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报告龙胜金坑红瑶寨和三江侗族村寨的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专业班级:06景区1班学号:200602090103姓名:毛兴奇实践报告龙胜金坑红瑶寨和三江侗族村寨的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1)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1.龙脊的“腾飞”是龙胜旅游扶贫成效的一个缩影。经过10年的旅游扶贫,昔日国家重点扶贫的贫困县龙胜已于三年前脱贫,并一跃成为广西旅游大县。据统计,去年到这个县观光的中外游客达36.5万人,旅游收入3600多万元。龙胜地处桂林北部山区,境内居住着16.7万侗、瑶、苗、壮、汉等各族人民,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6%。因为“山”,这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信息闭塞,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贫困;同时,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不但峰突瀑飞、林海绵绵,风光旖旎,而且少数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具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民族特色。为此,从九十年代初起,这个县就确立了“旅游立县”的发展思路,形成“以温泉为龙头,龙脊梯田为龙尾,民族风情为主线、贯穿其他自然景观旅游”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大力开展旅游扶贫。经过多年开发,全县构成4大景区、36个景点的旅游格局,被世人誉为“世外桃源”。其中,龙脊梯田、国家自然保护区花坪林区、龙胜温泉等景区、景点成为世界知名景区景点。从1994年到去年,全县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60多万人次。旅游业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还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带动了工商、农业、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信、建筑等产业和行业,使龙胜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统计,去年龙胜国内生产总值为7亿多元,是1990年的28倍;城乡居民收入3.3亿多元,农民纯收入1200多元。泗水乡细门瑶寨的26户红瑶群众1998年的人均收入仅900元,1999年这个寨开发神秘的红瑶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迅速成为有名的旅游村寨,半年就一举脱贫,实现旅游收入58万元,人均增收540多元,创造了旅游扶贫的奇迹。为此,瑶胞们高兴地唱起了山歌:“旅游开发好处多,瑶寨文化也出国,赚回美元收港币,瑶寨过上好生活。”2. 侗族自古以来是一个热情、善良、勤劳、节俭、谦和智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快乐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喜欢节庆,被喻为百节之乡。三江人民在这样的一个传统文化氛围里繁衍生息,社会和睦,安居乐业。三江经济随着历史发展的车轮不断向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三江大地改革春潮涌动,经济发展快马加鞭。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文化名县”的经济方略。农业方面重点抓“五个一”,即一片茶、一壶油、一头牛、一根竹、一个果;工业方面抓“ 四个一”,即矿产业、铝业、农产品精加工业、水利电力业;旅游方面主打三大产品、建设十大景区,提升程阳桥景区的旅游品味,新建石门冲、岜团桥等景区;文化方面着力打造“风情三江”、“廊桥之都”、“侗族生态博物馆”等品牌。目前,全县人民正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鼓足干劲,奋力向前。 (2)区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历程1.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龙胜金坑红瑶寨1992年被开发,19921995年在开发探索阶段,这段时间的旅客接待量只是几百人,1995年后随着设施的不断完善,直到现在的平均每年接待量30万左右,估计以后接待量会不断的增加。这不仅是因为金坑具有独特的梯田风景,也因为金坑红瑶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民族文化也得到了继承和弘扬。金坑红瑶寨少数民族文化将不断地被开发。金坑红瑶寨的“晒衣节”和“火把节”就吸引了很多的国内外游客。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红瑶寨还把原来已经消失的“泥巴打仗”体育项目挖掘出来,使原来已经消失的文化得到了继承。