当即关押继恩;真宗垂帘接见大臣,吕端确认是真宗本人,才率众跪拜。答案C解析“后来因此成功招降了李继迁”错,原文说“其母后终老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招降的是李继迁的儿子。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王地处亲贤,当表奏扈从。译文:_(2)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坚其叛心尔。译文:_答案(1)皇上不顾风雨辛苦奔波,慰问百姓,讨伐罪人,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上表奏请随从护驾。(得分点:“栉风沐雨”“吊”“处”“扈从”)(2)做大事的人是不会顾及他的亲属的,何况李继迁这种叛逆的人呢?陛下今日杀掉她,明天可以抓到李继迁吗?如果事情不是这样,白白地让他坚定反叛之心罢了。(得分点:“举”“亲”“然”“徒”“坚”)参考译文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太祖即位之后,吕端管理浚仪县,同判定州。吕端治理政务清正简约,远处的人也感觉到便宜。十年,出京管理蔡州,因为善于管理政事,官吏百姓排着队上奏请求朝廷让他留下来。时逢秦王赵廷美担任京城的府尹,太宗征讨河东,赵廷美将可能接到留守京城的命令,吕端对赵廷美说:“皇上不顾风雨辛苦奔波,慰问百姓,讨伐罪人,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上表奏请随从护驾。如果主持留守事务,是不合适的。”赵廷美因此恳请跟从随行。太宗想任命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拿定主意要任命吕端为相。在这之前,寇准担任参知政事。吕端做了宰相后,他考虑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他内心不平,就奏请参知政事和宰相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主持朝政,一起登政事堂,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一般同事上朝奏对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一天,宫内传出皇帝的手书,命令说:“从今以后中书省的事务必须经过吕端详细斟酌,才能上奏皇帝。”吕端更加谦让不敢承当。当初,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说捉住了李的母亲。此时太宗想处死李母,因为寇准任枢密副使,便单独召见,跟他商量此事。寇准回去时,经过宰相办公之处,吕端猜想是商议大事,便邀他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不必参与知晓。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不能不知道。”寇准就告诉了事情的原委。吕端说:“怎么处理这件事?”寇准说:“想要在保安军北门外将李母斩首,以此来惩戒凶贼逆臣。”吕端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可真不是合适的办法。希望您暂缓办理,我将再去上奏。”进了朝堂,他就说:“从前项羽抓住了太公(刘邦之父),想要烹煮他,高祖说:(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羹。做大事的人是不会顾及他的亲属的,何况李继迁这种叛逆的人呢?陛下今日杀掉她,明天可以抓到李继迁吗?如果事情不是这样,白白地让他坚定反叛之心罢了。”太宗说:“那怎么办呢?”吕端说:“依照臣的愚见,应当在延州安置李母,让人优厚地服侍她,以便招降李继迁。即使不能立即招降他,最终可以牵住他的心,而他母亲的生死又掌握在我们手里。”太宗拍着大腿,连连称好,并说:“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就采用了他的计策。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死了,李继迁的儿子终于投诚,这是吕端的功绩啊。宋太宗身体不好,宋真宗当时是皇太子,吕端每天都和太子一起入朝面圣。等到宋太宗的病情加剧,内侍王继恩畏惧皇太子的英明,私下里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计划立先前的楚王元佐。宋太宗驾崩,李皇后让继恩把吕端叫来,吕端感觉不对,于是就把继恩锁在阁内,让人看着他然后才去见李皇后。皇后说:“皇帝已经晏驾,应立皇长子为继任皇帝,这是顺应天意的,(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吧?”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天这种状况,现在皇帝才弃天下而去,怎么能急着违抗先皇遗命呢?”宋真宗登基后,垂帘引见诸位大臣,吕端请求皇上卷帘,走上前去仔细查看,然后走下台阶,率领群臣跪拜并高呼万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课吏治,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垍为学士时,引李绛、崔群与同列。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五年,暴风痹,帝怅惜,居三月,卒,赠太子太傅。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新唐书裴垍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B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C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D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答案A解析句中“拔擢”是“升职”意,同义词复用,不要断开,排除B、D两项。“贤良”作“善任”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A。