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课改班)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卷(选择题 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鸷鸟(zh) 侘傺(ch ch) 归聘(pn) 雨雪霏霏(y) B涉淇(q) 朝谇(zu) 咎言(ji) 自我徂尔(c)C愆期(qin) 谣诼(zu) 孔疚(ji) 尔卜尔筮(sh)D桑葚(shn) 酾酒(sh) 嗟叹(ji) 咥其笑矣(d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金碧辉煌 萧索 秋蝉 厮叫B疏疏落落 传诵 搅尽脑汁 凋零C放荡不羁 落寞 隐逸恬适 点缀D没精打采 洪流 训鸽 渲染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 ,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2)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_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3)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 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A做客 虽然 熟识 B作客 虽然 熟悉C作客 即使 熟识 D做客 即使 熟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B雨巷描写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作者戴望舒也因此成名,被人们称之为“雨巷诗人”。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5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A B C D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绛珠仙草,使绛珠仙草得延岁月,修成女体。神瑛侍者欲下世为人,绛珠仙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木石前盟”。(红楼梦)B“因为大卫的母亲很胖,当她穿好衣服后,不论何时稍微用力,她背上的扣子就绷掉好几个。我记得当她抱我时,两粒扣子飞到客厅的另一端去了。”(大卫科波菲尔). 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是个大贤人;孔子赞叹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家中的“鸣凤之死”是一部把美丽无情毁灭的凄惨悲剧。鸣凤对爱情坚贞不渝,当得知自己将要被作为礼物送到冯家后,暗暗下了殉情而死的决心,她相信“死字便是薄命女子的唯一出路”。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纵身跳进了湖水,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7下列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形态。B低碳经济强调技术创新,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从而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C低碳经济重视产业转型,主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权重。D低碳经济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主张用核、水、风、太阳能等新型能源逐步取代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低碳经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B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C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高碳能源的过度使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气候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D低碳经济摒弃了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就是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保护环境,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B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任务。C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今天,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的改变,可能将为人类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空。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职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注 冲默:襟怀淡薄,语言简默。俦(chu)类:同伴。传(zhun):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麈(zh)尾:拂尘尾。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诸从事既去 去:到、往B人无能间 间:离间C辟君部庐陵从事 从事:指办事、治事D适逢君过 适:刚才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B以麈尾掩口而笑 以其无礼于晋C子孙家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D使问君之从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A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B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C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D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第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4分)译文: (2)都邑美士,吾尽职之,独不识此人。(4分)译文: (3)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4分)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夏日三首(其一)北宋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注】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蝶衣:蝴蝶的翅膀。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粉。落落:稀疏的样子。嘈嘈:杂乱的声音。(1)这首诗是运用了反衬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请具体说明。(4分)答:_(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答:_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选4)(8分)(1)举酒属客,_,_。(2)总角之宴,_。_,不思其反。(3)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4)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信可乐也。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山屋张炜(1)我居住的这座都市,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丛丛高山,它们笼罩在雾气下的神秘诱惑我,甚至是召唤我。我每次走进大山深处时,心境都为之一变,有时甚至会为这样的情绪所惊喜,在心底自问一句:多么奇怪啊,仅仅是半天不到的时间就来到了这里,而此地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啊。寂静的山谷,树的谛听和注视,还有鸟儿问答。山石裸露,云母、石英的闪光。黄昏时刻,一种低沉的山之咏叹开始了,它感动我们,我们却找不出它的源头。这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若有若无的声音。大山的早晨也有这种咏叹,但那又是另一种色调和意味。(2)山中绝少人烟,只偶尔看到几处遗下的小小山屋。它们如今完全被丢弃了,主人是谁又为何离去,这已经是个谜了。大约仅仅是几十年前,这些山屋还被人兴致勃勃地打造,而今打造者却弃它而去,再无踪影。人的兴致真是奇怪的东西,它总是忽东忽西没有确定,变化无常。