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4.doc_第1页
4×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4.doc_第2页
4×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4.doc_第3页
4×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4.doc_第4页
4×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贵州西电黔北发电总厂4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CPIQBDGK01031 锅炉机组设备技术规范及启停1.1 锅炉总体特征介绍 本厂#1、#2、#3、#4炉是SG420/13.7M423型锅炉,是与125MW机组配套的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热风送粉四角切圆燃烧,固态排渣,露天型布置,悬吊管结构,平衡通风,单汽包自然循环,中间储仓煤粉炉。钢筋混凝土构架,锅筒布置在锅炉上前方,距前水冷壁中心距2760mm,锅筒标高为47650mm。炉膛接近于正方形(宽9.60m,深8.84m),其宽深比为1.086,炉膛四周由607mm节距为80.5mm的光管与扁缸焊接而成的膜式水冷壁。 炉膛上方布置有6片前屏过热器,紧挨着前屏过热器后布置有14片后屏过热器,在后屏的后面,折焰角上方布置有104排对流过热器。尾部对流烟井总深为8.5m,宽度与炉室相同,由隔墙省煤器分隔成前后两个烟道,即主烟道(前),深2500mm,布置有旁路省煤器,在其下方布置有烟气旁路调节挡板。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内,上述部件均为悬吊式,自由向下膨胀。在旁路省煤器和低温再热器下面依次布置了上级空预器,主省煤器和中下组空预器,其受热面均搁置在后钢架上,在上级空预器上方设置波形膨胀节,以补偿上方悬吊和下方搁置之间的相对膨胀。1.1.1 锅筒及内部结构锅筒内径1600mm,壁厚为92mm,材料为BHW35,锅筒筒身长度为12240mm,总长度为14070mm。锅筒正常水位(0mm)为锅筒中心线下150mm,正常高低水位为50mm。锅筒内部装置由旋风分离器,给水清洗孔板,顶部均流孔板组成,旋风分离器直径为315mm,共布置48只,与各分段连通箱连通,旋风分离器进口装有导流板,以提高蒸汽分离效果,单个分离器的平均蒸汽负荷为10t/h左右,旋风分离器上方布置有清洗孔板。汽水混合物由13312的管子从水冷壁引入锅筒。锅炉给水由12根10810的管子从省煤器引入锅筒。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引出经12根13312的管子引入炉顶过热器。锅筒下部设有四只41940的大直径下降管管座,装有十字档板,改善下降管带汽,防止产生漩涡。在锅筒两端布置两只口径为DN80的弹簧安全阀,在锅筒上还布置有排污,加药,紧急放水和升停时需要用的再循环管等管子及水位表,水位平衡容器。1.1.2 水冷系统炉膛深为8.8m,宽为9.6m,其宽深比为1.086,炉膛周界长度为36.88m,四周由607,节距为80.5mm的光管和扁钢焊接而成的膜式水冷壁所组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减少炉膛漏风,并使炉墙结构的支吊简单。水冷壁管共448根。锅筒下部有四根41940mm的大直径下降管,汇集的炉水经过分配集箱到44根13312mm下降管,进入水冷壁14个循环回路的14只下集箱,又经607的水冷壁管吸热成汽水混合物,上升到水冷壁上集箱,再经46根13312的汽水引出管进入锅筒。