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一、自主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反复诵读文本,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2、感知文章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基本能够翻译成现代文3、初步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怀,把握文章的主旨4、具体探究解决下列问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熟记:缥( )碧 负势竞( )上 泠泠( )作响 嘤嘤( )成韵鸢( )飞戾( )天 互相轩( )邈( ) 横柯( )上蔽经纶( )世务 窥( )谷忘反( ) 急湍( )甚箭(2)在熟读的基础上,按下面要求找处相关句子(在书上标出并作批注)总领全文的句子? 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 视觉句? 听觉句?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是?与三峡“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文章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 (3)将下面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句子: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积累并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有时见日 猛浪若奔 泉水奔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不绝 绝巘多生怪柏 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 任意东西 风烟俱净 望峰息心 鸢飞戾天者 负势竞上 经纶世务者 (5)通过自主学习后,你能归纳出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吗?(书写在课本文题旁)(6)背诵课文;归纳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二、合作探究目标:1、 小组内相互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重在落实字词句,强化理解并积累),检查背诵2、 合作探究解决下面问题:(1)读视觉和听句描写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探究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从修辞入手)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文中哪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风光的赞美之情?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与王勃那两句诗意境相近? (5)你们小组是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的? (6)请对“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做点赏析 (7)你们小组是怎样把握文本的结构和内容的呢?请群力完成下面的填空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的景色特点:“ ”;第二段承“ ”二字,抓住“ ”和“ ”的特点,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第三段承“ ”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 之美并抒发自己的感受: (8)相关资料积累:本文作者吴均是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其写景散文艺术成就较高,文体清拔有古气,时人纷纷效仿,被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从应用范围上级标题上看,属于书信;从文章的内容上看,它属于游记;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本文艺术特色表现在:形声兼备,虚实相映,动静互衬,骈散相间具有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9)同类联想链接: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品游记,试与三峡作比较阅读,写出两者相映照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猿则百叫不绝三、交流展示成果要求:各小组不少于两人代表,交流展示的问题不少于两个,至少要提出一个本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交流展示力争形式多样化,内容广泛化,切忌雷同(问题可以相同,角度、方法、见解必须不同);提倡并鼓励交流自主发现的问题四、检测反馈评价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素tun 绿潭 中xun 敞者 横k 上蔽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猿/则百叫/无绝.3、下面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再从学过的课文中例举一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解释: 举例: 猿则百叫不绝 解释: 举例: 5、有人根据富春江“异水”的特点拟出上联,现请你根据“奇山”的特点对出下联上联:水清现游鱼 下联: 6、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请问山“奇”在哪里?水“异” 在哪里?从文本中提炼相关信息简要回答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452一、自主学习目标1、 反复读熟,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词语2、 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思考为什么不直署其名而托言“五柳”?3、 把握文章内容(写了哪些内容),认识文中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具有怎样的精神情怀4、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具体探究完成下列问题:(1)在文中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嗜好 动辄 吝啬 箪食壶浆 黔驴技穷短褐 汲汲 戚戚 晏如 衔觞 黔娄 若人之俦乎 欤(2)借助工具书和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亦不详其姓字 既醉而退 颇示己志 先生不知何许人 造饮辄醉 环堵萧然 衔觞赋诗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亲旧知其如此 期在必醉 晏如也 或置酒招之 因以为号焉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3)理解下面的多义词:闲静少言 宾客意少舒 少不更事 先生不知何许人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潭中鱼可百许头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遂迷 亲旧知其如此 晏如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阅读课文,按要求勾画相关句子,并作批注(明确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隐者风范)的句子 在读书中只求自乐的句子(兴趣爱好)表现率真放达性格的句子(兴趣爱好) 表现安贫乐精神的句子表现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句子(兴趣爱好) 表现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赞扬五柳先生高洁人格的句子 探究:从这些句子中,你发现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兴趣爱好? ;你认为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与追求? 