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1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第第 1 章 绪论章 绪论 2 1 1 工程概述 2 1 2 原始资料 2 第第 2 章 处理工艺方案选择章 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3 2 1 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3 2 2 工艺比较 4 2 3 工艺流程 7 2 4 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7 第三章第三章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14 3 1 设计参数 14 3 2 格栅 16 3 3 沉砂池 20 3 4 初沉池 24 3 5 生化池 29 3 6 二沉池 36 3 7 消毒池 43 3 8 浓缩池 45 3 9 污泥脱水 49 3 10 巴氏计量槽设计 53 第第 4 章章 高程设计高程设计 56 4 1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56 4 2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59 第第 5 章章 总结总结 64 参考文献 64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2 第第 1 章 章 绪论绪论 1 1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泰安污水处理厂是泰安市欲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的城市污水厂建 设项目 主要处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 污水厂设计地点下游不 足 10km 处是泰安市的主要给水水源地 因此要求排河污水能够 较好的进行脱氮除磷 以免对水源水质造成影响 1 2 原始资料原始资料 一 排水体制 完全分流制 二 水量资料 1 污水厂服务区到 2013 年设计人口为 30 万人 居住建筑内设 有室内给排水设备和淋浴设施 2 该区工业平均排水量 1 25 万立方米 日 3 公共设施等其他平均排污量为 1 85 万立方米 日 4 城市混合污水变化系数 日变化系数 K 日 1 2 总变化系数 K 总 1 4 三 混合污水水质 BOD5 225mg L COD 400mg L SS 200mg L NH3 N 40mg L TN 45mg L TP 7mg L pH 6 9 重金属及有毒物质 微量 冬季平均污水水温 8 夏季平均污水水温 25 四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为保护水源 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 要求污水处理厂后出水达到 下表标准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 五 气 象资料 1 气 温 年平均 12 夏季平均 30 冬季平均 2 2 常年主导风向 东南 3 年平均降雨量 900mm 六 水文资料 1 排放水体水文资料 1 95 保证率的设计流量 15m3 秒 2 最高水位 14 00m 平均水位 10 00 最低水位 6 00 河水水质 平均溶解氧 6 5mg L 平均 SS 50mg L 2 地下水深度 4m 3 土壤冰冻深度 50cm 土质一般为砂质粘土 承载能力较好 七 污水处理厂厂区资料 1 土壤承载力 13 8T m2 2 设计地震强度 7 度 3 厂区地面平坦 地面标高 16 00m 3 其它资料 1 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 2 拟由省属建筑公司承建施工 且各种建筑材料均能供应 3 电力供应充足 八 污水处理厂进水干管数据 管内底标高 10 50m 管直径自查 充满度自查 项目出水水质项目出水水质 COD mg L 80NH3 N mg L 30 BOD5 mg L 30TN mg L 50 SS mg L 30TP mg L 3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 第第 2 章 处理工艺方案选择章 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2 1 工艺方案选择原则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作为乡镇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水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 乡 镇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意义重大 由于乡镇污水处理厂 的建设和运行不但耗资较大 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其 中处理工艺方案的优化选择对确保处理厂的运行性能和降低费用 最为关键 因此有必要根据确定的标准和一般原则 从整体优化 的观念出发 结合设计规模 污水水质特性以及当地的实际条件 和要求 选择切实可行且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方案 经全面技术 经济比较后优选出最佳的总体工艺方案和实施方式 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应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 地形 管网布置 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必须进行现场踏勘 进行多方 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地形地质条件要有利于处理构筑物的平面与高程的布置及 施工 地质条件指地基好 地下水位底 岩石较少 2 不受洪水威胁 