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一、单元教学内容:1. 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世界奇观”,课文内容围绕着大自然壮美瑰丽的景色而展开,不仅描写生动形象而且文字优美细腻。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大自然美的同时,使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三、单元整体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认识本单元的27个生字,并能准确写出这27个生字。2. 学生能够准确的写出和记下词语盘点中的词语3. 积累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学生能够背下观潮中的三、四自然段;鸟的天堂中的优美段落要读熟。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现实生活,学生能够理解新学词语的含义。2.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3.通过多听,多读,多想象,学生能够学习并实践“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出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四、单元教学重点: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3.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4.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5.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五、单元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一、观潮一、教材解读:观潮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知识面不宽,对文中所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很难想象出画面,教师必须指导感情朗读并借助电教媒体等辅助教学。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词。2.学生能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3.学生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过程与方法: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及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四、教学重难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朗读教学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江大潮图片、配乐七、课时安排: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启发谈话。师:同学们,暑假结束了,你们去旅游了么?都去哪些风景名胜啊?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苏东坡笔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看她是怎样的“壮观天下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观潮2. 出示题目。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朗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本课的生字。把不好读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2. .检查生字朗读的情况。(出示本课生字,请学生认读)师正音。3.请学生找出易错难写的生字提醒大家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强调 “薄”、“昂”、“蒙”这几个字,教师板书师范。4.指导学生朗读,难读的句子。(二)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给文章分段,看文章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思考本文是以什么顺序来描写涨潮的。2.文中的那句话能概括了钱塘秋潮的特点?中心句3.请学生比较题目“观潮”和“奇观”两个“观”字的不同。三、作业: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复习巩固:1. 巩固生字词。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它被称为是“天下奇观”,今天继续学习,看看它“奇”在哪里。二、深入学习:(品读潮来时的奇)1.师: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生动的描写出大潮“奇特”的语句。请为大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从“声音”和“气势”两方面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中的语句,有感情读、小组竞赛读、教师范读。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和体会到来潮时的壮美景象。(第四段白色战马处进行句子比较: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地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你觉得哪一句好?为什么?评价: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引导学生写作时要正确的运用词语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适时板书:声音大: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气势壮:一条白线 白色城墙 千万匹战马2.师读第三四自然段,让学生听作者是通过那几个词语把来潮时的顺序写清楚的。(强调: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很快地、逐渐、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3.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近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形态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4.观看录像让学生从视觉直观上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5.学生配乐与录像朗诵三四段。6.学生尝试背诵,教师大屏幕提示关键词,并及时给与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二)品读潮去后的“奇”1.钱塘江来潮时是天下奇观,来潮以后呢?请同学朗读第五自然段。来潮后也是天下奇观潮来之猛,气势之大。2.指导学生朗读,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课件展现其景象。3.引导学生思考“恢复”一词能省略么?与前文对照4.齐读第五段。(三)品读来潮前1.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期盼。2.引导生读潮来前句子,体会潮来前江面景象及大堤上人们的期盼。(教师板书: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3.引导生读:带着这种心情好好读读这些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三、回归整体,美读感悟“奇”。教师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创设情境,运用语句:1、小游戏,积累词汇。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想!)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猜词!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学生肯定跃跃欲试)材料:A、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人声鼎沸。B、风和浪都很平静风平浪静C、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水天相接D、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齐头并进E、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山崩地裂F、形容气势很大(该词学生若一时说不出,有个别学生答“白浪翻滚”,师提示“浩浩荡荡”)游戏同时教师顺势出示课件中词语师: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学生纷纷举手)2、运用词汇,学以致用。师: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光积累了,你们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老师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更清楚通顺呢?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像两张多高的白色城墙),一浪一浪(像千万匹白色战马 )。湖水声犹如( 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 人山人海),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很远)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学生自由说,进行巩固)五、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潮前 ”“潮时”和“潮后”,不仅被它壮美的景色深深震撼,还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了很多词语积累了很多知识,知道描写景物可以从远到近的描写,同学们认真学习,表现的都很棒!老师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继续加油!六、板书设计 1、观潮潮来之前 江面平静 人山人海 潮来之时 声音大: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气势壮:一条白线 白色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潮来之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七、课后反思:1、三、四自然段是课文重点,应以读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中感悟,并及时评议。2、录像运用应恰当好处,不应该过多的播放,使学生沉溺其中。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会读会写七个生字2.学生能够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大峡谷的壮丽神奇。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2.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象大峡谷的壮美画面。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青藏高原景观2.师: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那里是“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那里的奇异景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神奇美丽的画卷,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2.提问同学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3用文章中的词语来形容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什么样的大峡谷?壮丽、奇异4.默读课文,寻找文章那段写了大峡谷的壮丽(2段),哪几段写了大峡谷的奇异?(3、4段)三、再读,感悟全文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6009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四、总结全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五、板书设计:二、雅鲁藏布大峡谷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米 最深6009米山异:(雪山冰川,热带雨林)水异:(涓涓细流,涛涛江水)生物的多样性六、课后反思:1、引导学生明确何为“河流峡谷”,图文结合,请学生说明峡谷的“大”。