但我可以想象其中的原因:山下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山上的人于是再也待不住了。(3)小屋里的人不是和尚,他们是守山人,林场工人,或其他什么人。他们下山寻找新的日子,于是把原来的工作连同心情一块儿丢下了。我稍稍有些困惑不解的是,难道现在的山上就不需要那些工作了?比如说大山不需守、林木不需护,连同其他一些山里的营生,在现代都可以一并省略?(4)不管怎么说,一个个挺好的小屋就这样被遗留山上,它们空空的,静静的,黑黝黝的。屋里有一种烟火气还隐约可闻,但这需要用心去嗅。我长时间在山中徘徊,寻访了许多山屋: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竟然私心大发。我在盘算一些事情。因为我发现这些小屋比最好的帐篷还要坚固,而且就扎在了帐篷应该扎的地方。我欣喜地发现这远离尘嚣的山屋可以成为我这个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看过了一个个山屋,搬进了其中的一座。因为一个渐渐走近中年的男人有些惧怕了,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被尘嚣围追堵截的狼。逃离之心人皆有,有缘遁迹几人能?多么奢侈的思想和行为,多么繁华的简朴。(5)偶尔有好友来访,他们总不忘捎来一些吃和用的东西。这样的白天和夜晚啊,是多么愉快的时刻,好像整个的友谊都变得簇新了。大家一块儿从拥挤中,从无边的繁琐中挣扎出来,这时大大地舒了一口气。山下,凡是不好的消息都不愿提起,暂且让我们与他方隔绝。这里有树林山泉和鸟兽,有久违的一切,于是什么都不缺了。朋友当中的大多数没有长时间离城的条件,他们只好匆匆地来,恋恋不舍地去。我从他们的身影联想起自己,想这几十年的光阴,想那些消磨和损耗,想每一个人究竟会被什么拖累、拖累一生?这样直想到许久,想到头痛。(6)我有一个聪慧的朋友说过:人与物质的关系不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更不是役使与被役使的关系,而应该加以调整,调整为崭新的关系。究竟怎样调整?没有说。不过我深深理解这种渴望和想象。是的,人在物质世界中要获得一点点自由,大概离不开这种调整。人的烦恼在许多时候的确来自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可怕的、没有尽头的物质欲望把我们自己淹死了。(7)我在山屋中愉快而真实地生活,高效率地劳动,日常生活用品却耗费甚少。我这会儿真的感受到了美国梭罗的自得,也真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需要那么多。同时我也进一步明白了,简朴的生活并不等于简陋的生活,更不等于难以为继的尴尬,不是无米之炊。(有删改)16.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山屋的情感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回答。(6分)答:_17.作者为什么要放弃都市生活而隐居山屋?概括回答。(6分)答:_18综观全文,作者的山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概括。(5分)答:_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每次走进大山深处,作者的心境都会为之一变。主要是因为山间景致太美,恍若人间仙境;徜徉其间,世间的一切烦恼皆可忘却。 B山下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对于山民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力,山民们因此丢弃山屋,下山寻找新的生活。 C“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久困都市、渴望隐居的作者得其所愿之后的欣喜和兴奋。D作者以山屋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描写山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画面,写出山屋的神韵,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E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抒情为主,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表达了作者融入自然,借以摆脱现实困扰的心声。六、语言综合运用与表达(15分)20、以“黄叶纷飞”为开头,联系生活,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景动静结合,描写生动优美,不少于200字。七、作文(50分)雨果说过:没有风暴,船帆只不过是一块破布。试以一位在挫折中奋起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根据他的事迹写成一篇记叙文。“他”,可以是你的同学,你的亲友,或者是你自己。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700字。学校 高一( )班 姓名 考号 20132014学年高一课改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卷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 分分 数第卷(选择题 共36分)一、二、三(选择题 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第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四(28分)13(12分) (1)(4分)译文 (2)(4分)译文 (3)(4分)译文 14(8分) (1)(4分) (2)(4分) 15(8分,每空1分,五选四)(1) , (2) , (3) , (4) , (5) , 五(21分)16(6分) 17(6分) 18(5分) 19(4分)( )( )六、(15分)20200七(50分)作文题目 300字400字500字600字700字800字高一课改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5.B6. B(不是大卫的母亲,而是女仆葛佩蒂)7.D(D 项中“用核、碳、水、凤、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取代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说“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并没有说取代。)8.D(“实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原文不符。从原文看,低碳经济只是人们倡导的一种经济模式,它的效果还没有体现出来。)14.(1)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请具体说明。参考: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参考:“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疏帘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损,求得内心的安宁、自在和闲适以及身体的健康,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共4点,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得6分 ) 18(5分)是一种远离现实的尘嚣、简朴而不简陋、自由浪漫、心安理得、和谐自如的生活。(1点 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已故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江夏郡鄂县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政务服务办事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假肢制作装配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热力运行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机械冷加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生产处理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图书资料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银行金融类-金融考试-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钢轨探伤工)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届高三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 2024-2030年中国膏药市场风险评估与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系统解剖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数据监测分析研究报告
- 记账凭证封面封底
- 初中军训方案
- T-CAPC 012-2023 零售药店经营糖尿病、高血压与血脂异常治疗药品药学服务规范
- 康宝莱价值远景-康宝莱公司的价值远景
- 中医经络穴位走向歌
-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