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曲 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题荟萃 20102010 年高考题年高考题 10 年上海秋季卷 四 阅读下面的散曲 完成第 14 一 16 题 8 分 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 把酒观多稼 霹雳 弦声斗高下 笑喧哗 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 西山爽 气 不羡日夕佳 霹雳 琴名 14 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2 分 15 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 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 社坛烟淡散林鸦 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 山如画 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 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 本曲用词清新高雅 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 不羡日夕佳 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分 2009 年高考题 09 年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曲词 回答问题 问秦淮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 破纸迎风 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 何处笙萧 罢灯船端阳不闹 收酒旗重九 无聊 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 1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答案答案 借代 反问 解析解析 粉黛 借指歌伎 笙箫 代指箫声 均属借代 何处笙箫 自然是反问 粉黛 在课 文中有注释 借指歌伎 即使没看课文注释也应该知道属借代 因为在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类似 的情况还不在少数 与 粉黛 类似的有 柳毅传 娥眉 不舒 中的 娥眉 课文也有注释 代指漂亮女子 其它有 红颜 倾国 等都是代美女 与 笙箫 类似的有 丝竹 胡琴 羌笛 大诗句中常代音乐 2 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 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 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答案 通过 白鸟 绿水 嫩黄花 新红叶 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 飘飘 滔滔 有 些蝶飞 无个人瞧 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解析解析 折桂令 问秦淮 出自孔尚任的 哀江南 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 教材所选的七支曲 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 由远而近 从城郊写到孝陵 从故宫写到秦淮 从板桥写到 旧院 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 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 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 国的无限哀思 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 而试题材料选自第四支曲子 折桂令 写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的 所见所感 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 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第一问 黄花 指菊花 红叶 是树叶经秋霜染成 再看有 嫩 新 的暗示 所以应该是写的初 秋景象 第二问 飘飘 滔滔 有些蝶飞 无个人瞧 写出了江山依旧 人事不存 黄花 红叶无人赏 的冷清寂寞 既然是重访 对比以前灯红酒绿 游人如织的秦淮河 歌唱者自然会心生昔盛今衰的感慨 备考意见 诗歌鉴赏材料像今年这样直接出自高中语文教材的情况 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虽然如此 但 得分不一定就让人满意 特别是第二个小题 反过来看 今年诗歌鉴赏所设的问题 与第三册诗歌单元 教学内容关联度极大 这说明重视文本教学的重要性 比如 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 一句 问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想一想 这与学过的姜夔 扬州慢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是多么相似 这正验证了 考题出于课外 知识来 源课内 附赏析 附赏析 折桂令 一曲写苏昆生重访秦淮 秦淮河横贯南京市 河两岸为景胜 繁华之地 但现在苏昆生见到 的是一片残败 破纸迎风 坏槛当潮 两句 以声音衬寂寥 窗户上 破纸迎风瑟瑟作响 朽门外 潮水 拍打空城阵阵传来 这风声 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 一片萧条冷落 接着 作者将人物和节 日情况作今昔对比 