后水冷壁上部由分叉管分成两路,一路折向前组成折焰角,使出口处形成缩口:消除炉膛内气流的寄生漩流,改善气流在炉膛内的充满程度和炉内空气动力特性,使炉膛出口烟气混合均匀。另一路垂直上升,起悬吊作用,为使两路管子均能安全可靠的工作,在垂直悬吊管进入集箱的管孔处设置了带有163的节流管,管段伸出集箱底部,可防止垃圾堵塞节流管,保证悬吊管工作的安全可靠。在水冷壁下集箱设有蒸汽加热装置,可缩短水冷壁产汽和建立循环的时间,即缩短升炉启动时间,节约启动过程中的耗油量。炉膛四周布置14层刚性梁,由工字钢制作按5227Pa抗暴能力,f/t1/500挠度计算,刚性梁随水冷壁一起膨胀。锅炉本体设有膨胀中心,沿锅炉高度方向设三层导向装置,锅炉水平力通过导向装置传递给锅炉构架的横梁,再传递给构架的柱子及基础。1.1.3 过热器系统 过热器采用辐射对流型,蒸汽流程为,锅筒炉顶过热器后包复过热器悬吊管及侧包复过热器前屏一级减温器后屏二级减温器对流过热器集汽集箱,然后从集箱两端引出到汽轮机。炉顶过热器的炉膛部分由385的20G管子组成,其后面部分和后包复及侧包复过热器都由384的20G管子组成,过热器悬吊管两排共104根由426的20G管子组成。前屏过热器为全辐射屏,共 6 片,节距 Sl = 13500 mm , 每片屏由 28 根管子组成 U 型管屏,外圈 3 根由385钢 102 管子组成,其余由384.5的12Cr1MoV 管子组成,管屏由自身的管子绕成管夹固定。后屏过热器为半辐射屏,共 14 片,节距Sl = 630 mm,每片屏由 12 根管子组成 W 型管屏,外圈 3 根由385的钢 102 管子组成,其余由385的12Cr1MoV 管子组成,管屏由自身的管子绕成管夹固定。对流过热器共104 排,横向节距Sl = 90mm,每排由 3 根套管子组成,按蒸汽流向管组前半部由386 的 12CrlMoV 管子组成。后半部份由386 的钢102 管子组成。在后屏进口和出口分别布置有一、二级喷水减温器,一级喷水减温器主要是保护后屏过热器不使其超温,而二级喷水减温器是为调节过热器出口汽温,使其维持额定值,在一、二级喷水减温器中,蒸汽实现了二次左右交叉和混合,以消除由于热力偏差所造成的两侧蒸汽温度偏差。过热器出口布置一只口径为 DN80 的弹簧安全阀,连同锅筒上安全阀在内共三只,总排汽量大于 420t/h。1.1.4 再热器再热器为二级布置。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中,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尾部烟井的后烟道内与旁路省煤器并联布置。再热蒸汽的流程是:来自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分左右两路到再热器事故喷水装置进入低温再热器,再经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和微量喷水装置进入高温再热器,最后经再热器集汽集箱分左右两端引出,进入汽轮机中压缸。低温段再热器,逆流顺列布置共104排,每排由423.5的7根套管圈组成,节距 S1=90mm,沿蒸汽流动方向,分别采用 20G , 15CrMo 和 12CrlMoV 材料。高温段再热器,顺流顺列布置,共 104 排,每排由424 的 7 根套管圈组成,节距S1=90mm,材料 12CrlMoV , SA213-T91。再热汽温的调节主要用布置在尾部旁路烟道内的烟气挡板来调节,再热器进口设有事故喷水装置。再热器进口和出口分别布置 4 只和 2 只(共 6 只)口径 DN150 的弹簧安全阀,其总排汽量大于 350t/h。1.1.5 省煤器省煤器由主省煤器,隔墙省煤器和旁路省煤器三个部分组成。主省煤器管系由324的20G管子组成,逆流错列布置,节距S1=90mm, S2=50mm,共 213 排蛇形管。隔墙省煤器由384节距为 90 mm 的高频焊鳍片管组成,材料为20G,节距S1=90mm,后隔墙省煤器将尾部烟井分隔成前后两个烟道,后烟道布置低温再热器,前烟道布置旁路省煤器。