拓展: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强调读书的要义在于把握主旨,有所领悟,其目的在求知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因此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过分纠缠现在多用“不求甚解”来批评读书粗枝大叶、不求深入理解的人,与这个义相近的成语还有: (5)读文言文,要学会把握句子的朗读节奏,你会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么?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 不戚戚于贫贱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二、合作探究目标1、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质疑解惑,力争基础知识落实到位2、两两结对检查背诵情况;交换、试着口头翻译全文,相互纠正3、小组内共同探究解决下列问题:(1)本文的眼目(文眼)是哪一个词?(找出文中所有的否定句)体会为什么要大量使用否定句?(抓住作者的志趣与追求思考) (2)传记是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自述生平的叫自传本文就内容来看,与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相同,应该是属于作者的自传,而作者却不仅托言“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并强调“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字”,为什么?你们小组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结合当时的背景和人物的性格思考) (3)为什么五柳先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还能“晏如也”?说说你们小组的探究结果: (4)文章最后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什么表到方式?有什么作用? (5)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为什么“好读书”,又“不求甚解”?说出你们小组探究的结果: (6)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 三、交流展示成果要求:各小组不少于两人代表,交流展示的问题不少于两个,至少要提出一个本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交流展示力争形式多样化,内容广泛化,切忌雷同(问题可以相同,角度、方法、见解必须不同);提倡并鼓励交流自主发现的问题四、检测反馈评价1、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A、造饮辄尽( ) B、曾不吝情去留( ) C、衔觞赋诗( ) D、黔娄之妻(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颇示(表露出)己志 B、不详(详细)其姓字 C、欣然忘食(吃饭) D、箪瓢屡空(经常)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理解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因以(用)为号焉 以(凭借)此自终 B、家贫不能常得(得到) 忘怀得失(好处,利)C、颇示己志(志趣) 处处志之(做标记) D、以乐其志(他的) 不详其(他的)姓字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名句,下列语句与此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C、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6、“赞语”中与前面传文“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马说导学案 452一、自主学习目标1、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并积累文言词语2、 熟读、背诵、疏通文意、感知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翻译全文3、 查阅资料,借助已知,认识文体特点,体会本文写法特点4、 自学中,具体探究完成下列问题:(1)在文中给下列字注音(有的字有多个读音) 祗 骈 槽枥 食 策 邪 石 粟 见(2)在文中找出通假字,并解释(食 见 材 邪)(3)阅读文章时,请注意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注意多义词并回顾已学的课文)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以径寸之木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曰 策勋十二转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置酒而招之 或异二者之为 其真不知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食之不能尽其才 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 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曰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是马也 不以千里称也 故虽有名马 才美不外现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一食或尽粟一石 (4)按下面的要求在文中标出相关的语句并作批注表现作者基本观点(中心论点)的句子;体现本文着眼点的句子;得出结论(中心句)的句子揭示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食马者愚妄无知“不知马”有哪些表现? 表达作者对统治者辱没人才的不满与愤懑的句子(5)阅读文言文要注意朗读的节奏,相信你在阅读时一定能把握好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完成上面探究后,相信你一定能准确翻译下面两个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相关资料补充:韩愈,唐代文学家,素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类似今天的杂文,可以议论,可以记事,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阐述道理,如爱莲说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统治者愚妄无知,埋没人才的时代作者借物寓意,借马喻人写下了这篇杂文在文中,作者对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控诉,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二、合作探究目标1、 小组内,两两结对,落实词语理解与课文翻译(口头表达的形式完成)2、 小组合力交流“自主学习4(4)”(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理解)3、 小组内共同探究解决下列问题:(1) 本文借马喻人,请明确下面的各个比喻对象:千里马比喻 伯乐比喻 食马者比喻 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被埋没比喻 (2)本文虽短,结构上很有特点,请从文体特点入手进行探究(思路提示:先提出什么问题,再怎样展开议论,揭示了哪些现象和原因,得出怎样的结论,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3)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5)作者在文中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6)结合课文和当今实际,谈谈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哪些条件? 