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苏轼诗词-看他的“理”性与“真”性摘要: 苏轼他在文学艺术上是不可多得的全才,,他诗、文、词、赋,又善书画,通音律,好茶,好美食现存诗作四千多首,词三百四十多首,是一个在文学艺术上的集大成者。作为宋代文坛领袖人物,为宋朝诗词及后世诗词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终身从政,却一生仕途坎坷。从政40年,20多次变动,人生中最好的岁月都是在宦游中度过,其晚年更是在偏远的儋州(今海南)度过,刚得到大赦却死在归途中。他就是在这一生数起数落、坎坷异常的境遇之下,能够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理性的深入思考,并将他的思考融入到自己的诗词作品当中。表现出他独有的豪迈、旷达、乐天、不被生活磨难所压倒、追求真性本质生活的人生取向。本文试从他的一些诗词作品来对作者作一些解读。关键词:人生经历;苏轼诗词; 理性 ;追求“真”性生活一、 生活的波折,理性的转变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明确说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为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些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从此可见,这在一个角度上肯定了苏轼是与李、杜等并列的“旷世而不遇”的文学大家。苏轼诗词文学作品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不居一格,他把生活上的遭遇心情和对生活的思考写在诗词中,把他从得意到失落沉郁再到后来的豁然旷达的转变写入诗词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形象,表露其傲人的风姿,潇洒旷达的生活态度。 苏轼深受其父影响,自七、八岁开始,发奋读书,承受好的家教,更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及冠之年,喜好读贾谊、陆贽文章、书籍。二十一岁应进士科,答卷刑赏忠厚之至论(文集卷二)文中提到“依经立义”、“仁义爱民”的治国思想,充分展示了其所树立报效祖国、爱民济世的宏愿,以及儒家忠恕仁爱的伦理思想,被当时的考官欧阳修、梅尧臣大为赞赏,并拜了欧阳修为师。 这算是他一生种少有人生得意的时候。他人生最大人转折从乌台诗案开始,在乌台诗案前,政治生活算是平顺,故诗文作品多是宴饮观光游乐的多,作品基调比较轻松、开阔,如刑赏忠厚之至论,晁错论,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等作品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积极进仕及。而后期传世作品较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文体多样。思想由最初的沉郁、低落慢慢地转变为意境开阔,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表现真我的、自然的风格。如南歌子、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影射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从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打猎的盛况,抒发作者愿赴边疆打击侵扰之敌的情怀。词中,对出猎时壮大场面的渲染“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自我形象的描述刻画“左牵黄、右擎苍”;还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都体现出作者欲报国,大展抱负,挥洒豪情热血,书写凌云壮志的意愿;“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对人生风云变幻无常也只平淡对待,“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对于人生波转坎坷,时高时低的看清,想到“我亦是行人”,自然也不能例外,于是对自己宦海沉浮一切的磨难也就能理解平静视之了;“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西江月平山堂)用了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人间事物。白居易也曾作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比他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看到了作者如看透世事沉浮,变得洒脱从容,如得道高僧一般,也只有经历了、看透了,所以对世事才能如此的坦然。这些诗作都显现了苏轼对人生深刻思考及对生活的理性对待。二、 多向度的人和人生苏轼一生虽然不平坦,但他活得却比所有人丰富、饱满。他是一个很有生活向度的人:生活内容广泛多彩,精神世界丰富饱满,思想开阔,意志高远,对人待物客观平和,能走得进来也能走得出去。不像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许多人,整天整天的宅在家中,每天空喊无聊,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打一个游戏,上网瞎骂架,种菜偷菜或者摆一桌麻将一耗就是一整天。