旁路省煤器管系由385的20G 管子二根套管圈组成,节距S1=90mm,S2=94mm,共101排蛇形管。1.1.6 预热器预热器采用管式预热器,分上、中、末级立式布置,搁置在后钢架上的横梁上,采用401.5 的有缝钢管,节距S1=60mm, S2=42mm。其中下级预热器末级管箱采用512.5 有缝钢管,节距S1=74mm,,S2=50mm。上级预热器分二组,上组和下组管箱高度均为6M ,布置受热面为32860m2 。中级预热器管箱高度为4.5m,S1=60mm,S2=42mm,中级预热器布置受热面为12323 m2,末级预热器管箱高度为 2.5m , S1=74mm,,S2=50布置受热面为 5813 m2。1.1.7 燃烧器1.1.7.1 原厂燃烧器本燃烧设备采用四角切向燃烧方式,燃烧器布置在炉膛四角上。煤粉喷嘴采用了从CE公司引进并经过改进的WR燃烧器,该燃烧器有助于无烟煤的着火和稳定燃烧。在WR燃烧器中,利用煤粉气流经过煤粉管道最后一个弯头时的离心力作用,使大部分煤粉紧贴着弯头的外沿进入煤粉喷管。设置在WR燃烧器煤粉喷管中间的隔板将浓淡两股煤粉流分开,并保持到出喷觜以后的一段距离。在煤粉喷嘴内安装有“V”型钝体,煤粉混合物射流在钝体的下游形成一个稳定的回流区,使火焰不断的稳定在回流区中。 为了加强炉膛内燃料和空气的混合,以及减少一次风贴壁,采用了同心反切圆系统。在此设计中,部分二次风射流与一次风射流呈20 及3偏转方向射入炉膛,以此构成切向燃烧,称为启转二次风。一次风则沿煤粉喷嘴轴线进入炉膛,在动量较强的启转二次风射流引射和冲击下,被带入二、三次风旋转的火球中。经这样的作用,一次风和二次风混合强烈,有助于煤粉完全燃烧。同时一次风被裹在炉膛中央,使得炉膛中央形成富燃料区域,而在水冷壁周围形成富空气区域,这就大大减少了一次风冲刷水冷壁的可能性,在燃料燃烧的初期阶段,燃料和空气的分级混合也使NOX排放量降低。为了减少锅炉水平烟道左右侧的烟温偏差,除了一、三次风为对冲布置外,还在三次风上部设置了与启转二次风方向相反的偏转二次风喷嘴,称为消旋二次风,通过改变不同二次风喷嘴的风量比率,可以调节切向燃烧的气流旋转强度。本燃烧器的BC、C、CC及OFC层均设有手动喷嘴调节机构,可根据燃烧工况的需要,调节该层喷嘴的摆角,调节范围一般为15。本燃烧器的三次风喷嘴采取大速差原理进行预热,以利残余煤粉的燃烬。二次风的周界风不设档板,除了可保证喷嘴冷却外,还可减轻投停某台磨煤机时三次风缺角对燃烧的影响。1.1.7.2 #2炉改造后燃烧器2008年5月2炉大修期间对燃烧器及一次风管进行改造。1.1.7.2.1将一、二、三次风中心线与前后墙的夹角改为:1、3号角的夹角为40,#2、#4角的夹角为45;1.1.7.2.2设计切圆旋转方向为逆时针;1.1.7.2.3将原三层一次风喷嘴上下浓淡的方式改为左右浓淡的燃烧方式,一次风喷口增加一个垂直钝体,一次风喷口由浓淡侧各一个喷口增加为各两个喷口;1.1.7.2.4将原三次风喷嘴改为水平浓淡燃烧方式;1.1.7.2.5在送粉管最后一个弯头一次分离及燃烧器内二次分离实现浓淡分离并将浓粉引至向火侧。同时将最后一个弯头后一次风管径由42610mm改为35110mm。只保留靠水冷壁侧周界风,其它三面取消;1.1.7.2.6修补剥落的卫燃带,适当增加卫燃带,使卫燃带面积达到约267.5m2;1.1.7.2.7顶部燃烬风喷嘴反切角改为15。1.1.8钢结构部份锅炉本体钢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主厂房框架脱开,尾部空气预热器部分采用钢制构架,钢筋混凝土构架的特点是减少钢材消耗量和节省工程的投资。锅炉除省煤器预热器以外的所有受热部件及其炉墙,刚性梁等部组件的全部重量(包括管内水重)通过各自的吊杆悬吊在小梁或次梁上,然后再分配到四根大梁上,四根大梁分别搁在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柱子的柱顶上,全部荷重通过柱子传递到锅炉基础上,主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分层搁在钢制的后钢架上,全部荷重通过柱子传递到锅炉基础上,对位于烟道内部的各支承梁为保证其工作温度低于 200 ,其外表面必须包绝热材料其内部必须强制通风冷却,保证其工作的安全可靠。