三、交流展示成果各小组推荐的两人中必须要有“学困生”;展示的两个问题中应该有一个是自己小组发现的问题;针对所展示的某个问题,其他组可以展开辩论;可以采用向他组提问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在展示中要注意朗读、背诵环节四、检测反馈评价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A、骈(pin)死于槽枥之间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h)也C、祗(zh)辱于奴隶人之手 D、其真无马邪(y)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才 B、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不知马也C、故虽有名马 故人不独亲其亲 D、不以千里称也 因以为号焉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食不饱,力不足 B、其真无马邪? C、才美不外见 D、食之不能尽其材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用一个短语或俗语概括千里马的遭遇或处境: 文章第三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脸?(两个短语概括) 5、根据提示和课文内容填写:“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与本文 一句意思相近;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全文的中心句应该是 ;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是 6、写出四个含“马”字的成语: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452一、自主学习目标1、准确朗读,熟练背诵,正确翻译 2、积累文言知识,认识本文对比手法的作用3、感受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4、具体探究完成下列问题:(1)第一遍阅读,落实: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读音(在文中相应处标记)负篋曳屣 皆被绮绣 遇其叱咄 媵人 皲裂 烨然缊袍敝衣 俟其欣悦 以衾拥覆 容臭 逾约 硕师 加冠(2)第二遍阅读,理解文言词语并积累: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 多义词:色愈恭,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待君久不至,已去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存者且偷生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当余之从师也 木兰替父从军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烨然若神人 若听茶声然 无以致书以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衾拥覆 足肤皲裂而不知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久而乃和 其他词语意思:无以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先达德隆望尊 援疑质理 主人日再食 腰白玉之环无硕师名人与游 卒或有所闻 未尝稍降辞色 右备容臭(3)第三遍阅读,学会断句(把我朗读的节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打执经叩问 媵人持汤沃灌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第四遍阅读,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概括点明自己一直以来学习态度的句子 作者是怎样克服“无从致书以观”困难的句子渲染从师求学后仍很艰辛的句子 叙写自己生活异常艰苦的句子(对比手法)表明人们乐意借书给“余”的原因的句子?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作者之所以“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原句)根据以上的信息提取,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作者是从自己求学的哪两个方面来写这篇赠序的?(5)相信你通过以上的自学,一定能准确翻译下面两个句子: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合作探究目标1、组内两两结对,强化“自主学习”内容的落实与巩固,帮带组内学困生,共同进步2、群策群力,共同探究解决下列问题:(1)作为赠序,是一种什么特色的文体?内容则重点是什么?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目的何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作者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概括)? 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 在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富足的情节?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体会这些议论句饱含着怎样的道理?(在文章相应处勾画批注)(5)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这种从师、尊师方式?说说你们的看法 (6)文章第二段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目的是要突出什么? (7)你觉得宋濂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哪些?为什么? (8)相关链接:“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付出艰辛和汗水,除宋濂外,你能再列举两三例吗? 自古以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两则(积累本上多积累一点)“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说说你们对这句话的了解 三、交流展示成果各小组推荐的两人中必须要有“学困生”;展示的两个问题中应该有一个是自己小组发现的问题;针对所展示的某个问题,其他组可以展开辩论;可以采用向他组提问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在展示中要注意朗读、背诵环节;在对具体问题展示时不必拘泥于文本,提倡联想拓展,开拓视野四、检测反馈评价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读音、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披p绮绣. B、足肤皲zhu裂 C、温yn袍敝衣 D、负箧曳屣x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媵人持汤沃灌 四支僵劲不能动 3、理解下面各句中加点“以”字的意思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中有足乐者 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 A、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课文第一段写了那两件事? 6、下面是课文删节部分,读后请回答: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马生)等太学生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7、作者是从自身求学经历中的哪两个方面来勉励马生的?说明了什么道理? 