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3 少占农田 尽可能不占农田 4 考虑周围环境卫生条件 废水处理厂应布置在城镇集中给 水水源的下游 距城镇或生活区 300 米以上 并便于处理后废水 的排放 废水处理厂尽可能设在夏季主风向的下方 5 技术成熟 处理效果稳定 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 排放要求 6 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 的效益 7 运行管理方便 运转灵活 并可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和出 水水质要求调整运行方式和工艺参数 最大限度的发挥处理装置 和处埋构筑物的处理能力 8 选定工艺的技术及设备先进 可靠 9 便于实现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 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劳动 强度和人工费用 本工程要求的污水处理程度较高 对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应十分慎 重 本方案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针对该城镇污水量和污水水 质以及经济条件考虑适应力强 调节灵活 低能耗 低投入 少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5 占地和操作管理方便的成熟先进工艺 下面将对各种工艺的特点 进行论述 以便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 2 2 工艺比较工艺比较 2 2 1 氧化沟方案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 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由荷兰人 Pasveer 首创 60 年代以来 这项技术在欧洲 北美 南非 澳大利亚等国已 被广泛采用 工艺及构造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对该技术 缺点 占地面积大 的克服和对其优点 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相 对较低 运行效果高且稳定 维护管理简单等 的逐步深入认识 目前已成为普遍采用的一项污水处理技术 目前常用的几种商业 性氧化沟有荷兰 DHV 公司 60 年代开发的 Carrousel 氧化沟 美 国 Envirex 公司开发的 Orbal 氧化沟 丹麦 Kruger 公司发明的 DE 氧化沟等 在我国 氧化沟工艺是使用较多的工艺 氧化沟工艺一般可不设初沉池 在不增加构筑物及设备的情况下 氧化沟内不仅可完成碳源的氧化 还可实现硝化和脱硝 成为 A O 工艺 氧化沟前增加厌氧池可成为 A2 O A A O 工艺 实现除磷 由于氧化沟内活性污泥已经好氧稳定 可直接浓缩脱 水 不必厌氧消化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公认为一种较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 工艺 与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相比 它在技术 经济等方面具有一 系列独特的优点 工艺流程简单 构筑物少 运行管理方便 一般情况下 氧 化沟工艺可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少建初沉池和污泥厌氧消化系统 基建投资少 另外 由于不采用鼓风曝气的空气扩散器 不建厌 氧消化系统 运行管理要方便 处理效果稳定 出水水质好 实际运行效果表明 氧化沟在 去除 BOD5 和 SS 方面均可取得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更高质量的出 水 运行也更稳定可靠 同时 在不增加曝气池容积时 能方便 地实现硝化和一定的反硝化处理 且只要适当扩大曝气池容积 能更方便地实现完全脱氮的深度处理 基建投资省 运行费用低 实际运行证明 由于氧化沟工艺 省去初沉池和污泥厌氧消化系统 且比较容易实现硝化和反硝化 当处理要求脱氮时 氧化沟工艺在基建投资方面比传统活性污泥 法节省很多 同样 当仅要求去除 BOD5 时 对于大规模污水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6 厂采用氧化沟工艺运行费用比传统活性污泥法略低或相当 而要 求去除 BOD5 且去除 NH3 N 时 氧化沟工艺运行费用就比传统 活性污泥法节省较多 污泥量少 污泥性质稳定 由于氧化沟所采用的污泥龄一般 长达 20 30d 污泥在沟内得到了好氧稳定 污泥生成量就少 因此使污泥后处理大大简化 节省处理厂运行费用 且便于管理 具有一定承受水量 水质冲击负荷的能力 水流在氧化沟中 流速为 0 3 0 4m s 氧化沟的总长为 L 则水流完成一个循环 所需时间 t L S 当 L 90 600m 时 t 5 20min 由于废水在氧 化沟中设计水力停留时间 T 为 10 24h 因此可计算出废水在整 个停留时间内要完成的循环次数为 30 280 次不等 可见原污水 一进入氧化沟 就会被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循环量所稀释 因此 具有一定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 占地面积少 由于氧化沟工艺所采用的污泥负荷较小 水力 停留时间较长 使氧化沟容积会大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容积 占地面积可能会大些 但因为省去了初沉池和污泥厌氧消化池 占地面积总的来说会少于传统活性污泥法 2 2 2 A2 O 法 A2 O 工艺是 Anaorobic Anoxic Oxic 的英文缩写 它是厌氧 缺 氧 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A2 O 工艺于 70 年代由美国 专家在厌氧 好氧除磷工艺 A O 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该工 