苏轼他的生活是多向性的,他好游山玩水,访名山大川,拜僧交友,交友甚广;爱美食,尤其喜食肉,同时也会亲自去做,不同那个时代对“君子远庖厨”的教育;他好茶,精通茶艺,更是宋代有名的大茶客;观察入微,思想观念明确;人生趣味高雅、品性高洁。因为他一生大多都是在宦游中度过,光职位变动就有20多次,很多时候都是在路上过的。他的作品也描写有许多地方的风物人情,大川美景,就是平常的一树花草,也诗人笔下也是别有想法和哲思。登云龙山中“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表现吧诗人率性、不拘一格的自然姿态,也写出了出游的好兴致。著名的题西林壁是在游庐山的时候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出了庐山的各个角方位度看时都是不一样的景色,也暗写出我们看问题看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一样结论,这是很有哲思的妙语,。苏轼广交朋友,僧侣禅师,与有名人诗僧关系也是亲厚,他曾说过“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这可以从他众多人书信和赠送诗中可见,而且也可以看出他待人至真至诚,如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朋友科考失意,诗人真心为朋友开解,劝朋友不要太在意结果得失,同时也表示临别人不舍和伤心,言语平淡却能说到人心里,设身从朋友的处境开解,感情是真挚而感人的。今天这般淡淡却沁人肺腑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情并不多见了。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文章短小,见解精辟,看问题深入,借写竹来写表达人的清雅高洁的情操。苏轼就是如那竹一般高雅,正直,虽在红尘俗世也不愿被世俗物欲所污染。次韵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尽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春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诗以美人比名茶,立意新颖,全诗灵气飞动。诗人尤其表白自己最喜欢的是不涂有膏油的团茶,惟独如此,才象不施粉黛的绝代佳人,显出天然的真味和内在的美质。东坡饮茶,喜其天然的真味和内在的美质。更有试院煎茶屡遭谪贬的苏东坡却笑着直面人生,不仅唱出了“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昂扬诗句,更在这远离中原文明的蛮风疠雨中,寻找到了生活美色,以煎茶品饮的方式,来滋润饱受创伤的心灵。诗人不惧老迈的身躯,偏要到清深江水中取活水,并亲自生火烹茶,看那白乳茶汤翻滚,犹如听到松风和鸣,再饮上三碗茶汤,于是逸兴遄飞,诗情横逸,久久不能入睡。特别是“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句,写得很有气魄,充分体现了作者浪漫之思,豪放之情,瑰丽之想,大瓢能贮月,小勺可分江,如此横溢的才思,竞从屡遭困顿的鬓发皓白的老人心中流出,那诗意是何等的出类超群!难怪南宋的胡仔会惊叹道:“此诗奇甚,道尽烹茶之妙”。南宋诗人杨万里更赞美到:“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他人书法亦是自创一格,至今仍为人们争相学习。世传第三大行书黄州寒食诗就是代表作品。没有好的心态,认真对待是没法取得如此成就的,必然也是下用了心,认真学习专研的。三、 对兄弟情义“深”和 妻妾感情的“真”“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就写苏轼与弟弟初分别的不舍难过,也表达了作者的兄弟情深。胡仔评,“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可见这是对作者的肯定,也是对词作的赞美和认同。有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写给他弟弟苏辙的,满篇溢出对弟弟的思念,作于密州任上,这时他已与弟弟苏辙分离有7年了。抒发月圆之夜人不团圆的思念胞弟的情怀。“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对弟弟深切思念,分开7年虽然偶有通信,但兄弟情深,当然短短书信也没法减掉这浓重的思念的。思念只会一日比一日更重更深,在那该人月团圆的日子,又怎能不想起唯一血脉亲人呢,词中最后词人一转思念悲伤为豁达开朗,安慰自己,也劝慰古今众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此时虽是晶莹圆满,但它也有阴天不出和亏损残缺之时,“一夕成圆夕夕成缺”就连这永恒的月亮都是如此,那么世间之人有悲欢离合,岂更非“合情合理”之事?缘此一念,则又何必因求“全”不成而生遗憾怨嗟之情?这样,在透彻地通晓了宇宙万物盈亏有常的道理之后,其内心的苦闷也就自然消释了,只剩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与弟苏辙相隔千里之遥,但能异地共处于同一轮圆月之下,这也足引以自我宽慰了。结尾两句将离别怀人之情归结到美好祝愿,所慰藉的不仅是作者自己,而是世上一切因离别而哀伤的人们。“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为了因”这是在乌台诗案时苏轼以为生命即将结束,给弟弟苏辙留的遗言。在国家局势不稳、朝不保夕的时代更是难能可贵。