锅炉宽度方向的柱距为 16000mm,K1柱与主厂房间的距离由设计院定,K1- K2间距离为 4000 mm,K2- K3间距离为 11000 mm ,K3- K4间距离为13100 mm,支承预热器的后钢架的柱距深 8420 mm,宽 10680mm,前排柱距K4柱5160mm。锅炉钢结构按技术协议中的地震、风荷载和有关设计规范设计。1.1.9 炉墙及炉顶密封本锅炉炉膛部份为全焊膜式水冷壁,因而保证了炉墙的严密性,烟气不会直接冲刷炉墙,使炉墙的内壁温度接近于水冷壁的壁温,因此炉墙采用了轻质的保温材料,外面设金属护板,炉顶及两侧包覆,后包覆为光管密排,二光管之间用6圆钢分段与管子点焊组成,这部份炉墙在管子外面浇一层耐火混凝土,再加硅酸铝防水泡沫石棉复合保温材料。在主省煤器部份由于没有包复管,因此采用了混凝土浇灌而成的框架式炉墙,本锅炉尾部受热面采用上吊下搁。当环境温度 25 时本锅炉炉墙外壁温度均小于50 ,为了适应露天布置需要炉墙外表装置了波形金属护板。本锅炉的炉顶率密封采用微正压结构,并用金属板进行二次密封,首先在炉顶管周围与水冷壁管及侧包覆管接触处用密封垫块密封使其成为一个平面,再焊上密封板,在穿过炉顶的所有管系处采用金属疏形板密封,炉顶管开孔处和两侧采用密封钢板,作为一次密封,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炉顶的密封性在炉顶保温外面再用钢板进行第二次密封,并设计了膨胀节吸收相对膨胀量,要保证炉顶的严密性不但在设计上采取措施,同时对施工质量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安装施工时必须重视,炉顶除采用二次密封外尚有炉顶罩壳,炉顶盖板等措施以此保护炉墙,防止露天风雨的侵入,炉顶盖板中间部份采用拉网板,以加强罩壳内通风降低吊杆温度。1.1.10 制造厂家及投产时间制造厂家:上海锅炉厂安装单位:贵州电力建设二公司安装时间:一九九七年投产时间:#1炉:一九九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2炉: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二日#3炉:一九九九年九月八日 #4炉:二年一月十六日1.2 锅炉设计规范1.2.1锅炉主要设计参数(表1)序号项 目单 位数 值备 注1额定蒸发量t/h4202再热蒸汽量t/h350序号项 目单 位数 值备 注3汽包工作压力MPa15.44过蒸汽压力MPa13.75过热蒸汽温度5406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2.627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2.448再热蒸汽进口温度3249再热蒸汽出口温度54010给水温度24011冷风温度2012热风温度40613排烟温度13114锅炉效率88.915燃料消耗量t/h57.3116汽包至过热出口压降MPa1.717锅炉机组烟气阻力Pa200918锅炉水压试验水容积m317519正常水容积m38020炉膛出口烟温102021再热蒸汽进出口压降MPa0.181.2.2锅炉煤质成分 (表2)项 目符 号单 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应用基碳Cy64.5359.54应用基氢Hy1.091.77应用基氧Oy0.090.04应用基氮Ny0.670.57应用基硫Sy1.091.70应用基水份外在Wy7.5010.00内在Wf1.102.04应用基灰份Ay23.5025.5可燃基挥发份Vy6.115.06低位发热量Qnet,arkJ/kg2300121626灰的变形温度T112401240灰的软化温度T215001500灰的熔化温度T31500可磨性系数Kk