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可以针对现今污水特点 水体富营 养化 进行有效处理 A2 O 工艺自被开发以来 就因为其特有的经济技术优势和环境效 益 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通常称为 A2 O 工艺的实际上可 分为两类 一类是厌氧 好氧工艺 另一类是缺氧 好氧工艺 厌氧状 态和缺氧状态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 在厌氧状态下既有无分子 态氧 也没有化合态氧 而在缺氧状态下则存在微量的分子态氧 DO 浓度 60 3 3 7 沉沙室高度 3 24 2 33 ilhh 式中 h3 沉沙室高度 i 沉沙池底坡度 取 0 02 l2 沉沙池底长度 m mh23 0 24 125 7 5 002 018 0 3 3 3 8 沉砂池的总高度 3 25 321 hhhH 式中 H 沉砂池的总高度 m h1 沉砂池超高 取 0 3m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23 mH33 123 0 8 03 0 3 3 9 验算最小流速 3 26 1min min min nA Q V 式中 Vmin 最小流速 m s 0 15m s Qmin 最小流量 m3 s 为 0 75Q n1 沉砂池格数 个 取 1 Amin 最小流量是的过水断面面积 m2 smsmV 15 0 54 0 84 1 2 1 1 66 075 0 min 3 3 10 进水渠道 格栅出水通过 DN1200mm 的管道送入沉砂池的进水渠道 然后 向两侧配水 进入进水渠道 污水在渠道中的流速 3 27 11 1 HB Q v 式中 V1 进水渠道水流流速 m s B1 进水渠道宽度 m 取 1 0m H1 进水渠道水深 m 取 0 8m sm v 58 0 8 0 0 1 46 0 1 3 3 11 出水渠道 出水采用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 出水堰课保证沉沙池内水位标高 很定 堰上水头为 3 28 3 2 2 1 1 2 gmb Q H 式中 H1 堰上水头 m Q1 沉砂池内设计流量 m3 s m 流量系数 取 0 4 b2 堰宽 m 等于沉砂池宽度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24 mH22 0 81 9 224 1 4 0 46 0 3 2 1 出水堰自由跌落 0 1 0 15m 后自动进入出水槽 出水槽 1 0m 有 效水深 0 8m 水流流速 0 62m s 出水流入出水管道 出水管采 用钢管 管径 DN 800mm 管内流速 v2 0 99m s 水里坡度 1 46 3 3 12 排沙管道 采用沉沙池底部管道排沙 排沙管道直径 DN 200mm 图 3 2 平流式沉砂池形式 3 4 初沉池初沉池 沉砂池设两组 按两组同时工作设计 故 每组的设计流量为 Q 0 46 m3 s 460L s 3 4 1 沉淀池表面积 3 29 q Q A 3600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25 式中 q 表面负荷 m3 m2 h 取 q 2 0 m3 m2 h m2828 2 360046 0 A 3 4 2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3 30tqh 2 式中 h2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m t 沉淀时间 s 取 1 5h mtqh0 35 12 2 3 4 3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3 313600 tQV 3 248436005 146 0 mV 3 4 4 沉淀池长度 3 326 3 tvL 式中 L 沉淀池长度 m v 设计流量时的平均水平流速 mm s 取 5mm s mL276 35 15 3 4 5 沉沙池宽度 3 33 L A B 式中 B 沉沙池宽度 m m L A B6 30 27 828 3 4 6 沉淀池格数 3 34 b B n 1 式中 n1 沉淀池格数 个 b 沉淀池分格的每格宽度 m 取 4 8m 则个 7 个3 6 8 4 6 30 n 3 4 7 校核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26 校核长宽比 符合要求 46 5 8 4 27 b L 校核长深比 符合要求 89 0 3 27 2 h L 3 4 8 污泥部分需要的容积 按设计人口算 3 35 n SNT V 1000 式中 V 污泥部分需要的容积 S 每人每日污泥量 L 人 d 根据实际情况取 0 6 L 人 d T 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 重力排泥 取 1d N 设计人口数 n 沉淀池组格数 m390 21000 13000006 0 V 3 4 9 每格池污泥所需容积 3 36 n V V 3 86 12 7 90 mV 3 4 10 污泥斗容积 3 37 aa 3 1 1 2 1 2 41 aahV 式中 V1 污泥斗容积 m3 a 沉淀池污泥上口边长 m 取 4 8m a1 沉淀池污泥下口边长 m 取 0 5m h4 污泥斗高度 m 取 3 72m 33 1 86 12 9 31 5 08 45 05 08 48 4 72 3 3 1 mmV 3 4 11 沉淀池总高度 3 38 4321 hhhhH 式中 H 沉淀池总高度 m h1 沉淀池超高 m 取 0 3m h3 缓冲层高度 m 取 0 3m h4 污泥部分高度 m 采用污泥斗高度与池底坡底 i 1 的高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27 度之和 mh94 3 8 427 01 0 72 3 4 则mhhhhH54 794 33 00 33 0 4321 3 4 12 进水配水井 沉淀池分为 2 组 每组分为 7 格 每组沉淀池进水端设进水配水 井 污水在配水井内平均分配 然后流进每组沉淀池 配水井内中心管直径 3 39 2 4 v Q D 式中 D 配水井内中心管直径 m v2 配水井内中心管上升流速 m s 取 0 7m s mD29 1 7 014 3 92 04 配水井直径 3 