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策”指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是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B“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C“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从文中看,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D“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故又被称为“杜拾遗”。答案C解析“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错,唐玄宗始以宦民为监军。中唐以后,出现监军镇,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或宦官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能坚守正道,考核官员时注重才能政绩。B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C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宪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D裴垍选贤用能,贬抑庸劣。不管是任翰林学士还是担任宰相,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地方官员,他则另选官员替代。答案B解析“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错,原文为“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选项张冠李戴。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译文:_(2)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译文:_答案(1)我被流放到远方,经历十多年才能辅佐皇帝(担任宰相),近来被推举上来的人物,很少有我结交认识的。(得分点:“落魄”“更”“始”“相”“接识”)(2)裴垍唯独指责严休复说:“你和他们两个孜孜不倦地进言的人很不同啊!”严休复非常羞惭。(得分点:“独”“让”“异”“大惭”)参考译文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裴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科。贞元年间,制举贤良极谏,对策得第一,因此被任命为美原县尉。调任考功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裴垍主持考核词判,裴垍坚守正道不接受请托,主持考核时都专注于(考核)真才实学。宪宗元和初年,召入翰林院担任学士,又升任中书舍人。李吉甫从翰林学士职位授以宰相时,感动得流泪了。他对裴垍说:“我被流放到远方,经历十多年才能辅佐皇帝(担任宰相),近来被推举上来的人物,很少有我结交认识的;而且宰相的职责,应当是举荐贤良任用能干的人才。您仔细甄别(或善于甄别),(请您)对我说一说。”裴垍拿起笔来上书列出三十多人。李吉甫把这些人推荐给朝廷,当时人们纷纷称赞李吉甫知人善任。元和三年秋,李吉甫出京镇守淮南,朝廷于是让裴垍代李吉甫的职位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裴垍虽然年少,却通晓时事,严格遵守法度,即使权贵大官,前来见他都不敢用私事求他。裴垍最初担任翰林学士之职时,正是宪宗皇帝刚刚平定蜀地的战乱的时候,宪宗皇帝励精图治,专心理政,机密事务,全都交给裴垍办理。裴垍主持朝政以后,他整顿法度,请求惩治不法行为,考核官员们的政绩,都被皇上欣然采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被监军许遂振诬陷,皇帝下诏让他担任闲散官职。裴垍说:“因为一个宦官而得罪朝廷重臣,这样不可以!”请求授予他吏部侍郎一职。严绶担任太原太守,那里的政务全部由监军李辅光处理,裴垍弹劾严绶懦弱无能,让李鄘代替他。建中年初定两税法,整顿规定固定的赋税,但是实物更贵重,钱币反而轻贱;后来货币与实物的轻重相反,百姓的支出比最初增加了一倍,以往的赋税更加严苛,平民百姓又陷入困境。等到裴垍做宰相后,他上奏朝廷禁止这件事,从此百姓稍微得到休息(或稍微安定)。当初裴垍在中书省时,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都得到升迁,到他们来拜谢裴垍时,裴垍唯独指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十堰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房屋租赁合同书
- 2025建筑工程材料供应合同
- 2025企业单位的无薪休假合同模板
- 2025绿化工程劳务承包合同合同范本
- 高校护理专业介绍
- 野生动物传染病检疫学
- 2025年导管室试题及答案
- 【FastData】2023年中国旅游业复苏趋势报告6410mb
-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总结模版
-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 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 制冷空调管件的焊接与质量控制
- 公路工程工作总结范文
- DB11 2075-2022 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规程
- 课件:第七章 社会工作项目结项(《社会工作项目策划与评估》课程)
- 大型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知识资料培训课件
- 陕旅版六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V
- 中债收益率曲线和中债估值的编制与应用课件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五课件
- 《井冈翠竹》完整版课件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