8、翻译下面两个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部分问题参考答案一、4、(1)(略)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船)随着江水自然飘荡,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马 (4)通“啭”,鸟鸣声 通“返”,返回通“现”,显露,露出 奔跑的马 奔驰 绝妙穷尽极 爬高,伸远 在上面向东向西 散尽 使停止,平息 至 依仗、凭借 筹划 (5)(略) 二、1、(同 “自主学习”) 2、(1)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突出了对山水之美的喜爱 (2)用“箭”和“奔”来比喻水流之迅急 “竞”、“争”,拟人手法描写出山峰争先恐后向上奋进的形状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热爱大自然,鄙弃世俗名利,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集中表现了人们在自然奇景中感受,在这样一个和谐宁静,祥和美好的境界中人们的灵魂得到洗礼与净化,摒弃了一切世俗之念和个人名利,萌生出奋发向上的纯净意志 (6)将自然界“水流、鸟叫、蝉鸣、猿啼”四种声音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心灵得到净化 (7)奇山异水,天下一绝“异水”,“清”,“急”; “奇山”,富春见两岸群山;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略)四、1、湍,轩,柯 2、C 3、C 4、从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断、消失,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山高生寒树 6、(寒树)凭借高峻的山势奋力向上生长,高山、寒树好像是在互相竞争着向高处和远处发展 7、水异:清,急山奇:山高多生寒树,各种声响不绝,隐天蔽日,昼夜不分五柳先生导学案部分问题参考答案一、4、(1)(略) (2)知道; 已经; 稍微、略微;表达出; 处所,地方;往,到;墙壁;酒杯; 独到的体会; 高兴的样子;吃饭; 喜欢,特殊的爱好; 旧交,旧友; 希望,期望;安然自若; 有时; 于是;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辈,同类 (3)寡;稍稍,略微;年轻,年龄小 处所,地方;大约;来 志向,志趣;做标记;标志 像;的样子;像 (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三大兴趣:读书,饮酒,写文章 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高洁的志趣和遗世独立的人格 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二、3、(1)对当时世俗的一种否定,突出自己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一种坚持笔调诙谐,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当时门第观念盛行,作者愤世嫉俗,以这种形式表示叛逆;与作者的隐退思想和行为有关 (3)源于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与安贫乐道的精神 (4)议论进一步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升华文章主题 (5)读书适意,醉酒怡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五柳先生读书为的是求知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读书 (6)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在当今仍值得肯定三、(略)四、1、zh ln shng lu 2、B 3、D 4、A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不汲汲于富贵 7、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所坚守的志趣而感到快乐马说导学案部分问题答案一、4、(1)(略) (2)(略) (3)才能、能力;能够;能够 鞭策,鞭打;鞭子;记载 有时;有时;或许 难道;大概;它的 正确的方法;说;理想 可是;表顺接;却 这样的;著称;即使;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只是辱没;凭借;等同,一样;通晓;吃完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略) (6)饲养马的人不懂的按照千里马的特点来喂养它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都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二、1、(略) 2、(略) 3、(1)人才 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贤才不遇明主而被埋没. (2)紧扣“其真不知马也”这一中心层层推论,先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基本观点,旨在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接着从反面展开议论,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揭示了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必然性;进而续写了千里马所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这就揭露了问题的实质“伯乐不常有”,最后历数统治者种种愚妄行径,发出愤怒控诉“其真不知马也” (3)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4)伯乐更重要,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会被终身埋没 (5)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希望统治者都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6)自身要具有真才实学;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四、1、B. 2、C. 3、A. 4、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平庸浅薄,愚妄无知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 6、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龙马精神,万马奔腾,老马识途,马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课时3 Reading 2 【知识精研】七年级英语下册同步 课件(译林版2024)
- 2024年大孔烧结空心砖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抗寄生虫病药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仪表工试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 Photoshop平面设计(第二版)课件:广告设计
- 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5届高三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鹿茸的性状鉴别试题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策研究
- 职业资格-公路水运公共基础真题库-4
- 有效提升2025年工程法规考试成绩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音乐鉴赏之歌曲鉴赏ppt
- 第六讲微积分的创立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大单元作业设计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1Teenagelife》教案及教学反思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含解析)
- 《康复医学》第一章第一节
-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 形式逻辑新解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财经大学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一)
- 2020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 食品营养与安全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信阳农林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