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阳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doc_第1页
美阳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doc_第2页
美阳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doc_第3页
美阳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doc_第4页
美阳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阳高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年级 语 文 试 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第卷为选择题,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卡上。第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卷(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曾斩钉截铁的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被奉为经典,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响 节选自黄仁宇孔孟1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根据文意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生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坦荡”“悠闲”,孟子则忧患、紧张。B在人性善恶方面,孔子内心存在性恶论,孟子则明确主张性善论。C在“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D宋朝以后,孟子地位高于论语,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二者地位不同了。2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孔子和孟子二人的个性不同。 B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C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D孟子所说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说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说明,孔子对自己所坚持的“仁”,并不很自信,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本性产生的。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式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不很严重;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D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还相当宁静的社会,他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有恢复的希望,这表现了他一腔复古的热忱。二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4.选出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 )A喟(ku)然长叹 举一返三 暴虎冯(pn)河 祸起萧墙 B屏(pn)气凝神 发奋忘食 箪食(s)瓢饮 循循善诱C粢盛(chng)既洁 礼崩乐坏 斐(fi)然成章 文质彬彬D色厉内荏(rn) 耰而不辍 曲肱(hn)而枕 杀身成仁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 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中近现代革命策源地。A风流人物 B沧海桑田, C脍炙人口 D众望所归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美国人比得圣洁坚持认为,把人看作机器零部件韵观 念是人和人类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B广州旧河涌的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设法解决工程复杂、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C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是有创意地利用水元素,并且以城市中心区为背景展示羊城美丽来实现的。D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和国际变流的扩大,西方媒体从敌视到误读,逐渐改变了对华的片面报道。7下列依次在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干渠通向山脚下的百莲浦,_ _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_ _,触须沿途四散,_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A滋养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浸润B养育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浸渍C养育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浸润D滋养 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浸渍8.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A.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文化 B.义与之比 比:比较C.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相信 D.就有道而正焉 就:靠近,接近9 下列加点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人不厌其言 B 其孰能讥之乎 C 其言不让 D 非其鬼而祭之三、文化经典阅读(一)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三)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10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评价颜回,不随便把怒气发到别人的身上,这是人己关系的和谐。B颜回在孔子眼中是个从来不会犯错误的优秀弟子。C孔子赞赏颜回不仅仅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自我修养、道德实践。D从颜回对孔子的赞叹,可见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孔子人格的伟大。第卷(共120分)11颜渊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样子的?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4分)12翻译:(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3分)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3.(1)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孔子以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你是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的?(3分)(2)、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3分)(3)、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3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具体分析。3分)四、现代文阅读(共13分)孔子的洒脱周国平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皙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皙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硁硁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孔子,如果顾及他的全人,对他的哲学或许也会有些新的认识吧。15作者认为孔子的“洒脱”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16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他对于读书的主张是怎样的? (3分)17文章结尾说:“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联系全文,你认为孔子“不洒脱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2分)18“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那么孔子看待“仁”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4分) 五19.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则不复也2、无欲速,无见小利。_,_。 3、_,_。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_。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5. 学而不思则罔, 6. 岁寒, 六语言表达20、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语.(共5分,每词1分)(1)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2)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3)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小用. (4)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5)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多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21.模仿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写两组与例句结构相同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4分)例句: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七、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题纸11._ _(4分)12. (1)_(3分)(2)_(3分)13. _ (3分)_(3分) _ (3分)14.(1)_(2分) (2)_(3分) 15._(4分)16._(3分)17.(1)_(2分)18 (4分)19.(每空1分,共10分)(1)_(2)_,_(3)_,_,_.(4)_ (5) (6) 20. (5) (5分)21._; _(4分)22.作文(60分)参考答案1(3分)D ( “孟子地位高于论语”属于无中生有。)2(3分)C (C是根本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D原文“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3(3分)B (A孔子所说的是指他个人的成长经历,而非他的学说。C战国时代的动乱大大超过春秋时期,但不等于给社会造成了全面的动荡。D原文是“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去掉比较对象,判断错误。)4.C 5.D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与希望归向某人。不能用来修饰“策源地”。6.“解决不利条件”搭配不当。应为“解决困难”。结构混乱。“靠的是”与“来实现的”,两个句式杂糅。删去“来实现的”,或把“靠的是”改为“通过”。成分残缺。应在“中国社会”之前加“随着”,或在“西方媒体”之前加“使”。7.A 8.D 9 .B10、B (贰过,是指不犯同样的错误,而不是从来不犯错误。) 11、颜渊十分推崇自己的老师,认为孔子的学问与道德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孔子善于诱导学生学生知识和礼节,并让学生爱上学习,欲罢不能。 (3分)12、(1)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3分)(2)我们的老师,往上看越发觉得高大,越钻研越觉得深奥。往前看时它在前面,忽然间又发现它在后面。(3分)13.(1)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