40 2 2 3 4 D v Q D 式中 D3 配水井直径 m v3 配水井内污水流速 m s 取 0 3m s mD37 2 29 1 3 014 3 92 0 4 2 3 3 4 13 进水渠道 沉淀池分为 2 组 每组沉淀池进水端设进水渠道 配水井接出的 DN1000 进水管从进水渠道中部汇入 污水沿进水渠道向两侧流 动 通过潜孔进入配水井渠道 然后由穿孔花墙流入沉淀池 3 41 111 HBQv 式中 v1 进水渠道水流流速 m s B1 进水渠道宽度 m 取 1 0m H1 进水渠道水深 m 取 0 8m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28 smsmv 4 0 575 0 8 00 1 46 0 1 3 4 14 进水穿孔花墙 进水采用配水渠道通过穿孔花墙进水 配水渠道宽 0 5m 有效 水深 0 8m 穿孔花墙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面积的 6 20 则过孔流速为 3 42 1222 nhBQv 式中 v2 穿孔花墙过孔流速 m s B2 孔洞的宽度 m 取 0 2m h2 孔洞的高度 m 取 0 4m n1 孔洞数量 个 取 10 个 0 08m s70 40 20 46 10 2 v 3 4 15 出水堰 沉淀池出水经过出水堰跌落入出水渠道 然后汇入出水管道排走 出水堰采用矩形薄壁堰 堰后自由跌落水头 0 1 0 15 吗 堰上水 深 H 为 3 43gHbHmQ2 0 式中 m0 流量系数 采用 0 45 b 出水堰宽度 m H 出水堰顶水深 m gHH28 445 0 7 46 0 解得 mH036 0 出水堰后自由跌落采用 0 15m 则出水堰水头损失为 0 188m 3 4 16 出水渠道 沉淀池出水渠道 出水管与出水渠道连接 将污水送至集水井 3 44 333 HBQv 式中 v3 出水渠道水流流速 m s B3 出水渠道的宽度 m 取 1 0m H3 出水渠道的高度 m 取 0 8m smsmv 4 0 575 08 00 1 46 0 3 出水管道采用钢管 管径 DN 1000mm 管内流速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29 v 0 64m s 水力坡降 i 0 479 3 4 17 进水挡板 出水挡板 沉淀池设进水挡板和出水挡板 进水挡板距进水穿孔花墙 0 5m 挡板高出水面 0 3m 伸入水下 0 8m 出水挡板距出水堰 0 5m 挡板高出水面 0 3m 伸入水下 0 5m 在出水挡板处设一 个浮渣收集装置 用来收集拦截的浮渣 3 4 18 排泥管 沉淀池采用重力排泥 排泥管直径 DN300mm 排泥时间 t4 20min 排泥管流速 v4 0 82m s 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 排 泥管上端高出水面 0 3m 便于清通和排气 排泥静水压头采用 1 2m 3 4 19 刮泥装置 沉淀池采用行车式刮泥机 刮泥机设于池顶 刮板伸入池底 刮泥机行走时将污泥推入污泥斗内 图 3 3 平流式沉淀池形式 3 5 生化池生化池 3 5 1 设计参数 3 5 1 1 水力停留时间 A A O 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 t 一般采用 6 8h 设计中采用 8h 3 5 1 2 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 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 Xv 一般采用 2000 4000mg L 设计中取 Xv 3000mg L 3 5 1 3 回流污泥浓度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0 3 55r SVI Xr 6 10 式中 Xr 回流污泥浓度 mg L SVI 污泥指数 一般采用 100 r 系数 一般采用 1 2 LmgXr 120002 1 100 106 3 5 1 4 污泥回流比 3 56 1 rv X R R X 式中 R 污泥回流比 X r 回流污泥浓度 mg L X r f Xr 0 75 12000 9000mg L 9000 1 3000 R R 解得 5 0 R 3 5 2 平面尺寸计算 3 5 2 1 总有效容积 3 59tVQ 式中 V 总有效容积 m3 Q 进水流量 m3 d t 水力停留时间 d 3 m6 1904724 88 57142 V 厌氧 缺氧 好痒各段内水力停留时间的比值为 1 1 3 则每段 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 厌氧池内水力停留时间 t1 1 6h 缺氧池内水力停留时间 t2 1 6h 好氧池内水力停留时间 t3 4 8h 3 5 2 2 平面尺寸 曝气池总面积 3 60 h V A 式中 A 曝气池总面积 m2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1 h 曝气池有效水深 m 取 4 2m 2 15 4535 4 2 19047 6 mA 每组曝气池面积 3 61 N 1 A A 式中 A1 每座曝气池表面积 m2 N 曝气池个数 取 2 2 1 57 2267 2 4535 15 mA 每组曝气池共设 5 廊道 第 1 廊道为厌氧段 第 2 廊道为缺 氧段 第 3 廊道为好氧段 每廊道宽取 0 7m 每廊道长 3 62 bn A1 L 式中 L 曝气池没廊道长 m b 每廊道宽度 m 取 7 0m n 廊道数 取 5 个 mL79 64 57 0 2267 57 厌氧 缺氧 好氧池的平面布置 如图所示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2 图 2 4 厌氧 缺氧 好氧池的平面布置图 3 5 3 进出水系统 3 5 3 1 曝气池的进水设计 初沉池的来水通过 DN1200mm 的管道送入厌氧 缺氧 好氧 曝气池首段的进水渠道 管道内的水流速为 0 88m s 在进水渠 道内 水流分别流向两侧 从厌氧段进入 进水渠道宽度为 1 2m 渠道内水深为 1 0m 则渠道内的最大水流速 3 63 11 1 b Q hN v v1 渠道内最大水流流速 m s b1 进水渠道宽度 m 取 1 2m h1 进水渠道有效水深 m 取 1 0m smv 38 0 0 12 12 0 92 1 反应池采用潜孔进水 