突出今日秦淮河无人无乐无节日佳庆的空寂 过去 这里游人如织 佳 丽云集 舞榭歌台 笙箫彻夜 河中 彩楫画肪闹端阳 岸上 酒旗耸立庆重九 作者用富 有特征性的 粉黛 笙箫 灯船 酒旗 写尽了昔日秦淮河畔繁华竟逐的景 象 而现在 歌女逃散 丝竹不闻 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 即使适逢节日 也是 端阳不闹 重九无聊 端阳 重九 代麦了南方的重大节日 不闹 无聊 突出了一片冷落凄清 不闹 从环境气氛说 虽是佳节 却无热烈欢悦的氛围 无聊 从情绪说 写出人们没有兴致 无心无绪的委顿精神状态 节日尚且如此 平日就 更可想而知了 作者把人民的亡国哀痛心理 挖掘得多么深 表达得多么活啊 秦淮河舞歇 歌罢 亦大有与南明王朝笙歌旖旎 舞榭歌台相对照的意味 在对比中 加深人们的兴亡感 触 今昔对比后 白鸟飘飘 四句的自然景象描写 进一步开拓意境 小鸟在白云端自由 飞翔 秦淮河绿水滔滔 河岸红叶似火 黄花初绽 蝴蝶飞逐 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 机 这繁茂 永恒的自然界与萧条没落的秦淮社会形成了强烈对照 在艺术的对照中 深化 了主题 的表达 2008 年高考题 1 08 四川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 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 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 秧 肥数顷田 床边 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 钞几联清清杜甫篇 注 吴西逸 生平不详 曾当过小官 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趱 赶快 苫 用草覆盖 1 从归隐角度看 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 请简要分析 答 2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试作赏析 答 答案答案 1 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 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 叹 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 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 其中又分为两层 留下 句至 秧肥 句为第一层 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 床边 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 写归隐后 的精神生活 2 对偶 如 秋月 句对 春花 句等 比喻 如将 人情 比作 云 风景 比为 箭 等 夸张 将 风景 比为 箭 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解析解析 要分析此曲的层次 须细读作品 看写了哪些内容 从中理出作者的思路 开头两句写春花秋 月 杜鹃归雁 三 四句写由此而生的感慨 岁月如箭 人情似云 以下各句则写想像中的隐居生 活 耕种居住 诵读诗文 对修辞手法的赏析 要落实到具体句子 并分析其作用 2 08 辽宁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周德清 1277 1365 号挺斋 高安 今属江西 人 淀 即蓝靛 蓝色染料 1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 2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 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 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答案 1 比喻 如将长江比作白练 将江帆比作疾箭 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 将天上一字排开的 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对偶 如一 二两句对偶 三 四两句对偶 五 六两句对偶等 比拟 如说 新月 学 扇 2 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 二两句写长江万里 远山重重 写的是大处 远景 三 四两句写江上轻 帆 山泉飞流 写的是个体 近景 五 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 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 二两句侧重写江 山的雄伟 是静态的 三 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 山泉 的飞流 是动态的 解析解析 散曲前两句写远景 故能放眼 万里 远山看似 数点 而又紧扣秋景 故秋江澄澈 静如 白练 秋山苍翠 青如蓝靛 三 四两句写近景 俯视江上轻帆 仰视庐山飞泉 大江宽阔浩瀚 故 江帆显得如几片苇叶 惟其轻灵 故疾如飞箭 庐山巍峨高耸 故瀑泉仿佛千尺银河落地 惟因陡峭 故飞如闪电 五 六两句写云和月明灭之变 又是整个画面的背景 傍晚 天空云气飘浮 旋又凝聚 渐变成露气 笼罩在江面低空 这是暗 晚霞在天边消失 初月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仿佛是一把半 圆形的团扇 这是明 结句写北塞鸿雁到来 点明秋季时令 使人想到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 天一色 的苍莽雄浑境界 2005 2007 年高考题 1 06 上海 阅读下面的小令 完成后面的问题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 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 