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北固山下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的内容。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的意境,并背诵诗歌。重点难点1、学习诗歌的内容。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使用说明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作业,准备教师检查。通过小组帮扶完成合作探究部分,标好疑点、难点。准备展示、讨论。教学流程导入新课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展示、探究提升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反馈练习教 学 过 程问题设计 知识要点教师点拨一 导入新课二、 自主合作学习(问题一) 学习次北固山下的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及背景。朗读好本文。( 问题二 )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 (问题三) 品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理解作者的感情。(问题四 ) 品析重点句,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 、 小组展示、探究提升研习诗歌,多朗读,以读促学四、 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默写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 。 , 。 , 。 ? 。五、 反馈练习1填空:(4分)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2、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5分)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3、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次北固山下(次:)客路青山外(客路:)乡书何处达(乡书:)海日生残夜(残夜:)(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5分)(3)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5分)春望导学案一、研读春望1. 查阅资料,解题了解背景。 2.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3. 从诗中找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词语,并写下来。4. 品味鉴赏(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2)说说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3)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二、检测反馈1、背诵春望,回答问题。 这首诗的诗眼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 的理想和壮志。2、根据提示默写句子。春望所见: , 。触景生情: , 。思念亲人: , 。不堪愁苦: , 。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的内容。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的意境,并背诵诗歌。重点难点1、学习诗歌的内容。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使用说明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作业,准备教师检查。通过小组帮扶完成合作探究部分,标好疑点、难点。准备展示、讨论。流程导入新课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展示、探究提升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反馈练习教 学 过 程问题设计 知识要点教师点拨一 导入新课二、 自主合作学习(问题一) 介绍作家作品,朗读好本文。(问题二 ) 整体把握好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 (问题三) 品析重点句,理解诗歌的情感。(问题四)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问题五) 比赛将本文改写成一片优美的写景散文。(问题六 ) 背诵竞赛三 、 小组展示、探究提升四、 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默写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 。 , 。 , 。 , 。五、 反馈练习1、背诵本诗2、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该诗押的韵是,韵脚是。(5分)4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6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行不足: 阴:5这首诗写了钱塘湖的哪些景色?(5分)6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改为“家家新燕”有什么不好?(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背诵默写,理解性默写。难点: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6),字 ,洛阳人, 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 ”之称,和 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 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2写作背景:诗人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宴上自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3文题理解:“酬”这里是“ ”之意。“ ”,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见”有“ ”之意。“赠”指白居易的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文题的意思就是在扬州与白居易初次相逢的酒席上酬谢他的赠诗。大胆猜测:根据作者相关情况、背景知识和文章题目的理解,你猜测一下诗人刘禹锡和这首律诗会写些什么?表达怎样的情感?自学指导(一):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6分钟后班内交流。自学指导(二):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组内交流,也可以打破小组界限向其他组请教,5分钟后看哪组的理解更深入,更有见解。主题归纳: 检测题:1抒写作者长期谪居生活艰辛的诗句: 2. 表达诗人对世事沧桑和亲朋凋零的伤感的诗句: 3诗中表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哲理的是诗句: 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赤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3、背诵并默写古诗【精读文本】赤 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预习导学】1、赤壁简介: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 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2、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三国形成时期, 、 联军于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 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3、诗人杜牧:杜牧, 代诗人,字 ,号 ,人称“小杜”,和 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文辞清丽、情韵跌宕见长。史载杜牧胸怀大志,知军事、好议兵,曾为孙子兵法作注。4、杜牧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天阶夜色凉如水, 。(秋夕)南朝四百八十寺, 。(江南春)借问酒家何处有, 。(清明)停车坐爱枫林晚, 。(山行)一骑红尘妃子笑, 。(过华清宫绝句)【学习研讨】5、学习怀古咏史诗的赏析方法:(1)、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2)、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3)、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6、按照上述方法再读品味诗歌,思考以下问题:(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2)这里的“东风”和“二乔”仅仅是自然界的东风和东吴的两位美女吗?(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拓展学习】7、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1)、杜牧的赤壁与胡曾的咏史赤壁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8、比较阅读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1)、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2)、两诗末句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夜雨寄北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2.学会欣赏、背诵这首诗 。【学习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2.赏析古诗。【学法指导】 查找有关作者资料,联系写作背景,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诗后简评,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2.从古诗中选取你喜欢的诗句赏析。夜雨寄北诗句_ 赏析_3.认真阅读夜雨寄北,思考诗人分别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4.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大胆地提出来。二、课堂助学1.导入 2了解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3百家争“诵”(1)反复诵读夜雨寄北,结合书下注释或参考相关资料,疏通文字,用现代汉语正确说出诗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诵读 ,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背诵古诗5释疑解难6小结三、课堂巩固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怎样理解?_2.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出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3.诗中的“秋”字除点明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_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对这一成语的理解。 游山西村陆游 导学案一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 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 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 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c.竞背课文. d.抽查背诵 .二.研读赏析 a.齐背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b.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三拓展延伸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 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四布置作业过零丁洋导学案学习目标: 1、检查背诵。 2、学习过零丁洋,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背诵。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背诵和默写 教学难点: 1、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2、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赤壁 二、学习过零丁洋 1、朗读古诗 2、简介作者及背景3、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4、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5、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6、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8、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9、背诵这首诗 第15课 老子二章 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自主分析课文内容,通过自主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教学重点形成理解课文内容后的个性表达。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默读初解。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默读文章。2.提醒学生做课文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悟,同时记下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问。三、交流解疑。1.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章。2.小组内交流对这一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解决疑问。3.学生提出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4.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为同学们讲解本组负责的课文内容,要求先朗读、再领读、后讲解。5.其他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处理技术员核心知识与试题及答案
- 逐渐明朗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社会责任试题及答案
- VB学习障碍的试题及答案解决方案
- 软件架构评估与优化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重要条例试题及答案
- 经济模型与政策决策的关联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理论架构与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软考课程资料及试题及答案分享
- 【盐城】2025年江苏盐城市部分事业单位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
- 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Module4Unit11Chinesefestivals单元(教学设计)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五年级下册
- 运用系统观察法评价有效体育教学的研究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中考物理压强与浮力压轴题20道(解析版)
- 穿脱隔离衣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 (新版)高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考试题库(含答案)
- 企业反舞弊知识讲座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
- 闽教版2023版3-6年级全8册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