2、细读二到四自然段,评议生动的说明方法。三、鸟的天堂一、教材解读: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单元选择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没有亲临过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认识,了解不多,所以很难想象作者所描绘的鸟的天堂的美丽与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其次,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榕树,对于榕树枝上又生根的特点非常好奇,因此体会榕树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学生对鸟的天堂不了解,所以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强烈。鉴于以上两点,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形,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变实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超文本的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实景,从而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提升自读自悟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2.通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3.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2、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朗读教学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榕树图片七、课时安排: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指名读文,读准字音。3自学生字,掌握字形。重点指导: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留恋:舍不得离开。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三)理清文章的脉络。1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汇报交流。(1)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2)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3理清课文的脉络。(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学生汇报:课是按游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四、分小组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阅读学习了鸟的天堂,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化身成为小小鸟,从鸟的角度来继续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二、学习文章10到13段,体会鸟的欢快活泼数量大。本文的题目是鸟的天堂,那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去看一看吧。1请学生自由读12、13段,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鸟多,欢快)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2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3.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4.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学生齐读(投影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师追问: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5.师:那请同学们思考,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昨天作者的眼睛是被什么欺骗了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向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吧。三、学习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榕树的大和茂盛。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重点从以下句子体会:1、“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我觉得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写得特别好,你们再读读。(当学生体会不到时,让他们作“伸”和“垂”的动作,“伸”要用力,好像大榕树浑身都是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垂”就是自然的耷拉下来,使人感到没劲。)一簇簇表现大榕树茂密,伸表现大榕树的顽强生命力。2、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榕树大,枝繁叶茂。3.“当我说许多一株两株”榕树的大。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稀少罕见。4.“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大、奇特5“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明亮的生命在颤动”茂盛、生机勃勃“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有风吹过。)师:这么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齐读。四、总结全文。作者在描写大榕树时,抓住了榕树根、枝、叶的形状、颜色、数量来写,这是静态描写。在描写鸟时抓住鸟的声音和活动来写,这是动态描写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运用这种写法。文章第九自然段写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也许正是农民伯伯和大家对榕树和小鸟的保护,大榕树才有可能成为鸟的天堂,所以我们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用我们的爱心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天堂。五、板书:鸟的天堂 树:大 茂盛 生机勃勃静 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鸟:多 自由 快乐 动六、课后反思:1、解读课文过程中,我用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重点语句,层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在学习1013段时,我请大家想象,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四、火烧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会读会写五个新字新词。2. 学生能够感受晚霞的美丽与多姿多彩。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为写作积累素材。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绚丽多彩与美妙奇异。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火烧云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么?老师讲解: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有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就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并用笔划出描写顺序的词语。生:是按“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的顺序描写的。(三)分段理解课文1.师:火烧云上来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同学尝试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点评,提出要求要求通顺流利、并要读出新奇、有趣的感觉,学生练读。2.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3.师:请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二到第六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的?颜色方面:(1) 天空中有哪些颜色?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2)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3) 这么多的颜色,作者是用什么词将他们串联到一起的呢?一会儿,一会儿形态方面:(46段)(1)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4到第6段,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3)教师图片展示火烧云图片,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 师: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变幻莫测,神秘莫测等。.师:那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朗读最后一段,教师指导,全班齐读。请学生用一词总结:恍恍惚惚。恍恍惚惚:形容人心神不定、神志不清的。例句:我昨天晚上没有睡好觉,今天精神不太好,做什么事都恍恍惚惚的。(四)总结全文: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谈谈本篇课文好在哪里。教师提示:按时间顺序,颜色、形态两方面霞光火烧云,动静结合总结: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五)板书设计 霞光 映红万物整体渲染 天空 像着了火火烧云 颜色 绚丽多彩具体描写 形状 变幻万千五、课文反思:在本课中生读的时间太少,讲课过程中太过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4积累对联。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目标重难点:习作练习及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能力。教学时间:45课时教学过程:一、口语交际及习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川省教师美术专业知识试卷
- 2025年物流师(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试卷:物流市场营销篇
- 大庆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医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有限元分析与可靠性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体育学院《环保设备与构筑物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高级会计师实务面试题
- 新疆财经大学《税法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数据库开发与应用中级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运用绘本对小班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研究
- 收回员工股权协议书
- 药浴培训课件
-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 小学语文新课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解读及教学建议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大全2025
- 资料装订合同协议
- 闲置设备日常管理制度
- 阿尔兹海默症康复护理
- (2025)全国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名人传课件完整版本
-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