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吃穿住 话古今 一、教学目标: 1、从吃穿住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体会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2、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推测和再现历史的方法,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进一步感受祖先的智慧二、重点难点: 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进一步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课前准备(前置性学习)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入学习1. 看图片,说出图中农作物的名称2. 它们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呢?3. 揭题,板书导入学习内容。二、活动实践活动一:食物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开始1、 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2、 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地球上就已经有了人类生存的迹象。人类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而在远古时代,人类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那他们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我们现在就来共同交流。3、 出示交流提示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谈谈远古时代人们的饮食生活(1) 远古人类获取食物的方法?他们如何使用工具?(2) 远古人类在饮食习惯上有现在人有什么不同?(3) 远古人类如何发现和使用火?火对人类有什么贡献?4、 小组交流,整理各成位收集来的资料。5、 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交流成果。活动二:食物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1、 出示书中的农谚2、 学生出示查找到的农谚资料,共同交流。3、 小组长指派两名同二至三名同学汇报交流。4、 诵读二十四节气歌。5、 分享有关节气的资料。6、 我们现在处在什么节气?这个节气前,节气后有什么变化吗?活动三:食物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1、 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的饮食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季节,我们的饮食也不同- 拗九粥2、 资料投影分享学生交流查找到的食物的故事。3、 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三、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年这节课我们一起交流探讨了关于吃的话题,从远古时代,从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到火的使用,到今天的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感受了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勤劳上进。我们还一起分享了中华悠悠千年积淀食物文化,还与西方的饮食文化进行了对比。从饮食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中华千年的灿烂文化也需要同学们把他们传承下去,并且学习祖先们用发现的眼睛去改变生活,用智慧与勤奋创造明天。第二课时:从服饰话古今一、课时目标:本课目标: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二、教学流程:活动一:引入学习(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看,认识照片上的人吗?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书: 服饰)3、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 (板书:季节气候)(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 (板书:职业)(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活动二 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板书:人类进步)4、(出示远古人用树叶遮身和穿兽皮的图片)师: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树叶和兽皮相比,哪种的保暖性好?)小结: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5、(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活动三: 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一、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师: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5、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小结: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7、(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后,知道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小结:古代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7、我们再来欣赏欣赏,用丝绸做的服饰。(放课件:各种各样的服饰)8、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9、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板书: 社会发展)二、出示黄道婆的图片。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知道了种植棉花。(出示课件教材中的图)这幅图反映了宋代人织布制衣的生活。同学们,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讲一讲黄道婆的故事。2、谁能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3、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小结:对,黄道婆是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贡献的人,正因为黄道婆传播和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才穿上了价廉物美的棉布。三、出示唐朝的武士服、百姓服、宰相服、皇帝服1、接下来,请看一看,猜一猜:这几套唐朝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武士、百姓的服饰换一下、宰相的服饰换官服、皇帝)(你怎么认为是皇帝穿的?)2、同学们,你们看,皇帝穿龙袍,武士穿战袍,宰相穿官服等,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那时候服饰与什么有关? (板书:身份) (如果已经板书,就要强调板书。) 3、小结:同学们,远古时候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是用来遮羞、暖体的,而现在这些服饰已经成为不同身份地位的标志。我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四、出示唐服和服。1、(出示唐服)这是我们唐朝的服饰。2、(出示和服)这是什么服饰?3、同学们感觉日本和服与唐朝服饰有相似的地方吗?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国家,两套服饰为什么那么相似?