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及通识主观题评分建议与课堂实录范例.doc_第1页
语文及通识主观题评分建议与课堂实录范例.doc_第2页
语文及通识主观题评分建议与课堂实录范例.doc_第3页
语文及通识主观题评分建议与课堂实录范例.doc_第4页
语文及通识主观题评分建议与课堂实录范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主观题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1. 通识课程作业1. 作业题目:撰写一个教育案例 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领导、家校沟通、教育科研等实际工作,描述一个教育事件(问题)发生、发展及其解决的过程与结果,根据所学习的理论作出反思。要求:事件真实典型,行文简洁流畅,字数800-1500字。发现抄袭,零分处理。2. 评分建议:作业内容评分等级得分比值答题内容原创,理论水平高,观点明确,有教学针对性,语言准确,字数符合要求。优秀100%答题内容原创,有一定理论水平,观点明确,有一定针对性,字数符合要求。良好80%答题内容有一定针对性,没有错误。字数符合最低要求。及格60%答题内容与本作业无关,或发现抄袭。不及格0%3.作业范例高中生人际交往与指导作业李国明 (江门市 , 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高一新生刚入学时,我了解到一位女同学,每天打电话回家,泣不成声,向父母倾诉在校生活的不适应,希望父母帮助转到离家近的无需住校的农村中学。作为班主任,我意识到我的重要工作已经开始。原因分析通过多方调查,我发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孩子,聪明、有理想、意志力强,成绩上等,学习很刻苦。但是,她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与同寝室的几位同学有尖锐的矛盾;寝室的几位同学都反映她不愿意融入集体中。在班级,她与其他同学的交往相对较少。对其家庭进行考察,发现其母性格比较要强;该同学在童年时期曾因父母在外工作而独处了几年。据上调查,我作出如下判断:该同学主要是因童年经历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不适应,进而产生了恋家问题。恋家问题一两个星期就可以解决,人际关系不适应却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故工作重点应该是对其进行人际关系适应的辅导。 辅导策略:第一次辅导:疏泄不满。我找一个可以单独谈话的办公室,对她的处境表示理解,使她不感到老师可以任意评价她,对她是一种威胁。在谈话时,我耐心倾听,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一件事,同时引导她说出想说的话。她终于滔滔不绝地说出了对寝室每一个同学的不满和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理解,积压在心头的不快全部倾诉了。第二次辅导:制定自我管理方案。我帮助她制定自我管理方案,先确定对她认为还有希望建立良好关系的同学进行尝试交往,她选择了一个对她比较体谅的女同学王某,作为尝试交往的对象,我及时请那位同学提供协助。不久,她与我谈交往的体会,表示对交往的兴趣和需要明显提高。第三次辅导:回忆、脱敏。我重点引导她进行童年生活的回忆,请她说出父母不在家时的感受和对付的方法。她说出了孤独的痛苦,和自己后来自得其乐的体会。我进一步发问,如果当时有几个小孩和她在一起玩耍将是什么样的心情?她认为,如果有小孩陪她玩耍,她会感到很幸福。我及时点拨,说明她现在的性格是受当时环境的影响,现在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大家都可以和她在一起。第四次辅导:纠正认识。我讲了几个关于人与人交往的故事。她感悟到人都需要别人的赞赏,需要帮助别人,需要和别人交流。第五次辅导:创造机会,促成顿悟。在班级干部换届选举后,我抓住时机和她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成绩很好,能力也很强,却选不上班干部?她领悟到人际交往对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及时点拨,说明人际关系和能力同样重要。以上辅导是在朋友式的谈心中完成的,通过以人为中心、心理分析、行为主义等策略,加上她自己具有的悟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在,该同学感觉和其他同学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从交往中体验到了幸福感;同寝室的其他同学反映,该同学已经融入寝室的集体中。在辅导过程中,她的恋家情结已经完全解决。体会 1. 精神分析学认为,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人的性格有着深刻的影响。自闭性格的人,常与童年孤独的经历和情感得不到肯定和疏导有关;对学生现在性格的原因探索,不能忽视对其童年经历的调查。但需要突破弗洛伊德的理论局限,认识到儿童时期极细小的一件事,都可能对他(她)的性格产生深刻影响。 2. 中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第一次住校形成了准家庭,是他们人生的重大事件,常会带来心理不适应,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3. 巨大的学习心理压力,会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不适应感和恋家情结。 (节选自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第一期培训成果)二、学科课程作业1.专题三主观题作业题目(以下作业任选一题):(1)请根据本模块主题,提交自己执教过的一节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文字实录,字数1500-3000字左右。注意文责自负,格式和要求请参考本培训平台提供的范例。 说明:经辅导教师及专家推荐并最终通过“学员优秀成果”评选的教学设计或课例,由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培训协作组统一颁发证书,并推荐自愿发表于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高中教师培训优秀成果展示”专栏(国内统一刊号:CN44-0088)。(2)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并简要说说你的收获和建议。字数要求500-800字。发现抄袭,零分处理。2.评分建议:(1)专题三主观题第一题教案写作评分建议:作业内容评分等级得分比值教案设计创新。教学活动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科特征。能利用多种手段教学,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符合字数要求。优秀100%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有学生参与活动的环节,符合字数要求。良好80%教学目的基本明确,教学设计基本清楚,教学内容无科学性错误,符合字数要求。及格60教学目的不具体,教学过程设计不符合三维培养目标或有科学性错误。不符合字数要求。不及格0%(2)专题三主观题第二题评分建议:考核内容等级得分比值理论水平高,观点明确,有针对性,语言准确得体。字数符合要求。优秀100%观点明确,有一定针对性,语言比较准确。字数符合要求。良好80%答题内容没有错误。字数符合最低要求。及格60%答题内容错误或抄袭,在最低字数要求以下。不及格0%3.作业范例登高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胡立根 (深圳市 , 深圳市红岭中学)基本教学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课前准备。事先布置学生自学,要求从基础、思路、形象、情感、手法、语言六个角度写一篇登高的阅读笔记。第二步:自学情况交流,初步把握全诗。先是小组内交流读书笔记,然后分小组推荐优秀作业择要汇报。交流内容包括:基础整理、阅读的最大收获与困惑。在汇报中,老师相应地解决学生的阅读疑惑。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读诗从形象出发,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主体意象,然后从意象中把握诗人情感,从而把握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二是诗人的形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特点。第三步:在比较阅读中深入把握杜甫“诗史”、“诗圣”的特点和内涵。老师下发补充资料,共六首诗:王勃山中、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孟浩然林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岳阳楼、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附简单的字词和背景注释。学生分为六组,每组研究一首诗。要求先从形象入手,由景物至诗人的自身形象,由形象再把握情感。重点与登高比较,寻找这六首诗与登高的物象、诗人形象、情感的同与异。同时回答:每首诗中都会有一个诗人形象,那你愿意选择谁作为你的形象?三分钟研究,两分钟组内交流,准备发言,并由小组齐读或派代表朗诵所研究的诗。小组发言简况:山中组:两诗都写了“高风”,“秋天”;登高是白天,山中是傍晚。都写了落叶,很壮观。诗人站的位置可能不同,登高站得高一些,是“萧萧下”;山中可能站的低一些,是平视,所以是“山山黄叶飞”。山中是秋风萧瑟、黄叶飘零,应是用来映衬乡愁,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登高中杜甫既是老病悲愁,更是忧国忧民。景象都阔大,都写愁。但是山中只是一种乡愁吧,杜甫也有乡愁,更有国家百姓之愁。老师表扬第一组对两首诗情感的同和异的把握。登幽州台歌:诗人站在高台,感到时空无限渺茫,苍茫宇宙中,诗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觉得无人了解,无人欣赏,便怆然涕下。两诗景象都宏大,都涉及时间、空间,登高是不尽长江、万里悲秋的空间,百年多病的时间。而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间,天地悠悠的空间。幽的时空更广阔。诗人都是孤独的,陈子昂更孤独,不过杜甫更痛苦,他是老病悲愁,还要忧国忧民。陈子昂是为无人能理解,没有知音,抱负不能施展。杜甫可能也有这个意思,不过他不止这个意思,他为自己,更为国为民。老师表扬第二组解读得很到位。登金陵凤凰台组:这首诗第一句有点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颔联提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是伤古,颈联的写景与登高相似,也是很大。尾联“长安不见使人愁”,像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长安这个意象,在唐代,是不是指京城?