吴宫蔓草 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 藏书万卷 投老村家 山 中何事 松花酿酒 春水煎茶 黄钟 是这首小令的曲调 人月圆 是 答案答案 曲牌名 解析解析 黄钟 为小令的曲调 人月圆 为小令的曲牌 山中书事 为小令的题目 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 作品语言委婉 结构严谨 虚实结合 意境阔大 余韵耐人寻味 B 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 孔林 吴宫 楚庙 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 末尾紧扣 山中何事 的疑问作答 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A 项 委婉 错 C 项用意分析错 D 项 舒适生活 错 诗眼倦天涯 中的 倦 字用得好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答案答案 倦 字既包括了作者风尘奔波之苦 落拓不遇之怨 世态炎凉之酸 又为后文归隐山村 诗 酒自娱作了伏笔 解析解析 对诗词曲作品的赏析 最终要落脚到某些词语上 对词语的赏析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体会词语使用的好处 分析 倦 的好处 首先分析 倦 表现出的作者的情感 再分 析词语在整首曲中表达的感情 2 06 浙江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 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 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 寻不 得也么哥 却原来侬 家鹦鹉洲 边住 注 侬 我 鹦鹉洲 此处为 渔父居处 的代称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 其中 意象体现出湿润柔美的特征 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答 答案答案 流水 白云 点明渔父 隐士 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 远离红尘的 世外桃源 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 自豪 之情 写出渔父 隐士 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解析解析 中紧紧抓住 温润柔美 和 飘逸渺远 框定前四句 沿特点找意象 中要明白是借 景抒情的写法 要从景物中分析作者的感情 还要调动学过的知识来理解 评注评注 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E 级 该题的难点就在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答 掌 握鉴赏技巧 明白解题规律 应该是重点 3 05 上海春招 阅读下面的元曲 完成第 1 3 题 小桃红 江岸水灯 元 盍西村 万家灯火闹春桥 十里光相照 舞凤翔鸾势绝妙 可怜宵 波间涌出蓬莱岛 香烟乱飘 笙歌喧闹 飞上玉楼 腰 作品描写的是传统节日 的盛况 作品中 涌 乱 飞 等词颇可品味 选择其一进行赏析 答 就作品中的画线句展开想像 作两段场景描写 80 字左右 答 答案答案 元宵 如 涌 首先将灯光比喻为 波 花灯层出不穷 就像 涌动 的美景 飞 字将无形之声 形象化 写出一派热闹的景象 如 万家灯火 十里江岸 华丽明亮 水上浮灯 五光十色 船上花灯 龙飞凤舞 灯火倒映 江中 随 着水波闪动变幻 江岸水上 交相辉映 美丽可爱的元宵之夜啊 灯船在水上闪现 巡游 使人如 入蓬莱仙 境 香烟缭绕弥溢 笙歌喧闹震天 整座城市如在祥云之中 真是如幻如梦的世界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推断 从诗歌的题目 江岸水灯 和句子 万家灯火闹春桥 可怜宵 可以推断 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词语的赏析 试题所选的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 要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阐明 本题查考理解和想像能力 是对文意的个性化表达 是一个创新的题目 突出重点词语 如 灯火 闹 桥 想像合理 描写生动流畅 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 20102010 年联考题年联考题 20102010 年年 6 6 月更新月更新 1 湖北省八市 2010 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合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折桂令 微雪 无名氏 朔风寒吹下银沙 蠹砌穿帘 拂柳惊鸦 轻若鹅毛 娇如柳絮 瘦似梨花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 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 数片琼葩 点缀槎丫 孟浩然容易寻梅 陶学 士 不够烹茶 注 槎丫 树木枝杈歧出貌 陶学士即陶谷 五代时名士 性好茶事 曾得党太尉 党 进 姬 命掬雪水烹茶 并戏之日 党家应不识此 姬日 彼粗人 安知此 但能于销金帐中 浅斟低唱 饮羊羔酒耳 哪有这种风味 后 陶学士 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 1 作者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下雪的情趣 请从这一角度赏析 蠹砌穿帘 拂柳惊鸦 2 这首元曲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作简要概括 答案答案 1 运用比喻 拟人 写细小的雪子撒落在台阶 就好像蛀虫蛀蚀过一样 在寒冷的北风中 