2. 三江县有着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县,把民族文化导入旅游,是三江旅游保持健康、持续发展,打造三江旅游品牌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旅游业蓬勃兴起。凭借程阳桥、侗族生态博物馆、丹洲古城等一批奇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旖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吸收引了国内外的游客。(3)区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与特征1.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该族群中妇女上身外衣的花纹图案以红为主色而得名。红瑶先民为养蚕制丝刺绣,作服饰而世代家家种桑,故龙胜古称“桑江”。现在,红瑶主要居住于龙胜县境内东南方位的越城岭支脉周边森林茂密的山谷、山腰。 大寨红瑶人世代耕种水稻,人们沿着山势开辟了水田,由山脚向山顶蜿蜒铺架而上,崇山间云雾蒸腾,层层叠叠的水田宛如天梯,蔚为壮观。2003年,因旅游开发需要,大寨村开通了通村四级沙石路;同年9月,开发了以农耕梯田和民居村寨相结合的自然人文和谐风景为依托的金坑 红瑶梯田景观旅游。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游客们远道而来,并不仅仅是欣赏梯田这一静态的自然景观,其更深层次的是为了接触异民族的生活、生产状态,况且梯田也不完全是一种自然景观,而是反映了一个居于此地的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形貌。因此,大寨红瑶村的旅游开发正是源于满足现代人对异文化的向往与“猎奇”心态,与此同时,大寨当地人为了“迎合”游客的胃口而积极建构自身的民族文化。金坑红瑶梯田与早已闻名的平安壮族梯田都有流水行云般的线条、鬼斧神工的造型和如诗如画的意境,所不同的是,金坑红瑶梯田的气势更大,有着更为独特的红瑶风情2.三江侗族自治县位居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与湘黔两省交界,处东经10853至10947、北纬2521至2603之间。面积全县15个乡镇,土地总面积2454km2。 人口33.8万,主要有侗、苗、瑶、壮、汉等五个民族,其中侗族人口18.9万,占全县总人口的55.9%。 三江属低山丘陵地形,复杂多变,奇丽多姿,全县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77.2%,低丘陵占13.5%,河谷盆地占0.6%,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境内峡谷纵横,森林茂密。 三江气候温和,清爽舒适,属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7至19,南北温差1至2,雨热同季,寒暑分明,晨昏多雾,四季宜耕。 盛产杉松、油茶、油桐、毛竹、板粟、八角、糯谷、茶叶、柑橘、沙田柚等水果、粮食和经济林木。 三江东连龙胜、桂林、西接从江、贵阳、北通怀化、张家界,南邻融安、融水和柳州,区位优势较为突出。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21国道呈十字形从本县穿过,交通极为便利。 三江目前主要景区有:古宜景区、程阳景区、独峒景区、老堡景区、丹洲景区、斗江景区和八江景区。 1、程阳景区:程阳景区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9公里,是三江县侗民族风情旅游的典型景区。该景区连绵几公里,浓缩着侗族文化的精华,范围包括程阳八寨,即马安、平坦、平寨、岩寨、东寨、程阳、平铺、吉昌、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就座洛在这个美丽的景区内。此桥驰名中外,是侗族风雨桥的杰出代表,是三江旅游的重要品牌。步入该景区,您能游览美丽的风雨桥群、鼓楼群、木结构吊脚楼群和梯田群、水车群等侗寨风光,欣赏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表演,参观典型民居和侗族工匠世家,品尝别具风味的侗族餐饮,领略侗族独特的习俗,您和您的朋友定会流连忘返。 2、独峒景区:独峒景区距县城48公里,自南往北,沿苗江河分布有如下景点:红七军曾经驻扎修整的座龙山寨、壁画精美的八协鼓楼、平流斗牛场、华练风雨桥和戏台、岜团木结构立体人畜分道风雨桥、珍稀树种五针松、壮观的林略梯田和草坪、高定侗寨鼓楼群和神秘的高山天湖大塘坳。可爱的童子芦笙队和动人的琵琶情歌会让您留下永远难忘的回忆。 3、老堡景区:老堡景区距县城28公里,主要有上中下三石门、双龙抢宝、西边民俗村、老巴侗寨、太白遗岩、曲泠瀑布等景区。 4、丹洲景区:位居209国道线上,主要有丹洲险滩、狮子石、姑娘房、采育场、明代怀远古迹、丹洲生态环境村等景点。 5、斗江景区猴子岩:县东北青龙界左侧,距县城30公里。斗江奇石:浔江河斗江段盛藏丰富的奇石,主要有彩卵、紫卵、蜡石、墨石、油石和水彩石等。景区内的洛村、沙宜等村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奇石集散地和旅游景点。 6、八江景区:距县城18公里,主要有归水岩洞、八江和八斗风雨桥、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胖鼓楼等景点。