小结:和服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成了日本的国服。唐代服饰不仅对日本,还对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到今天,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仍然把唐朝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深远。五、 出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1、同学们知道这套服饰的名称吗?2、在很多中国人还在穿长袍马褂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却普遍穿着这样的服装,我们称之为西装。后来,有人吸取了西装的优点,设计出了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后,很快受到我国许多男士的喜爱,并将它看作是中国的民族服装。3、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你知道了什么?请同桌的议一议。4、小结: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我们知道我国的服饰不但影响了国外,同时还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六、当代社会的发展与服饰的繁荣1、(出示课件:牛仔服、T恤衫、喇叭裤、旗袍、唐装)问:我们再看一组图,这是我们当代人穿的一些服饰,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些是从我们祖先那里沿袭下来的,哪些是从外国学来的?2、当代服饰样式繁多,当代服饰又是用什么面料做的呢?同学们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穿的衣服,还可根据自己平时知道的说一说,现在的服饰用了一些什么面料做的?(丝绸、棉、麻、化纤、纳米、莱卡、腈纶)(你还知道哪些面料?)小结:我们现在服饰的面料可以说不计其数,不但有传统的棉、麻、丝绸等面料,还有化纤、羊毛、莱卡、腈纶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服饰的面料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未来的服饰面料还会更加丰富多彩。4、同学们,从古到今,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打开了通向世界服装业的大门,人们的着装令人眼花缭乱。让我们来看一看同伴们那些多姿多彩的服饰。(放课件)小结: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代服饰的繁荣景象,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先进。 六、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研究服饰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同时,今天我们也初步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2、火焰中的文化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2. 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二、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四、课前准备(前置性学习)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人类的创造性发明陶器1. 出示一陶器:陶器在今天看来,既简单又普通,可是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怎样创造出陶器的?2. 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说明了什么?(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3. 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个不同时期具有典型特点的陶器。猜猜这些陶器是做什么用的(盛水、盛物、装饰品)?唐代的骆驼载乐俑:骆驼是唐代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胡乐器是唐代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最典型的胡乐器是琵琶,是当年盛行的写作照。4. 除了陶器,中国的瓷器也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5. 比较一下瓷器与陶器有什么不同?(制作材料的不同、款式的不同、光泽的不同等)。各个时期的瓷器又有哪些不同?6. 你们知道吗?享有“瓷都”之称的就是我们江西省景德镇,你们对景德镇有哪些了解呢?课前大家已搜集了有关资料,小组分享。7. 小结:这节课,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推测陶器的来历,陶与瓷的区别来了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第二课时文化的使者瓷器1 小组汇报. 把自己找到的陶瓷列出来,说说它的材料、用途。. 没带实物的可用调查、文字、照片的形式讲述。2 全班汇报要求:不管以什么方式展示,必须说明其方法、途径、以及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归类。3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陶瓷器现在依然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课时灿烂的青铜文化1. 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制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同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还创造了青铜,什么是青铜?(铜和铅,锡的合金,其优点硬度高,熔点低)到底是怎样的呢2. 你们在哪儿看到青铜器?老师简介青铜的制作情况,教参P623. 看书上的“利益”你发现了什么?(文字记载史实)4. 从其他青铜上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你们从这些青铜上找出历史故事吗?学生小组交流。5. 小结:谈收获。(了解了青铜器中的历史故事,知道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方式,了解历史事实的历史研究方3、汉字和书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2.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这其中我们的祖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二、重点难点: 如何让学生感受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 四、课前准备(前置性学习) 网上查资料:“仓颉造字”的传说 第一课时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活动一设想:假如没有汉字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你会碰到哪些困难?(生交流)师:大家的交流沟通肯定少了。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师:看来,咱们的生活的确缺不了汉字,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这汉字可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活动二探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我们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但有迹可查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出示大屏幕:“甲骨文”这些刻在骨上的都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汉字吧!师:那宝贝汉字到底是谁创造的呢?说起“造字”,我们就会想到“仓颉造字”的传说,谁知道这个传说?(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师:“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史实。