雪子穿进屋帘 雪子飘过柳枝惊动了树上的乌鸦 描写生动 细腻 表现了作者宁静闲适的情趣 答对雪景的喜爱之情也算对 2 对贫苦百姓的怜悯和农家丰收的喜悦 对雪景的喜爱 安贫守己的怡然自得 对风雅 之士的 调侃 2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2010 届高三高考模拟 阅读下面的曲词 回答问题 中吕 朝天子 客况 宋方壶 雨潇潇一帘风劲 昏惨惨半点灯明 地炉无火拨残垦 薄设设衾剩铁 孤另另枕如冰 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1 中吕 朝天子客况 中 客况 是这首元曲的标题 中吕 和 朝天子 分别是这首元 曲的 和 2 作者不说 半点灯明昏惨惨 而说 昏惨惨半点灯明 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 薄设设衾剩铁 孤另另枕如冰 二句 虽未出现思乡 思亲的字眼 但思乡思亲之情却浸透在 字里行 间 请简要分析 答案答案 1 宫调 曲牌 2 通过语序倒装 强化了 半点灯明 的昏暗情景 或答能与上句构成押韵 或构成对仗也可 3 明写了诗人在旅店中伶仃影只 衾冷胜铁 枕冷如冰的凄寒苦楚 暗写了在家中与亲人合衾共 枕体温 心暖的想念 20102010 年年 5 5 月更新月更新 1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2010 届高三三诊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式 故国一千里 孤帆数日程 倚篷窗自叹飘泊命 城头鼓声 江心浪声 山顶钟声 一夜梦难成 三处愁相并 注 汤式 生卒年不详 宁波 今属浙江 人 元末曾补本县吏 后落魄江湖间 明成祖朱棣时曾 为文学侍从 1 找出这首元曲的诗眼 并阐释其具体含意 2 简要赏析曲中 城头鼓声 江心浪声 山顶钟声 三句 答案答案 1 愁 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 流离飘泊的失意怅惘 愁苦也可 之情 2 这三名胜由近及远的写出了黑夜中传来的种种声意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格 句式整齐 节奏鲜 明 以动衬静 渲染了作才此时长夜难眠的孤寂 深化了作者漂泊的慨叹 愁苦 愁思亦可 2 辽宁省锦州市 2010 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 完成问题 前调 阊门 夜泊 陈所闻 风雨萧然 寒入姑苏夜泊船 市喧才寂 潮汐还生 钟韵俄传 乌啼不管旅愁牵 梦回偏怪家山远 摇落江天 喜的是蓬窗曙色 透来一线 注释 阊门 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1 作者在曲的前大半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全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 这首散曲写夜泊 写钟声 写乌啼 意境与唐代张继的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有 相似之 处 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案答案 1 这首曲借风雨夜泊 潮汐钟韵营造了萧索 清寒 冷寂的氛围 诗人表达的感情是 羁 旅之愁 及行人见到曙色的喜悦之情 2 内容上 张继诗写的是半夜不眠 这首曲写的是从入夜到拂晓似乎都难以入眠 时间跨度长 手法上 张继诗纯写羁旅愁怀 此曲结尾以喜悦反衬夜来的愁闷孤寂 有振起全篇之势 3 2010 年上海市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元曲 完成问题 山坡羊 长安怀古 赵善庆 骊山横岫 渭河环秀 山河百二还如旧 狐兔悲 草木秋 秦宫隋苑徒遗臭 唐阙汉陵何处有 山 空白愁 河 空自流 1 中吕 是这首元曲的 2 对作品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 横 环 二字 用词精确 凸显出历代古都长安景色的静谧和壮丽 B 还如旧 意谓山河依旧 险固形势尚存 隐含作者百感交集的怀古之情 C 狐兔悲 草木秋 描写了秦汉隋唐时都城狐跑兔走 草木丛生的冷落之景 D 秦宫隋苑徒遗臭 唐阙汉陵何处有 两句对仗工整 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3 从括号中任选一个角度 语言风格 或 表达方式 或 表现手法 或 修辞手法 比较赏 析本曲画 线句和张养浩 潼关怀古 结尾句的不同 答案答案 1 宫调 2 B 3 提示 语言风格 本曲委婉含蓄 张曲直白 表达方式 本曲描写 张曲议论 表现手法 本曲融情于景 张曲直抒胸臆 修辞手法 本曲比拟 张曲仅反复 4 安徽省 2010 届高三第三次质检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完成问题 卖花声 悟世 元 乔吉 肝肠百练炉间铁 富贵三更枕上蝶 功名两字酒中蛇 尖风薄雪 残杯冷炙 掩青灯竹篱茅舍 1 这首散曲题为 悟世 请简析作者 悟 到了什么 2 这首曲子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举例说明 答案答案 1 看透世事 名利富贵 心灰意冷 安贫乐道 清贫自守 作者所悟就是曲子的主旨 前后共两方面 意思相符即可 2 比喻 如将肝肠比作百炼的铁石 富贵比作梦境 功名如杯弓蛇影一样虚幻 排比 前三句构 成排比 用典 曲中 枕上碟 酒中蛇 都是运用典故 5 河北省衡水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A 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 普天乐 张养浩 楚 离骚 谁能解 就中之意 日月明白 恨尚存 人何在 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 这先生畅好 是胡来 怎如向青山影里 狂歌痛饮 其乐无涯 1 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概括 2 在小令中 作者对屈原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答案答案 