BTM1.3351.335HGI68.1268.12煤 源Tm金沙无烟煤1.2.3主要承压部件及受热面1.2.3.1汽包(表3)项 目单 位设计规范中心标高m47.65正常水位mm中心线下150总长度mm14070(其中直段为12240)内 径壁厚mm160092材 料BHW35工作水容积m310.1汽包总水容积m329内部装置48只直径为315旋风分离器1.2.3.2水冷壁(表4)项 目单位设 计 规 范型 式膜式(光管与编钢焊接)受热面积m21646.77项 目单位设 计 规 范管 数根488节 距mm80.5外径壁厚mm607材 料20G水冷壁水容积m2701.2.3.3过热器(表5)项 目单位炉顶包履悬吊管前 屏后 屏对 流型 式U型W型蛇型受热面积m22886251371.68总管数(屏数)根(屏)104(2排)168(6片)168(14片)312(104排)节 距mms1=1350 s1=630s1=90外径壁厚mm385384426384.5385386材 质20G20G20G12Cr1MoV12Cr1MoV(外圈钢102)12Cr1MoV钢102进口/出口汽温351/388381/445441/540允许管壁温度450450450570570570烟 速m/s11.17.212.2水压试验水容积m354(含主汽管道)1.2.3.4再热器(表6)项 目单位低 温 段高 温 段备注型 式逆流顺列顺流顺列受热面积m253641430管(屏)数根728(104排)728(104排)外径壁厚Mm423.5424材 料20、15CrMo12Cr1MoV12 Cr1MoVSA213T91汽温324/426.6/447.9447.9/540允许管壁温度450/560/570600烟 速m/s7.28.513.4水压试验水容积m380(含冷热段)1.2.3.5省煤器(表7)项 目单位主 省隔 墙 省旁 路 省型 式蛇 型蛇 型受热面积m21081563管 数根213排101排外径壁厚mm324.5384385材 料20G20G20G进口/出口水温240/244.9244.9/262.7节 距mms1=90 s2=50s1=90 s2=94烟 速m/s6.712.6水压试验水容积m3221.2.3.6空预器(表8)项 目单位上 级中 级下 级受热面积m232860123235813型 式管 式管 式管 式外径壁厚mm401.5401.5512.5材 料有缝钢管有缝钢管有缝钢管进口/出口烟温438/293.6277.5/194.5195.4/131.4烟 速m/s14.712.210.2节 距mms1=60 s2=42s1=60 s2=42s1=74 s2=50进口/出口汽温211.7/406102.8/211.720/102.81.2.3.7减温器(表9)项 目单位过 热 器再 热 器一 级二 级微量喷水事故喷水型 式混合式混合式混合式混合式数 量个2(甲、乙)2(甲、乙)2(甲、乙)2(甲、乙)减温水量t/h6.622.211515减温水源高加入口高加入口给水泵中间抽头给水泵中间抽头减温水压力MPa17.717.77.857.85减温水温度1701701701701.2.4燃烧设备1.2.4.1炉膛(表10)项 目单位设计参数备 注容 积m331734设计卫燃带240m2。修补后1炉244.5m3,2炉267.5m3,3炉245.6 m3。宽 度m9.600宽深比1.086高 度m44.000燃烧器上边缘18610燃烧器下边缘12226深 度m8.8401.2.4.2燃烧器1.2.4.2.1原厂设计燃烧器(表11)项 目单 位设 计 参 数备 注型 式直流喷燃器船型,上下浓淡。布置方式四角切圆数 量个12容 量t/h4.894风 率%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1558.7726.23风 速m/s244552风 温300380120喷嘴面积m21.624.010.77调节范围度二次风上下151.2.4.2.2 2炉改造后燃烧器(表12)项 目单 位设 计 参 数备 注型 式直流喷燃器水平浓淡。