师:据说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古人有很多帮助记事的方法。(出示大屏幕: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三幅图)师:后来,人们又用画图记事。师: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了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止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活动三研究:汉字的造字方法师: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结晶。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师:在生活中,我们的祖先还会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于是又用灵巧的双手刻绘了一个个符号。这就是指事造字法。(出示:本、上、从、刃、中的古文字)请大家找一找与古文字相对应的现代文字。师:我们祖先还创造了“会意字”。这类字往往是拼合儿个意义上有关联的字来显示出新造字的意义。出示:从、休、暮、歪、掰师:请大家分组讨论,用语言与肢体动作来谈一谈、演一演字的意思。(学生立即行动)师:看来汉字的一笔一画都有奥秘。因为汉字是我汉族祖先对大自然对当时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的结晶。咱们的祖先先后造出了“形声、指事、会意”字,但字还是不够用。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出示:噪、澡、躁、燥、操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给这组形声字编编识记口诀好吗?师、生:有水可洗澡,伸手做早操,张口出噪音,易燃真干燥,跺脚好烦躁。师:还能找出一组组这样的形声字吗?师:就这样文字越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右。除了这主要的三种造字方法之外,还有假借、转注两种造字法。我们的祖先就是运用这六种造字法造出了90000多个汉字。这些神奇的汉字,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从劳动中从大自然中、从社会生活中体味、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用灵巧的双手刻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符号,把他们的智慧和灵感熔铸在一个又一个汉字里。活动四感受:汉字的神奇1我们来做个游戏1)造字游戏(出示大屏幕:“日”字)这是一个日字,我们看看,如果在这个字的基础卜添加一笔,又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字?(旧、由、旦、申、甲)小结:一个简单的独体字,加上一笔,就创造出了那么多的新字。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富有创造力。2欣赏书法实物,感受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舞、京)师:(出示印有“舞”字的衣服)大家请看,老师手中的“舞”字,说说你的发现。学生交流。小结:从刚才的比较中可看出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这个角度进行总结)。师:再看看这方中国印,你有什么发现?谁能给我们介绍这枚中国印?学生交流介绍。小结:小小的一枚印章,蕴含着那么丰富的内涵!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聪明的设计者!师: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艺术造型与文字相结合的画面?学生展示、交流。小结:从这一个个的艺术字中,我们一同感受到了汉字神奇的美。3表意简洁的汉字用教材P55上方框内容引导学生研讨。小结:汉字的确是太神奇了,就连外国人也由衷地称赞汉字,的精美艺术和神奇。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在世界五千多种语言中,汉语最简短,最科学,最富有生命力。汉字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汉字的魅力深感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从小要!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还应该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和世界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 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去研究汉字的神奇和有趣!第二课时书的演变1. 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汉字,那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记载)我们学习的大多都是从书上获得的,那“书”又是怎么来的?这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2. 看到我们思品书封面上拼音下面的“五年级下册”,“册”是什么意思?字典的解释: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书或本子,“册”字的形状像什么?我们来猜想它的由来?3. 那我们现在的书与“册简”有什么关系?是谁发明造纸术的、印刷术P56P57,学生谈文中所得。4. 假设没有造纸、印刷术,我们来算一算:一片竹简写25个字,把我们一本教材刻在册简上会是什么结果?(不方便,但此骨文好,可以保存、传递)把我们所学的书都刻在册简上又会是什么结果?5. 在蔡伦造纸和毕昇印刷术创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你学到了什么?6. 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人们又采取了哪些更先进的印刷技术?P57(更简便、收藏量大、速度快等)7. 谈收获8. 课后活动探究 4、我们的骄傲 先人、国宝、国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司马迁 等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事迹;2、学会思考、搜集、分析和整理方法;3、学习他们的精神,养成热爱科学、不断探索的良好品质。 二、重点难点: 学习他们的精神,养成热爱科学、不断探索的良好品质。 四、课前准备(前置性学习) 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国被称为文明之乡,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你能说出几个么?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的先人,板书: 我们的骄傲 先人 二、 联系生活,加深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序数课件教学课件
-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 巡察课件教学课件
- 输煤运行安全培训管理课件
- 输液泵的课件
- 创新型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权协议范本
- 农业生产抵账协议范本
- 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合同策划与社区和谐
- 旅游度假区承包经营合作协议范本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墙体拆除与地下空间开发合同
- 新闻编辑(修改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 GB/T 2930.8-2017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关于国有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办法【五篇】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医学放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ppt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