1 语言清新活泼 通俗易懂 而且还杂用了诸如 快活 胡来 等口语词汇 很适合民间 传唱 2 这首小令看似否定了屈原 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消极低沉的情绪 而实际上 确是迂回曲折地表达 了一个 饱经宦海浮沉 洞察世事春秋而又无处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的读书人的无可奈何而又悲愤怨恨的心 情 20102010 年年 4 4 月更新月更新 1 东北三省四市长春 哈尔滨 沈阳 大连 2010 届第一次联合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完成问题 双调双调 雁儿落过得胜令雁儿落过得胜令 送别送别 刘时中刘时中 和风闹燕鸢 丽日明桃杏 长江一线平 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 折柳系离情 梦里思粱苑 花时别渭城 长亭 咫尺人孤另 愁听 阳关第四声 注 前四句是 雁儿落 后八句是 得胜令 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 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 故兼而连带填后调 是谓 过 梁苑 亦称梁园 兔园 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同 园内聚集着一班著名文士 1 雁儿落 描绘了 幅怎样的画面 请简要描述 2 这首曲词在抒发离人去后送别者凄凉惆帐的情感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以景写情的手法 请结合 曲句 就 其中一种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答案 1 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中莺歌燕语 桃杏争芳 暮雨蒙蒙里江天一线 平静辽阔的江南春 日图 2 虚实结合 前六句实写春日美景中饮酒送别的场景 后六句借助想象 写梦境中思念今日送别 之会及 朋友离去后自己的孤单愁苦 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不舍与思念 以景写情 曲子前两句描绘出一幅明 丽欢快的 图景 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送别者内心凄凉悲苦 曲子还用 暮雨 长亭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惆怅 寂寞的 图景 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 2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 2010 年高三联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完成问题 双调 折桂令 客窗清明 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 窄索帘栊 巧小窗纱 甚情绪灯前 客怀枕畔 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 五十年春梦繁华 蓦见人家 杨柳分烟 扶上檐牙 1 这首元曲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 写景的观察点在哪里 2 加点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答案 1 清明 或暮春 窗前 2 反衬 以乐景写哀情 表现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独 3 河南省鹤壁高中 2010 届高三第一次压轴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喜春来 金华客舍 张可久 落红小雨苍苔径 飞絮东风细柳营 可怜客里过清明 不待听 昨夜杜鹃声 1 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作简要分析 2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意象进行分析 答案答案 1 前两句描写春天的景象 落红轻飘 细雨蒙蒙 苔径苍苍欲滴 飞絮袅袅 柳丝摇漾 东风阵 阵送暖 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 用反衬手法 以乐景写哀情 抒发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2 清明 时分 本来应在家乡与亲朋好友共度 但诗人却成了他乡异客 不免增添了悲愁 杜鹃声声 有 催归 之意 思归之情与伤春之情交织 抒发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20102010 年年 3 3 月更新月更新 1 云南省 2010 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题 4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干荷叶 刘秉忠 干荷叶 色苍苍 老柄风摇荡 减 了清香越添黄 都因昨夜一场霜 寂寞在秋江上 减 衰退 1 作者是怎样描写干荷叶的 都因昨夜一场霜 寂寞在秋江上 这两句与前面内容有什么联系 2 作者通过写荷叶寄寓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案答案 1 抓住秋风中残荷的憔悴之状 既写其叶干 又写其柄老 既写其色苍 又写其香减 五 六两 句揭示了荷叶由翠绿变为深青的荷叶 更由深青转为枯黄的原因 2 作者通过写荷叶抒发了青春之不再 年华之易逝的慨叹 2 浙江省衢州市 2010 届高三 1 月质检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完成问题 折桂令 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 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 