指皇帝?那长安不见使人愁,就是有些失落,见不到皇帝,没受重用,可能是怀才不遇了。两首诗的景都是登高所见,都是时空远大,都有点悲壮,都是伤感的。不过李白是为历史的变迁而伤感,也可能是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伤感。杜甫的伤感,好像不是为历史的变迁,可能是为当地的百姓。不过,我更喜欢李白的,更有历史的深邃感。老师点评:历史的深邃感,读出了自己的感觉。凤凰台比前面两首要难,但第三组读出味来了,尤其是刚才所作的情感比较,有味道。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组:从结构上看,前两联是景,后两联是情。“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和登高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是白描。场面很宏大,情感都是有所求、有抱负、有忧愁。但孟浩然还用了比喻,如“欲济无舟楫”,用了典故,如“徒有羡鱼情”。相比之下,孟浩然只是发牢骚,是从个人角度,而杜甫则由个人遭遇上升到国家百姓。相比而言,孟浩然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老师点评:第四组读出了孟浩然有点小家子气,大家的掌声说明了大家对她的理解非常赞同。孟诗前两联气象博大,后两联却来了几句我想当官,请您引荐。景大情小,有些不相称。而杜诗则是景大情也大。登岳阳楼组:这首诗都是杜甫的,写法也相似。登岳阳楼,诗人站在岳阳楼上,看到气势浩瀚的洞庭湖,想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自己,再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不禁潸然泪下。这与他的登高太像了,都用博大的景象反衬自己的老病孤愁,诗人的形象,书法的情感也跟登高一样,由自身遭遇而忧国忧民。登高的忧国忧民显得比较含蓄,只说“艰难苦恨繁霜鬓”,登岳阳楼则明显是从自身而想到国家,颈联是写自身,尾联明显写国家。这后两联的写法更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我们刚才背诵的那几句,由自身屋漏联想到了天下寒士。老师提醒:这个细微差别也看出来了。好。大家还可以关注一下这首登岳阳楼与孟浩然的那一首。学生:孟浩然那首明显小气一些。因为孟浩然的时代不同,不像杜甫是在安史之乱,孟浩然可能就是生在盛世。老师:这个发现不错。的确,孟浩然生在开元盛世,他没有杜甫那么多的忧国忧民。九日齐山登高组:这诗是一种旷达心境,但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他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说明人生有很多不开心,不妨多登高,多饮酒,开开心心过日子。再看尾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在诗人看来,既然如此,何必那么伤感?诗人看得开,这是乐中含悲。诗人设定了一个前提,人世是痛苦的,有很多不开心,他说的是“尘世难逢开口笑”,既然难逢,那不如洒脱点,否则你只能悲伤到死。所以,这诗本质上还是在写人世的悲伤,只是希望大家能看开一点。老师:很好。大家读诗的本领很高,在短时间内,能够基本把握六首诗的内涵,且能将其与登高作深入对比。现在我们将七首诗总结一下。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与什么有关?众生:登高。老师:前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比较宏大。因为是登高,登高则望远,视野广阔,所以景都阔大,不仅阔大,而且还带点什么?对,悲。几乎都是悲壮的景。所有的登高诗几乎都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一个字,对,愁。即使表现豁达心怀的九日齐山登高,大家都看出了其以愁为前提。这七首诗的区别在哪里呢?应该是这愁的内容。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七首诗,杜甫两首与其他诗人的五首,情感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学生:其他五位诗人的诗,都是写自己,写自己的不得意,写自己的乡愁;而杜甫除了写自己外,还写了对国家对百姓的担忧。老师:我们从其他五位诗人的诗中,只看到了诗人自己。而杜甫的诗,除了看到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还看到了什么?学生:还看出了那个时代,看出唐朝,看出安史之乱。老师:所以杜甫的诗歌被称为什么?学生:诗史。老师:什么叫诗史?就是诗歌能让我们了解那个年代。其他诗人的诗,往往只见其人。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深刻地反映了那一段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称为“诗史”。老师:请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你是这几首诗中的某一个诗人,你愿意选择谁?为什么?学生选择情况:选择山中的2人。选择幽州台的1人。选择凤凰台的4人。选择赠张丞相的2人。选择齐山登高的45人。选择杜甫的没有一人。老师:竟然没有一个选择杜甫。为什么不选杜甫?这么伟大的诗人,为什么不选择他?学生:活得太累了,人生太艰难了。老师:是的,太累了。但是,同学啊,你们不愿意,杜甫为什么愿意呢?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