孔口面积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3 3 64 2 Q Nv F 式中 F 每座反应池所需孔口面积 m2 v2 孔口流速 m s 取 0 4m s 2 15 1 4 02 0 92 mF 设每个孔口尺寸为 0 5 0 5m 则孔口数 3 65 f n F 式中 n 每座曝气池所需孔口数 个 f 每个孔口的面积 m2 取 5 个 6 4 5 05 0 1 15 n 3 5 3 2 曝气池的出水设计 厌氧 缺氧 好氧池的出水采用矩形薄壁堰 跌落出水 堰上水头 3 66 3 2 2 gmb Q H 式中 H 堰上水头 m Q 每座反应池出水量 m3 s 指污水最大流量 0 92m3 s 与回流污泥量 回流量之和 21 9 160 m3 s m 流量系数 取 0 4 b 堰宽 m 取 7 0m 与反应池宽度相等 mH080 0 81 9 20 74 02 16066 0 92 0 3 2 厌氧 缺氧 好氧的最大出水流量为 0 92 0 66 160 1 98 m3 s 出水管径采用 DN1800mm 送往二沉池 管道内的水流 速为 0 84m s 3 5 4 其他管道设计 3 5 4 1 污泥回流管 在本设计中 污泥回流比为 50 从二沉池回流过来的污泥通 过两根 DN500mm 的回流管道分别进入首段两侧的厌氧段 管内 污泥流速为 0 9m s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4 3 5 4 2 硝化液回流管 硝化液回流比为 200 从二沉池出水回到缺氧段首段 硝 化液回流管管径为 DN1000mm 内流速为 0 9m s 3 5 5 剩余污泥量 3 6750 QLbVX Sa rvr 平平 QW 式中 W 剩余污泥量 kg d a 污泥产率系数 取 0 6 b 污泥自身氧化系数 d 1 取 0 05 Q 平 平均日污水流量 m3 d Lr 反应池去除的 SS 浓度 kg m3 Sr 反应池去除的 BOD5 的浓度 kg m3 其中 污水中的 SS 浓度为 200mg L 假定一级处理对 SS 的去 除效率为 50 则 进入曝气池中的污水的 SS 浓度 3 68 501 LL Ya 式中 La 进入曝气池内污水 SS 浓度 mg L LY 原水中 SS 浓度 mg L Lmg a 100 501 200L 3 09 0 9010100mkgLmgLY 同时 污水中的 BOD5 浓度为 225mg L 假定一级处理对 BOD5 的去除效率为 25 则 进入曝气池中的污水的 BOD5 浓度 3 69 251 Ya SS 式中 Sa 进入曝气池内污水 BOD5 浓度 mg L SY 原水中 BOD5 浓度 mg L LmgLa 75 168 251 225 3 158 0 75 1581075 168mkgLmgSr dkgW 87 520250 9 571420925 0 36 190470 05 0 158 9 571426 0 3 5 6 曝气系统工艺计算 3 5 6 1 需氧量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5 1 平均时需氧量 3 70 vr VXbQSaO 2 式中 O2 混合液需氧量 a 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谢 1kgBOD 所需的氧气 kg 数 取 0 5 Q 污水平均流量 m3 d Sr 被降解的 BOD 浓度 g L b 每 1kg 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气 kg 数 取 0 15 Xv 挥发性总悬浮固体浓度 g L hkgdkg O 5 199 8 4787 1000 75 0 200 6 19047 5 3 15 0 1000 30225 9 571425 0 2 2 最大时需氧量 最大时需氧量计算方法同上 只需要将污水的平均流量转换为最 大流量 hkgdkg Q 3 314 9 7542 1000 75 0 200 6 19047 5 3 15 0 1000 30225 800005 0 max 3 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之比 6 1 5 199 3 314 2 max2 Q Q 3 5 6 2 供气量 采用 WM 180 型网状膜微孔空气扩散器 每个扩散器的服务 面积为 0 49 敷设于池底 0 2m 处 淹没深度为 4 0 计算温 度定为 30 查表得 20 和 30 时 水中得饱和溶解氧值为 9 17mg L 7 63mg L 20 s C 30 s C 1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 3 71 HPb980010013 1 5 式中 Pb 出口处绝对压力 Pa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6 H 扩散器上淹没深度 m 设计中取 H 4 0m PaPb 55 10405 1 4980010013 1 空气离开曝气池池面时 氧的百分比 3 72 100 1 2179 1 21 A A t E E Q 式中 Qt 氧的百分比 EA 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 取 12 2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 按最不利的温度条件考虑 3 73 4210066 2 5 30 tb ssb QP CC 式中 30 时 鼓风曝气池内混合液溶解氧饱和度 30 sb C 的平均值 mg l Cs 30 时 在大气压力条件下 氧的饱和度 mg l LmgCsb 63 8 42 96 18 10066 2 10405 1 63 7 5 5 30 换算为在 20 条件下 脱氧清水的充氧量 3 74 20 20 0 024 1 T Tsb s CC RC R 式中 R 混合液需氧量 kg L 20 时 鼓风曝气池内混合液溶解氧饱和度 20 sb C 的平均值 mg L 修正系数 压力修正系数 C 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浓度 mg L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7 设计中 0 2 0 1 95 0 82 0 C 平均时需氧量为 hkgR 93 94 024 1 263 8 195 0 82 0 17 9 7 66 2030 0 最大时需氧量为 hkgR 60 182 024 