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知识点教案.doc_第1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知识点教案.doc_第2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知识点教案.doc_第3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知识点教案.doc_第4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知识点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知识点教案 1. 整体感受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掌握课文中的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 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 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对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 好书”有较透彻的理解。 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理解掌握课文中的丰富而富有 表现力的词语。 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电脑(课件) - 1 -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反复阅读法(速读法、朗读法和细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谁能说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回忆学过的名言,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7、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导语: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诵读活动 -整体感知 (一)阅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1、了解作者、作品、文章体裁。 2、快速浏览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领,带着问题读课文。 3、自由朗读。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 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悬念 笸箩 酷爱 消遣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自已 4、男女各为一组,互相听、读,指出对方朗读的失误与不足。 5、听录音朗读,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二)思考、交流 1、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全文的中心) 2、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出表明顺序的 词语。(主要让学生理清记叙的顺序。) 时间顺序: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3、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主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由“读书好”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先总后分。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中心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2 - 4、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旨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幼年时、少年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的读书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三)细读 带着“冰心介绍自己什么时候读了那些书?”这个问题去读。 (四)交流 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然后小组比赛,合上书本看哪组答得又多又准。 幼时:三国演义(罗贯中) 、聊斋志异(蒲松龄)、水浒传(施耐庵)、荡寇志(俞万春)、精忠说岳(钱彩)、满江红(岳飞)、声声慢(李 清照) 少时:茶花女遗事(小仲马)、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 封神榜(许仲琳) 明确: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三、小结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著名女作家,与她的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希望同学们多读书。 四、作业 1、积累这课的生字词,并用“津津有味”、“若有所失”、“人情世故”等词语造句。 2、课外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的作品,向同学推荐,并附推荐意见。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诵读活动 (一)细读课文 1、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2、交流 、四人为一小组,交流。 如:读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 “含泪上床”,“哭了一场”;读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气愤填胸”;读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读现代优秀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读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多年读书经历让作者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明确: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 3 - 、概括归纳“读书好”的体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快速筛选信息并会概括的能力。) 这是全文的重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读书能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柳州风骨,长吉清才”);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3、细读1213段 思考: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 明确:书读多了,就会有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二)品读-品味语言,理解句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朗读第1段,思考文中关联词“一?就?”的表达效果。 明确:由这个关联词构成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 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 2、如何体会“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明确: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我”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恋恋不舍, 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3、朗读第4段,作者在回忆自己幼时读三国演义的情形时,用“咬了牙”“居然”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好在什么地方? 明确: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读三国演义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本书太吸引作者了,她决定咬牙读。用上“咬了牙”一方面很准确生动,同时表现了她对书的热爱。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她读懂后的惊喜之情。 4、讨论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三、提升-感悟体会(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1、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和体会。 :这句话说明了冰心老人一生对读书的喜爱。书籍已经成为她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只要读到好书,她就非常快乐。她在这一生中读的书很多并积累下了很多的知识;体会到了冰心老人在她这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用在了读书和写作上,说明她对读书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2、你们有什么读书体会?(引导学生注意平时读书要有自己的体会)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读书体会。 四、拓展 1、交流自己喜欢的冰心的作品,向同学推荐,并附推荐意见。 可以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可以背诵一段美文;也可以介绍一篇文章。 (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读出真心、真情,获得美的享受。) 2、趣味问答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 4 - 、三国演义中“三国”指哪三国? 、三国演义中“三绝”指哪三个人? 、“岳母刺字”的故事你可能知道,你知道岳母在儿子背上刺下了什么字? 、“哪吒闹海”出自哪部书? 、“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谁?他是哪部书中的人物? 五、总结课文,倡议学生课外时间多读好书。 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