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docx_第1页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docx_第2页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docx_第3页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阳江市第三中学 课本:粤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 设计教师:梁丽莎、梁穗圆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李清照桂花的内容及情感,探讨并掌握意象“桂(花)”。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鉴赏诗词情感、意象的方法。3.感受古代诗人词人通过“桂(花)”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怀。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桂花意象课前预习:1.看课文注释,理解全词的大意。2.预习鹧鸪天桂花(宋)李清照,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词中的桂花有何特点? (2)本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3)本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飞花令含有“桂(花)”字眼或者形容“桂花”的诗词句: 课堂过程:一、导入:1.投影上的图片,是什么花? 2.闻闻手上的干花,观察它的外形、色泽,说出它的特点。 2、 检查预习,理解李清照桂花的内容及情感。三、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桂花的意象(一)“意象”的概念1.【意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2.古代诗歌中意象主要种类:(1)自然意象: a.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b.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c.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2)人或事意象a.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b.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3.诗人词人通过意象来象征某些情怀、品质。例一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诗人词人常借菊花来寄寓自己的精神品质,菊花成为诗人词人一种人格的写照。“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隐逸风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郑思肖寒菊)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例二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人陈亮梅花)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人王冕墨梅)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二)飞花令:学生4个人一组,按组序轮流,8个组分别在30秒内说出含有“桂(花)”字眼或者形容“桂花”的诗词句。说出符合要求的诗词句,组内不能出现重复的句子,数量排在前三的小组获胜。(3) 以李清照桂花及其他咏桂诗词句作为探究材料,分组探究意象“桂(花)”。1.探究材料:材料一:(1)李清照桂花;(2)“清香遍十里,不与凡卉同。”清新淡雅的香味飘香十里,和凡间的其他花不同。 材料二:(1)“三秋冷蕊从开落,终岁清阴不改移。”秋天桂花从开到落,整年青葱茂密从不改。(2)“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君子是桂花的性情,春天繁荣冬天更茂密。小人是槿花的心,早上还在黄昏就不在了。(3)“葱葱绿玉不改色,岁寒气节何以加。”葱葱绿叶不改颜色,在一年严寒的时节里多么有气节。 (4)“正喜奇姿媚霜露,不随时世学新妆。”它以自己独特的容姿展现出来,不追随当下新流行的妆扮,让人觉得欢喜。(5)“人才生世元如此,不为无人不肯芳。”人才在这个世上也是这样,不会因为没有人就不肯散发出芳香。 材料三:(1)“此花习气爱巉岩,不受红尘点碧衫。”这花的作风就是喜欢高而险的山岩,不接受红尘世俗的沾染。(2)“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桃花源那让人迷路的地方,桂花树可以在那里留下来。(3)“烟霞排空,松桂满目。抗出尘之想,秉超世之操。”山中的烟雾和霞光消失后,出现在眼前的都是松树和桂树。没有去沾染红尘的想法,只有超脱人世间的情操。(4)“圃中自有隐君子,心与世远恬无波。”花园中有隐藏着君子,它的心和世俗离得很远,十分恬静毫无波澜。 材料四:(1)“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月亮上的桂树有多高?问一下那个砍树的吴刚。(2)“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想要折一支桂,去到雁池前。(3)“长乐遥听上苑钟,彩衣称庆桂香浓。”在长乐远远听到钟声,披着彩衣的官来祝贺我获得到了桂花。(4)“男儿三十尚蹉跎,未遂青云一桂科。”男儿三十岁了还那么蹉跎,没能够步上青云折桂。 (5)“俊才轻折桂,捷径取纡朱。”青年才俊容易折桂,直接拿得红色的官印。2.探究方法:以花品与人品相通的原则,通过研究诗词内容,把握“桂(花)”的自然生物属性(如:生长环境、花香、花开时节、花期、形状等),联想这些属性与诗人词人的人格有什么对应之处。另外,典故也是一个切入点。3.探究问题:研究以上材料,“桂(花)”作为意象,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有哪些?小组材料桂花的自然生物属性或典故属性的特征或典故的内涵象征的意义(诗人词人的品格)举例(梅)“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花开时节最先开放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1.2材料一3.4材料二5.6材料三7.8材料四(4) 总结“桂(花)”作为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见的象征意义: 四、练习:李清照桂花与李白咏桂分析对比。鹧鸪天桂花 咏桂(宋)李清照 (唐)李白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1)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词人由此表达了对屈原深深的不满之情。B. 白诗前二句表达了选拔官员,都是官僚子弟优先,都想找门路找捷径,好趁春风得意的一种不满。C. 就全篇来说,李清照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D. 李清照之所以推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