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长征组歌》教案.doc_第1页
八上语文《长征组歌》教案.doc_第2页
八上语文《长征组歌》教案.doc_第3页
八上语文《长征组歌》教案.doc_第4页
八上语文《长征组歌》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 丁春林学习目标 1了解歌词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 3体会歌词中表现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重点 理解词句的含义 难点体会歌词的音乐美课时:两课时预习:朗读、字词 ,确定重难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字词辨认(故意写错字,让学生来纠正)音:黔 皑皑 毡 炊chu 毯tn 侵qn似 s 水似银 似乎 重 chng 重飞渡 sh 似的 zhng 重兵扎 zh 扎营盘 乘 chng 乘机,乘人之危 z 包扎 shng 千乘之国行 hng 行情,欺行霸市 奇 q奇怪 xng 行囊,行云流水 j 奇数来源:Zxxk.Com解 ji 解送 ji 解嘲xi 跑马卖解 形: 渴 解渴 渴求 渴望 饥 充饥 饥饿 饥荒 喝 喝水 喝彩 肌 肌肤 肌肉 肌体 皑 皑皑 袭 袭击来源:学_科_网Z_X_X_K铠 铠甲 垄 垄断 锤 千锤百炼 钢 钢铁捶 捶胸顿足 刚 刚强词语积累 弃甲:丢弃武器装备。甲,指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千锤百炼:本文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来源 二、作者简介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2.解题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1)告别,(2)突破封锁线,(3)遵义会议放光辉,(4)四渡赤水出奇兵,(5)飞渡大渡河,(6)过雪山草地,(7)到吴起镇,(8)祝捷,(9)报喜,(10)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式,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撤离苏区、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达吴起镇、胜利会师),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四渡赤水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 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 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牵着敌人走,调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得意之作,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 过渡:红军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来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三、歌词内容分析 (一)思考问题: 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这一部分分两层。 第一层(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 第二层(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二)品味语言 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例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三)小结中心意思: 这首歌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三、写法全解 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解”“压”“逼”“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学生讨论制定,包括每节课总结五、 板书设计长征组歌两首萧华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心句 军民鱼水一家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五次战役英雄乐观主义精神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景、人、情注:两个班的进度一样,在分析景情交融(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角度仍有困难,应加大训练力度。多找一些毛主席的诗词或者长征组歌来实战训练。第二课时一、过雪山草地朗读,初步感知方式:根据第一首歌词的分析方式,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答1、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为实现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战略任务,红军翻越了位于川西的大雪山。 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淤黑的死水潭,很多地方水深过膝,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不少红军陷入死水潭牺牲了。过草地时,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破牛皮鞋用水煮着吃。2、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哪两部分?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 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 3、红军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怎样克服的?在文中找出原句。路难走,没有吃,没有住。开头四句。千锤百炼的红军靠着坚强的意志,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终于踏过雪山,走过草地。如“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迎”、“扎”“骨更硬”“志越坚”。二、品味语言,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 1、“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2、人们说,中国复兴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 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 3、小结中心意思: 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三、比较感知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参考都通过中心句直接表达主题;均由两部分组成,都对红军所遇的困难作了描绘,以此衬托红军将士的高贵品质;句式都长短交错,整齐中略有变化:都以七言为主,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都用整齐集中的三言句描绘红军所处的险恶处境,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或庄严、残酷的气氛,对红军起到了烘托作用。 不同:过雪山草地主要是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则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写了敌军的凶猛攻击。四、情感迁移1 这一课的学习对我们的启发:学习革命前辈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战胜各种困难的意志品质。2 书后练习三(说中国复兴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中国复兴跟长征一样都是处在历史转折时期,同样是气势宏伟,影响深广,新的长征路比几十年前的长征更曲折、更艰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只有发扬长征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或中国复兴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是一次新的“长征”,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依,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实在在地努力奋斗开创未来。同时,在中国复兴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才会真正实现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在中国复兴过程中,我们应当发扬艰苦奋斗、忘我牺牲、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始终依靠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以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重,发扬齐心协力、同甘共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扬长征的优良传统,去开创美好幸福的明天。)3 同步探究以及补充习题中飞越大渡河问题解答五、 布置作业:学生讨论制定,包括每节课总结六、 板书设计长征组歌两首萧华过雪山草地中心句钢铁汉、坚强、千锤百炼追求骨更硬、过雪山草地、志越坚修辞手法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