多杯错落 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 蝶愁来 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 一抹斜阳 数点寒鸦 1 曲中所写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曲中暗含的与这一节日相关的习俗是 2 请从景与情的关系分析曲子的最后一句 答案答案 1 重阳节 赏菊 2 诗人在此用了以景结情 或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的手法 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 回首茫茫天 涯 只见 一抹斜阳 几只远飞的寒鸦 这既是实景 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 苍凉微茫的景色 反映 出诗人 年华老去 漂泊无依的伤感 倦客之心 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3 湖南省衡阳八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 鉴赏下面二首元曲 完成问题 殿前欢 对菊自叹 元 张养浩 可怜秋 一帘疏雨暗西楼 黄花零落重阳后 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 花依旧 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 花替人愁 殿前欢 梅花 元 景启元 月如牙 早庭前疏影印窗纱 逃禅老笔应难画 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 山妻骂 为甚情牵挂 大都来梅花是我 我是梅花 注 张养浩 1269 1329 年 宋末元初人 汉族 字希孟 山东济南人 号云庄 元代著 名散曲家 诗 文兼擅 而以散曲著称 逃禅 即逃禅者 指逃到佛教中 以求解脱的人 山妻 用宋林逋以梅为妻的典故 山妻即 梅妻 1 有评论者认为 山妻骂 为甚情牵挂 饶有意趣 你是如何认为的 2 两诗取材上都以花写情性 但情性有别 请作比较 答案答案 1 人格化 拟人手法 描写了一个极富情趣的场景 以 山妻 的嗔怪 侧面写出了我 对梅花的专注及梅花的清高绝俗 2 寓情于物 以菊花反衬自己 借菊自叹 感叹自己政治上失节 景诗中的梅花疏朗清佳 诗人以 梅花自况 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性 2010 年 1 月更新 1 河南省实验中学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水仙子 游越福王 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 沙 罗绮香馀野菜花 乱云老树夕阳下 燕休寻王谢家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 铺锦池埋荒甃 流杯亭堆破瓦 何处也繁华 注 福王 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 蒺藜 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 王谢家 指东晋 时王导 谢安等高门望族 富贵豪门 荒甃 zh u 坍塌的砖块 1 这首诗似乎全在写景 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联系曲的内容作答 答 2 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答 答案答案 1 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 南宋繁华不再的哀叹之情 这种感情主要通过景物表 现出来 情寓景中 情景交融 乱云 老树 夕阳均沾染了深沉的故国情怀 将作者胸中的 悲国情 化作了眼前的 衰败景 让人体味到诗人的悲伤情感 2 对比 将昔日的笙歌梦 罗绮香 铺锦池 流杯亭等与现实中的蒺藜沙 野菜花 乱云老树夕 阳 荒甃 破瓦等作了鲜明的对比 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从而鲜明形象地突出体现了昔盛今衰的景 象 表现了深沉的兴亡之感和故国哀思 或黍离之悲 2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阅读下面的元代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中中吕吕 山坡羊山坡羊 叹叹世世 陈草庵 晨鸡初叫 昏鸦争噪 那个不去红尘闹 路遥遥 水迢迢 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 依 旧好 人 憔悴了 如何理解 那个不去红尘闹 的 闹 分析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 依旧好 人 憔悴了 的修辞手法 答案答案 表面是指上文的鸡叫 鸦噪 实际是暗指人们为追逐功名而趋之若鹜 竞奔不已的丑态 明日少年明日老 以夸张手法 极写人生易老 山 依旧好 人 憔悴了 将青山的美好与 人的憔悴 大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 劝喻人们不要为了功名而辜负青春 引发对人 生价值的思考 3 重庆市电厂中学 2010 届高三学生学业质量抽测一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 回答问题 朝天子 秋夜客怀 元 周德清 月光 桂香 趁着风飘荡 砧声催动一天霜 过雁声嘹亮 叫起离情 敲残愁况 梦家山身异乡 夜凉 枕凉 不许愁人强 1 叫起离情 敲残愁况 一句中 敲残 二字有何妙处 2 本曲描写了哪些的意象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答案 1 敲残 二字极为凝练 化无形为有形 把看不见 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 生动形 象地表达了游于内心的愁苦 2 本诗借秋夜的月光 桂香 砧声 