与苏轼密切相关的三个女人,王弗、王润之、王朝云,如江城子,这首词是他为纪念妻子王弗去世10年而作的。王弗是一位聪明、娴静的女子。王弗27岁就病死在京师。苏轼对她的死十分悲痛,10年中念念不忘。词直抒10年来对亡妻的伤悼和思念。“生死”两相隔绝,音讯杳然,包含着无限的感伤和感慨。10年来,有多少哀情要叙说,但“孤坟”却远在“千里”之外。10年来,奔波于地方官任上,如今憔悴衰老、鬓发霜白了,即使再相逢也难以相识。10年来,生者在人世间经历种种坎坷,饱受种种辛酸和苦难;死者在幽冥中遭受孤寂的折磨,夫妻相见,无言有泪,则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最后梦醒回到现实,想到年年岁岁,冷月孤坟,永世相隔,能不断肠?“用词写悼亡,是东坡的首创”,此词实为悼亡词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世佳作。 王润之,从苏轼官场开始不平,受官场中人排挤时开始就一直陪伴在身边,“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借妻子的口吻,写了不见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其实也是写作者自己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苏轼后来作蝶恋花纪事。词中“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是赞美她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有人一直陪伴在身边,不离不弃,不似现在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浅薄无情,所以后来他写祭文时写“惟有同穴”,来表达对妻子的重视深情。王朝云,是苏轼众多侍妾中唯一跟着他因屡遭排挤,总在全国各地来回的一个,一样的誓死随从。苏轼作了许诗词来赞美纪念她。“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妄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得其神韵。王朝云喜唱蝶恋花词,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朝云逝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以现对其的深情。三个生命中的女人,他待她们都以真情,她们在他心中都是极有重量且位置分明清楚的,而她们也从来没有相互相互排挤,争风吃醋的。她们待他一样深情,而却都一样先他离去,这怎能不让人伤心呢。他在深刻地认识到“难全”乃是世间万物的规律的基础上,便转而变换角度地看待和处理人生诸种问题,亦即在那永远存在着种种缺憾的烦恼人世中,认真生活,真诚对待所有的事与物,勉力寻求可能获取的快乐和生趣,自我拓展了享受人生乐趣的心灵空间和营建了自得其乐的精神家园。也正因为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通达的态度,他就是为我们所要尊敬、学习的那个忧患人生、又热爱人生,既严肃执着、又豁达乐观的东坡。四、 苏轼学习,学习苏轼苏轼他在文学上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止”。苏轼是个善学的人,会继承也能创造,收放自如,自有风格,开了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书可以百遍不厌地读,所有深思,所得也只有自己知道。“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也说明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看法,有什么写什么,只要能有自己的一个章法,感情思想就可以,不能只看前人,也可以别有风格,自己创造新的境界。此所以,他能有如此的成就跟这一想法是分不开的。我们今天要学习他,学习“儒家治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处理技术员核心知识与试题及答案
- 逐渐明朗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社会责任试题及答案
- VB学习障碍的试题及答案解决方案
- 软件架构评估与优化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重要条例试题及答案
- 经济模型与政策决策的关联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理论架构与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软考课程资料及试题及答案分享
- 【盐城】2025年江苏盐城市部分事业单位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工程全流程资料全套范本(929页及百张模板)
- 营销策划模版课件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消防系统介绍与维护管理-副本详解知识讲解
- GB_T9578-2021 工业参比炭黑4#(高清最新版)
- (精选)社区管理网上形成性考核作业
- 灸法操作规程完整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PPT课件
- 恩格勒系统整理17页
- 时钟监控用户手册
- 道路路面恢复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