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化学doc-《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1页
食品生物化学doc-《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2页
食品生物化学doc-《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3页
食品生物化学doc-《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4页
食品生物化学doc-《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它属于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食品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侧重于研究食品原料化学组成及其性质、食品成分在有生命的原料中的变化规律、食品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食品成分在人体内的变化规律、食品原料生产的品种改造及其变化规律。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学科。它是以生物化学为基础,与食品化学或食品原料学有一定关系。它的前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是这些基础科学在教学中的综合与发展的运用。它的后置课程有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原理(工艺学)等。这门学科的重点是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解生命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指导食品原料进行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改造,指导人们合理和科学地膳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培养该学科人才的基本理论、科学综合素养和研究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二课程目标1.知道食品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应用和未来方向。2. 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尤其是与食品成分及其在加工、贮运及为人体所利用的静态和动态生物化学过程。3. 学会运用其中的基本原理去指导生产和新产品开发,并更好地理解现代生物技术是怎样对食品原料进行生物改造的。4.养成对与食品有关的生命过程的兴趣和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并能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到指导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培养学生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有机体内部发生、发展和消亡机制的认知。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的说明和解释,能理解生命体内部各种生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生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一)生物化学概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生物化学学科概念(1)生物化学定义(2)生物化学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2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1)生物化学的发展过程(2)生物化学迅速地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3)现代生物技术对食品工业产生的影响(4)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转基因食品(二)Protein蛋白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 The importance of protein in biology蛋白质的生物学地位2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rotein蛋白质的化学组成(1)Chemical elements of Protein蛋白质的元素组成(2)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protein蛋白质的分子组成3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mino acids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性质(1)Structure features of natural amino acids天然氨基酸的结构特点(2)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mino acids氨基酸的理化性质4 Structure of protein蛋白质的结构(1)The primary structure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The space structure蛋白质的空间结构5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protein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The amphoteric property and isoelectric points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2)Colloidal property蛋白质的胶体性质(3)Precipitating action蛋白质的沉淀作用(4)Denaturation蛋白质的变性作用6 Classification of protein蛋白质的分类(三)Carbohydrate(Saccharide)糖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saccharide糖类的定义和分类2 Monosaccharides 单糖(1)Structure of monosaccharides单糖的结构(2)Classification of monosaccharides单糖的分类(3)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onosaccharides单糖的物化性质3 Oligosaccharides寡糖(1)Disaccharides双糖(2)Trisaccharides叁糖(3)Tetrasaccharides四糖(4)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onosaccharide and disaccharide单双糖的化学性质4 Polysaccharides多糖(1)Starch淀粉(2)Hepatin糖原(3)Cellulose and semicellulose纤维素及半纤维素(4)Integrated saccharide结合糖*(四)脂类Lipid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 Classification of Lipid脂类分类2 Tri-acylglycerol三酰甘油类(三脂肪酸甘油酯)(油脂)(1)Chemical structure of tri-acylglycerol油脂的化学结构(2)天Fat acids from natural fat然油脂中的脂肪酸(3)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at油脂的理化性质3 Phospholipid磷酸甘油脂类(1)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hospholipid磷酸甘油酯的组成(2)Principal phospholipids主要的磷酸甘油酯(3)Properties of phospholipid磷脂的性质4 Other lipoids其他类脂物质(1)Sterol固醇(畄醇)(2)Wax蜡(3)Terpene萜类(4)Integrated lipid结合脂类*(五)Nucleic acid核酸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核酸的定义和分类2 Nucleoside acids核苷酸(1)Basic group碱基(2)Nucleoside核苷(3)Nucleoside acids核苷酸(4)Polyphosphoric nucleoside acids多磷酸核苷酸3DNA(Deoxyribonucleic acid)(1)Concept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的定义(2)Primary