1 263 8 195 0 82 0 17 9 3 128 2030 max0 3 曝气池供气量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为 hm E R G A s 94 2636 12 0 3 0 93 94 3 0 30 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为 hm E R G A s 2 5072 12 0 3 0 60 182 3 0 30 3 6 二沉池二沉池 设计中设两组辐流式沉淀池 N 取 2 按两组同时工作设计 故 每组的设计流量为 Q 0 46 m3 s 460L s 从生化池中流出的混合 液进入集配水井 经过集配水井分配流量后流入辐流式沉淀池 3 6 1 沉淀池表面积 3 75 3600 q Q F 式中 q 表面负荷 m3 m2 h 取 q 1 4 m3 m2 h 则 2 9 1182 4 1 360046 0 mF 3 6 2 沉淀池的直径 3 76 F D 4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8 式中 D 沉淀池直径 m mD9 38 14 3 9 11824 设计时取直径 40 0m 半径即为 20 0m 3 6 3 沉淀池有效水深 3 77 tqh 2 式中 h2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m t 沉淀时间 s 取 2 5h mh5 35 24 1 2 3 6 4 径深比 合乎 6 12 的要求 42 11 5 3 0 40 2 h D 3 6 5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3 78 NXrX XQR V 5 0 1 2 0 1 式中 V1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m3 Q 污水平均流量 m3 s 取 0 58 m3 s R 污泥回流比 取 50 X 曝气池中污泥浓度 mg L Xr 二沉池排泥浓度 mg L 3 79r SVI Xr 6 10 3 80 r X R R X 1 式中 SVI 污泥容积指数 取 100 r 系数 取 1 2 得到 Xr 12000mg L X 4000mg L m31782 2 120004000 5 0 4000360066 0 5 01 2 1 V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39 3 6 6 沉淀池总高度 3 81 54321 hhhhhH 式中 H 沉淀池总高度 m h1 沉淀池超高 m 取 0 3m h2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m h3 沉淀池缓冲层高度 m 取 0 3m h4 沉淀池底部圆锥体高度 m h5 沉淀池污泥区浓度 m 根据污泥部分容积过大及二沉池污泥的特点 采用机械刮泥机连 续排泥 池底坡度 0 05 3 82irrh 14 式中 h4 沉淀池底部圆锥体高度 m r 沉淀池半径 m 为 20 0m r1 沉淀池进水竖井半径 m 取 1 0m i 沉淀池池底坡度 取 0 05 mh95 005 0 0 1 0 20 4 3 83 F VV h 21 5 式中 V1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m3 V2 沉淀池底部圆锥体容积 m3 F 沉淀池表面积 m2 3 84 3 1 2 1 2 42 rrrrhV 6 418 0 10 200 1 0 20 95 0 3 22 mh765 0 1782 6 4181782 5 mhhhhhH37 6 32 1 95 0 3 05 33 0 54321 3 6 7 进水管的计算 3 85 01 RQQQ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0 式中 Q1 进水管设计流量 m3 s Q 单池设计流量 m3 s R 污泥回流比 取 50 Q0 单池污水平均流量 m3 s dmQ 625 066 0 5 05 046 0 3 1 进水管管径取 D1 900mm 流速 3 86 2 1 11 4 D Q A Q v smv 98 0 9 014 3 625 0 4 2 3 6 8 进水竖井计算 进水竖井直径采用 D2 2 0m 进水竖井采用多孔配水 配水口尺寸 a b 0 5m 1 2m 共设 6 个 沿井壁均匀分布 流速 v 2 015 0 17 0 62 15 0 625 0 1 sm A Q v 符合要求 孔距 l m aD l54 0 6 6 2 3 6 9 稳流筒计算 筒中流速 v3 0 03 0 02m s 设计中取 0 02m s 稳流筒过流面积 2 3 1 25 31 02 0 625 0 m v Q f 稳流筒直径 D3 mD f D6 62 14 3 25 3144 22 23 3 6 10 出水槽计算 采用双边 90 三角堰出水槽集水 出水槽沿池壁环形布置 环形 槽中水流由左右两侧汇入出水口 每侧流量 Q 0 46 2 0 23m3 s 集水槽中流速 v 0 6m s 设集水槽槽宽 B 0 6m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1 槽内终点水深 h2 m vb Q h63 0 6 06 0 23 0 2 槽内起点水深 h1 2 2 2 3 1 2 h h h h k 2 2 3 gB Q hk 3 87 3 88 式中 hk 槽内临界水深 m 系数 一般采用 1 g 重力加速度 mhk25 0 6 081 9 23 0 2 2 3 mh67 063 0 63 0 26 0 2 2 3 1 设计中取出水堰后自由跌落 0 10m 集水槽高度 0 10 0 67 0 77m 取 0 80m 集水槽断面尺寸为 0 6m 0 80m 3 6 11 出水堰计算 3 89 n Q q 3 90 b L n 3 91 21 LLL 3 92 5 2 7 0 qh 3 93 L Q q 0 式中 q 三角堰单堰流量 L s Q 进水流量 L s L 集水堰总长度 m L1 集水堰外堰堰长 m L2 集水堰内堰堰长 m n 三角堰数量 个 b 三角堰单宽 m 取 0 10m h 堰上水头 m q0 堰上负荷 L s m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2 19 1 15 241 100046 0 36 0 191 0 7 0 191 0 2412 10 