主要节庆和大型旅游活动 1、花炮节、斗牛节、赶坡会、芦笙节、吃冬节。特色购物三江的地方土特产品主要有三江茶油、桐油、糯米、茶叶、木耳、香菇、冬笋、松脂、蜂蜜、柑橘、橙子、沙田柚、竹编、藤编等。风味餐饮侗族餐饮独具风味。侗族饮食有四项最出名,即吃酸、吃生、吃糯饭和吃油茶。糯饭从前是侗族的主食。吃油茶是侗族的地域性饮食习惯,侗族油茶清香味美,解表提神,名声远播。三江俗谚云:侗不离酸。最富特色的有酸鱼、酸鸭肉、酸鹅肉、酸猪肉和酸菜及其他素菜酸制品。此外,侗族有吃“合拢饭”和“百家宴” (4)旅游开发对区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1.好的方面:民族旅游不仅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推动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再建构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神奇的自然景观,同时还可以了解、接触、体验、欣赏到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可见,在现代社会,同奇异的自然景观一样,他者的异文化对人们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由此,也促成了现代民族旅游的发展和兴盛。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了迅速增长的经济效益与促进当地社会文化变迁和发展的同时,往往也推动了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再建构。因为在游客与当地人的互动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了二者的对话点:游客渴望观察和体验“异文化”、“传统文化”;当地人为吸引游客而积极复兴与再建构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拿龙胜金坑红瑶的“红瑶民间体育”项目“泥巴打仗”来说,曾经龙胜金坑红瑶的“泥巴打仗”已经消失几百年了,现在为了在游客面前展示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寨当地人又从民族记忆的深处把“打泥巴仗”发掘了出来,复兴了这一传统的娱乐活动。2.不好的方面:在大寨红瑶村,人们出于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每年都要过六月六这一传统节日。在以往,人们过六月六节日时,所进行的节庆活动带有一种纪念性色彩,如祭田,包粽子和吃粽子,即是表示不忘祖辈开耕造田的艰辛,而晒衣服,除了是一种防霉消蛀的需要,也是人们出于对带领其摆脱衣服易发霉蛀困恼的先民的纪念。而现在,进行了民族旅游开发以后,由当地村委会积极组织筹办的晒衣节,其目的已经缺乏“原生性”,而更多的具有了一种商业化操作性质,这严重破坏了红瑶的民俗文化。而三江有很多外来投资商在那里投资,他们在那里开店,生活,他们的习惯也在影响着三江侗族的民俗习惯。随着外来游客的影响,有些民族习俗已经被改变,有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5)建议旅游开发对区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各有说法,就拿龙胜金坑红瑶民族文化来说,有人认为:大寨红瑶村当地村委会积极组织筹办的晒衣节,其目的已经缺乏“原生性”,而更多的具有了一种商业化操作性质民族文化。商业化以及民风民俗的舞台化具有多少文化的真实性?许多旅游人类学家曾经就此进行了激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青华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广西南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甘肃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少先队员演讲稿范文
- 汉字单人旁的演变课件
- 2025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书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 第4课时 还剩下多少
- 实验小学交通安全应急预案10篇
- 水表井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建筑施工现场噪音控制方案
- 2025年职工技能大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规范大件运输管理制度
- 药学处方审核培训
- T-MSC 005-2024 灵芝孢子油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 职业院校班主任辅导员培训
- 贸易意向合作协议书范本
- 校园活动讲安全
- DB37T 5230-2022 岩棉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 浅析立体心何模块在新高考中的命题方向研究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