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年高一第二学期6月月考试题语 文 试 卷(共150分)第卷 选择题 共45分一、基础知识(24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涔涔(chn)虐待(n)藐视(mio) 哥哥行(hng)B神龛(kn)狡黠(xi)惭怍(zu)刽子手(kui)C罗绮(q)窥伺(s)骄横(hng)霎时间(sh)D烦躁(zo)提防(t)洗涮(shun)享富贵(xing)2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像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也不认识了。B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节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枉的世人所醉心的。C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D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恣态百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B对这两支球队之间多年的积怨,球迷们早已讳莫如深,无需赘言;究竟哪队技高一筹,今晚比赛可见分晓。C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D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就是要问问董事长,关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B我们应该承认,有时候一时孟浪,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为我们深思熟虑所做不成功的事。C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无论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D他的态度非常温雅,他的仪表非常英俊,是一位完善的绅士,充满着最卓越的特点。5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要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加以。窦娥冤通过窦娥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和法制黑暗的真实情况。鉴赏戏剧要理解戏剧语言的语意,注意其修辞特点,而且要着眼于表达效果,体会其情味。A品味昏庸不仅B品味昏聩不是 C品位昏庸不是D品位昏聩不仅6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都是四折一楔子。B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王实甫。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 梧桐雨、汉宫秋和西厢记。C杂剧的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宫”“端正好”都是宫调名。D元杂剧角色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7.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 千古风流人物 B.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C 赢得仓皇北顾 D. 早生华发赢得青楼薄幸名 春华秋实8.下列有关词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词“卷起千堆雪”一“卷”字写波涛翻滚之气势,一“雪”字写波涛翻滚之色彩,寥寥数语,声色俱全,实为难得。B苏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语序有倒置,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C辛词“气吞万里如虎”,“万里”是指被敌人占领的中原地区。D辛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指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继续寻欢作乐。二、回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完成9-10题(共6分)9.对这首词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断鸿”指失群的孤雁。B“江南游子”系作者自称。因作者早年在北方起义抗金,失败后南归,故以游子自称。C“无人会,登临意”指没有人能理解作者登楼览胜的良苦用心。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指时光飞逝,国势仍风雨飘摇,不胜忧愁。10.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由景及情。登楼远眺,山河美好,却沦陷于敌人之手,深感苦闷和悲愤。B下阕直抒胸臆,抨击那些对国事漠不关心的人,并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C下阕用“求田问舍”的典故表达自己忧愤、苦闷的伤感和归隐田园的决心。D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抒发了英雄失意,知音难觅的感叹。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5分)(一)辛弃疾传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注释筮(sh):占卜。蓍(sh):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青兕(s):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雌性的犀牛。缘:因为。归朝:归顺南宋朝廷。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师蔡伯坚 拜为师 B.遂决意南归 南面C.节制山东 制约、管理 D.与众谋曰 谋划1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始筮仕,决以蓍 斧斤以时入山林B. 弃疾为掌书记 廉颇为赵将C. 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张衡善机巧,尤致于天文阴阳历算D.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少师蔡伯坚,(辛弃疾)与党怀英同学 B.耿京聚兵(于)山东,称天平节度使C.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义端)说下之,使隶京。 D.献俘行在,(朝廷)斩安国于市(二)李白传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求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个别字词从其他版本)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命之 怀英遇“坎”,因留事金 B以所业投贺知章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 C遂荐于玄宗 青,取之于蓝 D白长笑而去 则群聚而笑之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受到玄宗的赏识并被任命为翰林供奉。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第卷 语言表达题 共105分四、按要求完成16-18题(共29分)16将下列句子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5分)译文: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5分)译文: 17.回忆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1)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作于什么时节?作者在词中怎样突出节令特点的?(4分)(2)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同?整首诗具有怎样的意境?(4分)(3)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用刘裕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思?(4分)18.