0 15 241 15 241 69 118 26 00 10 40 46 122 0 1 0 40 0 5 2 21 2 1 msL L Q q mh sL n Q q b L n mLLL mL mL 个 根据规定二沉池出水堰上负荷在 1 5 2 9 L s m 之间 计算结果 负荷要求 3 6 12 出水管 出水管直径 D 800mm sm D Q v 91 0 8 014 3 2 92 0 4 2 4 22 3 6 13 排泥装置 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吸泥机 周边传动刮吸泥机的线速度为 2 3m min 刮吸泥机底部设有刮泥板和吸泥管 利用静水压力将 污泥吸入污泥槽 沿进水竖井中的排泥管将污泥排出池外 排泥管管径 500mm 回流污泥量 179 3L s 流速 0 91m s 3 6 14 集配水井的设计计算 3 6 14 1 配水井中心管直径 3 94 2 2 4 v Q D 式中 D2 配水井中心管径 m v2 中心管内污水流速 m s 取 0 7m s Q 进水流量 m3 s 取 1 355 m3 s mD57 1 7 0 355 1 4 2 设计中取 1 60m 3 6 14 2 配水井直径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3 3 95 2 2 3 3 4 D v Q D 式中 D2 配水井直径 m v2 配水井内污水流速 m s 取 0 3m s mD88 2 6 1 3 0 355 1 4 2 2 设计中取 2 90m 3 6 14 3 集水井直径 3 96 2 3 1 1 4 D v Q D 式中 D2 集水井直径 m v2 集水井内污水流速 m s 取 0 25m s mD91 3 9 2 25 0 355 1 4 2 2 设计中取 3 90m 3 6 14 4 进水管管径 取进入二沉池的管径 DN 900mm 校核流速 符合要求 smsm D Q v 7 0 07 1 9 014 3 2 355 1 4 2 4 2 3 6 14 5 出水管管径 由前面的结果可知 DN 800mm v 1 0m s 3 6 14 6 总出水管 取出水管管径 D 1100mm v 1 0m s 集配水井内设有超越 阀门 以便超越 3 7 消毒池消毒池 3 7 1 消毒剂的投加 3 7 1 1 加氯量计算 一级处理出水采用液氯消毒时 液氯投加量一般为 20 30mg L 本设计中液氯投量采用 25 0mg L 每日加氯量为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4 3 971000 86400 0 Qqq 式中 Q 污水设计流量 m3 s q 每日加氯量 kg d q0 液氯投加量 mg d dkgq 2 19871000 8640092 00 25 3 7 1 2 加氯设备 液氯由真空转子加氯机加入 加氯机设计 2 台 采用一用一备 每小时加氯量 hgq 8 82 24 2 1987 设计采用 ZJ 1 型转子加氯机 3 7 2 平流式消毒接触池 本设计采用 2 个 3 廊道平流式消毒接触池 单池设计如下 3 7 2 1 消毒池面积 3 98QtV 式中 V 接触池单池容积 m3 Q 单池污水设计流量 m3 s t 消毒接触时间 h 采用 30min 3 828603046 0mQtV 3 7 2 2 消毒池表面积 3 99 2 h V F 式中 F 消毒池单池表面积 m2 h2 消毒池有效水深 m 取 2 5m 2 2 2 331 5 2 828 m h V F 3 7 2 3 消毒池池长 3 100 B F L 式中 L 消毒池廊道总长 m B 消毒池廊道单宽 m 取 5m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5 m B F L24 66 5 2 331 消毒接触池采用 3 廊道 消毒池长 m L L08 22 3 24 66 3 校核长宽比 合乎要求 1025 13 5 24 66 B L 3 7 2 4 池高 3 101 21 hhH 式中 h1 超高 m 取 0 3m h2 有效水深 m mhhH8 25 23 0 21 3 7 2 5 进水部分 每个消毒池的进水管管径 D 800mm v 1 0m s 3 7 2 6 混合 采用管道混合的方式 加氯管线直接接入消毒池进水管 为增加 混合效果 加氯点后 D 800mm 的静态混合器 3 7 2 7 出水部分 3 102 3 2 2 gbmn Q H 式中 H 堰上水头 m n 消毒池个数 个 m 流量系数 采用 0 42 b 堰宽 取 0 5m 3 8 浓缩池浓缩池 3 8 1 污泥量计算 3 8 1 1 初沉池污泥量计算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6 mH14 0 81 9 25 042 0 2 92 0 3 2 按设计人口算 3 103 n SNT V 1000 式中 V 污泥部分需要的容积 S 每人每日污泥量 L 人 d 根据实际情况取 0 6 L 人 d T 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 重力排泥 取 4h N 设计人口数 取 65 万人 n 沉淀池组格数 m3 5 32 2421000 46500006 0 V 3 8 1 2 曝气池每日增加的污泥量 3 104 vdea VXKQSSYX 式中 X 每日增加的污泥量 kg d Sa 曝气池进水 BOD5 的浓度 mg L 为 195mg L Se 曝气池出水 BOD5 的浓度 mg L 为 10mg L Y 污泥产率系数 取 0 6 Q 污水平均流量 m3 d 为 63590 4 m3 d V 曝气池容积 m3 Xv 挥发性污泥浓度 MLVSS mg L 取 2500mg L Kd 污泥自身氧化率 采用 0 1 dkgX 2 17251000 25006 190471 01000 4 63590 30225 6 0 3 8 1 3 曝气池每日排出的污泥量 3 105 r fX X Q 2 式中 Q2 曝气池每日排出的污泥量 kg d f 0 75 Xr 回流污泥浓度 mg L 取 12000mg L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7 smdmQ 1022 2 69 191 1000 1200075 0 2 1725 333 2 3 8 2 重力浓缩池 进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量 2 22 10 3m3 s 采用 2 个浓缩池 