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余光中余光中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情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折叠编辑本段诗歌全文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作于1972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诗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折叠编辑本段诗歌解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的这首诗,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连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1、赏析: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陆统一的强烈愿望。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感受: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着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其次,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一种深沉的沧桑感油然而生。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正如余光中先生回答四川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思蜀而不乐。更体现了余光中先生的爱国之情!三、形式美结构上,寓变化为统一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折叠编辑本段写作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折叠编辑本段乡愁第五章未来啊,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今天(2011年4月23日)上午在福建泉州群山村举行华光文化名人村 奠基仪式上,著名诗人余光中以第一位入村进住的世界文化大师身份致辞时,讲了一段话当中特别为39年前创作的乡愁续写新篇章。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个篇章之后,今天余光中以未来啊续写新的第五章时,泉州永春子弟七年来第二次返回故里,已是83岁的老人,既是游子,又具有赤子之心的写照,在场数百位观礼者也很清楚,这是爱国诗人第二度步上洛阳古桥,踩着1060步伐的翌日,为即将出现吟诵洛阳桥新作初试啼声。余光中致辞前,陪同大师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培训题库大全课件
- 2025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批招聘工作人员11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
-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类与传播途径
- 土地抵押合同(标准版)
- 中介和买家合同(标准版)
- 2025年环保设备制造业竞争激烈产品创新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现实交互技术在虚拟现实工厂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母婴用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机会研究报告
- 中考英语一轮复习完形填空汇编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十堰张湾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国庆节前安全教育培训
- 国歌课件教学课件
- 江苏省家政服务合同派遣制4篇
- 增补合同协议模板
- 玉盘二部合唱简谱
- 面瘫(面神经炎)课件
-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事故
- 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
- 四年级上册数学 线段、直线、射线、角(同步练习)人教版 (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