雁声等意象表达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 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 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 构筑了令人思乡断肠的秋夜氛围 从视觉 听觉 嗅觉上勾起了游子的 离愁别绪 2009 年联考题 1 河北正定中学 2008 2009 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完成 1 3 题 殿前欢梅花景殿前欢梅花景 元启 元 月如牙 早庭前疏影印窗纱 逃祥老笔 应难画 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 山妻骂 为甚情牵挂 大都来 梅花是我 我是梅花 注释注释 逃祥老笔 南宋家杨无咎 号 逃祥老人 以擅画梅花著称 据 靠 咱 句末语气词 大都来 只不过 1 月如牙 早庭前疏影印窗纱 一句中的 疏影 指的是 2 有人说 山妻骂 为甚情牵挂 一句 似神来之笔 摹态传情 十分生动 你对此有什么看 法 请简要说明 答 3 请简要分析 梅花是我 我是梅花 一句的含义 答 答案答案 1 月下梅影 2 作者以妻子的嗔怪 或骂 要点嗔怪 娇嗔或骂 侧面描写 或者爱梅之情深或对梅花的痴 情 要点 爱梅情深 或 对梅的痴情 3 作者以梅花自比 或 与梅花融为一体 要点 以梅花自比 或 与梅花融为一体 表现 了对梅花的挚爱 要点 挚爱 寄寓了高洁的情趣 要点 高洁的情趣 意思对即可 2008 年联考题 08 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 然后回答问题 寿阳曲 潇湘夜雨 元 马致远 渔灯暗 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 是离人几行情泪 1 开篇 渔灯暗 中的 暗 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答案答案 暗 字 写出了夜晚 渔灯 的昏黄暗淡 巧妙地体现了题目中 潇湘夜 的特点 同时 以 暗 字开篇 为全曲奠定了暗淡感伤的氛围 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析 暗 的表达效果需联系全曲的内容来分析 所以答案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即环境特点 与标题的关 系和对全曲基调的烘托 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 2 孤舟五更家万里 是离人几行情泪 这两句是怎样表现 心碎 的 请简要赏析 答 答案答案 第一句是叙写离人之状 间接表现离人之苦 第二句直接抒发离人之情 直抒胸臆 孤舟五 更家万里 中的 孤舟 是暗写离人的孤单和孤苦 五更 言夜之深 万里 则言离家之远 这句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离人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 是间接表现 心碎 是离人几行情泪 是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直接抒发思家的痛苦 是 心碎 的具体情状 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析 前一句的 孤舟五更 写景 孤 字明写舟 实写人 这是借景来间接抒情 五更 说明诗人深夜不能 眠 也从时间上间接烘托了 孤 的心情 后一句的 离人 一词点出了 孤 的由来 而 泪 是孤寂感情的外 现 这些都属于直接抒情 2007 年联考题 1 07 福州高三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折桂令 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 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 金杯错落 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 蝶 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 一抹斜阳 数点寒鸦 注注 九日 农历九月九日 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对青山强整乌纱 意为自己勉强登高 乌纱 泛 指帽子 归雁横秋 应为 横秋归雁 的倒装句式 金杯错落 酒桌上觥筹交错 1 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 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 寄情山水之间 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 一句 答 2 回首天涯 一抹斜阳 数点寒鸦 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翠袖殷勤 金杯错落 玉手琵琶 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 答案答案 1 从标题 九日 及全文内容看 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 倦客思家 所以 倦客思家 应为表达 主题的句子 2 回首天涯 一抹斜阳 数点寒鸦 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这种气氛的渲染 有助于思乡主题 的表达 翠袖殷勤 金杯错落 玉手琵琶 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 用从前歌舞升平的 稍纵即逝衬托现 实中人老发白的凄凉 告诫游子不要再留念他乡 而要 倦思 故乡 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2 06 黄冈部分学校高三模拟考试 阅读 桃花扇 哀江南 中的一段唱词 然后回答问题 折桂令 问秦淮旧日窗寮 破纸迎风 坏槛当潮 目断魂销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 