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题).docx_第1页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题).docx_第2页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题).docx_第3页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题).docx_第4页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题)1.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 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明显相同点是( )A遭到中国爱国军民的迎头痛击 B都曾经攻占中国的心脏地区C西方列强均以“救助驻华使馆”为借口D战后要求中国割地、赔款、开放口岸3、“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4、林增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中记载: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全部来源于国内的剩余资本 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C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5、1898年12月美国国会发表咨文:“正在中国发生着重大的事情,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得到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这反映了( )A美国积极关注义和团运动的动态B美国打算凭借其经济优势在中国谋求利益C美国决定在中国占领租借地D美国决定用占领菲律宾的手段获取在中国利益6、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7、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8、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9、“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在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移民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1860年以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材料中“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社会特征( )A半殖民地性质 B半封建性质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D封建性质10、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11、1898年2月,纽约时报指出:“(各国在中国的行动)被危及的利益不仅是我们现今同中国各口岸的贸易,而且是所有这些贸易将来增长的权利。”为了保证美国将来在中国贸易的增长,美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维护中国现行关税政策 B反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C加大对华资本输出 D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12、19世纪末谭嗣同有感诗云:“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下列与之同一主题背景的诗句是( )A“塞山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C“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D“我白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3、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司法主权14、在1839年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和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弋,虚张声势”。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林则徐对国际事务有所了解 B林则徐对战争形势认识正确C林则徐具有自大的“天朝”心态 D林则徐认为不会发生大规模冲突1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16、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7、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18、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鼠首和兔首,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1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