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中王军莉教学案例.doc_第1页
47中王军莉教学案例.doc_第2页
47中王军莉教学案例.doc_第3页
47中王军莉教学案例.doc_第4页
47中王军莉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 王军莉【教学内容选择】一、核心教学目标:1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2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奋求学的精神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二、支撑实现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1、通读全文,让学生明确宋濂求学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2、男女分读第一、二部分,老师诵读课文删减部分,让学生讨论宋濂和马君则的学习条件有何不同?宋濂、马君则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条件有何异同?3、跳读写宋濂读书勤奋专心的部分,让学生明白学习勤奋专心,目标坚定的重要性。【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进一步了解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一代大儒宋濂的求学经历,希望大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板书课文标题。)二、说一说:初识宋濂1、师简介宋濂,生思考从他的经历中,你初步了解到关于宋濂的哪些信息?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太祖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2、师: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赠序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内容多为劝勉、誉扬之词,相当于议论性散文。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师问:作为身份、地位极高的宋濂,他送一片序给小老乡马君则,其目的是什么?(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宋濂的经历,了解他的写作意图。)三、读一读:再识宋濂(一)自己大声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宋濂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3、宋濂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二 )师生共同明确:1、本文主要写宋濂年少时求学的经历。2、宋濂遇到的困难:无书难、从师难、求学难、生活难3、“嗜学”,“勤且艰”(三)全班齐读课文,再次体会宋濂的艰难处境。四、比一比:学习宋濂(一)、男女分读一二段,师读文中省略的部分,然后小组讨论:1、宋濂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2、宋濂“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3、我们和宋濂、马君则比,学习条件又有哪些不同?4、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作者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二)师生共同明确:1、对比,突出宋濂的条件的艰苦,反衬他态度的勤奋。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三)全班齐读第二段,再次体会对比的妙用 。五、写一写:走出宋濂1、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2、宋濂和孙权都劝勉别人努力学习,他们劝勉的方法一样吗?这样的方法好吗?明确:以个人经历现身说法。这样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实亲切,容易被接受。3、积累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或故事。v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v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时大儒。”)v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v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4、请以马生君则的口吻,给宋濂写一封信。板书设计: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艰苦、勤奋同舍生 宋濂 马生我们【精彩部分回放】师:请找出文中有哪些地方进行了对比?有什么作用?生1:第二段拿宋濂上学时条件的艰苦和同舍生的富裕对比。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比?有什么作用?生2:主要从宋濂的衣食住行和同舍生的穿戴上对比。体现了宋濂求学条件的艰苦。师: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宋濂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生3:他是“开国文臣之首”,“当今文章第一”。师: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如何?生4:好。师:和宋濂比又好在哪儿?生5:有读不完的书,不用借书抄;不用跑百里外求教;吃的好,穿的漂亮。师:你们的老师和宋濂的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生6:我们的老师和蔼,宋濂的老师太严厉。师:你们喜欢哪种对待学生的态度呢?生7:严厉的,可以管住我。生8:和蔼的,这样有亲切感。师:你如果遇到老师的“斥咄”,你会在怎样对待?生8:认真听,照着做。师:现在的学习条件这么好,你们的学习态度和宋濂能比吗?生9:我觉得差很远,我没有他专注勤奋。生10:我觉得他读书时的以苦为乐是我不具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宋濂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师:说的太精辟了。那么从宋濂的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生11:学习条件的好坏不能决定成绩的优劣,学习态度才决定结果。生12: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我们要能吃苦,还要勤奋专心。师:说的很棒。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很好,可学习压力也很大,老师理解你们的同时,希望你们一定要有“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的精神,做一个学习专心勤奋的人,做一个学有所成的人。【教后说教】1、教学内容的选定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文言文的教学,字词句的落实是首位,但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能力后,我们还应该教些什么?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马君则写的赠言。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求学生涯中的艰难经历和学习态度,旨在勉励马君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以期学有所成。本课除了重要文言词语需要积累学习外,更以作者勤苦求学的意志,成为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好教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少吃苦的经历、意志的磨练和勤奋的态度,很有必要利用教材积极的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刻苦勤奋,好学上进的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为今后的艰苦学习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基于这些考虑,再结合前面对教材的分析,我将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反复诵读,了解对比写法的作用,领悟作者“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求学态度。而把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作为难点。2、教学完成情况反思:罗素曾经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是我上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探究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也是我这一教学设计的亮点。为了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明晰的学习模式,展示导学的索引问题,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反复的各种形式的读,以期通过读让学生走进宋濂的生活。再通过重要问题的设置,如:宋濂求学中遇到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克服?和同舍生的对比有什么作用?我们和宋濂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从宋濂的经历中获得什么感悟?让学生在独立阅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中解决了疑难。【教后点评】这是一节有思想的课。我主要谈四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1、教学目标定位精准。送东阳马生序是初中分量很重的文言文,如果仅把字词的落实作为重点,就忽略了它的写作手法及思想内涵应带给我们的启示,所以王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十分精准。2、重难点引导解析到位。学生对作者采用的对比手法可以发现一二,但不够全面,对于对比的作用,理解肤浅,作者带给我们的启示领会不深。王老师的巧妙设计和有效提问,很好的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了重难点,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引导不漏痕迹。3、以阅读指导写作。对比是本文最重要的写作手,王老师引导学生充分的学习了这种手法,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