收酒旗 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瘦红叶无个人瞧 折桂令 这支曲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 有人评论这段曲 感慨寄于景 由此面翻见彼面 翻见 就是反问推想而见出 你赞同这种评 论吗 请结合套曲主旨 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答案 该曲写的正是深秋时节 菊花开日 霜叶红时 却只见 有些蝶飞 无个人瞧 飘浮在 这里的是无边的寂寞 从这一曲中我们可以想像到 秦淮十里水盈盈 夜半春风送美人 的景象 绿水画舫 游人如织 舞榭歌台 笙箫彻夜 但现在 国家覆亡 歌女逃了 游人不见了 看见的 只有窗户上迎风飒飒作响的破纸 秦淮河里夜打空的潮声 此曲融情于景 景物描写中饱含今非昔 比 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 这支曲子描述的是沉默 蕴含的是仇恨 表面上是一派寂静 内心藏的 是火一般的激情 意思对且言之成理即可 赞同 唱曲者旧地重游 将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寄托 于眼前的衰败景象之中 由 破纸 坏槛 推想出当年漂亮的新窗纸和色泽鲜亮的槛栏 由今日粉 黛不见 笙箫不闻 灯船不闹 酒旗不挂 反推出当年秦淮的繁华 这种衰中见盛就是 由此面翻 见彼面 意思对且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部分 创新预测题精选 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楚天遥过清江引 元 薛昂夫 楚天遥 有意送春归 无计留春住 明年又着来 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 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 遥 不见春归路 清江引 春若有情春更苦 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 春水渡傍渡 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桃花也解愁 点点飘红玉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答 答案答案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桃花也解愁 点点飘红玉 伤春之愁恨 桃花也懂得 红红白白 的花瓣 点点飘落 宛如洒泪 意境极为凄美 作者将那点点落红看做对自己的同情和安慰 形象 地写出了 诗人内心的忧愁 解析解析 解答修辞手法题 一要把握各类修辞手法的特征 二要能准确分析各类修辞手法的作用 不仅 要掌握 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还要结合所给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全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试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答案 表达了作者 惜春常怕春归去 的情绪 他想挽留春天 可是春天不可留 只好无可奈何地 送春离去 但毕竟对春天难舍难分 于是通过幻想 将春天拟人化 想像春天也在为美好时光的飞 逝而痛彻心扉 最后三句情景交融 抒发了诗人因春天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怅惘之情 全曲抒发了珍 惜时光 珍惜青春 珍惜人生的感情 解析解析 分析全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要抓住曲中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如 有意送春归 无计留春 住 春若有情春更苦 暗里韶光度 等 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分析 就能看出作者所抒发的惜春伤春之情 2 阅读下面的这段曲词 然后回答问题 沙门岛张生煮海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瓷砖品牌独家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人工智能项目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及保密协议
- 2025年度市政工程车辆租赁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机租赁服务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房产抵押贷款合同范本含养老地产政策支持条款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经验与试题解析初中历史
- 2025版钢管运输保险及索赔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后共同债务承担及偿还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技术咨询与服务包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购车合同范本:全新能源车
- 新疆水利面试试题及答案
- 工程挂靠免责协议书
- 物流中心建设的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
- 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培训课件(供应商版)
- 监控维护培训
- 医学实验室质量控制知识试题及答案
- 碘125粒子植入护理
- 2025年内燃机车钳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
- 滤波电路课件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