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内入路手术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体会.doc_第1页
经口内入路手术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体会.doc_第2页
经口内入路手术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体会.doc_第3页
经口内入路手术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体会.doc_第4页
经口内入路手术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口内入路手术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体会 表22组手术优良率比较n()组别例数预后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优良率观察组4113(31.71)19(45.34)7(17.07)2(4.83)0(0.00)32(78.05)对照组412(21.95)12(29.27)14(34.15)5(12.30)1(2.43)21(51.22)26.455P0.0003讨论近年来,随我国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不断升高趋势。 由于受伤后两侧半脑压力失衡,极易发生颅内压严重升高及急性脑膨出而危及患者生命。 故多需外科手术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恢复神经系统功能,以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3。 单侧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标准术式,虽能控制临床症状及体征,但研究表明,该术式术后存在骨窗面积偏小、骨窗下缘位置偏高等不足;加以血肿清除时,可导致脑血管内压力消失,增加脑血容量及脑血流量,易诱发脑膨出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4。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骨窗面积大、术野清晰,能有效清除失活脑组织和血肿、防止脑中线移位、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控制颅内压而减少脑膨出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文献报道5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多为不对称性损伤,受力不均衡。 受伤重侧预期会出现脑水肿,可选择大骨瓣减压;受伤轻侧可选取相对较小骨瓣减压。 可在消除两侧颅腔压力差的同时,避免中线结构移位,降低脑组织受压程度。 这对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收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2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现,施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脑膨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优良率均优于施行单侧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 与刘琦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 充分表明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用于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4参考文献1王志超.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31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 (5)92.2屈波,牛立堂,朱金华,等.不同术式对重症对冲性脑损伤术后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xx,19 (20)85-86.3周汉光,张建党,张元峰,等.单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损伤的预后分析J.中国医刊,xx,51 (7)93-95.4吉健勇,洪良春.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xx,26 (7)754-756.5薛俊锋,张五中,赵峻波,等.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双额冠状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23 (3)194-195.6刘琦,田少斌,陈劲松,等.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3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 (4)514-517.(收稿2019-05-16)经口内入路手术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体会王玲河南濮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濮阳457100【摘要】目的总结经口内入路手术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体会。 方法对30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患者,在术前完善穿刺、超声等检查的基础上,在全麻或局麻下经口内入路实施舌下腺及摘除术。 术中不刻意摘除囊壁,术后颌下加压包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3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未出现下颌下腺导管损伤、舌神经损伤及血肿等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 术后均获1018个月的随访,其间无复发病例。 结论经口内入路规范完成舌下腺完整摘出及消除囊液在颌下、颈上部筋膜间隙的潴留,是提高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关键词】口外型舌下腺囊肿;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治疗体会【】R781.57【】B【】1077-8991 (2019)05-0043-02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的上颈部囊性病变之一。 因舌下腺导管炎症、涎石、损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缩窄或阻塞,致分泌物潴留。 分为单纯型、口外型和哑铃型1。 xx-102018-04间,我科选取30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患者,在术前完善穿刺、超声等检查的基础上,在全麻或局麻下经口内入路实施舌下腺48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年9月第25卷第5期HENAN JOURNALOF SURGERYSep.2019,Vol.25,No.5万方数据摘除及与周边囊壁切除术,术后颌下加压包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术前均经淀粉酶测定、穿刺术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且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均以舌下口底囊肿、颌下区慢性增大无痛性柔软肿物为临床主要表现。 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757岁,平均44.60岁。 病程612个月,平均7.80个月。 1.2治疗方法2-3对部分未成年且治疗配合性差的患儿行气管内插管全麻。 其余均行舌神经阻滞加局部浸润麻醉。 取经口内切口,术中准确定位舌下腺与口底深部组织的粘连部位。 经黏膜创缘与舌下腺间进行钝性分离,依次从外侧、前端、内侧、后端剥离舌下腺。 对外侧时实施剥离时暴露出的舌神经做好保护措施;剥离前端时应与舌下肉阜深面之黏膜下准确定位下颌下腺导管,在相当于下颌第二磨牙相对应的口底可见舌神经自上、外方行向下颔下腺导管的下、内方“钩绕”导管。 剥离舌下腺的内侧,在下颌第二磨牙处夹住舌下腺的后端予以切断和结扎。 术中不刻意摘除囊壁,仅以吸引器将囊液清除干净,术后行下颌下区加压包扎以消灭死腔。 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局麻患者嘱其做舌左、右及前伸活动,彻底止血后稀松缝合黏膜创口,留置橡皮条引流。 2结果3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未出现下颌下腺导管损伤、舌神经损伤及血肿等并发症。 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舌下腺黏液囊肿并慢性炎症,囊肿壁为肉芽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有炎性细胞浸润。 患者均痊愈出院。 术后均获1018个月随访,其间未有复发病例。 3体会口外型舌下腺囊肿亦称潜突型或下陷型舌下腺囊肿,与单纯型、哑铃型舌下腺囊肿相比,舌下口底黏膜无囊肿,仅以颌下或颏下出现无痛性囊性肿块等体征为临床表现。 因与血管畸形、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皮样囊肿或淋巴结炎等临床表现近似,故易出现误诊。 临床以穿刺、穿刺液淀粉酶测定、超声、囊肿造影CT等检查为其主要诊断手术。 其中穿刺淀粉酶测定应用最为广泛,可做出明确定性和舌下腺囊肿与颌下腺囊肿的鉴别诊断。 对部分高度疑似病例可运用穿刺结合MRI检查。 既明显提高了术前诊断准确率,同时可明确囊性肿物走行方向及组织,更利于正确手术方法的制定,从而避免盲目进行颈部探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既往曾以经颈部入路摘除囊肿。 后因发现囊壁为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衬里,上皮衬里缺失,故为假性囊壁,无分泌功能,故主张经口内摘除患侧舌下腺,将囊腔内的囊液吸净,而不采用颈部入路摘除囊肿。 不仅创伤小,避免了面神经下颌缘支受损风险及颈部入路切口不美观等;同时术后即使有部分囊壁为纤维性残存,也未明显增加复发风险4-5。 我们对30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患者,在术前完善穿刺、超声等检查的基础上,选择全麻或局麻下经口内入路实施舌下腺摘除及切除与之粘连的囊肿壁,术后颌下加压包扎。 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少,随访期间亦未出现复发病例,效果肯定。 我们体会 (1)舌下腺手术的术野较小,局部解剖结构复杂,舌神经损伤、下颌下腺导管损伤、出血与血肿等并发症较多。 应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医生进行手术;术中规范操作,减少舌神经损伤与颌下腺导管损伤等风险。 (2)术中需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并完全抽净囊腔内的囊液。 术后充分加压包扎,减少并发感染及复发的风险。 本组样本量少、未进行对照分析、随访时间不长,且临床对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手术入路、是否摘除囊壁和术后颌下区持续加压包扎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的影响亦存在争议6-8,故今后仍需不断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期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4参考文献1杨宁,刘丽辉.上颈部囊性病变的MRI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xx,24 (4)305-307.2吕继连,高宁,何巍.外科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J.中国实用医刊,xx,36 (14)59-60.3段清河.口外型舌下腺囊肿36例手术治疗总结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xx,21 (6)428-429.4陈林林,刘晓霞,李羽,等.舌下腺囊肿外科治疗回顾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xx,18 (5)225-226.5贾玉林,赵怡芳.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12 (2)7-10.6杨燕飞,孙良丰,刘伟,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舌下腺囊肿118例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xx,28 (7)70-73.7杨常华,刘然,朱吉光.舌下腺囊肿摘除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