structure of DNA DNA的一级结构(3)Secondary structure of DNA DNA的二级结构(4)Tertiary structure of DNA 的三级结构(5)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chromosome DNA in eucaryote cells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结构特点4 Structure of ribonucleic acid 的结构(1)Form of RNA 的类型(2)Base composition of RNA 的碱基组成(3)Structure of RNA 结构5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nucleic acid核酸的生物学功能(1)Biological functions of of DNA 的生物学功能(2)Biological functions of of RNA RNA的生物学功能(3)Brief introduction of central genetic rule and protein synthesis遗传中心法则与蛋白的合成简介(六)Enzyme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 The discovery of enzyme and enzymologic history酶的发现与酶学历史2 Enzyme is biocatalyst 酶是生物催化剂(1)Biological importance of enzyme酶的生物学意义(2)Enzyme as biocatalyst酶是生物催化剂(3)Chemical nature of enzyme酶的化学本质3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enzyme酶的命名与分类(1)Customary nomenclature习惯命名法(2)IS nomenclature国际系统命名法4 Distribution and activity of enzyme酶的分布及活力(1)In vivo distribution features 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特点(2)Assay of enzyme activity酶活力的测定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nzyme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Active site and essential group活性部位和必需基团(2)Specificity of enzyme action酶作用的专一性6 The mechanism of enzyme action酶的作用机理(1)Enzymatic catalysis and activation energy酶的催化与分子活化能(2)Intermediate theory中间产物学说(3)Inducement and gomphosis theory诱导嵌合学说(4)The factors of efficient-powered catalysis for enzyme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7 Enzymatic reaction veloc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Determination of enzymatic reaction velocity酶反应速度的测量(2)Influence of enzyme concentration on enzymatic action酶浓度对酶作用的影响(3)Influence of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on enzymatic action底物浓度对酶作用的影响(4)Influence of pH on enzymatic action pH对酶作用的影响(5)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enzymatic action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6)Influence of activated agent on enzymatic action激活剂对酶作用的影响(7)Influence of inhibiting agent on enzymatic action抑制剂对酶作用的影响(8)Allosteric effect of enzyme酶的变(别)构效应8 Brief introduction of applications for enzymes酶的应用简介(七)糖代谢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消化与吸收)2糖的分解代谢(1)糖的无氧酵解(2)TAC途径(3)磷酸已糖(戊糖)途径(4)糖醛酸途径(5)乙醛酸途径3糖的合成代谢(1)蔗糖的合成(2)淀粉的合成(3)糖原的合成(4)糖的异生作用4糖代谢的调节(八)蛋白质、脂类和核酸代谢简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2脂类的代谢3核酸的代谢(九)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新陈代谢的概念2高能化合物与ATP的作用3生物氧化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物流管理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方向的必修课,系主干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4课时理论学时,共46课时。主要内容课时建议教与学的方法建议按60课时计介绍课程标准;课程概述2把一门学科的总体安排告诉学生;语言呈示为主。主要内容课时建议教与学的方法建议蛋白质8讲授;演示与与讨论糖类4讲授;演示与与讨论脂类4讲授;演示与与讨论核酸4讲授;演示与与讨论。酶7讲授;演示与与讨论糖代谢6讲授;演示与与讨论蛋白质、脂类和核酸代谢简述4讲授;演示与与讨论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2讲授;演示与与讨论。总复习3机动2(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 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因本课程有大量的图表、图示资料,所以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其中可以在中期以后有4-6个课时以讨论、提问和答疑的形式进行教学,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对后面的教学进行调整。2 本课程前半部分约27课时采用双语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英文专业单词和学科信息。3 本标准是理论教学部分,另外还有24学时的实验,已另行制定了实验教学标准,让学生掌握基础生物化学的实验技能。4 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讲述时结合启发、提问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尤其在重点内容部分,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涉及的可用生物化学知识和理论来解释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联系实际适当举例是很重要的。6 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好的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自己的专业信心。鼓励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五、教材编写与选用食品生物化学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因部分内容采用双语教学,因此本课程选用了B.D.Hames, N.M.Hooper & J.D.Houghton编著的英文教材Biochemistry原版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1,5)、以及David L. Nelson & Michael M. Cox编著的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World Publishers, 2000);另外,因本课程中内容侧重于食品原料方面的生化解释,还可选用宁正祥、赵谋明编著的食品生物化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版)以及生物化学原理(张楚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作为辅助中文教材。也可以选用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含教育部推荐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