布置方式四角切圆数 量个12容 量t/h4.894风 率%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10.868.3815.82风 速m/s224850风 温23539090喷嘴面积m21.385.290.63调节范围度二次风上下15,三次风19,施工时部分取消。1.2.4.2.3油枪(表13)雾化形式机械雾化油枪布置在四角,上下油枪为主油枪,中层油枪为稳燃小油枪,布置在下一次风口内,出力为500kg/h。数 量支12单支流量t/h1.2雾化角度油枪处最大压力MPa3.0油粘度E31.2.4.2.4油罐(表14)项目单位#1、2罐#3、4罐备注设备数量个221、2罐实际容积770.2m3,3、4罐实际容积1106.9m3。直径m10.2910.25周长m32.336.1高度m9.3210.7项目单位#1、2罐#3、4罐备注体积m37001000泡沫喷口距顶部高度mm2001601.2.5污油回收设备及消防水池 (表15)设备名称项目单位设计参数备注污油回收油箱高度m1.5出厂日期2002年7月直径m1.5周长m4.71体积m32.5污油回收油坑长度m12宽度m12深度m075体积m3108污油池长度m462宽度m198深度m33体积m3302消防水池高度m4.5消防水池总容积742.7 m3,溢水口距水池顶部距离为1.03m直径m14.5周长m45.53体积m36001.2.6附属设备(表16)设备名称项 目单位设计参数备 注原煤仓数量个2单炉设备名称称项 目单位设计参数备 注原煤仓几何容积m3314单个有效容积装煤量t219单个原煤比重t/m31.0储存小时数h3.72单个煤粉仓数量个2单炉几何容积m3211单个有效容积储粉量t147单个原煤比重t/m30.88储存小时数h2.76单个粗粉分离器型式SZ-TPRI-5100型原厂设计为轴向HW-CB-型。2006年8台全部改造成双轴向串联式。数量个8无锡华锦电设备有限公司。(原厂家无锡华通江南电力设备总厂)。直径mm1620进出口管径mm5100设计通风量m3/s130000容积强度m3/(m3/h)2833.3细粉分离器型式HWXB型数量个8直径mm3500吹灰器型式1、#3炉蒸汽吹灰器长枪式#2炉声波清灰器数量1、3炉台1:12;3:14#2炉6汽(气)源#1、#3炉低再进口#2炉压缩空气汽(气)源压力#1、#3炉MPa2.62#2炉0.450.75汽(气)源温度#1、#3炉324#2炉常温行程#1、#3炉mm4800速度m/min3.5设备名称单位数量排汽量备 注安全门汽包个22189.8甲乙侧布置过热器11126.5再热器进口4464.76再热器出口2260.37设备名称出口直径单位数量高度1、2炉及3、4台炉各公用一座。烟 囱5m座2210m1.2.7汽水品质标准1.2.7.1给水(表18)项 目单 位设计参数备 注总硬度umol/L2.0溶解氧ug/L7含铁量ug/L20含铜量ug/L5含油量mg/L0.3二氧化硅ug/L20PH值8.89.325时1.2.7.2炉水(表19)项 目单 位设计参数备 注磷酸根mg/L28氯离子mg/L4PH值91025时1.2.7.3饱和蒸汽及过热蒸汽(表20)项 目单 位设计参数备 注含钠量毫克/升10单段蒸发二氧化硅毫克/升20PH值1.3主要辅机及辅助设备设计规范1.3.1辅机设备规范(表21)序号设备名称设计规范(型号规格)备 注1送风机型号:ALR2500(FDF)武汉鼓风机厂制造风机轴承冷却水温度30风量:302000m3/h压力:9408Pa转速:980r/min质量:1600kg序号设备名称设计规范(型号规格)备 