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兴中学2011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A卷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制卷:王晓岸 审核:杜斌班级_ 姓名_ 计分_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以下利用超声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机械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人们利用超声波作为载体传递图文信息D、人们利用超声波发出追求异性的信息来诱捕老鼠3.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A 声速逐渐减小 B 频率逐渐减小C 振幅逐渐减小 D 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4.“掩耳盗铃”是在声音的发生与传递过程中的( )减弱声音。A 声源处 B 声音的传递过程中 C 人耳处 D 以上都不对。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B C D6.甲物体1分钟振动18000次,乙物体2秒振动600次,则甲、乙两物体振动所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是( )A、甲音调高 B、乙音调高 C、甲、乙音调相同 D、无法确定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 D、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8.正在拉二胡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9.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10.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1.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A、海的深度 B、相距很远的两座高山之间的距离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D、很长的钢管长度12.邮局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 B、不能传播声音 C、能很好地反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音乐会上,音乐家正在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_ _ _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_ _传到观众的耳朵里的。14如图所示是两个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 图音调高, 图响度大。第14题图15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一实例: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有;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有_ _。 16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17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 _大;而“男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 _高。18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 _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 _。19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垂钓的小孩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 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中传播;小孩招手 (填“会”或“不会”)产生波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16分) 20(6分)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表明发声体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 。21(6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至听不见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22(4分)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会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 _(只填代号)四、计算题(16分) 23.(4分)某人在看到闪电后,经2.5s才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此人的距离是多少米?(空气温度为15)24(6分)某人距离前方一座大山238m,那么,他就地击一掌,经过多长时间他才会听到回声?(设当时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5.(6分)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的行驶速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CCCDCBABBCC二、填空题13.振动 空气 14.乙 甲 15.利用B超诊断疾病 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16.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17.响度 音调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