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组集体备课.doc_第1页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组集体备课.doc_第2页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组集体备课.doc_第3页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组集体备课.doc_第4页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组集体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组集体备课 2l乡下人家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题1.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导看图。(1)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2)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体给你什么感觉?2.导入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l课乡下人家(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小组长汇总。4.全班交流 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2)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3)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司空见惯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的?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四、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1)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指导点拨。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2)小组为单位轮读一至六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听写本课词语。2.同桌互评互改。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1.教师导语: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语言的美。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1)齐读这一自然段。 (2)讨论探究:“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延伸拓展,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1.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 无论何时 屋前:瓜、藤、叶(别有风趣) 春天 院子里:花、竹、笋(朴素中带着华丽) 四处:鸡(悠闲自得) 小河:鸭(快乐游戏) 门前:吃晚饭(和谐自然) 夏天 瓜架上:纺织娘(快乐歌唱) 秋天 、牧场之国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镶、嵌、骏”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4?感受荷兰美丽的风光。引起小朋友的赞美和向往。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难点:将优美的语言通过积极的想象变成美丽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对荷兰风光的憧憬之情。理解文章词句,体会词句的美、文章的美。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一些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收集的资料 我也知道一个国家,它在欧洲西部,是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板书:牧场之国)大家了解荷兰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荷兰有着这么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画面展示荷兰风景)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在这个迷人的国度里什么最吸引你。 2?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极目远眺 剽悍强壮 憨态可掬 悠闲漫步 默默无言 万籁俱寂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四、熟读课文,领略美景 1?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2?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等会儿请小组代表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说给同学听。 3?小组交流反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五、细读课文,感悟积累 1?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深入品味文章,让学生体会四句相同的话,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2?齐读,思考讨论: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从“真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教学。(1)出示奶牛图,观察:你觉得图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画出描写奶牛颜色的句子。 B?画出描写奶牛姿态的句子。(2)除了奶牛,你觉得还有什么也吸引了你?(3)出示骏马图,指名学生有感情地介绍。 播放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思考:找出分别描写人、奶牛和自然共同点的一个词语。 人默默无言奶牛沉默安详自然寂静 默读,思考:从这五、六段中哪些地方你读出了它们之间的融洽?交流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六、拓展迁移,记忆背诵 1?聘请小导游,带领大家去荷兰旅游。 要求:(1)任选一个景点介绍荷兰的美丽风光。(2)要加进导游的口头语。2?学生在小组自由介绍,并推荐一名上台介绍。3?指名学生介绍,评价。(配相应荷兰风光片)七、总结 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诗情画意的风光中,感受到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逸,感受到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的赞美与向往。建议大家: 1?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2?继续搜集描写各国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读、比较、感受、积累。3?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异域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 、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1.认识“蚕、桑、昼、耘”等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4.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二、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四、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背诵。 第二课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生字:塞箬蓑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三、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 麦哨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 2.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热烈活跃。) 3.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阅读时,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4)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课外拓展,丰富语言 按照本组课文的读书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和同步阅读中的相应文章。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