注2送风机电机型号:YKK56036沈阳电机厂制造电压:6kV功率:1120kW转速:992r/min额定电流:129A质量:7900kg3引风机型号:BLR208oW(PF)武汉鼓风机厂制造风机轴承冷却水温度30风量:589000m3/h压力:3573Pa转速:980r/min质量:3100kg4引风机电机型号:YKK56026沈阳电机厂制造电压:6kV功率:1000kW转速:992r/min额定电流:116A质量:7780kg5排粉机型号:MFR196D(IDM)武汉鼓风机厂制造风机轴承冷却水温度2055无热再生干燥器型号:WEG10/8额定处理气量:100m3/h工作压力:0.8MPa入室空气温度:40再生耗气率:14%干燥剂:活性氧化铝再生方式:无热再生工作方式:两塔交替循环功率:100W交替循环:10min为一周期56储气罐型号:QEE186容积:26m3工作压力:0.8Mpa工作温度:2057旁路烟道挡板挡板关闭角:与水平成45度数量:20块尺寸:900870材料:12Cr1MoV58空压机冷干机型号 SAD-23F杭州盛大高科技机电有限公司工作压力:1.0 MPa成品气露点40电源:380V/50HZ处理量:23Nm3/min进汽温度45环境温度38压缩机功率:3.75kW重量:540kg冷煤:R22数量:1台出厂日期:2004年11月1.3.2转机轴承温度及振动限额1.3.2.1轴承温度(表22)类别名 称允 许 温 度机械滑 动 轴 承70滚 动 轴 承80电机滑 动 轴 承80滚 动 轴 承100类别名 称允 许 温 度电机外 壳 温 度 801.3.2.2振动限额(表23)名 称额定转速(r/min)1500以下电机部分轴承振动值(mm)0.050.0850.100.12机械部分轴承振动值(mm)0.060.100.130.15备注:以上振动适合于水平,垂直,轴向振动任一方向的最大值。1.3.2.3电机线圈温度:(表24)名称电动机各级绝缘情况下的允许温度和温升值测定方法A级E级B级F级H级ttttt定子绕组105701208513095140105165130电阻法转子绕组105701208513095140105165130定子铁心105701208513095140105165130温度表法滑环t =105 =70温度表法滚动轴承t =100 =65温度表法滑动轴承t =80 =45温度表法t:电机各部的绝对温度 :电机各部的相对温度(及温升)1.3.3 锅炉保护装置1.3.3.1为了维护锅炉的安全运行,提高锅炉运行的可靠性,设立了锅炉的保护装置;正常运行中锅炉保护不能随意切除,若保护本身故障,须切除检查或检修时,应经总工同意后方可切除。锅炉保护装置的投退应按下列规定1.3.3.1.1锅炉点火投入油枪达两支时投入灭火保护一级,机组并网后投入灭火保护二级,投入二级前应校对LD1、LD2、LD3水位是否正常,水位偏差大时保护暂停投入;灭火保护一、二级必须在机组停机,锅炉熄火通风后解除;1.3.3.1.2锅炉汽包水位保护必须在汽机冲转前投入,在机组停机主汽门关闭,汽机惰走结束,锅炉停炉第一次补水前解除;1.3.3.1.3锅炉总联锁在引、送风机启动后投入,锅炉停炉熄火后解除;1.3.3.1.4机、炉、电大联锁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解除,在以下情况下投入1.3.3.1.4 1)#1、#3炉在灭火保护级解除或灭火保护电源中断时1)2炉主汽门关闭动作联锁切除或灭火保护电源故障中断时;2) 4炉在灭火保护电源故障时; 1.3.3.1.5制粉系统联锁保护在制粉系统启动正常后投入,正常停运制粉系统前解除;#4炉制粉系统联锁投入后,同时投入风门联锁;1.3.3.1.6球磨机低油压保护(即低压油泵联锁)在球磨机启动前润滑油压调整正常后投入,低压油泵停运前解除;1.3.3.1.7 过、再热器压力高保护升炉在锅炉点火前投入,停炉锅炉熄火后解除。1.3.3.1.8脱硫主机保护跳锅炉引、送风机在FGD旁路烟道全关时投入,在旁路烟道档板开度50%时解除;1.3.3.2锅炉总联锁1.3.3.2.1锅炉总联锁和制粉系统联锁投入(#4炉风门联锁投入)时,联锁动作顺序为:两台引风机跳闸两台送风机跳闸甲乙给粉电源跳闸关闭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