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蜡烛》导学案.docx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蜡烛》导学案.docx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蜡烛》导学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蜡烛学案怀仁七中教学目标: 1、分析品味语句,把握老夫人的形象。2、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作品内容,分析蜡烛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自学检测1、文学常识。 西蒙诺夫(1915-1980),( )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 )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 )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2、字音字形 拂晓( ) 耸立( ) 瓦砾( )地窖( )间歇( )匍匐( )鞠躬( )颤巍巍( )舀出( )聋( )烧灼( )迫击炮( )腋窝( )偷x( )闪shu( )3、多音字 ( )_ 窖( ) 截( ) 砺( )吓 裁( ) 烁( ) ( )_ 窑( ) 载( ) 铄( ) ( )( ) 揣( ) 喘( )落 ( )( ) 踹( )湍( )4、重点词的解释精疲力竭:名副其实:颤巍巍:永垂不朽: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概述课文内容。 2.同学们有没发现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能找出来吗?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明确:1.炮火(11) 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 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 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三次写“跪” 3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蜡烛的象征意义。4.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5.文中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本文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这里补充介绍一下通讯的一些知识 明确:通讯,即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它要求真人真事。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现手法,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