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生态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1页
道路生态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2页
道路生态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3页
道路生态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4页
道路生态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生态景观研究综述 【摘要】道路生态景观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内道路生态景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回顾了道路生态景观 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道路生态景观的研究内容:道路生态景观影响、道路景观美学研究、道路景观影响评价体系和道路景观格局。 【关键字】生态;道路生态景观 1道路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1.1国外道路景观生态学发展概述 道路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在景观生态学的基础上,研究了道路、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道路景观生态兴起最初可追至20世纪70年代,它最初关注的是道路两旁微小的动植物,探讨道路对周边动植物迁徙格局的影响。 道路生态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萌芽时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第一阶段大致是19世纪中期道路大规模建设到20世纪80年代道路生态学萌芽的这段时期.在这段时间内,由于道路大规模建设引起的生境的破坏、环境污染、大量占用土地,动植物栖息环境破坏、动物迁徙格局破坏等问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地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是道路生态的成长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研究了道旁自然植被、道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道路生态保证措施三方面。20世纪60年代法国修建了最早的狩猎桥“绿桥”让动物穿过高速公路;美国国会的公路法第一次要求各大都市区成立一个区域性机构开展“连续、全面、协调”3C道路规划工作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以及2000年美国联邦公报刊印与NEPA相关联的法律则提出了道路建设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Richard T.T.Forman等人2003年发表了第一部道路生态学专著,该书主要论述了道路生态的相关理论,在道路景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阶段发展了道路对周边的水、理化污染等影响,提出了生态景观的破碎化效应、将区域道路对生态的影响上升到道路网影响,同时开始了道路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提出道路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从此对道路给景观环境的影响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1.2国内道路生态景观发展概述 随着国外大量研究道路生态景观的进程不断深入,我国道路对周边水体、动物迁徙、人民的居住格局等影响不断加剧,中国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了环保和道路生态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研究道路周边景观的影响。章家恩等(1995)分析了道路的生态影响,并提出了生态建设的措施。万善永和张玉环提出公路生态应成为环境评价的重点。陈雨人、朱照宏等建立了道路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体系由道路声环境、道路大气环境、道路生态环境和道路景观等四个方面的指标所构成,分析了各指标值的确定方法,说明了如何运用这些指标进行道路环境影响的评价。王云等从道路景观组成要素、属性特征、空间序列等方面对道路景观美学做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我国道路景观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宗跃光等从景观生态学的点效应、廊道效应和边际效应出发提出了景观生态网络体系,并提出了生态网络建设的八项建议。 2、道路生态景观研究内容 2.1 道路生态景观影响 “要想富,先修路”,近几十年来,道路建设飞速发展,道路的发展给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道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影响。 王化平等详细综述了道路对动植物的影响。胡忠军等总结了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影响,归纳了道路交通造成动物死亡、阻碍效应、回避效应以及动物繁殖成功率下降等一系列生态学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补偿和缓解措施。 2.2道路景观美学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只满足于要致富先修路的要求,而是越来越欣赏道路的美学价值,特别是驾乘人员在行车旅途中的美的感受。关于道路美学,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到路美学的研究,美国组织了一支由设艺术、设计和规划人员组成的决策小组来完成美国联邦政府法案的裁决。并且,于1995年美国出版了用于公路景观管理的景观美学一书,此书的出版为道路美学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我国对道路美学的研究相对比较落后,到2006年时还基本上没有开始涉及,2006年以后我国开始陆续研究道路美学。王云等提出了道路景观关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介绍道路景观概念、特征道路景观关学评价理论和流派从道路景观组成素、属性特征、空间序列等方面对道路景观关学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我国道路景观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2.3道路景观影响评价体系 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频频出现,因此,国外很多科学家自5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环境评价指标,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协会提出了采用NWF环境质量指数作为环境评价指标;日本的田耕之助提出了居民感受征询多元统计分析法来评价环境的质量,以及美国Brown提出的跨学科研究组征询法等。 我国对道路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做出的努力相对较少,毛文永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编制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修订版)著作。陈雨人等建立了道路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体系由道路声环境、道路大气环境、道路生态环境和道路景观等四个方面的指标所构成,分析了各指标值的确定方法,说明了如何运用这些指标进行道路环境影响的评价。贺亮等针对道路建设项日环境状况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复杂等问题通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道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论述了该模型的应用过程及其有效性性。常婷以山西某高速路为例,研究了道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实施,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4道路景观格局 国外对道路景观格局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方面:道路景观格局和破碎化影响。通关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可以得出两点认识:(1)道路引起了景观的破碎化,道路 对生态的阻碍作用一方面导致了物种的隔离,阻碍了其基因的交流;另一方面,道路的廊道效应又促使了生境的扩大,从整体层次上看,道路对景观的破碎化效应不明显。(2)道路对景观的影响远大于道路建设本身对生态的影响。 3展望 道路本身作为景观的一种组成要素,在方便大众,担任沟通两地的桥梁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像道路生态景观的破碎化效应、道路环境的理化影响等,道路带来生态效应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大道路生态景观的研究,发挥生态景观在道路建设中的作用,变得刻不容缓。通过分析可知,国内外对道路生态景观的研究理论较多,我国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道路生态景观研究在我国将是一个值得研究 新领域,而且大有作为。 1殷利华,万敏,姚忠勇. 道路生态学研究及其对我国道路生态景观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 2章家恩,徐琪.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及其生态建设J. 生态学杂志1995 14(6) 3万善永,张玉环.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问题.中国环境利科学,12( 4) 4陈雨人,朱照宏.道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1997,25(6) 5王云,崔鹏,江玉林,陈学平等.道路景观美学研究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6 6宗跃光,周尚意,彭萍等.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3,23 7胡忠军,长青,徐宏发等.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生态学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