单池流量 Q 2 22 10 3 2 1 11 10 3m3 s 4 0 m3 h 3 8 2 1 沉淀部分有效面积 3 106 G QC F 式中 F 沉淀部分有效面积 m2 C 流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浓度 kg m3 采用 10 0 kg m3 G 固体通量 kg m2 h 采用 1 0 kg m2 h Q 入流剩余污泥流量 m3 h 2 0 40 0 1 100 4 mF 3 8 2 2 沉淀池直径 3 107 F D 4 式中 D 沉淀池直径 m mD14 7 0 404 设计中取 7 20m 3 8 2 3 浓缩池的容积 3 108QTV 式中 V 浓缩池的容积 m3 T 浓缩池浓缩时间 h 取 16h 3 3 94 631636001011 1 mV 3 8 2 4 沉淀池有效水深 3 109 F V h 2 式中 h2 沉淀池有效水深 mh10 7 0 9 94 63 2 3 8 2 5 浓缩后剩余污泥量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8 3 110 0 1 100 100 P P QQ 式中 Q1 浓缩后剩余污泥量 dmsm P P QQ 26 7 104 8 97100 99100 1052 2 100 100 3354 0 1 池底高度 辐流式沉淀池采用中心驱动刮泥机 池底需做成 1 的坡度 刮 泥机连续转动将污泥推入污泥斗 池底高度 i D h 2 4 式中 h4 池底高度 m i 池底坡度 采用 0 01 mh0375 0 01 0 2 50 7 4 设计中取 0 04m 3 8 2 7 污泥斗容积 3 112 5 batgh 式中 h5 污泥斗高度 m 泥斗倾角 为保证排泥顺畅 圆形污泥斗倾角一般 采用 55 a 污泥斗上口直径 m 取 1 25m b 污泥斗底部直径 m 取 0 25m mtgh43 1 25 0 25 1 55 5 污泥斗容积 3 113 3 1 22 51 abbahV 式中 V1 污泥斗容积 m3 h5 污泥斗高度 m 322 1 9 2 25 0 25 1 25 0 25 1 43 1 3 1 mV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49 污泥在污泥斗中停留时间 3 1 3600Q V T 114 式中 V 污泥斗容积 m3 T 污泥在污泥斗中停留时间 h hT59 9 104 83600 9 2 5 3 8 2 8 浓缩池总高度 3 115 54321 hhhhhH 式中 h 浓缩池总高 m h1 超高 m 取 0 3m h3 缓冲层高度 m 取 0 3m m hhhhhH 66 3 43 1 017 03 061 1 3 0 54321 设计中取 3 70m 3 8 2 9 浓缩后分离出的污水量 3 116 0 0 100P PP Qq 式中 q 浓缩后分离出的污水量 m3 s Q 进入浓缩池的污泥量 m3 s P 浓缩前含水率 采用 99 P0 浓缩后含水率 采用 97 3 8 2 10 溢流堰 浓缩池溢流出水经过溢流堰进入出水槽 然后汇入出水管排出 出水槽流量 q 5 6 10 5 m3 s 设出水槽宽 0 2m 水深 0 05m 则水流流速为 5 6 10 3 m3 s 溢流堰周长 3 117 2 bDc 式中 c 溢流堰周长 m D 浓缩池直径 m b 出水槽宽 m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50 mc39 9 2 0239 3 14 3 溢流堰采用单侧 90 三角堰出水 三角堰顶宽 0 16m 深 0 8m 每格沉淀池有三角堰 9 39 0 16 59 个 每个三角堰流量 q smq 105 9 59 106 5 37 5 0 3 118 4 0 0 7 0 qh 式中 q 每个三角堰流量 m3 s h 三角堰水深 m mh 3 04 07 1073 2 105 9 7 0 设计中采用 0 003m 三角堰后自由跌落 0 10m 则出水堰水头损失为 0 103m 3 8 2 11 溢流管 溢流水量 8 4 10 5 m3 s 设溢流管管径 DN100mm 管内流 速 v 0 23m s 3 8 2 12 刮泥装置 浓缩池采用中心驱动刮泥机 刮泥机底部设有刮泥板 将污 泥推入污泥斗 3 8 2 13 排泥管 剩余污泥量 5 03 10 4m3 s 泥量很小 采用污泥管道最小 直径 DN150mm 间歇将污泥排入贮泥池 3 9 污泥脱水污泥脱水 3 9 1 污泥脱水计算 脱水后污泥量 3 119 2 1 0 100 100 P P QQ 3 1201000 1 2 PQM 式中 Q 脱水后污泥量 m3 d Q0 脱水前污泥量 m3 d 泰安污水处理厂污水课程设计 51 P1 脱水前污泥含水率 取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炼钢设备操作知识中级考试热点梳理与预测题
- 2025年炼钢工中级考试模拟题与答案
- 2025年财务管理专业考研冲刺题库
- 2025年建筑工程设计师专业能力提升训练题集
- 电力变压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6听力突破技巧
- 2025年教育机构销售代表招聘笔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边防军事技能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辅导初中地理考点详解
- 电伤基本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警用执法记录仪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公司车辆道闸管理制度
- T/ZHCA 007-2019染发化妆品眼刺激性试验体外测试方法牛角膜浑浊和渗透性试验
- (高清版)DG∕TJ 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炒股保底协议书
- 蒸汽锅炉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透水砖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 小儿荨麻疹的护理查房
- 电力拖动培训课件
- 2025年购房定金合同书模板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