名句默写(7分)(1) ,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4)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6)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五、阅读文章,回答19-21题(共16分)把栏杆拍遍 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但是南宋朝廷毕竟是将他闲置了20年。20年的时间让他脱离政界,只许旁观,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辛在他的词中自我解嘲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这有点像宋仁宗说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倒是真的去浅斟低唱了,结果唱出一个纯粹的词人艺术家。辛与柳不同,你想,他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这回可真的应了他的号:“稼轩”,要回乡种地了。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19.文章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何作用?(4分)20.分条列举是哪些因素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代爱国词人的?(6分)21. “把栏杆拍遍”出自辛弃疾词水龙吟的最后一句,作者在这里把它用作本文的题目有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看法。(6分)六、作文 (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小时候刻苦读书,树立远大理想。嘉佑进士,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自请外任。他仕途坎坷,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始终怀有积极在密州、徐州任上灭蝗抗洪,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在黄州时创作的大量的优秀诗篇,又显示他乐观豪迈的精神状态。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请选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或散文。要求:可以结合苏轼生平、作品行文,观点明确(论点、分论点清楚),不能写成说明文,不少于800字。2010-2011年高一第二学期6月月考试题语 文 试 卷(共150分)答题纸(105分) 命题人:赵冀平 审核人:李志鹏四、按要求完成16-18题(共29分)16将下列句子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5分)译文: (2)(5分)译文: 17.回忆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4分) (4分) (4分) 18.名句默写(7分)(1) (2) (3) (4) (5) (6) 五、阅读文章,回答19-21题(共16分)19(4分)答: 20 (6分) 答: 21 (6分) 答: 六、23.作文:(60分)高一语文6月月考参考答案:1.C解析:A涔涔(cn)B.刽子手(gu)D提防(d)2. C解析: A相貌B愚妄D姿态3D(“空头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A、“暴殄天物”指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B“讳莫如深”指隐瞒事实真相,唯恐被人知道,此处语境需表达的意思是“深知”。 C “身无长物”形容贫穷,除必需品外,没有别的东西。)4B(A.介词使用不当,“关于”改为“对于” C.关联词位置不当,“无论”放到“我们”前面。D.偷换主语,“是”前面加“他”)5. A 6. D7.C. 8 .D9.B“失败后” 错 10.C“自己忧愤、苦闷的伤感,归隐田园的决心”不对。11. B向南12.B (A“以”前者是“用、拿”后者“按照”B“为“都是“担任”C“于”前者“在”后者是“对、表对象”D“之”前者代词“他”后者是“这样的事”。)13.C(省略成分应该是“辛弃疾”)14.C(A于是B介词,把C 第一个是“向”,第二句是“从”D表修饰)15.D(应为“李白有恩于郭子仪”)16.(1)元嘉年间(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兴草率出兵北伐,想要再建立如汉代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结果只落得仓皇失措回看北面追兵的下场。(句意通顺无知识性错误2分,划横线的词每处1分)(2)这一离开长年(一年又一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即使有满腹的情意(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又再同谁去诉说呢?(句意通顺1分,划横线的词每处1分)17.重阳节。初秋时节气温变化(天凉)、西风起、菊花盛开。(每点1分) 上片描绘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是实景(1分),下片是对别后景物的设想(想象)是虚景(1分)。缠绵悱恻、凄凉清丽。(2分)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气吞万里。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对英雄功业的仰慕。(2分)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2分)18.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2)一尊还酹江月 (3)一蓑烟雨任平生(4)水随天去秋无际(5)梧桐更兼细雨(6)东篱把酒黄昏后19.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统领全文)(2分),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1分),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1分)。20.宋朝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特殊的人生历程,再加上才能和思想。(从时代国家(不被任用)、思想情感(爱国)、才华能力三方面,答出1点得1分,全对得4分)21.通过“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作品传神地描述了词人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英雄形象,并传达了他如今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而无处可使的悲愤之心。形象生动又含蓄的表达文章的主题。(词人形象2分,思想情感2分,含蓄、形象的点明中心2分)22.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立意,言之成理即可。观点明确,即论点、分论点清楚。参考立意:1. 小时候刻苦读书,树立远大理想。2. 他仕途坎坷,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生意义价值的实现方面。3. 在黄州时创作的大量的优秀诗篇,又显示他乐观豪迈的精神状态。对待苦难、挫折方面。【参考译文】(一)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义端(用计)道:“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然而)幸运的是你不会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检判。当时他二十三岁。(二)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网络安全行业劳动合同模板
- 2025采购销售货物合同书
- 租赁园区大棚合同范本
- 2025携手共进合作开发土地合同模板
- 2025风电场EMC合同模板
- 民间抵押汽车合同范本
- 车辆采购合同范本
- 爷孙房屋购买合同范本
- 道闸租赁合同范本
- 定制车库维修合同范本
- 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社会人员2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万州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 2025年乒乓球二级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血标本采集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 2025年公共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员工工资及考勤管理制度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 废料出售管理办法
- 企业干部退出管理办法
- 河南选调生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